第260章 上海交際花案(2)

半個月後,北京總統府,在李經述的辦公室裡,袁世凱在桌子前面筆挺站立。李經述坐在真皮轉椅上,翻看袁世凱送來的關於上海交際花案的報告。剛開始,袁世凱臉上掛着笑容,誇李尚民辦事效率高,“這麼快就查清了事情的真相”,但李經述的臉色,卻越來越難看。

袁世凱本來就善於察言觀色,趕忙拉下了臉,上前問:“大總統,有什麼地方不對嗎?”

李經述把報告“啪”往桌子上一扔,怒道:“好你個袁大頭,不錯呀,竟然敢糊弄起我來了!”

袁世凱見李經述發火,頭上直冒冷汗,結結巴巴說道:“大總統…俺怎麼會,怎麼敢欺騙你呢。報告裡,字字是李尚民親自審訊的結果。他們在上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挖出了唐笑笑的乾爹,他就是萬國紅十字會的董事施則敬,他這個奸商包養了唐笑笑。”

李經述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六安瓜片茶,這茶也是李鴻章愛喝的。他看了袁世凱一眼,不緊不慢地說:“你說唐笑笑的乾爹就是上海的富商施則敬,她的包包、裘衣都是她乾爹給買的?她乾爹每個月給她五萬元?你去把尚民找來,我問問情況。”

不久,李尚民接到電話,也趕來了。李經述問李尚民花錢如流水的唐笑笑經濟來源,李尚民回答說:“唐笑笑的錢,還有一部分是她自己賣身所得。據她自己交代,她不缺要包養她的富商,很多人想不論花多少錢,也要跟她睡一覺。”

李經述說:“她說你就信?你覺得她每晚上值幾萬銀元嗎?”

李尚民說:“這種爛女人,我一分錢也不會花。”

李經述說:“那就是了。你覺得那些富商都是傻子嗎?花那麼多錢就爲了去睡她?”

李尚民說:“唐笑笑的媽媽唐麗華說她們母女買股票掙了大錢。她們買什麼股都大漲。”

“她媽媽唐麗華?”李經述說:“股市有漲有跌,她們能買什麼漲什麼?還有,施則敬一個富商,有什麼能耐讓隸屬於總統府的萬國紅會拿唐笑笑沒辦法?”

李尚民問道:“這?”

“尚民啊,我跟你說過,這社會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大家都知道的真相,往往是假象。”李經述說:“這案子確實沒有這麼簡單。唐笑笑的乾爹另有其人。讓一個富商來頂包,搞點賣身醜聞吸引眼球,哄騙輿論,騙得了別人,可騙不了我。你們再去好好審問。”

李尚民說:“好,我已經將她們都抓回了北京。我這就去連夜審問。”

袁世凱也滿頭大汗,和被李經述批評了的李尚民一出總統府大門,兩人坐車直奔宣武門外。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在廉政局的監牢裡,袁世凱親自提審了施則敬。

袁世凱手握一根長鞭,厲聲質問施則敬:“你老實交代,唐笑笑就只是你的乾女兒?要是再敢說一句謊,俺就讓你生不如死。”

施則敬有點駝背,蓬頭垢面,兩眼目光呆滯,抽泣着對袁世凱說:“大人,實不相瞞,唐笑笑不是我的乾女兒,是我的小情人。我見她第二天就和她發生了關係。”

“乾爹成乾爹!這故事編得不錯!你這樣的故事,騙騙小孩子還行,你以爲我會信嗎?”袁世凱一鞭子抽在了施則敬的臉上,施則敬的臉上頓時留下了一道長長的清晰的血痕。

袁世凱說:“你落到了今天這步田地,還不老實。就憑你一個富商,能讓沈敦和的萬國紅會受那麼久的氣?你的生意那錢,俺查了一下,全賣了也就幾百萬元,能有那麼多錢供唐笑笑揮霍?說吧,唐笑笑的乾爹到底是誰?將功贖罪,還可以饒你一命。”

施則敬說:“大人明察,我就是唐笑笑的乾爹。”不過,他說這話時,臉上掠過一絲不安的神色。

袁世凱道:“看來你是敬酒不吃吃罰酒。好吧,俺成全你!”

隨即,袁世凱轉身離去,吩咐用刑。李尚民說:“局座,廉政局有規定不能濫用私刑!”

袁世凱笑道:“這個案子大總統關注,要儘快結案。俺知道哪有手段有用!”

不一會,監牢裡傳來了施則敬慘烈的叫聲,淒厲而驚悚,彷彿一隻貓落進了滾燙的開水裡。

施則敬最後還是沒有招供:“你識相的話,就把我們早點放了。不然,你自己就大禍臨頭了!”

一炷香的時間後,袁世凱接着提審了唐笑笑,監牢裡的唐笑笑抹掉了濃妝,但一雙大眼睛還是很勾人,她臉上完全沒了往昔驕傲的神色,抱着袁世凱的大腿,哭着說:“這個世界上有後悔藥,或者說假如時光倒流,我寧願不要這罵名。”

說到激動處,唐笑笑伸過手腕,出示“自殺”的憑證給袁世凱看,那是皮膚上一道並不太顯眼的傷痕。

袁世凱一腳踹開了唐笑笑,說:“別演戲了。你乾爹施則敬已經招供了,你早點從實招來,否則免不了皮肉之苦。”

唐笑笑裝着一臉無辜,嬌聲嬌氣地說:“大人要我招什麼呢?我什麼都不知道哦。”

袁世凱說:“你別以爲你是女流之輩,俺就拿你沒辦法。”

唐笑笑還狡辯,說:“大人,我真的什麼都不知道。”說完,她還朝李尚民撲過去,說:“大人,你快放了我吧,你要我做什麼都可以……”

“啪啪”,唐笑笑的話還沒說完,臉上就捱了兩記響亮的耳光,一位灰衣女子走了進來,甩手給了唐笑笑左右兩耳光,怒目圓睜,道:“我呸,不要臉的狐狸精。不過聞名不如見面。這唐笑笑的姿色,也不過如此,容貌和身材還不及她媽呢。”

那位灰衣女子叫陸嫣,也是廉政局的專員,跟李尚民同一期的,一直暗戀着李尚民。此刻見唐笑笑抱着李尚民的大腿不放,很是惱怒。她對袁世凱說:“局長,你要相信女人的直覺。唐笑笑的媽媽,怎麼看都是有故事的人,她媽媽的故事肯定不比女兒少。”

袁世凱便來到唐麗華的監牢裡,看了唐麗華一眼,這個年過四十的女人,確實還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袁世凱沒有急於審犯人,而是命人打開牢房,搬了一把椅子,坐到監牢裡,直盯着唐麗華那張豔麗的臉龐,彷彿要從她的臉上看出真相來!因爲唐麗華的監牢和施則敬、唐笑笑的監牢是挨着的,她能清晰聽到施則敬、唐笑笑痛苦的喊叫,她的心都碎了,精神幾近奔潰,很快交代了真相。

三天後,天空陰沉沉的,像是要下一場暴雨,很多魚兒都爭相露出水面,呼吸新鮮的空氣。北方的春天,是很少下暴雨的,這讓當時北京城的氣氛顯得怪怪的。當袁世凱再次到總統府跟李經述彙報唐笑笑案進展,說已經查出唐笑笑背後真正的乾爹時,李經述一言不發。

袁世凱一臉疑惑,問:“大總統,你認爲此案還有問題?到底抓還是不抓?”

李經述說:“我看了你的報告,已經很詳盡,這次幹得漂亮。只是劉盛蛟是劉銘傳的長子,劉銘傳是淮軍元老,早年鎮守臺灣和琉球勞苦功高,他已經年過七十,聽說最近身體也很虛弱了。抓了劉盛蛟,不知道他經不經受得住這打擊。”

現場一片沉默,過了半響,袁世凱說:“要不就對外宣佈施則敬是唐笑笑的乾爹算了,此案到此爲止。這樣對老百姓也算有一個交代。老百姓都好糊弄,湊湊熱鬧就過去了。”

李經述說:“你真以爲百姓們好糊弄?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是他們現在沒有話語權,有氣也只能憋在肚子裡罷了。”

袁世凱說:“那俺該如何辦?請大總統明示。”

李經述說:“你再去把劉盛蛟貪污犯罪的證據查實一遍。至於唐笑笑和她母親兩個與劉盛蛟混亂複雜的關係,那是他個人的性趣愛好,不要深究了。我去找劉銘傳談一談,正好最近他來北京了,讓他有個心理準備。”

袁世凱點點頭,步伐沉重地走出了總統府。他終於知道爲什麼一件貌似簡簡單單的炫富案,會變得如此複雜。劉盛蛟雖然不是大老虎,但是比大老虎難打。

兩天後,李經述在總統府的紫光閣和劉銘傳見面,李尚民也奉命在場。那天陽光不錯,如一層薄薄的細紗覆蓋在附近的萬年鬆上。

七十歲的劉銘傳精神明顯不如以前了,臉上的麻子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澤。走起路來有點不穩,由他的二兒子劉盛虯攙扶着,走進了閣樓裡。

紫光閣大體上是乾隆二十五年和乾隆四十一年重修時的原貌,體量宏偉高大,閣面闊七間,前抱廈間面闊五間,是兩層重檐樓閣。閣前有四百餘平方米寬敞的平臺,白石欄子,雕龍望柱,形成了一個典雅、肅穆的封閉院落。

李經述和劉銘傳寒暄了幾句:“老哥,兩年不見,你身體看起來不如從前了。”

劉銘傳說:“是呀,人嘛,七十古來稀,終於還是要服老的。大總統倒是看起來還很精神呀。”

兩人閒庭信步,到了紫光閣內正中的“下馬必亡”碑。李經述指着碑文對劉銘傳說:“老哥,你還記得這塊碑的來歷嗎?”

劉銘傳說:“當然記得。當年李鴻章老爺子就跟我講過,清朝乾隆十七年和乾隆廿四年兩道諭旨,勒石立碑置於紫光閣,這兩道諭旨,是鑑於滿族入關以後,八旗子第日益崇尚浮華,喜文厭武,乾隆在諭旨中告誡子孫不要忘本。”

李經述感嘆說:“老哥說得對。連滿清皇帝都知道子孫要敦崇淳樸,屏去浮華,毋或稍有怠情。我們今日之人,更應該如此呀。”

劉銘傳說:“是呀,的確應該如此。”

李經述跟劉銘傳又提起當年李鴻章“揮淚斬馬謖”,處理李鳳苞的事,李鳳苞因1884年在德國購買軍艦,從中受賄銀60萬兩而革職。劉銘傳一聽李經述說話的語氣不對,問道:“兄弟,我怎麼感覺你今天是話中有話?有話不妨直說。”

李經述說:“我也不瞞老哥,今日把你找來,正是爲了劉盛蛟的事。我一時也不知道如何開口跟老哥你提這件事。”

於是,李經述讓身旁的李尚民詳細跟劉銘傳彙報了他大兒子的事。劉銘傳聽了,半響不說話,但明顯看得出,他的手被氣得發抖,眼角流出了痛苦的淚水。

過了老半天,劉銘傳才緩緩開口,對李經述說道:“家門不幸,出此逆子。多謝大總統念在多年的情分,提前告知我。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劉銘傳無話可說。但是你知道,你展如大嫂最近身體也不太好。我懇請你不要公開處理此事。我就當沒有這種兒子。”

李經述說:“事已至此,也只好如此了。你就跟展如大嫂說,盛蛟因公殉職吧。”

半個月後,處理完了劉盛蛟,李經述找來了上海萬國紅會會長沈敦和。

因爲唐笑笑案之後,廣州的張竹君開始炮轟上海萬國紅會,上海萬國紅會又遇到一場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信譽危機。前面提到過,這位張君女士因從小接觸西學,思想非常西化,經常頭戴禮帽,一身男式西裝,乘坐無頂小轎,或滑竿,穿街過市,也多次在“演說會”上發表抨擊“封建禮教”的講演,有“女界梁啓超”之稱。

這個時候,張竹君在上海《民立報》上發表一封《張竹君致沈仲禮書》(仲禮爲沈敦和之字),對沈敦和領導的上海萬國紅十字會發起凌厲攻擊,說:“公之罪尚可數乎?以萬國紅十字會搜刮資財,殆欲掩外人之資也;繼之變也,又欲掩全國官民之資。”指責沈敦和私吞善款的貪贓行爲。

張竹君又說,沈敦和組織上海萬國紅十字會時,廣東方面“匯至公處者二萬金,他國他省可以類推,而公未嘗有一次報告”;“公倘尚恤人言,則請將八年來收支之數報告,否則當以吾粵所捐二萬金還諸吾粵”,要求沈敦和公開萬國紅十字會的財務開支,自證清白,否則,她張竹君將代表粵人討回當初捐給萬國紅十字會的“二萬金”。

到了總統府,沈敦和趕忙跟李經述解釋說:“自上海紅十字會成立以來,鄙人一直沒有經手任何公款。鄙人辦理慈善事業,雖募款三百餘萬,未嘗經理銀錢,紅十字會財政歷由會計總董施子英觀察主持,逐年賬目俱在,總董文案及管理銀錢者兼爲查賬董事,賬目至少一個月查一次,之所以最後結算的賬目未造冊公告,施觀察正在趕造報銷,以副中外捐戶樂觀厥成之意,造竣後自當刊冊宣佈。”

李經述點點頭,說:“此前,上海萬國紅十字會一直是被唐笑笑牽着鼻子走。紅會及各地紅十字機構就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如捐贈信息不透明、財務管理不規範、‘官僚化’傾向突出。應對信譽危機,最簡單直接的辦法是,把每一筆捐款來龍去脈清楚公佈,供人查閱。你到現在還都沒有公佈捐款的來龍去脈,讓善良的民衆如何相信你們。上海萬國紅十字的名譽到了今天如此不堪的地步,你這個會長難辭其咎。”

沈敦和說:“大總統批評得對。鄙人回去之後一定整改,抓緊公佈善款的流向。”

李經述嘆了一口氣,說:“算了,這也不是你一個人的錯。當初我覺得中國的民間慈善機構不發達,纔想官方樹立一個慈善的榜樣,讓上海萬國紅十字會隸屬於總統府,沒想到短短几年時間,你們的官僚化作風就那麼明顯。你這個會長,我看還是辭職吧,我心中已經有合適的人選,來挽回中國民衆對上海萬國紅十字會的信任。”

半個月後,上海萬國紅十字會會長沈敦和引咎辭職。李經述的夫人席慕蘭親自擔任上海萬國紅十字會會長,同時,上海萬國紅十字會更名“中華帝國紅十字會”,脫離總統府領導,取消行政級別,變成一個純粹的民間組織,原來行政公務員編制的人員,一律免職,改爲民間組織聘用有愛心的人士參與。溫柔賢惠的總統夫人親自做慈善,號召力是巨大的,很快中國便掀起一股慈善的潮流。

席慕蘭到了紅十字會後,第一件事就是組織公佈了所有紅十字會的收入和開支情況,並建立了財務公開的制度。同時,席慕蘭還推動國會制定了《中華帝國慈善法》,鼓勵中國民間慈善機構的發展,同時要求所有慈善機構公佈善款的收入和去向。慈善監管也納入了中國廉政局的工作範圍,中國的慈善事業這才漸漸走入了正軌。

第193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17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46章 北洋武備學堂第11章 龍興集團第201章 戰神蔡鍔第214章 英法大反攻第1章 光緒選妃第245章 絞死斯大林第36章 暗殺計劃(2)第106章 當山東巡撫第157章 殘暴的沙皇第32章 李鴻章復出第263章 袁克文案(3)第33章 海上霸權第178章 中華帝國第1章 光緒選妃第147章 堅船利炮第234章 崩潰中的沙俄第122章 控制京城第11章 龍興集團第169章 攻佔印尼(2)第152章 血洗俄城(下)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21章 袁世凱進宮第142章 開始訓政第56章 擊沉日本軍艦第4章 洞房花燭夜第137章 日本首相被砍第12章 盧漢鐵路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192章 瓜分俄國第22章 遇到貴人第200章 挺進尼泊爾第161章 五年工業化第18章 試驗重機槍第114章 康有爲的政變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184章 權力鬥爭第179章 鞭打斯大林第188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253章 拜訪魯迅第167章 中英結盟第238章 東方強國第241章 最後的海戰(2)第11章 奪取菲律賓(2)第32章 李鴻章復出第256章 何爲強國第161章 五年工業化第146章 新文化運動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3章 百科全書第195章 中國中立第157章 殘暴的沙皇第183章 瘋狂的刺殺第39章 倒胡雪巖的陷阱第38章 報館被打砸第198章 不丹迴歸中國第31章 權力變局(4)第190章 奪取敖德薩第119章 滿漢之爭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176章 中國人的亞洲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209章 列日要塞大戰第35章 暗殺計劃(1)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158章 殲滅俄軍第162章 梁啓超遇刺第267章 國強民富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241章 最後的海戰(2)第46章 北洋武備學堂第1章 光緒選妃第27章 醇親王病逝第216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142章 開始訓政第128章 民主亂象第231章 中國的勝利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210章 瘋狂的巨炮第7章 收復琉球第31章 大敗法軍第195章 中國中立第26章 中國的摩根第121章 幹掉慈禧第11章 奪取菲律賓(2)第264章 袁克文案(4)第157章 殘暴的沙皇第7章 收復琉球第1章 光緒選妃第176章 中國人的亞洲第164章 幹掉法國艦隊第36章 鎮南關大捷第148章 臥底張作霖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132章 對日本宣戰第178章 中華帝國第220章 德國的大訂單第178章 中華帝國
第193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17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46章 北洋武備學堂第11章 龍興集團第201章 戰神蔡鍔第214章 英法大反攻第1章 光緒選妃第245章 絞死斯大林第36章 暗殺計劃(2)第106章 當山東巡撫第157章 殘暴的沙皇第32章 李鴻章復出第263章 袁克文案(3)第33章 海上霸權第178章 中華帝國第1章 光緒選妃第147章 堅船利炮第234章 崩潰中的沙俄第122章 控制京城第11章 龍興集團第169章 攻佔印尼(2)第152章 血洗俄城(下)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21章 袁世凱進宮第142章 開始訓政第56章 擊沉日本軍艦第4章 洞房花燭夜第137章 日本首相被砍第12章 盧漢鐵路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192章 瓜分俄國第22章 遇到貴人第200章 挺進尼泊爾第161章 五年工業化第18章 試驗重機槍第114章 康有爲的政變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184章 權力鬥爭第179章 鞭打斯大林第188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253章 拜訪魯迅第167章 中英結盟第238章 東方強國第241章 最後的海戰(2)第11章 奪取菲律賓(2)第32章 李鴻章復出第256章 何爲強國第161章 五年工業化第146章 新文化運動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3章 百科全書第195章 中國中立第157章 殘暴的沙皇第183章 瘋狂的刺殺第39章 倒胡雪巖的陷阱第38章 報館被打砸第198章 不丹迴歸中國第31章 權力變局(4)第190章 奪取敖德薩第119章 滿漢之爭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176章 中國人的亞洲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209章 列日要塞大戰第35章 暗殺計劃(1)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158章 殲滅俄軍第162章 梁啓超遇刺第267章 國強民富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241章 最後的海戰(2)第46章 北洋武備學堂第1章 光緒選妃第27章 醇親王病逝第216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142章 開始訓政第128章 民主亂象第231章 中國的勝利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210章 瘋狂的巨炮第7章 收復琉球第31章 大敗法軍第195章 中國中立第26章 中國的摩根第121章 幹掉慈禧第11章 奪取菲律賓(2)第264章 袁克文案(4)第157章 殘暴的沙皇第7章 收復琉球第1章 光緒選妃第176章 中國人的亞洲第164章 幹掉法國艦隊第36章 鎮南關大捷第148章 臥底張作霖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132章 對日本宣戰第178章 中華帝國第220章 德國的大訂單第178章 中華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