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暗殺計劃(1)

1891年4月,沙俄皇太子尼古拉和他最好的朋友希臘王儲格奧爾基以及沙俄烏赫託姆斯基親王等一行30多人乘坐俄國的一級巡洋艦“亞歷山大”號從香港出發,到達廣州港。

李經述想趁此機會和俄國結成軍事戰略同盟,這樣一旦尼古拉在日本遇刺身亡,俄國對日本開戰,中國就可以參加對日本的戰爭,一同打殘日本人,佔領日本四大島。當然,打殘日本人後,中國可以回過頭來收拾俄國。對國家而言,結盟都是爲了自身利益。李經述心想,要是戰敗俄國,到時候,中國就可以將俄國趕出遠東,趕出亞洲。

當時,李經述帶軍艦去迎接尼古拉,是藉機炫耀一下北洋艦隊的實力和中國的軍力。在1891年,中國這個東方大國還是沒人敢瞧不起的,畢竟現在北洋艦隊實力還是亞洲第一、世界第六,而且李經述的到來,使得中國在中法戰爭大勝法國人,而且左宗棠還收復了新疆,所以俄國也不敢小瞧中國的軍事實力。

李經述親自乘坐改裝後的“定遠”號旗艦,率領十餘艘鐵甲艦去廣州港口迎接沙俄皇太子尼古拉一行。

4月5日下午四點,乘載俄國外交使團的“亞歷山大”號巡洋艦一出現在地平線時,李經述率領的北洋艦隊就前去護送,岸上的人們清楚地看到北洋艦隊的戰艦桅杆掛的五爪黃龍旗:黃色襯底下一輪紅日升起,深綠與大紅交織而成的龍在昂首飛舞。廣州港四面人山人海,汽船、拖船、汽艇都載滿了歡迎人羣,中國的老百姓也都想一睹沙俄皇太子的真面目。

夕陽的餘暉下,十餘艘裝飾一新的白色軍艦,在蔚藍的海面上呈“人”字隊形威武,當中有“定遠號”“鎮遠號”“濟遠號”……而北洋水師提督兼直隸提督李經述氣宇軒昂,站在旗艦“定遠號”的甲板上指揮。當“亞歷山大”號從艦隊前駛過時,“轟隆”,“轟隆”,艦隊發出19響禮炮,沙俄皇太子尼古拉受到了中方史無前例的禮遇。

尼古拉訪問中國之時,中國連國歌都沒有,爲了和國際接軌,李經述跟李鴻章提出這個問題,李鴻章想了很久,找了一首七絕詩加以改編,配以古曲,作爲國歌,作爲一種禮節上制度安排,洋人日後稱之爲《李中堂樂》:“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雲車駕六龍”。

李經述此時不得不再次佩服李鴻章的才華,對這位少年科舉、壯年戎軍、中年封疆、晚年洋務,權傾天下的老人多了一份敬意。

在廣州港,北洋艦隊奏完國歌,又唱起了北洋水師的軍歌:“寶祚延庥萬國歡,景星拱極五雲端。海波澄碧春輝麗,旌節花間集鳳鸞。”這也是李鴻章的手筆,用古體七言詩和西洋五線譜記錄。

只見廣州港上白浪滾滾,中國軍艦威武雄壯,給足了尼古拉麪子。而兩廣總督李瀚章,也就是李經述的大伯,在岸上率廣東的文武百官迎候尼古拉。

尼古拉一行人,對中方的歡迎還比較滿意,但臉上的神情也是志得意滿。畢竟1891年,他們認爲俄國還是一個很牛逼的歐洲強國,軍事上也很有“肌肉”,經常挑起歐洲國家的戰爭,其實歐洲的弱小國家,藉機擴大領土,而且多數戰爭俄國人並不吃虧。

比如,在1712年彼得一世遷都聖彼得堡,被授予皇帝的稱號,俄羅斯就開始稱爲帝國。不久,俄軍着手建立正規的海軍艦隊。後在北方戰爭中俄國打敗了瑞典,獲得了立窩尼亞、愛沙尼亞、因格里亞、庫爾蘭的一部分和包括維堡在內的芬蘭東部,波羅的海出海口成了洞開的門戶。接着,俄國又挑起了與希臘、土耳其的戰爭,吞併了克里米亞半島、塔曼半島以及庫班,這些全部納入大俄羅斯帝國版圖之內。

1786年,俄國政府還宣佈將阿拉斯加、阿留申羣島和白令海的其他島嶼併入其版圖,當時這些地方俄稱之爲俄羅斯美洲。1799年,俄國在阿拉斯加建立了俄美公司,不過沙皇的目光短淺,在1867年將這塊150多萬平方公里的“荒地”以720萬美元賣給了美國。

不過,到了十九世紀,因爲英國要遏制俄國的擴張,英國皇家海軍介入了對俄國的戰爭,比如克里木戰爭,沙俄才慘敗。在1856年3月18日簽訂的巴黎和約規定:“禁止俄國在波羅的海的阿蘭羣島設防,將摩爾達維亞南部劃歸土耳其,放棄對多瑙河各國保護,所有國家軍艦都不得進入黑海,俄國只能在黑海擁有10艘小艇。”

到了19世紀中後期,俄國痛定思痛,大力發展海軍,開始在新艦種建造與探索上頗有建樹:1861開始建造裝甲艦“經驗”號,裝甲厚度達到115毫米,1864開始建造淺水重炮艦,1870年開始建造裝甲巡洋艦,1877年在彼得堡下水了第一艘裝有一個魚雷發射管的“爆破”號雷擊艦,同年又爲波羅的海艦隊裝備了有5個魚雷發射管的雷擊巡洋艦“伊利英中尉”號。1861年,俄國海軍上將布塔科夫還出版了《蒸汽艦隊戰術摘編》,2年後又出版了《蒸汽艦隊戰術新編》,成爲俄海軍裝甲艦戰術的先導者。這位上將還在1872-1876年在艦艇上安排了艦艇不沉性試驗。

1870年,俄國單方面宣佈廢除巴黎條約,又開始在黑海部署艦隊,並在1877到1878的俄土戰爭中發揮一定作用。戰爭爆發時,俄國艦隊已經擁有2艘岸防裝甲艦、5艘巡洋艦、33艘輔助船,另租用了10艘蒸汽帆船。戰爭中,俄海軍使用了撐竿水雷,就是一種置於杆上、外殼帶有引信的炸藥包,杆子緊繫在快艇艇首,水雷靠撞擊或通電起爆的水雷,還有拖帶水雷,就是那種靠快艇的慣性力量撞擊敵艦的水雷,還有自航水雷,也就是即魚雷,擊沉土耳其的淺水重炮艦“謝爾菲”號和“因奇巴赫”號蒸汽船,這是歷史上首次用魚雷擊沉軍艦。

此戰讓俄國得到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和土耳其的喀斯、巴統、阿達罕等地。俄國在巴爾幹的勢力得到加強,而英國、德國、奧匈帝國的勢力遭到排擠。在英國、德國、奧匈帝國強烈要求下,1878年7月簽訂柏林條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由奧匈帝國佔領和管理;俄國佔有比薩拉比亞以及黑海和裡海之間的重要地帶。英國同土耳其直接簽訂了條約,取得了地中海東部的重要戰略基地塞浦路斯島。

所以到1891年,俄羅斯帝國的版圖相當大,儼然一龐然大物。除了擁有百萬級別的陸軍,因爲這時候的制海權非常重要。俄國的海軍實力也不弱。在對土耳其的戰爭中,俄國年輕的海軍上尉馬卡洛夫開始嶄露頭角,後來成爲俄國海軍司令。1881年,俄海軍制定了20年新艦建造規劃,其中安排爲波羅的海艦隊建造16艘裝甲艦、13艘巡洋艦、11艘炮艦、100艘雷擊艦、3艘運輸艦;還要爲黑海艦隊建造8艘裝甲艦、2艘巡洋艦、19艘雷擊艦。

到1891年時,俄國海軍大約建成了4艘裝甲艦,6艘巡洋艦,20艘雷擊艦。從硬件裝備上看,俄國海軍實力和北洋艦隊差不多。

所以沙皇太子尼古拉見到李經述的北洋艦隊,也並不驚訝。不過等到尼古拉看到李經述從容指揮北洋艦隊在海上自由穿梭,忽而“一”字形,忽而“人”之形,有時還倒“T”字方陣,“魚鱗陣”,才大吃一驚,知道中國艦隊的實力不容小視。

俄皇太子尼古拉請李經述登上“亞歷山大”號,二人握手爲禮,進行了禮節性談話。

俄國軍艦上也是一排俄國儀仗兵鳴放禮炮、嗚槍歡迎李經述等人。李經述這次把段祺瑞、馮國璋、譚嗣同等人都帶上了俄國的軍艦,親眼見一見俄國皇太子尼古拉,好爲下一步的暗殺計劃做準備。

李經述看了俄國皇太子尼古拉一眼,他個頭高大,身穿金繡紅衣外罩,湖色灰鼠大衣,頭戴白冠,上綴鳥羽,約尺許長,鬍鬚濃密,呈向上翹起的W型,整個人可能是因爲旅行太久了,不太精神,一雙眼睛看起來不太靈光,而且因爲長時間在海上,皮膚有點黝黑,很難想象眼前的這人要是不死,五年後就是沙俄帝國的末代沙皇!

李經述再看了一眼沙皇太子尼古拉身邊的侍衛,也就四個牛高馬大的侍衛兵,看起來很普通,不像是什麼特種部隊,他心裡暗自尋思着,找人到日本混入人羣幹掉沙俄太子尼古拉這事,看起來可行!嫁禍日本人這事,必須幹得乾淨利落,而且要保證萬無一失。關鍵是派誰去好呢?段祺瑞?馮國璋?還是譚嗣同?

第50章 執掌北洋水師第182章 嗜血的契卡第143章 遠征古巴第155章 金融戰爭第268章 愛情這東西第38章 獵熊行動第30章 出兵越南第115章 恭親王的遺言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105章 康有爲來訪第15章 朝鮮的家事第237章 沙皇退位第224章 無畏級戰艦第8章 開倉放糧第120章 東南立第153章 收回海參崴第213章 法軍傷亡20萬第2章 天才少年第133章 日本賠款三億兩第17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98章 上架感言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270章 袁世凱停職第151章 血洗俄城(上)第211章 巴黎告急第154章 奪取庫頁島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136章 新政改革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259章 上海交際花案(1)第129章 君主立憲第51章 擺平朝鮮第120章 東南立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14章 初見袁世凱第256章 何爲強國第127章 李鴻章 訪美第172章 中國海權第242章 聯合國成立第20章 北洋水師學堂第108章 讓子彈飛第11章 龍興集團第156章 流血星期日第195章 中國中立第1章 光緒選妃第259章 上海交際花案(1)第258章 中國女子大學第8章 開倉放糧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110章 招安大刀會第7章 收復琉球第198章 不丹迴歸中國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145章 五億美金第146章 新文化運動第179章 鞭打斯大林第28章 特斯拉交流電第171章 分裂日本第39章 與日本開戰(1)第148章 臥底張作霖第189章 打擊斯大林第195章 中國中立第173章 日本本土淪陷第31章 權力變局(4)第134章 統一中國第199章 攻下錫金第190章 奪取敖德薩第26章 權力與女人(3)第197章 中英大炮戰第245章 絞死斯大林第164章 幹掉法國艦隊第184章 權力鬥爭第12章 盧漢鐵路第47章 開始大練兵第98章 上架感言第271章 中國的拿破崙第187章 斯大林奪權第182章 嗜血的契卡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20章 北洋水師學堂第162章 梁啓超遇刺第155章 金融戰爭第9章 愛迪生破產第151章 血洗俄城(上)第201章 戰神蔡鍔第126章 第一共和國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33章 臺灣保衛戰(1)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17章 中日大戰(上)第12章 盧漢鐵路第36章 鎮南關大捷第244章 北京和會第215章 中國的態度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201章 戰神蔡鍔第35章 暗殺計劃(1)第182章 嗜血的契卡
第50章 執掌北洋水師第182章 嗜血的契卡第143章 遠征古巴第155章 金融戰爭第268章 愛情這東西第38章 獵熊行動第30章 出兵越南第115章 恭親王的遺言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105章 康有爲來訪第15章 朝鮮的家事第237章 沙皇退位第224章 無畏級戰艦第8章 開倉放糧第120章 東南立第153章 收回海參崴第213章 法軍傷亡20萬第2章 天才少年第133章 日本賠款三億兩第17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98章 上架感言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270章 袁世凱停職第151章 血洗俄城(上)第211章 巴黎告急第154章 奪取庫頁島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136章 新政改革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259章 上海交際花案(1)第129章 君主立憲第51章 擺平朝鮮第120章 東南立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14章 初見袁世凱第256章 何爲強國第127章 李鴻章 訪美第172章 中國海權第242章 聯合國成立第20章 北洋水師學堂第108章 讓子彈飛第11章 龍興集團第156章 流血星期日第195章 中國中立第1章 光緒選妃第259章 上海交際花案(1)第258章 中國女子大學第8章 開倉放糧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110章 招安大刀會第7章 收復琉球第198章 不丹迴歸中國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145章 五億美金第146章 新文化運動第179章 鞭打斯大林第28章 特斯拉交流電第171章 分裂日本第39章 與日本開戰(1)第148章 臥底張作霖第189章 打擊斯大林第195章 中國中立第173章 日本本土淪陷第31章 權力變局(4)第134章 統一中國第199章 攻下錫金第190章 奪取敖德薩第26章 權力與女人(3)第197章 中英大炮戰第245章 絞死斯大林第164章 幹掉法國艦隊第184章 權力鬥爭第12章 盧漢鐵路第47章 開始大練兵第98章 上架感言第271章 中國的拿破崙第187章 斯大林奪權第182章 嗜血的契卡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20章 北洋水師學堂第162章 梁啓超遇刺第155章 金融戰爭第9章 愛迪生破產第151章 血洗俄城(上)第201章 戰神蔡鍔第126章 第一共和國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33章 臺灣保衛戰(1)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17章 中日大戰(上)第12章 盧漢鐵路第36章 鎮南關大捷第244章 北京和會第215章 中國的態度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201章 戰神蔡鍔第35章 暗殺計劃(1)第182章 嗜血的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