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無畏級戰艦

果然不出中華帝國總統李經述和海軍總長劉步蟾所料,在西線戰事中吃了大虧的英國人不肯善罷甘休,很快啓動了皇家海軍的進攻計劃。.在土耳其宣佈加入同盟國後不久,英國皇家海軍和德國戰艦的大海戰就拉開了序幕。

親德國的土耳其青年黨重新在土耳其執政後,德國特使奧托·李曼·馮·桑德斯將軍一到達土耳其的國都君士坦丁堡,就被土耳其首相恩維爾任命爲土耳其的軍事檢察官,相當於土耳其的陸軍總參謀長。作爲德國政府送給土耳其的禮物,桑德斯將軍把開進君士坦丁堡北邊的達達尼爾海峽的兩艘德國無畏級戰列艦免費送給了土耳其海軍,並封鎖了達達尼爾海峽。這樣,運輸35萬噸以上出口貨物的俄國船隊,就再也無法從黑海到地中海了。

談到“無畏”級戰列艦,估計每一位海軍史愛好者都會下意識的想到一個形容詞——劃時代!的確,10門單一大口徑305mm口徑的主炮、蒸汽輪機動力、21節航速、全面重裝甲防護,使當時各海軍強國的上百艘各類型戰列艦立馬過時,無畏級戰艦對各國海軍的影響不亞於20世紀後期核動力航母的下水。所以德國一下子送給土耳其兩艘無畏級戰艦,土耳其海軍的實力一下子得到了質的飛躍,馬上就敢跑去欺負北極熊俄羅斯了!不過,這兩艘無畏級戰艦,雖然有了土耳其的名字,全體海軍也穿上了土耳其制服,名以上歸屬土耳其,不過軍艦上的士兵和軍官都是德國人,繼續接受來自德國的軍部命令,不僅封鎖了達達尼爾海峽,還懸掛着土耳其的國旗,闖入黑海,不時去俄國的費奧多西亞、敖德薩、塞瓦斯托波爾等港口耀武揚威,有時還開炮挑釁俄國人。

沙皇尼古拉二世聽說是土耳其的軍艦襲擊了俄國的城市,怒火攻心,但苦於中俄戰爭以後,俄國海軍幾乎覆滅,還在進行海軍重建工作,尼古拉二世便請求英國皇家海軍出頭,教訓一下土耳其。俄軍總司令尼古拉大公給英國政府發電報,建議英國海軍到君士坦丁堡北邊的達達尼爾海峽展示武力,阻止土耳其在波斯和高加索的野心。

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英國有英吉利海峽的“天塹”,加上有實力世界第一的皇家海軍作爲後盾,英國本土不像俄國、法國那樣易於受到德國領導的同盟國的攻擊,一開始英國人不願意分散兵力,擴大世界大戰的戰場範圍,所以拒絕去主動攻擊土耳其。

但是後來,因爲德軍首先使用了中國製造的坦克,英國遠征軍有三四個師的數萬兵力被消滅,這種巨大人員傷亡,讓英國國內的民衆很震驚,反戰運動蓬勃開展起來,而且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一輪反戰運動的領導者,就是英國遠征軍司令弗倫奇爵士的姐姐夏洛特·德斯帕。

英國政府爲了平息民憤,成立了一個新的戰爭計劃機構——英國戰爭委員會,委員會成員有英國首相阿斯奎斯、英國陸軍大元帥基欽納、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英國外交大臣格雷、英國財政大臣勞合·喬治。中途停戰,顯然是大英帝國的恥辱,英國戰爭委員會希望開闢新的戰場,最好是能減少傷亡的戰場,用勝利來挽回民衆對政府的支持,打海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1909年英國和法國已經有了多艘大型戰艦,包括無畏級軍艦,比較容易組織建立一支世界上最強大的英法聯合艦隊。而且,土耳其人剛加入同盟國,有必要教訓一下這個衰老的帝國,拉攏希臘等其他中立國投到協約國的懷抱。而且君士坦丁堡的防線很脆弱,達達尼爾海峽絕對是一個極好的目標。最終,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極力主張攻擊土耳其。

海軍大臣丘吉爾在上議院慷慨陳詞:“打破達達尼爾海峽的封鎖絕對是必要的。如果德國控制了達達尼爾海峽,那麼我們的盟友俄國將不能將穀物從黑海運輸到地中海,換回急需的現款,英國和法國也不能通過黑海將支援物資運到俄國港口,這對經濟差不多已經奔潰的俄國,是致命的打擊!最終必然會拖累協約國。”

丘吉爾特別支持英國皇家海軍到達達尼爾海峽教訓德國和土耳其人,是因爲他想給英國戰爭委員會展示皇家海軍的強大肌肉和戰略地位。世界大戰開始後,德國海軍對蘇格蘭和英國沿海地區,採取打了就跑的不定期襲擊戰略,德國海軍的目標,往往不是防衛得很好的英國的軍港,而是普通的城市港口,比如德國海軍在近乎平射射程內,炮擊約克郡的兩個港口,至少打死了五百個平民,然後他們繼續去考驗英國的北海防務。這種游擊戰,讓丘吉爾的海軍一直沒太多表現機會,他苦惱不已。丘吉爾一直想和德國的海軍來一場大會戰,他給英國在東地中海的艦隊代理艦隊司令薩克維爾·卡登發電報,問他的艦隊能否突破德國和土耳其人對達達尼爾海峽的封鎖,一直進攻到君士坦丁堡。

英國東地中海艦隊代理艦隊司令薩克維爾·卡登早就想摘掉“代理艦隊司令”中“代理”的帽子,接到電報大喜,馬上回電報說:“如果給我的艦隊配足夠的掃雷霆,我能在三天之內拿下君士坦丁堡,而且不需要陸軍支援。”

一向對英國皇家海軍實力很自信的丘吉爾對薩克維爾·卡登的回覆很滿意,指示他儘快提交一份作戰計劃,批准後馬上開始執行。薩克維爾·卡登說,要做的事情並不多,只需要集結在地中海的軍艦,然後開始投入戰鬥。

不久,英國東地中海艦隊代理艦隊司令薩克維爾·卡登就信心十足開始了征程,率領一支強大的艦隊強行駛入達達尼爾海峽入口,這支艦隊包括12艘英國戰列艦、4艘法國戰列艦、14艘英國驅逐艦、6艘法國驅逐艦,5艘英國巡洋艦,還徵用了35艘漁民的拖網漁船用於掃雷。英國皇家海軍的超級明星“伊麗莎白女王號”也在其中,它是英國當時最先進的超無畏級戰艦,爲了應付爆發的大戰趕工期建造,剛在地中海下水試航,馬上就接受命令,去參加對達達尼爾海峽的海戰,丘吉爾想在達達尼爾海峽和德國的艦隊來一場大決戰。

在當時,協約國和同盟國的海上力量都已經很強大了,都擁有數量龐大的無畏艦的艦隊。

先看協約國的海軍實力,英國的海軍實力無疑是世界最強大的。早在1889年,英國就通過了《海軍防衛法案》撥鉅款強化海軍,確定“兩強標準”:英國海軍的實力必須要強於世界第二位以及第三位的海軍之總和。後來德國海軍強勢崛起,英國海軍統帥部立足於馬漢的制海權理論,制定了兩種戰略應對,一是對德國海軍進行強攻。其次則爲封鎖戰略,也就是通過阻礙德國的對外貿易來打擊德國經濟。在戰爭前夕,英國通過海軍封鎖德方來將制海權掌握在手,而且如果德國企圖突破封鎖,英國便隨時準備集中海軍主力進行海上決戰予以消滅。

英國海軍的主要指揮機構爲海軍部,其最高長官爲文職的海軍大臣丘吉爾。戰爭前夕,英國海軍中最爲強有力的,是直接和德國公海艦隊對峙的本土艦隊,這個艦隊下轄4個戰列艦分艦隊、2個戰列巡洋艦分艦隊、4個裝甲巡洋艦和輕巡洋艦分艦隊,擁有21艘無畏艦、8艘準無畏艦、5艘戰列巡洋艦以及多艘輕型艦艇。

法國海軍被編爲大小兩個艦隊,地中海艦隊又稱海軍第一集羣,司令官由法國海軍總司令布韋·德·拉佩雷爾海軍中將兼任,他也是協約國海軍在地中海方面的最高司令官。法國地中海艦隊旗艦爲無畏艦“孤拔”號,其主力爲2個戰列艦分艦隊和2個裝甲巡洋艦分艦隊,此外還有一個以4艘老式戰列艦爲核心的預備中隊,共有21艘戰列艦、7艘裝甲巡洋艦、8艘防護巡洋艦、43艘驅逐艦或雷擊艦以及16艘潛艇等主要艦艇,主要基地爲土倫港。

在英國和法國的幫助下,俄國海軍主要重建了波羅的海艦隊。俄國海軍在波羅的海當時主要兵力爲4艘前無畏艦、3艘裝甲巡洋艦、7艘防護巡洋艦、49艘驅逐艦、21艘雷擊艦、6艘佈雷艦、11艘潛艇以及6艘炮艦,但是其海軍指揮體系卻置於陸軍第六集團軍之下,效率可想而知。

而在在戰爭前夕,德國海軍的實力已經不弱,由公海艦隊、東亞分艦隊以及一些分駐於海外領地的艦艇構成。其中公海艦隊爲德國海軍最大的聯合編隊,其目的便是與英國本土大艦隊進行對抗,下屬5個戰列艦分艦隊、1個岸防戰列艦分艦隊、5個巡洋艦分艦隊、8個雷擊艦大隊、2個潛艇分隊、1個佈雷艦分隊和3個掃雷艦大隊,主要艦艇有14艘無畏艦、22艘前無畏艦、8艘岸防戰列艦、4艘戰列巡洋艦、7艘裝甲巡洋艦、12艘小型巡洋艦、89艘驅逐艦以及19艘潛艇等。

奧匈帝國艦隊都集中在亞得里亞海,擁有2個戰列艦分艦隊、1個巡洋艦總隊,2個驅逐艦隊和2個雷擊艦隊,1個潛艇中隊。主力有3艘無畏艦、9艘前無畏艦、9艘巡洋艦、19艘驅逐艦、60艘老式雷擊艦以及6艘潛艇,預備隊還有3艘岸防裝甲艦、5艘舊巡洋艦、7艘驅逐艦以及18艘雷擊艦。

土耳其帝國的海軍只能用“悽慘”兩字來形容:德國在地中海的兩艘無畏級戰艦“戈本”號以及“佈雷斯勞”號,駛入君士坦丁堡宣佈送給土耳其,除了德國兩艦以外,土耳其海軍主要擁有3艘戰列艦、2艘防護巡洋艦、2艘佈雷巡洋艦、8艘驅逐艦、12艘雷擊艦、2艘潛艇以及若干炮艦、佈雷艦艇。掌握“戈本”號以及“佈雷斯勞”號這兩艘無畏級戰艦的德國海軍少將蘇雄,實際上成爲了土耳其海軍的司令官。但土耳其除了這兩艘巡洋艦上爲身穿土耳其制服的德國人以外,其他水兵主要是種地的農民出身,海軍很多沒有受過系統海軍訓練,加上官兵比例竟然高達8比10,大部分官兵還不習慣航海,缺乏海上經驗,彈藥燃料以及補給品嚴重不足,戰鬥力幾乎爲零。

總體來看,協約國的海上力量,要強於同盟國。在數量上,英國的主力艦對德國主力艦也有優勢:英國海軍擁有無畏艦20艘、戰列巡洋艦8艘,而德國則分別爲14艘和4艘,其兵力對比大約爲3:2。在大炮火力方面甚至佔更大優勢——168門十三英寸半和十五英寸口徑的大炮和104門十二英寸口徑大炮,對德國的176門十二英寸口徑大炮。驅逐艦的對比是80艘對63艘。

除了要打破達達尼爾海峽的封鎖,海軍大臣丘吉爾還想讓英國本土艦隊亟早從波特蘭開赴北海進入戰位,前往控制北海的第一線斯卡帕灣。斯卡帕灣位於不列顛島東北端奧克尼羣島之中,這個基地的主要泊地爲主島珀莫納島、霍伊島、南羅納賽島以及一些小島包圍的內灣。

大海戰前,英國第一艦隊的主力除了“阿伽門農”號以外,全部離開了波特蘭,延綿近30公里長的艦隊在一片漆黑中以高速行駛通過狹窄的多佛爾海峽,駛往籠罩這迷霧的北方大海,完成了在斯卡帕灣的戰略性集中,佈局對德作戰的第一線。除了前往斯卡帕灣的主力艦艇以外,英國還有一部分以輕型艦艇爲主的艦艇則配置在海峽附近的哈里奇,稱爲哈里奇艦隊,擁有18艘前無畏艦和4艘輕巡洋艦。

因爲軍艦數量和火力都不佔優勢,德國公海艦隊按照既定戰略,儘量避免與英國海軍大會戰,而是通過潛艇或者水雷,消耗英國艦隊的實力,伺兵力達到力量均衡再對英國大艦隊進行決戰。而英國艦隊選擇採取了第二種戰略,對北海進行深遠封鎖。

到了1909年晚些時候,大海戰已經無法避免,一場史無前例的海上霸權爭奪,似乎要從土耳其的達達尼爾海峽開始了!因爲翻開世界地圖,就會發現,達達尼爾海峽戰略地位很重要,這裡是位於小亞細亞半島與巴爾幹半島之間,一直被看作是歐洲和亞洲的分界線,這個海峽把地中海廣闊的天地和黑海相連,是黑海通往地中海以及大西洋、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所以這裡成了同盟國和協約國的兵家必爭之地,德國纔不惜白送土耳其兩艘無畏級戰艦來控制這裡的海權!

第44章 袁世凱平亂第11章 奪取菲律賓(2)第207章 中國的備戰第147章 堅船利炮第115章 恭親王的遺言第6章 亞洲第一艦第34章 臺灣保衛戰(2)第152章 血洗俄城(下)第38章 獵熊行動第179章 鞭打斯大林第27章 慈禧的權欲第226章 世紀大海戰(1)第177章 張作霖納妾第26章 中國的摩根第28章 特斯拉交流電第229章 從卑微到偉大第52章 佔領日本長崎第179章 鞭打斯大林第36章 鎮南關大捷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145章 五億美金第20章 直隸提督第6章 亞洲第一艦第191章 莫斯科崩潰第226章 世紀大海戰(1)第263章 袁克文案(3)第132章 對日本宣戰第52章 佔領日本長崎第201章 戰神蔡鍔第42章 張之洞的抉擇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154章 奪取庫頁島第173章 日本本土淪陷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29章 李鴻章家族第14章 初見袁世凱第171章 分裂日本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161章 五年工業化第37章 議和風波第117章 廢黜光緒(中)第189章 打擊斯大林第228章 中美強硬聲明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208章 德法宣戰第144章 西班牙投降第21章 袁世凱進宮第16章 朝鮮暴亂第121章 幹掉慈禧第28章 特斯拉交流電第207章 中國的備戰第200章 挺進尼泊爾第119章 滿漢之爭第242章 聯合國成立第18章 試驗重機槍第172章 中國海權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268章 奧匈帝國崩潰第212章 和平瓜分世界第120章 東南立第52章 佔領日本長崎第154章 奪取庫頁島第262章 袁克文案(2)第193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203章 中英大海戰第262章 袁克文案(2)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191章 莫斯科崩潰第6章 劉銘傳出徵第111章 山東新政第135章 大裁者第242章 聯合國成立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99章 廣島之戰(1)第173章 日本本土淪陷第28章 特斯拉交流電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38章 獵熊行動第176章 中國人的亞洲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188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168章 收回膠州和澳門第104章 反清又如何?第49章 撤旗事件第176章 中國人的亞洲第162章 梁啓超遇刺第111章 山東新政第195章 中國中立第263章 袁克文案(3)第223章 火雞國的野望第233章 英軍的慘敗第22章 遇到貴人第271章 中國的拿破崙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229章 從卑微到偉大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24章 權力與女人(1)第190章 奪取敖德薩
第44章 袁世凱平亂第11章 奪取菲律賓(2)第207章 中國的備戰第147章 堅船利炮第115章 恭親王的遺言第6章 亞洲第一艦第34章 臺灣保衛戰(2)第152章 血洗俄城(下)第38章 獵熊行動第179章 鞭打斯大林第27章 慈禧的權欲第226章 世紀大海戰(1)第177章 張作霖納妾第26章 中國的摩根第28章 特斯拉交流電第229章 從卑微到偉大第52章 佔領日本長崎第179章 鞭打斯大林第36章 鎮南關大捷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145章 五億美金第20章 直隸提督第6章 亞洲第一艦第191章 莫斯科崩潰第226章 世紀大海戰(1)第263章 袁克文案(3)第132章 對日本宣戰第52章 佔領日本長崎第201章 戰神蔡鍔第42章 張之洞的抉擇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154章 奪取庫頁島第173章 日本本土淪陷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29章 李鴻章家族第14章 初見袁世凱第171章 分裂日本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161章 五年工業化第37章 議和風波第117章 廢黜光緒(中)第189章 打擊斯大林第228章 中美強硬聲明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208章 德法宣戰第144章 西班牙投降第21章 袁世凱進宮第16章 朝鮮暴亂第121章 幹掉慈禧第28章 特斯拉交流電第207章 中國的備戰第200章 挺進尼泊爾第119章 滿漢之爭第242章 聯合國成立第18章 試驗重機槍第172章 中國海權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268章 奧匈帝國崩潰第212章 和平瓜分世界第120章 東南立第52章 佔領日本長崎第154章 奪取庫頁島第262章 袁克文案(2)第193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203章 中英大海戰第262章 袁克文案(2)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191章 莫斯科崩潰第6章 劉銘傳出徵第111章 山東新政第135章 大裁者第242章 聯合國成立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99章 廣島之戰(1)第173章 日本本土淪陷第28章 特斯拉交流電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38章 獵熊行動第176章 中國人的亞洲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188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168章 收回膠州和澳門第104章 反清又如何?第49章 撤旗事件第176章 中國人的亞洲第162章 梁啓超遇刺第111章 山東新政第195章 中國中立第263章 袁克文案(3)第223章 火雞國的野望第233章 英軍的慘敗第22章 遇到貴人第271章 中國的拿破崙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229章 從卑微到偉大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24章 權力與女人(1)第190章 奪取敖德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