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燕山上時候,可貞但凡有時間,就回想着上輩子是怎麼進行災後自救救助和重建,然後又和林氏白氏一起商議,把方法細則全都記錄了下來。
又幾經刪改,近官府發佈了賑濟措施後,又再次刪改,也是剛剛纔重謄寫,裝訂成冊。
黃管事早已對可貞手裡各種各樣小冊子免疫了,接過細細一看,整本冊子分爲兩個方面,分別是對佃戶和田地救助。
可貞知道小農經濟脆弱是很難抵禦自然災害,一遇上水旱災害,往往就會造成百姓傷亡背井離鄉,甚至於鋌而走險相聚爲道落草成寇。
所以,比起田地,對佃戶救助是當務之急。
留得青山,纔不怕沒柴燒。
黃管事細細翻看了一遍,這冊冊子,完全是根據朝廷發佈賑濟措施,又有針對住房、糧食、衣被、治病還有因災造成死傷上,又增加了一些救濟條款。
黃管事看到後,手都有些顫抖了。
“我先替那些佃戶們謝過姑娘了。”
“不敢當得黃管事這聲謝,我也只是希望他們能夠早日安頓下來罷了。”說着又和黃管事商量起了這些方案可不可行。
黃管事亦是老辣之人,很就進入了狀態,和可貞細細商議了起來。
可貞也拿了一張紙,隨手計算了起來。
看着條列很多,其實說到底,也不過就是錢罷了。
現如今,有人家房子是不需擔憂,可也有人家,以土爲牆不稀奇,可以草爲瓦是肯定需要修繕。否則能不能過冬都是個問題。還有糧食、衣被、治病、死傷,都是需要錢。
細細算下來,二地主暫且不算,九十多家佃戶,即便是解決眼下困難,這筆支出,也實不算少。
黃管事看向可貞目光,也多了些意味裡頭了。
可貞雖也心疼,可到底也是心安。起碼,自己還能做點什麼。
大致商量好後。又徵詢起了黃管事關於田地事兒。
可貞看來,現已是到八月下旬了,若是上輩子。水稻遭了災,還可以補種些別。可這裡問題是於,沒有種子。不僅沒有稻種或是可以補種高粱紅薯種子,連秋播油菜小麥蠶豆種子都所剩無幾,都被洪水給沖走了。所以。即便是想補種些什麼,也根本就沒有辦法。
所以當務之急,是要給田地消毒,預備冬播。
洪水帶來病菌是很恐怖,若消毒工作沒有做到位,來年病蟲害肯定會非常多。
關於農事。即便可貞現已是入門了。可這樣大災害擺面前,可貞又什麼都不懂了,所以關於這方面。也寫得很簡單,關鍵還是要看黃管事想法。
而黃管事對於可貞想法是很認同,一方面給田地消毒,一方面調劑冬播所需種子。
能把方案條例確定下來,可貞一顆心也終於安定下來了。
上輩子。看過一些饑民流民事例,可貞不希望自己名下那些佃戶們也經歷那樣人間慘劇。能做一點是一點。
黃管事和可貞細細商量好後,取了銀票就一徑去了乾豐找蘇懷遠了。
相比較而言,這種時候,商行中,還是牙行遭受損失算是比較輕微。畢竟,很多牙行即便有倉儲功能,可到底還是一手進一手出比較多。所以即便有存貨,可比起那些商家大戶來說,也就不值一提了。
因爲這場洪水前,春蠶生意已是結束,而又因着洪水,今年夏蠶秋蠶包括晚秋蠶都泡湯了,所以絲綢牙行買賣,今年算是斷絕了。
所以,乾豐雖然很就休整恢復了過來了,可是,也徹底閒了下來了。
蘇懷遠看了黃管事奉上來冊子,看了一遍,喚了自己身邊貼身小廝拿去謄寫兩冊出來。又讓人去請了白氏過來,三個人碰了個頭,商量後,把具體需要採買數字列了出來。由蘇懷遠身邊得力人和黃管事一同去採買。
這時候,因着有着官府運作和商戶自覺,所以一應生活必需用品價格還算平穩,只是數量有限。
不過供應黃管事所需,還是足夠。
很,糧食、油油醬醋、布匹棉花一干物什,均已購齊。帶着蘇懷遠撥給人手,一徑往城外去了。
半路上,黃管事就遇到了一批相互扶持着進城打粥取米自家佃戶。
而那些佃戶們看到黃管事押着十幾輛車一徑往自家方向去時候,問清緣由,哪裡還顧得上要去打粥取米,突然之間就有了力氣,俱是自告奮勇要替黃管事奔走。
等到黃管事一行人到時候,隔壁周家蕩、王家蕩凡是沒有出走佃戶們也攜老扶幼匆匆往施家蕩趕了。
黃管事就施家蕩里長家剛剛圍攏籬笆院裡,開起了佃戶大會。
黃管事先把田地打點修整說了一遍,才又細細把章程說了一遍。
即便所有佃戶們,都已然是知道黃管事是帶着糧食來救濟他們,可這時候,還是鴉雀無聲,聽得萬分仔細。
可貞和黃管事細細商量過,爲了大程度發揮這些物資救濟補助一衆佃戶作用,也爲了規避道德風險,所以要可能情況下公平合理地發放物資,將其給予需要人。
而這時候,受災程度和戶等就是考量標準了。
經過一年光景,可貞已是基本上把名下這些佃戶根據貧困程度、勞動力多寡都分揀出等級來了。所以這一則,很容易搞定。
而受災程度,黃管事再清楚不過了。
因此,二者一結合,很就制定出了針對每家每戶補助方案。
例如說塌房修費,都是根據房屋受損程度來。像是住着茅草土屋佃戶。自然是受到補助多。而像是住着磚瓦房佃戶,自然就不予賑濟了。
而像糧食,原本可貞想着,朝廷已是下令正賑、大賑了。那這方面,自己應該就不需要擔心了。
畢竟,正賑是不論成災分數、不分極次貧民,賑一月糧食。而大賑是正賑外加賑十分極貧者四月糧食,次貧和九分極貧者三月糧食,九分災次貧和八分七分災極貧者兩月糧食,七分災次貧和六分災極貧者一月糧食。
如此一來。可貞想着,度過眼下難關應該是不成問題。
只是哪裡知道,朝廷標準。每大口每月只給米一斗五升,小口還要減半,這如何夠。
所以可貞和黃管事又商量着,其他都不動,就把糧食增加到大口六鬥。小口三鬥。
而油鹽醬醋、布匹棉花,也都定下了一個量額。
而傷病者,也都按着輕重發下了銀子,幫助他們醫治創傷病痛。
等到黃管事物資發放到位,已是一天過後了。
看到黃管事奉上來明細,可貞鬆了一口氣。不管怎麼樣,每家每戶熬過寒冬,應該是沒有問題。等到明年開了春。這日子就又能過出來了。慢慢,總會一天一天好起來。
“凡是返鄉佃戶,我們仍舊照這個標準來。”可貞收好冊子,向黃管事道。
“是,這我已經知會過各處里長族老了。”黃管事點頭應道。臉上也多了兩分笑意了。
“那些二地主們呢,都說什麼了。是不是和您哭窮了?”可貞見黃管事臉上終於有了笑意,心情也好了起來,和他打趣道。
“姑娘說再不差了……”黃管事失笑,說着就把那些二地主們事兒告訴了可貞知道。
那天物資發放到一半,那些二地主們就聞訊趕來了,一見黃管事,就再次哭天抹淚了起來。黃管事和他們打了多年交道,雖也知道必然有損失,可也不至於像他們說那樣慘重,因此只和他們打着馬虎眼,並沒有被他們順走。後來又有王永生跳出來要和黃管事商量事務,就這麼三岔兩岔,話題就岔開了。
王永生確實很急切,尤其是看到東家這麼體恤他們後,就是打定了主意了,領完物資後,就匆匆問起了黃管事,他還可不可以繼續養魚蝦。
黃管事自然欣然同意,他本就和可貞商量好,螃蟹雖是不能養了,可魚蝦總是行。所以,即便王永生不來問,黃管事也準備去找他。
只是沒想到,這回不止王永生,大部分佃戶們,都想開溝養魚蝦。
尤其是以施槐花一家子爲首施家蕩一多半佃戶和王家蕩一多半佃戶。
“……我想着,若能成,自然是好。現就消毒開溝,等到冬播時候,也就可以進水下魚蝦了,按照姑娘意思,冬月裡還真是能賣出個好價錢來。”
黃管事想了兩天了,雖然魚蝦剛剛放養沒多少天就碰上了這樣事兒,只不過光看之前長勢,實是不差,要不王永生那麼精明人如何能跳出來想要繼續養魚蝦。
不過,可貞卻是沒有這樣大信心。
和黃管事說好後,又找了白氏蘇懷遠商量。
“不過就是開溝罷了,養不好再平了就是了。若養好,以後日子也不用擔心了。”白氏說着當即拍板道:“養養養,我那也有幾百畝稻田,趕明兒也叫他們開溝,養魚蝦。”
蘇懷遠也朝可貞點了點頭,“要養就一起養吧,蝦苗事兒我來想辦法。只是開溝事兒,還要借黃管事一用……”
蘇懷遠白氏拍了板,這件事兒就算定下來了。
趁着秋日裡,還不十分冷。大量生石灰消毒後,每家每戶都熱火朝天開起了溝來。
而蘇懷遠也果真依諾,解決了蝦苗魚苗問題。
九月上旬,蝦苗並花鰱、鯽魚等都下了溝塘。
九月中旬,種子也到位了,就等着到了下旬,開播了。
一切就位,就可貞和白氏商量着要搬回去住時候,白氏蘇懷遠二人卻突然提出,要上京一趟。
晚上還有一~</><> 早燕山上時候,可貞但凡有時間,就回想着上輩子是怎麼進行災後自救救助和重建,然後又和林氏白氏一起商議,把方法細則全都記錄了下來。
又幾經刪改,近官府發佈了賑濟措施後,又再次刪改,也是剛剛纔重謄寫,裝訂成冊。
黃管事早已對可貞手裡各種各樣小冊子免疫了,接過細細一看,整本冊子分爲兩個方面,分別是對佃戶和田地救助。
可貞知道小農經濟脆弱是很難抵禦自然災害,一遇上水旱災害,往往就會造成百姓傷亡背井離鄉,甚至於鋌而走險相聚爲道落草成寇。
所以,比起田地,對佃戶救助是當務之急。
留得青山,纔不怕沒柴燒。
黃管事細細翻看了一遍,這冊冊子,完全是根據朝廷發佈賑濟措施,又有針對住房、糧食、衣被、治病還有因災造成死傷上,又增加了一些救濟條款。
黃管事看到後,手都有些顫抖了。
“我先替那些佃戶們謝過姑娘了。”
“不敢當得黃管事這聲謝,我也只是希望他們能夠早日安頓下來罷了。”說着又和黃管事商量起了這些方案可不可行。
黃管事亦是老辣之人,很就進入了狀態,和可貞細細商議了起來。
可貞也拿了一張紙,隨手計算了起來。
看着條列很多,其實說到底,也不過就是錢罷了。
現如今,有人家房子是不需擔憂,可也有人家,以土爲牆不稀奇,可以草爲瓦是肯定需要修繕。否則能不能過冬都是個問題。還有糧食、衣被、治病、死傷,都是需要錢。
細細算下來,二地主暫且不算,九十多家佃戶,即便是解決眼下困難,這筆支出,也實不算少。
黃管事看向可貞目光,也多了些意味裡頭了。
可貞雖也心疼,可到底也是心安。起碼,自己還能做點什麼。
大致商量好後。又徵詢起了黃管事關於田地事兒。
可貞看來,現已是到八月下旬了,若是上輩子。水稻遭了災,還可以補種些別。可這裡問題是於,沒有種子。不僅沒有稻種或是可以補種高粱紅薯種子,連秋播油菜小麥蠶豆種子都所剩無幾,都被洪水給沖走了。所以。即便是想補種些什麼,也根本就沒有辦法。
所以當務之急,是要給田地消毒,預備冬播。
洪水帶來病菌是很恐怖,若消毒工作沒有做到位,來年病蟲害肯定會非常多。
關於農事。即便可貞現已是入門了。可這樣大災害擺面前,可貞又什麼都不懂了,所以關於這方面。也寫得很簡單,關鍵還是要看黃管事想法。
而黃管事對於可貞想法是很認同,一方面給田地消毒,一方面調劑冬播所需種子。
能把方案條例確定下來,可貞一顆心也終於安定下來了。
上輩子。看過一些饑民流民事例,可貞不希望自己名下那些佃戶們也經歷那樣人間慘劇。能做一點是一點。
黃管事和可貞細細商量好後,取了銀票就一徑去了乾豐找蘇懷遠了。
相比較而言,這種時候,商行中,還是牙行遭受損失算是比較輕微。畢竟,很多牙行即便有倉儲功能,可到底還是一手進一手出比較多。所以即便有存貨,可比起那些商家大戶來說,也就不值一提了。
因爲這場洪水前,春蠶生意已是結束,而又因着洪水,今年夏蠶秋蠶包括晚秋蠶都泡湯了,所以絲綢牙行買賣,今年算是斷絕了。
所以,乾豐雖然很就休整恢復了過來了,可是,也徹底閒了下來了。
蘇懷遠看了黃管事奉上來冊子,看了一遍,喚了自己身邊貼身小廝拿去謄寫兩冊出來。又讓人去請了白氏過來,三個人碰了個頭,商量後,把具體需要採買數字列了出來。由蘇懷遠身邊得力人和黃管事一同去採買。
這時候,因着有着官府運作和商戶自覺,所以一應生活必需用品價格還算平穩,只是數量有限。
不過供應黃管事所需,還是足夠。
很,糧食、油油醬醋、布匹棉花一干物什,均已購齊。帶着蘇懷遠撥給人手,一徑往城外去了。
半路上,黃管事就遇到了一批相互扶持着進城打粥取米自家佃戶。
而那些佃戶們看到黃管事押着十幾輛車一徑往自家方向去時候,問清緣由,哪裡還顧得上要去打粥取米,突然之間就有了力氣,俱是自告奮勇要替黃管事奔走。
等到黃管事一行人到時候,隔壁周家蕩、王家蕩凡是沒有出走佃戶們也攜老扶幼匆匆往施家蕩趕了。
黃管事就施家蕩里長家剛剛圍攏籬笆院裡,開起了佃戶大會。
黃管事先把田地打點修整說了一遍,才又細細把章程說了一遍。
即便所有佃戶們,都已然是知道黃管事是帶着糧食來救濟他們,可這時候,還是鴉雀無聲,聽得萬分仔細。
可貞和黃管事細細商量過,爲了大程度發揮這些物資救濟補助一衆佃戶作用,也爲了規避道德風險,所以要可能情況下公平合理地發放物資,將其給予需要人。
而這時候,受災程度和戶等就是考量標準了。
經過一年光景,可貞已是基本上把名下這些佃戶根據貧困程度、勞動力多寡都分揀出等級來了。所以這一則,很容易搞定。
而受災程度,黃管事再清楚不過了。
因此,二者一結合,很就制定出了針對每家每戶補助方案。
例如說塌房修費,都是根據房屋受損程度來。像是住着茅草土屋佃戶。自然是受到補助多。而像是住着磚瓦房佃戶,自然就不予賑濟了。
而像糧食,原本可貞想着,朝廷已是下令正賑、大賑了。那這方面,自己應該就不需要擔心了。
畢竟,正賑是不論成災分數、不分極次貧民,賑一月糧食。而大賑是正賑外加賑十分極貧者四月糧食,次貧和九分極貧者三月糧食,九分災次貧和八分七分災極貧者兩月糧食,七分災次貧和六分災極貧者一月糧食。
如此一來。可貞想着,度過眼下難關應該是不成問題。
只是哪裡知道,朝廷標準。每大口每月只給米一斗五升,小口還要減半,這如何夠。
所以可貞和黃管事又商量着,其他都不動,就把糧食增加到大口六鬥。小口三鬥。
而油鹽醬醋、布匹棉花,也都定下了一個量額。
而傷病者,也都按着輕重發下了銀子,幫助他們醫治創傷病痛。
等到黃管事物資發放到位,已是一天過後了。
看到黃管事奉上來明細,可貞鬆了一口氣。不管怎麼樣,每家每戶熬過寒冬,應該是沒有問題。等到明年開了春。這日子就又能過出來了。慢慢,總會一天一天好起來。
“凡是返鄉佃戶,我們仍舊照這個標準來。”可貞收好冊子,向黃管事道。
“是,這我已經知會過各處里長族老了。”黃管事點頭應道。臉上也多了兩分笑意了。
“那些二地主們呢,都說什麼了。是不是和您哭窮了?”可貞見黃管事臉上終於有了笑意,心情也好了起來,和他打趣道。
“姑娘說再不差了……”黃管事失笑,說着就把那些二地主們事兒告訴了可貞知道。
那天物資發放到一半,那些二地主們就聞訊趕來了,一見黃管事,就再次哭天抹淚了起來。黃管事和他們打了多年交道,雖也知道必然有損失,可也不至於像他們說那樣慘重,因此只和他們打着馬虎眼,並沒有被他們順走。後來又有王永生跳出來要和黃管事商量事務,就這麼三岔兩岔,話題就岔開了。
王永生確實很急切,尤其是看到東家這麼體恤他們後,就是打定了主意了,領完物資後,就匆匆問起了黃管事,他還可不可以繼續養魚蝦。
黃管事自然欣然同意,他本就和可貞商量好,螃蟹雖是不能養了,可魚蝦總是行。所以,即便王永生不來問,黃管事也準備去找他。
只是沒想到,這回不止王永生,大部分佃戶們,都想開溝養魚蝦。
尤其是以施槐花一家子爲首施家蕩一多半佃戶和王家蕩一多半佃戶。
“……我想着,若能成,自然是好。現就消毒開溝,等到冬播時候,也就可以進水下魚蝦了,按照姑娘意思,冬月裡還真是能賣出個好價錢來。”
黃管事想了兩天了,雖然魚蝦剛剛放養沒多少天就碰上了這樣事兒,只不過光看之前長勢,實是不差,要不王永生那麼精明人如何能跳出來想要繼續養魚蝦。
不過,可貞卻是沒有這樣大信心。
和黃管事說好後,又找了白氏蘇懷遠商量。
“不過就是開溝罷了,養不好再平了就是了。若養好,以後日子也不用擔心了。”白氏說着當即拍板道:“養養養,我那也有幾百畝稻田,趕明兒也叫他們開溝,養魚蝦。”
蘇懷遠也朝可貞點了點頭,“要養就一起養吧,蝦苗事兒我來想辦法。只是開溝事兒,還要借黃管事一用……”
蘇懷遠白氏拍了板,這件事兒就算定下來了。
趁着秋日裡,還不十分冷。大量生石灰消毒後,每家每戶都熱火朝天開起了溝來。
而蘇懷遠也果真依諾,解決了蝦苗魚苗問題。
九月上旬,蝦苗並花鰱、鯽魚等都下了溝塘。
九月中旬,種子也到位了,就等着到了下旬,開播了。
一切就位,就可貞和白氏商量着要搬回去住時候,白氏蘇懷遠二人卻突然提出,要上京一趟。
晚上還有一~
d*^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