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楊翠喜妓案(2)

在官場,有人爲了女人活着,有人爲了發財活着,還有人爲了女人和發財活着。段芝貴是目光長遠的第四種人,他爲了權力活着。他的想法是:升官之後,還怕不發財?還怕沒有女人?楊翠喜主動寬衣解帶,段芝貴也只是欣賞了一下她的身體,試了一下她臀部的手感,因爲段芝貴要把楊翠喜被當生日禮物送給直隸省一把手曹錕。

那日,段芝貴在家裡擺下了宴席,託關係請曹錕到府上看戲。當時憑段芝貴的身份,他是請不到曹錕的。段芝貴花了五萬元才搞定了曹錕的秘書,告知他在段府上會有一場此前絕無僅有的好戲上演,吊足了曹錕的胃口。

曹錕這個人,雖然歷史上以“賄選總統”而聞名,但李經述覺得他倒是性情中人,畢竟曹錕的賄選在程序上完全“合法”、完全公開,而且,他又沒有采取任何的暴力,即便是有人拿了錢不給他投票,他也不曾採取手段加以報復,比拿槍命令選舉的人強。曹錕當選總統後,還頒佈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正式憲法。而且,曹錕對他部下的軍官兵士很好,一年冬天,曹錕特地購置了一萬件皮袍,凡屬直系軍官,每人發一件;又買幾萬袋曲米分,每兵士賞給兩袋,因此部下歡聲載道,士卒樂於效命。他還比較尊重知識分子,在保定成立河北大學。曹錕經常說,“自己就是一個推車賣布的老粗。什麼都不懂,大學得靠教授。”只要他在該校,就常在教授休息室等候,以問候下課的教授。教授的工資都奉曹錕之命用紅紙包好,用托盤呈送給教授。他對李經述也很忠誠。所以他調回國內後,李經述讓他管轄直隸。

那晚的大戲,確實是前所未有的大戲。院子的戲臺下,就段芝貴和曹錕兩人。酒過三巡,曹錕已經是滿臉紅光,問段芝貴:“你他孃的到底搞什麼鬼?你不是請我來看大戲的嗎?”

“大人稍等,好戲馬上開始!”段芝貴笑着回答說。他一拍手掌,什麼也沒穿的楊翠喜光溜溜就上了臺。

光着身子唱戲,在那個年代確實罕見。那楊翠喜在臺上一招一式,都快讓曹錕噴出鼻血。

楊翠喜以前從來沒有見過曹錕那麼大的官。她私下也知道曹錕是大總統眼前的紅人,她對段芝貴沒有恨意。出身貧苦的楊翠喜,也想過錦衣玉食的生活,眼前有這麼好的一個機會,她當然想順勢往上爬了,她想如果自己上位,到時候段芝貴就得給自己舔腳丫子。她那晚的特色演出很賣力,使出了渾身解數。曹錕看得如癡如醉,像是春風拂面。

一曲謝幕,楊翠喜還有意地施展自己的媚功,緩緩走到曹錕的面前,一屁股坐到曹錕的大腿上,“來,這位爺,我敬你一杯!”

楊翠喜舉手投足間展現出萬種風情,曹錕自然地就被她虜獲了,心旌開始盪漾,他雙手試了一下眼前這位美人渾圓飽滿的身體,手感不錯,他很滿意。

這時,段芝貴還趁機送給曹錕一紅漆的匣子。曹錕笑納,隨手就把這份貴重的禮物送給了楊翠喜。

“謝謝這位爺,您真是人中豪傑。”楊翠喜很高興,打開匣子,不由眼前一亮:裡面竟然是一顆光燦奪目的大珍珠,在夜色中熠熠生輝。

曹錕見多識廣,哈哈大笑,對段芝貴說:“這南海的珍珠,已很難得了。何況這麼大的,即使在皇宮,也是至寶。你可真是費心了。”

聽了這話,段芝貴直誇曹錕眼力好。楊翠喜把這南海的珍珠拿在手上把玩了一番,嘖嘖稱讚,“這珠子確是價值連城!”

然後,楊翠喜舉起酒杯,送到曹錕面前:“多謝大人美意,我敬您一杯!”

曹錕連喝了三杯後,對楊翠喜說,“這珠子可不白送,你再爲我清唱一曲。”

楊翠喜說:“清唱不好聽。這裡可有琵琶?”

段芝貴趕緊吩咐僕人取來一檀木琵琶,楊翠喜便還是光着身子,抱着琵琶彈唱起來:“楊柳深深小院,夕陽淡淡啼鵑,巷陌東風賣楊天,才社日停針線。又寒食戲鞦韆,一春幽恨遠。”

曹錕醉眼朦朧,眼前的楊翠喜,額頭如碧天裡的溶溶皓月,兩腮恰似剛出水的芙蓉。鼻膩鵝脂,鼻尖微微上翹;口似櫻桃,嘴角風情萬種。十指纖纖,如雨中抽芽的春筍;玉臂白白,似月光映射下的白雪,楊翠喜的聲音也如鶯歌燕語,婉轉動人。曹錕忍不住放下酒杯,眯眼點頭讚道:“好一曲‘紅繡鞋’,滋味足矣,再唱一曲!”

“爺,你還真不是凡人,懂得戲文呢。奴家就給爺好好唱幾句。”楊翠喜啓朱脣,閃秋波又唱道:“更深漏深,獨坐誰相問?琴聲怨聲,兩下無憑準。翡翠衾閒,芙蓉月印,三星照人如有心。露冷霜凝,衾兒枕兒誰共溫?巫峽恨雲深,桃源羞自尋。”

接着,楊翠喜演劇侑酒,戲碼是《花田八錯》。楊翠喜唱戲的過程中,一雙烏溜溜的媚眼,老是朝曹錕身上瞟,不時用她的雙臂去摟他的脖子。

楊翠喜的這一套媚功,弄得曹錕心旌搖曳,他的身體帶着壓抑的念想,急不可奈地顫抖着,下半身硬梆梆的。楊翠喜還來到曹錕的身前,故意把胯部往前送了送,胸脯朝着曹錕的臉挺了一挺。曹錕已迫不及待一把拉住了楊翠喜的手,色迷迷地望着楊翠喜,“今晚上,我就梳弄你。”

楊翠喜一笑:“大人,我是你的人了,怎麼做,全憑大人喜歡。”

“現在就梳弄了,走——”曹錕實在忍不住了,拉着楊翠喜就進了段芝貴早已準備好的豪華臥室。

臥室的地上鋪波斯紅地毯,對門是一座一人多高的大鐘,壁上掛着西洋人體油畫。屋子的正中擺着橢圓形的一張桌子,桌子上放着嬌豔的紅玫瑰,周圍擺了兩盆蘇州盆景。

紅幔落下,曹錕握着楊翠喜纖柔的小手,滑膩的滋味直透到骨髓。他摸着楊翠喜的纖腰說:“你受得了爺的愛嗎?”

“請爺憐我,我還是第一次呢,可別痛殺我也。”楊翠喜說時鶯呢燕喃,撩人神魄。

曹錕一聽,這美人還沒開過苞,哪裡還能按耐得住,手兒早滑向楊翠喜的胸部,楊翠喜嚶嚀一聲,嬌紅滿腮,道:“爺,你規矩點。”

曹錕哈哈大笑道:“現在還講個屁的規矩,怎麼方便怎麼來吧。對了,你給爺再彈一曲琵琶。”

於是,楊翠喜一邊抱着琵琶,一邊和曹錕試驗各種高難度的動作,琵琶聲和着愉快的叫聲,那一夜,兩人風情正是:“寶奩裝就待春風,鴛枕鴦被色色紅,怎樣魚遊春浪中,覷朦朧,一半兒猜疑一半兒懂。淺酒人前共,軟玉燈邊押;回眸人抱總含情,痛——痛——痛;輕把郎推,漸聞聲顫,微驚紅涌……”

段芝貴伺候好了曹錕,一個月後,直接榮升直隸巡警總局局長,官升三級。

楊翠喜被當成禮物送給曹錕之後,有一個人爲此悲痛欲絕,他便是風流才子李叔同。李叔同到上海籌足了給楊翠喜贖身的錢,萬萬沒想到,等到他從上海回來匆匆忙忙去見楊翠喜的時候,卻聽到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楊翠喜卻已經成了段芝貴孝敬曹錕的“禮物”!

李叔同痛不欲生,他曾是如此渴望能與楊翠喜“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可是無情的現實,卻將他的愛情美夢擊得米分碎。最初的幾個月,他無數次跑到楊翠喜以前駐的戲園,希望楊翠喜能夠因爲思念自己而回到戲園,但是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每次都是含淚而歸。

“癡魂銷一捻,願化穿花蝶。”對於每個男人來說,生命中都會出現這樣一個女人,愛着,疼着,卻不能擁有。

李叔同最後去了保定的曹家花園,跪了三天三夜,曹錕倒是性情豁達之人,同意讓楊翠喜去見李叔同一面。

但李叔同沒想到,見了他,一身裘衣、珠光寶氣的楊翠喜冷冷地說:“才子佳人,那是你想象出來的故事,與我何干!更何況,你是有老婆的人,四處拈花惹草,還自以爲浪漫多情,真是不知羞恥!我只是一個戲子,你還當真了?離我遠一點吧。當初要不是看上你還有幾個錢,天天給我送花,我見都不會見你!”

李叔同聽了這話,受到了莫大的打擊,說:“給曹錕當情人,你是心甘情願的嗎?”

楊翠喜回答說:“這和你有關係嗎?你連自己喜歡的女人都保護不了。又憑什麼讓我做你的小妾?真是荒唐!”

李叔同痛哭流涕,說:“說老實話,在你心中,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楊翠喜說:“你在我心中,就是一迂腐的書生,可笑。你以爲你的感情有多純潔?你看我的眼睛裡就沒有慾望?你以爲你的眼睛裡目光是熱的,是清的,有的只是一腔情思?我呸!男人看女人,想到最後還不是想把女人騙上牀!我最討厭假正經的僞君子。”

李叔同心底只剩最後一絲希望,道:“你就沒喜歡過我嗎?那我當初每天晚上提着燈籠送你回家,你怎麼不拒絕?”

楊翠喜笑道:“女人瞭解一個男人,不是需要一段時間嗎?再說了,你不知道女人和男人之間,可以有一種感情叫曖昧嗎?”

李叔同從未想過男女之間感情還有曖昧一說,尤其想不到這話竟然是從自己喜歡的楊翠喜嘴裡親口說出來。他如五雷轟頂,他被現實的楊翠喜罵醒了。但他還是不願面對這樣的現實,都說“多情女子薄情郎”,但是男人癡起情來,勝過女子百倍!

戲已散場,繁華落盡,如百花凋零。李叔同一步一步從保定走回了天津老家,閉門不出,他拿出以前爲楊翠喜寫的兩首詞:

其一:

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額發翠雲鋪,眉彎淡欲無。夕陽微雨後,葉底秋痕瘦;生怕小言愁,言愁不耐羞。

其二:

晚風無力垂楊嫩,目光忘卻遊絲綠;酒醒月痕底,江南杜宇啼。癡魂銷一捻,願化穿花蝶;簾外隔花蔭,朝朝香夢沾。

戲子無情!獨自看了三遍,李叔同默默把這寫滿了相思之詞的宣紙用蠟燭點燃了,看着這點燃的舊詞,李叔同淚眼婆娑,一瞬間,他彷彿頓悟了,看破紅塵,又提筆寫了一首詞,輕輕地哼唱起: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灑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這首詞譜曲後,在當時廣爲傳唱。但不久後,李叔同便出家,剃髮爲僧,號“弘一”,人稱“弘一法師”。

段芝貴獻天津女伶楊翠喜給曹錕,升任直隸省巡警局局長一事,被《京報》主編汪康年知曉後,他的《京報》剛剛在京城創立,想打開市場,買戲子送領導這樣的官場“桃色新聞”,很有賣點,加上李叔同出家這事作爲副線,絕佳的新聞故事!他便率先在《京報》中披露了此事,很快轟動了全國!因爲沒有采訪新聞當事人,裡面很多描寫涉及曹錕和楊翠喜的私生活,都是汪康年自己的想象,反正是繪聲繪色。

一個新聞記者,竟敢用失實的報道,對位高權重的曹錕大加污衊,身爲直隸巡警局新局長的段芝貴大怒,派了天津的六名警察秘密進京,抓捕汪康年。

那天,深藍的天空萬里無雲,樹上的知了也開始不安躁動。汪康年剛下班,走出報館,六個穿着便衣的天津警察就衝上去,將汪康年按倒在地,用黑頭套罩住他的頭臉,準備帶走。

汪康年一身正氣,極力反抗,並大聲質問:“你們是誰?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敢到京城綁架?”

沒有人回答這個問題,汪康年的反抗,只換來的是一頓拳打腳踢,他的背部被人踢斷了一根肋骨。然後,汪康年被戴上頭罩,塞進了一輛早已準備好的汽車,被當作重刑犯,連夜帶回了天津,關進了監獄裡。

第9章 大移民計劃第147章 堅船利炮第269章 袁克定摔殘第9章 大移民計劃第46章 北洋武備學堂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137章 日本首相被砍第99章 廣島之戰(1)第13章 回國走仕途第164章 幹掉法國艦隊第188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215章 中國的態度第197章 中英大炮戰第265章 德先生與賽先生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211章 巴黎告急第175章 開發大西北第24章 權力與女人(1)第4章 洞房花燭夜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137章 日本首相被砍第19章 中日大戰(下)第176章 中國人的亞洲第202章 裁者的末日第206章 黃金十字架第55章 研發中國潛艇第197章 中英大炮戰第268章 奧匈帝國崩潰第28章 權力變局(1)第217章 希特勒的戰爭(1)第37章 議和風波第224章 無畏級戰艦第4章 洞房花燭夜第37章 議和風波第35章 臺灣保衛戰(3)第17章 中日大戰(上)第162章 梁啓超遇刺第54章 琉球特區第130章 不一樣的甲午(1)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136章 新政改革第141章 燒掉靖國神社第31章 大敗法軍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7章 收復琉球第258章 中國女子大學第141章 燒掉靖國神社第111章 山東新政第175章 開發大西北第17章 中日大戰(上)第214章 英法大反攻第261章 袁克文案(1)第7章 收復琉球第36章 暗殺計劃(2)第6章 劉銘傳出徵第14章 初見袁世凱第42章 張之洞的抉擇第12章 盧漢鐵路第40章 與日本開戰(2)第98章 上架感言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211章 巴黎告急第42章 張之洞的抉擇第209章 列日要塞大戰第13章 搞掉翁同龢(上)第206章 黃金十字架第105章 康有爲來訪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240章 最後的海戰(1)第266章 花花公子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27章 醇親王病逝第22章 遇到貴人第17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203章 中英大海戰第192章 瓜分俄國第220章 德國的大訂單第254章 魯迅的“三把火”第153章 收回海參崴第16章 漢城平亂第261章 袁克文案(1)第112章 殺一品大員?第254章 魯迅的“三把火”第156章 流血星期日第126章 第一共和國第27章 慈禧的權欲第36章 暗殺計劃(2)第23章 李鴻章的對手第256章 何爲強國第263章 袁克文案(3)第35章 暗殺計劃(1)第39章 倒胡雪巖的陷阱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177章 張作霖納妾第36章 暗殺計劃(2)第11章 龍興集團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139章 積極備戰第109章 中西文明衝突第34章 臺灣保衛戰(2)
第9章 大移民計劃第147章 堅船利炮第269章 袁克定摔殘第9章 大移民計劃第46章 北洋武備學堂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137章 日本首相被砍第99章 廣島之戰(1)第13章 回國走仕途第164章 幹掉法國艦隊第188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215章 中國的態度第197章 中英大炮戰第265章 德先生與賽先生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211章 巴黎告急第175章 開發大西北第24章 權力與女人(1)第4章 洞房花燭夜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137章 日本首相被砍第19章 中日大戰(下)第176章 中國人的亞洲第202章 裁者的末日第206章 黃金十字架第55章 研發中國潛艇第197章 中英大炮戰第268章 奧匈帝國崩潰第28章 權力變局(1)第217章 希特勒的戰爭(1)第37章 議和風波第224章 無畏級戰艦第4章 洞房花燭夜第37章 議和風波第35章 臺灣保衛戰(3)第17章 中日大戰(上)第162章 梁啓超遇刺第54章 琉球特區第130章 不一樣的甲午(1)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136章 新政改革第141章 燒掉靖國神社第31章 大敗法軍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7章 收復琉球第258章 中國女子大學第141章 燒掉靖國神社第111章 山東新政第175章 開發大西北第17章 中日大戰(上)第214章 英法大反攻第261章 袁克文案(1)第7章 收復琉球第36章 暗殺計劃(2)第6章 劉銘傳出徵第14章 初見袁世凱第42章 張之洞的抉擇第12章 盧漢鐵路第40章 與日本開戰(2)第98章 上架感言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211章 巴黎告急第42章 張之洞的抉擇第209章 列日要塞大戰第13章 搞掉翁同龢(上)第206章 黃金十字架第105章 康有爲來訪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240章 最後的海戰(1)第266章 花花公子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27章 醇親王病逝第22章 遇到貴人第17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203章 中英大海戰第192章 瓜分俄國第220章 德國的大訂單第254章 魯迅的“三把火”第153章 收回海參崴第16章 漢城平亂第261章 袁克文案(1)第112章 殺一品大員?第254章 魯迅的“三把火”第156章 流血星期日第126章 第一共和國第27章 慈禧的權欲第36章 暗殺計劃(2)第23章 李鴻章的對手第256章 何爲強國第263章 袁克文案(3)第35章 暗殺計劃(1)第39章 倒胡雪巖的陷阱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177章 張作霖納妾第36章 暗殺計劃(2)第11章 龍興集團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139章 積極備戰第109章 中西文明衝突第34章 臺灣保衛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