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德先生與賽先生

在開放報禁之後,李經述漸漸發現,傳統的倫理觀念,還是極大左右了當時人們的思想,這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社會穩定,忠君愛國,是中國人民的本分。壞處就是束縛了人們的創造性。有很多磚家把技術的進步,看作是可以脫離思想解放而存在的東西,李經述覺得這是自欺欺人。在李經述看來,思想上層建築決定了生產力,思想解放是生產力發展的前提,這用腳趾頭想也能明白,如果你在家裡的後院種一棵黃瓜,都會被認爲是資本主義的尾巴,給你割掉,這樣的社會怎麼發展經濟?

國會的議長容閎也經常跟李經述說:“西方的工業革命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文藝復興運動中人文精神的啓蒙和人性的解放。”

從1895年到1910年,中國經濟已經飛速發展,經濟改革取得初步成果,政府每年的收入從相當於7000萬兩白銀達到了十四億兩白銀左右,李經述覺得文化改革也勢在必行。李經述與北大校長蔡元培、教育總長嚴復、參議院議長容閎、司法總長梁啓超座談商議後,決定提前發動歷史上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於是,中國社會很快迎來了兩位陌生人:德先生和賽先生。這兩位來自西洋的先生,成爲中國啓蒙運動最深入人心的形象,他們在風雨如晦的暗夜裡爲國人點亮了耀眼的燈塔,照亮中國人精神黑夜前行的目標和方向。

在李經述的支持下,司法總長梁啓超主辦了《少年中國》新雜誌,慷慨激昂地宣誓,德先生和賽先生是新思潮的兩大理想,是中國現代文明的兩大目標。李經述還親自爲《少年中國》寫了發刊詞,其中熱情洋溢寫道:“西洋人因爲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賽兩先生才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引到光明的世界吾國欲圖世界的生存。必棄數千年相傳之官僚爲尊的個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國民政治。我們物質生活上需要科學,自不待言;就是精神生活離開科學也很危險。科學和民主兩者都牽涉一種心力狀態和一種行爲的習慣、一種生活方式,凡事都應該‘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尊重事實。尊重證據’。道德也應有善惡之分。惡的道德,便是僞道德。譬如封建社會男人的長辮,女人的小腳,都應該統統扔掉!唯有民主和科學纔可以救中國,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梁啓超也寫了一篇大氣磅礴的《少年中國說》,鼓勵青少年追求科學和民主:“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也;製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爲緣。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爲少年也,則吾中國爲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爲老大也。則吾中國爲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一時間,國內輿論爲之一新,報紙紛紛主張“以科學代宗教”、“科學的人生觀”,掃除牛鬼蛇神的封建迷信活動在全國展開。

李經述自己也到高校視察演講,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去“煽風點火”,對官本位思想、宗法制度、三綱五常開炮,表達了國家對此次新文化運動的支持。不過,李經述沒有全盤否定傳統文化,對於一些傳統禮儀作了保留,檢驗的尺度便是人性,凡是符合人性的道德,予以保留和鼓勵,比如祭祖的風俗,這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信仰,到了二十一世紀也沒改變,這也是孝道文化的一部分,李經述還是很認同的。

在北京大學的德先生和賽先生的雕像落成典禮上,天空萬里無雲,開闊的藍天下,校園裡的白玉蘭花飄來陣陣花香,李經述對主席臺下的一萬多名北京高校的學生髮表了《一個自由思考的時代》的演講,鼓勵學生的個性自由,李經述慷慨陳詞:

“這個時代最大的痛苦,不是物質的匱乏,而是自由思考精神的丟失,是多數人的沉默或媚俗,是個體的世界得不到承認,是個人無法自由獲取知識和追求真理。這就是爲什麼,我們會在這個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會感到個體精神世界的虛空,這就是爲什麼,我們很多年輕人,奢談理想和奮鬥。

自由思考,是一種質疑和反思的精神。我們相信,自由思考,是人們精神世界最低層次的需要,就像餓了就需要吃飯,渴了就希望喝水。我們相信,自由思考,是個體意識萌芽的土壤。我們相信,自由思考,是人存在於時空的意義所在。

我們之所以強調自由,是因爲自由地獲取知識是探索真理的先決條件。我們相信真理,是通過有理性的人自由討論得到,而不是由某個權威振臂揮出。權威固不可少,但對權威的頂禮膜拜必須打倒。

我們之所以強調自由,是因爲我們相信自由是自然普遍的法則。正如每一片紅葉,每一叢翠竹,每一點晴霞,只有在自由的山間,才顯得如此美麗。

我們之所以強調思考,是因爲思考是通向自由王國的必由之路。貧瘠的土地,會產生讓人唏噓不已的悲劇,但精神的荒原,比貧瘠的土地更可怕。

我們之所以強調思考,是因爲思考是擺脫精神奴役的必然選擇,讓每一個人有尊嚴地活在這個世界上,讓每一個人成爲他自己,打破世俗或者自己強加給自己的精神枷鎖。

自由思考,需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反對不代表反動,我們應當允許不同意見存在於這個多樣的世界。而且實踐證明,歷史上許多的進步,都是由反對的聲音推動。

自由思考,需要我們進一步實事求是。我們應當回到問題本身,讓實踐真正成爲檢驗一切真理的標準。那麼一切都會改變,一切都不會太遠:包括富強、民主、文明的中國。

正是因爲自由思考,我們才高舉科學和民主的兩面大旗,衝破封建思想的束縛。

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工商立國是一條康莊大道還是萬惡之源,市場在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方面,具有無與倫比的力量。我們經濟的成就,取決於多數人的幸福感。

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政治改革,是迫在眉睫還是應該循序漸進,而是我們的政府怎樣才能更有效率。我們的政府能否給人民提供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能否讓公平正義在社會得到伸張,能否讓每一個願意工作的人有一份體面的工作,能讓每一個家庭都有尊嚴地生活。

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傳統文化是孕育現代文明還是格格不入。我們需要的是這樣一種精神:符合人性,在人格上人人平等,人的價值得以實現。我們的道德,應該讓我們每個人都能發自內心地接受,而不是靠灌輸或者被強迫。”

臺下的一萬多名學生自發鼓起掌,掌聲響遍了整個未名湖畔,李經述最後總結陳詞:“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羣奴才建造得起來的,社會最大的罪惡莫過於摧折個人的人性,不使他自由發展。社會國家沒有自由獨立的人格,如同酒裡少了酒麴,麪包裡少了酵母,人身上少了腦筋:那種社會國家絕沒有改良進步的希望。同學們,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中國的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世界是屬於你們的,中國的前途是屬於你們的,所以你們一定要相信民主,相信科學,相信愛和善的存在,相信人性的善良,終究會戰勝邪惡!”

“好!”

“好!”

“好!”

臺下一片叫好聲,青年學生們熱血沸騰。李經述擡手示意他們安靜,接着說:“我曾有一個夢想,做大總統,再造中華帝國,用堅船利炮、坦克潛艇,守衛海棠土,讓六萬萬中國人民都活得有尊嚴!這個夢想,現在已經基本實現了。沒有哪一個國家,現在敢隨便欺負我們中國人,一切的不平等條約都已經廢除,香港、澳門、琉球、庫頁島、尼布楚,我們都收回了,美麗的貝加爾湖,也成了中國的‘北海’。但我還有一個夢想,讓科學和民主,成爲中國人民的信仰,讓他們都過上泰西腐朽墮落的生活!這個夢想,就靠同學們了!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這個夢想,一定能實現!”

就坐在主席臺上北大校長蔡元培,也帶頭鼓起掌來。之後,在同學們的強烈要求下,李經述還和大學生們進行了互動,回答他們的問題。

李經述熱情和學生們互動,受到了他們的熱烈歡迎,學生們提了很多尖銳的問題,其中,一名叫胡適的學生表現突出,問了很多問題,李經述一一作答。

在歷史上,胡適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他提倡的白話文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同時也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研究大家,還接受了西方文化的薰陶,是二十世紀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思想家。

胡適一生在政治上追求民主、法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的實現。他反對暴力革命,堅持漸進的改革。他堅信只有民主制度才真能造成一個穩定的現代國家。他認爲不民主,最後一定弄到強大的政府不受監督和制裁的地步。胡適還創造了現代中國的公共輿論,也是對於他的政治理想的一種實踐。他全力倡導言論自由、思想自由、出版自由等,是爲了爭取人民有批評執政黨及政府的合法權利。胡適跌宕起伏的一生,“橫看成嶺側成峰”,爲家事忙,爲情事忙,也爲國事忙,始終在歲月的年輪中旋轉。作爲性情中人,胡適寬大爲懷;作爲書生大使,胡適酷愛自由。寬容與自由是胡適生命中的兩大主旋律,貫穿終生,造就了一個多面的胡適,如一面多棱鏡矗立在世人面前。但是,因爲某些形態方面的原因,胡適這位偉大的思想家在大陸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他的思想被很多人誤解,甚至棄之如敝履。

李經述面對的胡適,還不到二十歲,即將從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他溜滑白皙的皮膚,大大的眼睛,鼻樑上一副厚厚的眼鏡。他一開口,就顯得滔滔不絕,問道:“您提倡年輕人要自由思想,獨立精神,但我們到底要怎麼做呢?”

在座的師生又都熱烈鼓起掌來,李經述擡手示意他們安靜下來,接着說:“但是對於一個社會來說,有公民應當信奉的價值觀。對於今天的年輕人來說,真正瞭解這個世界,遠比急於改變這個世界重要。讓自己變得有思想,遠比要思想自由重要。從一個追求自由的憤青,到狂熱讀書,聯繫歷史和實際,獲得知性和理性,是當今有追求的青年人必經之路。這個時代,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舊社會向新社會轉型,各種觀念氾濫,意志稍不堅定,就可能精神分裂,或者成爲觀念的奴隸。所以你不得不學會思考,用理性去面對真實的世界。

這個世界,終究是你們年輕人的。社會的未來會不會變得更好,取決於年輕人的觀念。現在社會的觀念魚龍混雜,有的甚至是歇斯底里,人們也越來越浮躁,已經把現實世界和觀念世界割裂。年輕人,要多解決一點實際問題,少一些主義之爭。如果非得要學會一種姿態面對世界,相比野火集或怒火,我更喜歡篝火。在黑夜的篝火裡,人們可以盡情歡歌熱舞,驅散恐懼和邪靈。我喜歡這種感覺,勝過狂躁和燒燬一切的野火。我一直信仰寬容、虔誠、謙虛、愛、理性這些溫和的價值觀,希望你們年輕人,也喜歡。

你是學哲學的,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要勇於跟兩種錯誤的哲學觀作鬥爭,一種是巫醫哲學,就是非理性的哲學,什麼氣呀,道呀,那些玄而又玄的東西,就值得懷疑。還有現在有一些迎合大衆胃口的僞公知,四處煽風點火,一些民粹情緒開始氾濫,這樣沒頭腦的東西,妄圖使人們喪失基本理性,我對付這種人,都是直接關到牛棚裡面去。第二種就是崇尚暴力的革命哲學,這種哲學,貌似舉着替天行道的大旗,實際上是草菅人命。我再強調一遍,中國現行的體制和機制,需要改革和完善,特別是反腐和法治。這不存在爭議。中央政府也決心繼續深化改革。但絕對不可能把制度推倒重來,穩定發展經濟這條道路,是無數中國人用鮮血和智慧走出來的,這是中國改革的底線。中國政府現在的指導思想,有點類似美國大學者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

“理性誠可貴!”胡適點點頭,若有所思,說:“我想系統學習實用主義哲學。”

李經述點點頭,說:“前段時間我訪問美國,剛好拜訪過杜威,我可以給你寫一封推薦信,你可以拜杜威爲師。不過,你要答應我一個條件!”

胡適問道:“什麼條件?”

李經述笑着說:“你胡適學成後,可要回國效力啊。不要像現在很多北大的畢業生,到國外留學就不回國了,數典忘祖可不好!中國人民需要你們這樣的青年才俊。”

胡適回答說:“大總統放心,學成後,我一定會回來的!”

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第169章 攻佔印尼(2)第4章 洞房花燭夜第23章 美人摘花第114章 康有爲的政變第16章 朝鮮暴亂第184章 權力鬥爭第5章 李鴻章的苦衷第51章 擺平朝鮮第168章 收回膠州和澳門第38章 報館被打砸第250章 楊翠喜妓案(2)第29章 權力變局(2)第238章 東方強國第246章 墮落的歐洲第268章 奧匈帝國崩潰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25章 南方有佳人第135章 大裁者第19章 中日大戰(下)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191章 莫斯科崩潰第1章 李鴻章的兒子第124章 聯邦共和國第271章 中國的拿破崙第4章 洞房花燭夜第22章 遇到貴人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225章 德國海軍的密碼第214章 英法大反攻第16章 漢城平亂第111章 山東新政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254章 魯迅的“三把火”第199章 攻下錫金第9章 愛迪生破產第123章 戰敗德軍第155章 金融戰爭第9章 大移民計劃第158章 殲滅俄軍第5章 購買軍艦第140章 五國聯軍第38章 獵熊行動第154章 奪取庫頁島第35章 臺灣保衛戰(3)第100章 廣島之戰(下)第249章 楊翠喜妓案(1)第183章 瘋狂的刺殺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121章 幹掉慈禧第256章 何爲強國第202章 裁者的末日第215章 中國的態度第8章 開倉放糧第176章 中國人的亞洲第9章 大移民計劃第190章 奪取敖德薩第171章 分裂日本第121章 幹掉慈禧第14章 搞掉翁同龢(下)第24章 權力與女人(1)第28章 權力變局(1)第32章 慶親王上位第19章 中日大戰(下)第3章 百科全書第43章 朝鮮甲申政變第30章 權力變局(3)第212章 和平瓜分世界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255章 偉大的戰士第268章 奧匈帝國崩潰第33章 臺灣保衛戰(1)第153章 收回海參崴第49章 撤旗事件第10章 奪取菲律賓(1)第9章 大移民計劃第128章 民主亂象第191章 莫斯科崩潰第264章 袁克文案(4)第250章 楊翠喜妓案(2)第48章 坑日本首相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159章 光復遠東第251章 楊翠喜妓案(3)第24章 權力與女人(1)第136章 新政改革第164章 幹掉法國艦隊第38章 報館被打砸第112章 殺一品大員?第216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35章 臺灣保衛戰(3)第20章 直隸提督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108章 讓子彈飛第173章 日本本土淪陷第12章 最牛軍火商
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第169章 攻佔印尼(2)第4章 洞房花燭夜第23章 美人摘花第114章 康有爲的政變第16章 朝鮮暴亂第184章 權力鬥爭第5章 李鴻章的苦衷第51章 擺平朝鮮第168章 收回膠州和澳門第38章 報館被打砸第250章 楊翠喜妓案(2)第29章 權力變局(2)第238章 東方強國第246章 墮落的歐洲第268章 奧匈帝國崩潰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25章 南方有佳人第135章 大裁者第19章 中日大戰(下)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191章 莫斯科崩潰第1章 李鴻章的兒子第124章 聯邦共和國第271章 中國的拿破崙第4章 洞房花燭夜第22章 遇到貴人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225章 德國海軍的密碼第214章 英法大反攻第16章 漢城平亂第111章 山東新政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254章 魯迅的“三把火”第199章 攻下錫金第9章 愛迪生破產第123章 戰敗德軍第155章 金融戰爭第9章 大移民計劃第158章 殲滅俄軍第5章 購買軍艦第140章 五國聯軍第38章 獵熊行動第154章 奪取庫頁島第35章 臺灣保衛戰(3)第100章 廣島之戰(下)第249章 楊翠喜妓案(1)第183章 瘋狂的刺殺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121章 幹掉慈禧第256章 何爲強國第202章 裁者的末日第215章 中國的態度第8章 開倉放糧第176章 中國人的亞洲第9章 大移民計劃第190章 奪取敖德薩第171章 分裂日本第121章 幹掉慈禧第14章 搞掉翁同龢(下)第24章 權力與女人(1)第28章 權力變局(1)第32章 慶親王上位第19章 中日大戰(下)第3章 百科全書第43章 朝鮮甲申政變第30章 權力變局(3)第212章 和平瓜分世界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255章 偉大的戰士第268章 奧匈帝國崩潰第33章 臺灣保衛戰(1)第153章 收回海參崴第49章 撤旗事件第10章 奪取菲律賓(1)第9章 大移民計劃第128章 民主亂象第191章 莫斯科崩潰第264章 袁克文案(4)第250章 楊翠喜妓案(2)第48章 坑日本首相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159章 光復遠東第251章 楊翠喜妓案(3)第24章 權力與女人(1)第136章 新政改革第164章 幹掉法國艦隊第38章 報館被打砸第112章 殺一品大員?第216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35章 臺灣保衛戰(3)第20章 直隸提督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108章 讓子彈飛第173章 日本本土淪陷第12章 最牛軍火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