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

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 江瀚和麾下諸位將領議定之後,派人將王自用的信使找了過來,婉言拒絕了發兵支援的請求。

只說自己麾下兵馬損失慘重,短期內實在難以與官軍主力抗衡。

至於糧草軍械,倒是可以支援一部分,也算是盡一份同爲義軍的情誼。

信使聽罷滿臉失望,卻也無可奈何,只能黯然離去。

至少在這寒冬臘月裡,江瀚是不準備再動了,他打算就在陝州城裡,好生修養一番。

一來,確實是天寒地凍,不利於大軍長途跋涉。

二來嘛,這陝州城裡,可還有不少富戶官紳,正等着他挨家挨戶登門拜訪呢。

陝州城內的百姓,對於江瀚這羣反賊的到來,一開始是十分恐懼的。

城中風聲鶴唳,家家閉戶,甚至有不少人收拾起金銀細軟,就準備出城逃難。

可等他們跑到城門處時,卻發現城門早已經被賊兵給封死了。

一時間,城內人心惶惶,百姓們都以爲這夥賊兵封鎖了城門,接下來肯定是要屠城劫掠了。

畢竟最近河南府也鬧了不小的災,伏牛山、崤山裡,就躲着不少饑民流寇,專幹那些打家劫舍、屠村滅寨的勾當。

但令衆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夥賊兵進城之後,先是派人四處張榜貼文,安撫民心;

隨後又派了不少衙役小吏出來,沿街串巷地敲鑼打鼓,宣講軍紀,言稱絕不擾民。

正當百姓們心裡稍稍鬆了口氣,將信將疑的時候,卻又見着一隊隊頂盔貫甲、凶神惡煞的賊兵,殺氣騰騰的朝着城內的大戶人家去了。

緊接着,便是一陣陣撞門聲,哭喊聲、求饒聲、慘叫聲 動靜一直持續了大半夜,嚇得城中百姓是緊閉門窗,矇頭縮在被子裡,不敢發出一丁點聲響,生怕賊兵聽見動靜衝進來。

倒是有些膽子大的,悄悄透過門縫向外張望,只見外面街道上燈火通明,四處都是賊兵來往的身影。

一車又一車的金銀財寶、糧食布匹,源源不斷地從那些豪門大戶的宅院裡被抄檢運出。

完了!

先前的一切,果然都是假象!

這幫人,開口閉口就是什麼義軍,骨子裡就是一幫強盜! 不少百姓心中剛剛升起的一絲希望,瞬間化爲烏有,只剩下絕望。

可直到天亮,這羣百姓才驚奇地發現,賊兵並沒有挨家挨戶的闖進來。

有人小心翼翼地探頭張望,發現街上空空蕩蕩,昨夜那些殺氣騰騰的賊兵早已不見了蹤影,只剩下灑在路旁的道道血跡。

一連幾天,陝州城內都顯得有些蕭條,百姓們都不敢出門一步,生怕剛出門,就被賊兵給抓去充軍,又或是當成肥羊給宰了。

但又過了好幾天,百姓們漸漸發現,除了街面上會時不時出現一些四處巡邏的甲士外,其他賊兵就好像消失了一樣,並未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困擾。

終於,有那膽子大的,試探着推開家門出去溜達了一圈。

卻發現,自己只要不招惹那些巡邏的甲士,便無人理會,更沒有被抓去充軍。

一來二去,百姓們懸着的心也漸漸放了下來,不少沿街的鋪子,也逐漸重新開張營業。

陝州城裡的人氣,慢慢地恢復了不少。

特別是隨着正旦佳節的臨近,城中採買年貨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不管是窮是富,這年總得過不是? 大堂之內,營火燒得正旺。

江瀚看着堂內侍立的董二柱、李老歪、邵勇、趙勝等人,笑着詢問道: “各位,不知不覺,這崇禎四年的年關就要到了。”

“你們有什麼想法沒?”

聽他這麼一問,衆人才恍然驚覺。

這一路打打殺殺,東奔西走,竟然已經快到歲末了。

眼下就是崇禎四年十二月,算下來,這是江瀚來到大明的第二年了。

這一年之中,發生的事情太多,多到讓江瀚都覺得,好像自己已經呆了好幾年。

趙勝心思活絡,聞絃歌而知雅意,笑着拱手道: “大帥的意思,莫非是想趁着年節,好生犒勞犒勞弟兄們?”

江瀚讚許地點了點頭:

“我正有此意。”

“連番大戰下來,弟兄們也都累得夠嗆,弦繃得太緊容易斷,總得讓大家夥兒放鬆放鬆。”

“你們有什麼好點子沒?”

董二柱地撓了撓頭,甕聲甕氣地說道:

“放鬆?那還不簡單?”

“多發點銀子不就好了?”

江瀚白了他一眼: “你整天就知道銀子,這銀子揣在身上,也得有地方花才行!”

“不然跟石頭有什麼區別?”

他沉吟片刻,隨即說道:

“這樣吧,趁着年關將至,乾脆讓全軍上下,輪流放假休息一陣。”

“讓弟兄們帶着餉銀,去城裡四處逛逛,放鬆放鬆。”

趙勝聽罷,連連稱善: “大帥此舉甚好,既能讓士卒休整,又能促進城中市集繁榮,一舉兩得。”

“我這就去安排。”

江瀚點點,嚴肅地補充道:

“休息歸休息,但各處城防守衛和日常巡邏,一定不能鬆懈!探哨也得放出去!”

“還有,所有輪休出門的士卒,一律換上便服,不得身着戰袍甲冑,以免驚擾了城中百姓。”

說着,他加重了語氣, “另外,各司軍官務必嚴令手下士卒,無論是在外吃喝玩樂、還是採買貨物,一定要照常給錢,不可短缺!”

“我發的餉銀,是給他們用的,不是讓他們看的!”

“我可是好不容易纔把百姓安撫住,巡邏隊都給我把眼睛放亮點,要是發現有誰敢仗着武力欺行霸市,一律給我拿下,嚴懲不貸!”

聽着江瀚嚴肅的語氣,堂內衆人皆是神情一肅,齊聲應下。

江瀚點點頭,又看向趙勝:

“另外,你派人去把城中寶輪寺塔,附近的那片空地都清理出來,搭個臺子,再找幾個戲班子過來。”

“從現在開始,一直到過年,這小半個月,讓他們每天輪流上臺唱戲。”

“讓城裡的百姓也跟着樂呵樂呵。”

江瀚頓了頓,又補充道: “還有,立刻派人去城裡和附近的鄉縣,採買牲畜,凡是能宰了吃肉的,都給我想辦法拉回來。”

“讓弟兄們過個肥年!”

趙勝一一應下,隨即便帶着幾位把總,商議分工去了。

隨着春節的臨近,陝州城裡一天比一天熱鬧起來。

陝州城裡的百姓們似乎漸漸忘記了,這座城池此刻正被一羣反賊佔領着。

對他們而言,這羣賊兵,似乎和衙門的差爺沒什麼太大的區別,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要更好一些。

陝州城由於臨近渡口,是承接河南與山西兩地商貿往來的重要節點,一向繁華富碩。

往年臨近過年的時候,城裡總少不了那幫衙役官差、地痞青皮,成羣結隊地出來四處打秋風。

不是吃拿卡要,就是敲詐勒索,搞得城裡的商販們是怨聲載道,敢怒不敢言。

如今,這些煩人的蟲豸,都不見了蹤影。

取而代之的,是一隊隊精神抖擻、孔武有力的甲士,夜以繼日地在城中各處巡邏。

城裡的治安,肉眼可見地在變好。

不僅如此,城裡的商販們還驚喜地發現,最近一段時間,城裡吃喝采買的人,竟然比往年多了許多。

這羣新出現的“消費者”,雖然大多都穿着粗布衣裳,但言行舉止之間,依舊帶着一股子生人勿進的氣質。

這幫人,自然就是在江瀚軍中輪休放假的士卒了。

他們三五成羣,如同掃貨一般,逛完成衣鋪就往茶食店裡鑽,見到點心吃食,也是毫不吝嗇,大包小包地往懷裡揣。

有的乾脆一頭扎進了酒肆,點上好酒好菜,與同袍們猜拳行令,大醉一場。

只有少數膽子大些,又按捺不住的,才壯着膽子,偷偷摸摸地走進了城西那幾家燈籠高掛的秦樓楚館,抱着溫香軟玉的娘們兒,折騰了一整晚。

面對這幫突然出現的“豪客”,不少商販掌櫃一開始都不敢收錢,連連擺手推脫。

城東一家酒肆的掌櫃,看着面前那個滿臉虯髯的大漢遞過來的一錠銀子,額頭上冷汗直冒,遲遲不敢伸手去接。

“這位.這位爺,您這頓飯,小小的請了。”

“這銀子您還是收着,去別家再用吧。”

開什麼玩笑! 這幫人,明顯就是那羣賊兵所扮的。

他們這些升斗小民,開門做點小買賣餬口,哪敢收這羣大爺的錢?

以前城裡也不是沒來過官兵,倒是有那不開眼的愣頭青敢伸手收錢,結果呢?

沒過幾天,那鋪子就被接二連三,過來找茬的衙役官差們給攪黃了,最後只能關門大吉。

掌櫃的打定了主意,這錢,打死也不能收!

就當是破財免災,孝敬給這羣爺了。

可他面前的那個彪形大漢,聽了這話卻當場就急眼了,眼睛一瞪,怒喝一聲: “你這廝,是想故意害我不成?!”

他“啪”的一聲,將銀子猛地拍在櫃檯上,震得算盤都跳了起來:

“咱們大帥可是下了嚴令,要是敢吃白食,回去可是要挨板子的!”

“你當軍令是說着玩的?趕緊算錢!”

那掌櫃見這大漢聲色俱厲,不似作僞,心裡更是叫苦不迭。

他哆哆嗦嗦地拿起銀子,仔細稱量計算,隨後便剪下零頭遞給那漢子。

“嗯,這還差不多。”

大漢接過找回的零錢,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才轉身朝着城裡,寶輪寺塔方向去了。

聽說那裡有大帥請來的戲班子,正在唱水滸傳裡“宋公明奉詔破大遼,陳橋驛滴淚斬小卒”的橋段呢,可得好好去瞧個熱鬧。

看着大漢遠去的背影,酒肆掌櫃雖然鬆了口氣,但卻依舊滿臉愁容。

只怕自己這間小鋪子,往後的日子是不好過了。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一連過去了好幾天,也沒見有什麼官差衙役上門來找他的麻煩。

反而因爲那些豪客的光顧,他最近的生意竟然比往年還要好了不少,着實賺了一筆。

不知不覺,時間就到了大年三十,除夕之夜。

這天傍晚,江瀚在弘農衛的校場裡,大擺筵席。

數百張臨時拼湊起來的桌子,幾乎將整個校場都擺得滿滿當當。

軍中士卒,無論戰兵輔兵,都在各自隊官、哨官的帶領下,興高采烈地紛紛落座。

看着面前桌上堆得冒尖的雞鴨魚肉,聞着那撲鼻的酒肉香氣,一個個都笑得合不攏嘴。

可上首的大帥不發話,臺下也就沒人敢先動筷子,一個個都眼巴巴的看着點將臺上的江瀚。

江瀚依舊是穿着他那身標誌性的金漆山文甲,手裡還提了個鐵皮大喇叭。

他清了清嗓子,拿起喇叭,渾厚的聲音頓時傳遍了整個校場:

“諸位弟兄們,從咱們勤王到起義,從陝西到河南,不知不覺間,已經兩年了。”

“這兩年多來,大家跟着我江瀚,南征北戰,上刀山下火海,風裡來雨裡去,可謂是歷經艱險,九死一生!”

“諸位辛苦了!我江瀚,感激不盡!”

“今天除夕,我特地備下幾杯酒水,犒勞大家!”

江瀚說着,從身旁的親兵手中接過一個粗瓷大碗,裡面盛滿了渾濁的米酒。

他高高舉起酒碗,聲音中帶着一絲沙啞和哀傷: “這第一碗酒,我不敬天,也不敬地。”

“我想先敬咱們那些,在歷次血戰中,不幸戰死的同袍弟兄們!”

“他們死得早,沒能和咱們一起喝酒吃肉,我心中有愧。”

“這第一碗酒,我敬他們!”

說罷,江瀚一臉鄭重地放下鐵皮喇叭,雙手持碗,將碗中酒水緩緩灑在了臺下的黃土當中。

見狀,校場之內數千名士卒,無論新老,皆是神情一肅,紛紛端起了面前的酒碗,有樣學樣,默默地將碗中酒水灑在了地上,祭奠那些戰死的袍澤。

江瀚重新拿起酒碗,再次滿上,高聲說道: “這第二碗酒,我敬在場的各位弟兄!”

“若不是諸位在戰場上奮勇當先,捨命搏殺,我這顆腦袋,怕是早就被官軍割去領賞了!”

“我感謝諸位!”

“來!弟兄們,隨我滿飲此杯!”

說罷,江瀚微微頷首,示意衆人端起酒杯,與他共飲。

校場內的衆人聞言,心中皆是一熱,連忙紛紛斟滿酒水,高舉酒碗,跟着江瀚一飲而盡。

辛辣的酒液入喉,彷彿點燃了胸中的一團火。

喝完第二碗,江瀚再次將酒碗滿上,他的目光掃過臺下每一張或年輕或滄桑的面孔,聲音變得更加激昂: “這第三碗酒,我敬明日!”

“來日方長,我希望各位留着有用之身,跟着我推翻大明!”

三碗酒飲罷,江瀚重重地放下酒碗,看着場內情緒高昂的衆人,朗聲笑道:

“此外,全軍上下,無論是戰兵還是輔兵,每人再發賞銀三十兩!”

“就當是我給大夥兒的紅封了!”

江瀚這趟,可是從陝州城裡的大戶們手中,抄沒了不少金銀財寶。

今天正好趁着這個機會,拿出來好好犒賞犒賞,這羣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士卒們。

聽了這話,校場內先是沉默了片刻,隨即便爆發出了山呼海嘯般的叫好聲!

“大帥威武!大帥仁義!”

“願爲大帥效死!”

無數士卒激動得滿臉通紅,振臂高呼,聲震雲霄。

江瀚見狀,滿意地點了點頭,再次抄起鐵皮喇叭,笑道: “既如此,大家吃好喝好!”

“今天是除夕夜,酒肉管夠,大家敞開了肚皮吃,放開了膽子喝!”

“就算是喝醉了,也無妨!”

“今天晚上,我身爲主帥,就親自率領我的親衛們,替諸位守夜巡邏!”

說罷,江瀚大手一揮,示意衆人開宴。

隨即他便帶着麾下親衛,轉身走下點將臺,準備去城中各處換防。

臺下衆人得令,再也按捺不住,對着面前香氣撲鼻的飯菜酒肉,就開始狼吞虎嚥起來。

可吃着吃着,這羣平日裡流血不流淚的漢子們,眼眶就漸漸紅了,豆大的淚珠不自覺地往面前的酒碗裡掉。

這羣曾經食不果腹的飢兵們,哪裡能想到有今天? 要知道,以前年關的時候,是最難熬的時候,哪能像這樣敞開了肚皮吃肉喝酒? 就算把命都賣了,也換不來這麼一頓。

大帥心善,考慮周到,不僅是他們,而且就連守城的和巡邏的弟兄們,都考慮到了。

不少人熱淚盈眶,放下手中的碗筷,竟不約而同地朝着江瀚離去的方向,重重地跪倒在地,不住地磕頭。

此刻,在他們樸素的內心之中,只剩下了兩個字: 忠誠!

願爲大帥效死!

江瀚倒是不知道這一幕,只有在角落裡的趙勝,將這一切盡收眼底。

此時此刻,他只恨自己手裡,沒有一件黃袍。

不然趁着這個當口,順勢往江瀚身上一披,那不就. 咳咳,想遠了,現在還不是時候,披上黃袍可是會害了大帥的。

趙勝暗自嘆息一聲,隨後搖搖頭,收斂心神,派人在校場內四處巡邏,維持秩序。

既然大帥親自守夜,衆人也就徹底放下了心來,一個個端起酒碗,敞開了肚皮,狼吞虎嚥起來。

此時,戲班子也適時地登上了點將臺,鑼鼓傢伙一響,吹吹打打,好不熱鬧。

夜色悄然降臨,校場上的篝火燒得噼啪作響。

不少人喝得七葷八素,面紅耳赤,在同袍的攙扶之下,搖搖晃晃地回了營房,倒頭便睡。

此時,江瀚則帶着幾位把總和趙勝等人,正在城內四處巡視。

陝州城的城牆、城門,以及城內的巡邏隊,統統都換上了江瀚的親衛。

當然了,江瀚肯定不可能虧待自己的親兵,他大手一揮,給每人額外賞了十兩銀子。

“好好幹!守好今年最後一班崗!”

江瀚拍了拍一名親衛的肩膀,笑着鼓勵道, “等明早換防,我親自給你們發紅封!”

在場的親衛一聽,頓時昂首挺胸,齊聲應道: “謝大帥賞!”

“大帥放心,人在哨在!”

江瀚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便帶着衆人,沿着石階,走上了陝州城的城牆。

“大帥好!”

江瀚剛走過一處角樓,突然從城牆垛口旁傳來兩個略顯稚嫩的聲音,把江瀚嚇了一跳。

他轉頭望去,只見昏暗角落裡,站着兩個半大的小子。

定睛一看,竟然是餘承業和李定國。

江瀚有些詫異: “你倆怎麼跑這兒來了?”

“我記得你們兩個,是輔兵吧?怎麼沒去校場?”

餘承業撓了撓頭,回答道: “回大帥,我和定國在校場吃飽喝足就過來了。”

“邵把總不讓我倆喝酒,說我們年紀還小。”

“我倆尋思着也沒啥事幹,於是就自告奮勇,上來守城了。”

這兩個小子,主要是看着校場衆人在喝酒划拳,他倆眼饞得不行,想找個地方躲躲。

再加上聽江瀚說,今晚要親自守夜,兩人鬼精鬼精的,索性就直接跑到城牆上來,想在江瀚面前好好表現表現。

沒辦法,他倆太想進步了。

江瀚點了點頭: “嗯,不錯。”

他又打量了一番餘承業和李定國的身板,接着問道:

“最近在軍中,戰陣武藝可有長進?”

餘承業一聽這話,頓時來了精神,挺起胸膛: “大帥放心,我倆現在可厲害了!”

“最近一段時間,一有空閒,我倆就去請教軍中老卒,邵把總有空也會指點我們。”

“現在我倆不敢說馬步嫺熟,但上陣殺敵,肯定不會拖後腿!”

李定國也在一旁用力點頭附和,眼中充滿了對戰鬥的渴望。

江瀚看着他倆的模樣,哪裡還不明白這兩個小子在想什麼? 他倆肯定是想轉戰兵,上陣殺敵、建功立業了。

不過,這兩人確實年紀還小了些。

真要把他們扔到前線去搏殺,估計過不了幾招,就得命喪當場。

怎麼着,也得再等個兩三年,等到他倆十四五歲左右,才能上陣殺敵。

但考慮到這兩個小子聰慧靈敏,一味壓制反而不美。

於是江瀚沉吟片刻,便開口安排道:

“這樣吧,你們兩個,從明日起,就調到我帳下聽用,記住了,少說、多學、多看。”

“明天換防,你們就去找我的親兵隊長、馮承宣報道去吧。”

聽了這話,兩人都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本以爲轉個戰兵就是奢望了,但如今直接一步到位,調到了大帥帳下聽用。

這就意味着,他們能學到更多東西,將來領兵作戰,自然有了底氣。

兩人激動得不行,隨即跪倒在地: “謝大帥栽培!”

“我兄弟二人肯定不負大帥厚望!”

江瀚見狀,隨即將兩人扶起來:

“行了,起來吧。”

“以後用心做事,比什麼都強。”

聽完此話,兩人更是激動不已,連連點頭稱是。

江瀚又勉勵了他們幾句,讓他們好好幹,隨即便帶着衆人繼續巡視去了。

等江瀚的身影走遠了,李定國纔敢開口,聲音裡還帶着一絲顫抖: “大帥.大帥人真好!”

шшш▪ttk an▪C○

“承業哥,你說,咱們以後還能過這種日子嗎?”

餘承業看着江瀚遠去的背影,重重地點了點頭,眼神堅定: “會的,以後不僅是咱們,天下所有人都會過上這種日子!”

江瀚帶着衆將,默默地站在城頭,俯瞰着腳下這座陝州城。

夜色漸深,天空不知何時,竟悄然飄起了細密的雪花。

城內,一盞盞燈籠和窗櫺中透出的燭光,如同點點星光,那是大人們在守夜迎新。

坊間裡坊,隱約傳來幾聲零星的鞭炮炸響,那是孩子們在歡慶着節日的到來。

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火藥味、以及松木燃燒的香氣。

深沉的夜色裡,這座古老的陝州城,顯得各位寧靜安詳。

可此時,江瀚的心裡,卻不由自主地泛起一絲傷感。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眼前的這份寧靜與祥和,有多麼來之不易,不過是暴風雨來臨前短暫的平靜罷了。

隨着天災人禍愈演愈烈,大明兩京十三省,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衆人沉默良久,都被眼前這萬家燈火的景象所觸動。

靜靜地站在城頭上,放鬆緊繃的心神。

趙勝看着這寧靜的城池,感受着這難得的節日氛圍,心中那點久違的書生意氣又悄然涌了上來。

他輕輕搖晃着腦袋,望着天邊的疏星和飄落的細雪,低聲吟道:

“錦繡山河,何人壞了?雨瘴煙巒。”

“此身付與天頑,休更問、秦關漢關。”

江瀚聽着這沉鬱頓挫的詞句,也是心有慼慼。

他學着趙勝的樣子,搖頭晃腦地補充道:

“待明朝,金甲衝雲,碧血重書萬姓春。”

(本章完)

第53章 王師來了!第185章 烽煙四起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181章 詐降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199章 突圍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78章 整訓部隊第185章 烽煙四起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19章 城破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15章 回陝西第22章 流寇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65章 攻城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12章 劉老爺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266章 給老朱家來點大西王的震撼(萬字大章!)第129章 練兵第33章 交贖金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75章 會盟延安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70章 報仇雪恨第3章 魚腹丹書第15章 回陝西第118章 攻城戰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51章 出發第68章 誰的錯?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51章 出發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274章 大王發媳婦兒咯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283章 後金改元第227章 陳代雲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43章 砍瓜切菜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280章 忽悠洋人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61章 憤怒的張輦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63章 李立遠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59章 餘承業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28章 安塞縣城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95章 山西賊兵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59章 餘承業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54章 哥倆好第69章 焦屍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81章 神一魁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266章 給老朱家來點大西王的震撼(萬字大章!)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159章 渡河第73章 聲名鵲起第15章 回陝西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
第53章 王師來了!第185章 烽煙四起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181章 詐降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199章 突圍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78章 整訓部隊第185章 烽煙四起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19章 城破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15章 回陝西第22章 流寇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65章 攻城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12章 劉老爺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266章 給老朱家來點大西王的震撼(萬字大章!)第129章 練兵第33章 交贖金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75章 會盟延安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70章 報仇雪恨第3章 魚腹丹書第15章 回陝西第118章 攻城戰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51章 出發第68章 誰的錯?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51章 出發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274章 大王發媳婦兒咯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283章 後金改元第227章 陳代雲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43章 砍瓜切菜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280章 忽悠洋人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61章 憤怒的張輦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63章 李立遠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59章 餘承業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28章 安塞縣城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95章 山西賊兵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59章 餘承業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54章 哥倆好第69章 焦屍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81章 神一魁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266章 給老朱家來點大西王的震撼(萬字大章!)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159章 渡河第73章 聲名鵲起第15章 回陝西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