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誰的錯?

第68章

誰的錯? 就在張輦妄圖金蟬脫殼,擺脫追捕的時候,安定門處,城牆早已失守。

董二柱和黑子領着麾下的將士正在一路追擊官兵。

爲首的鄭百戶滿身血污,帶着手下僅剩的兩三百殘兵且戰且退,他此刻正準備退入城內,與賊兵展開巷戰。

他一邊揮刀砍退逼近的賊兵,一邊嘶聲吼道: “指揮使大人呢!咱們快頂不住了!怎麼還沒人前來支援?”

身旁一名親衛舉着長盾,隨手擋開飛來的流矢,冷笑一聲,語氣裡滿是嘲諷: “吳大人?他怕是早就腳底抹油跑了!”

“咱們也趕緊撤吧,再不跑就真沒命了!”

鄭百戶聞言臉色一變,剛要開口呵斥,卻被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斷。

一匹快馬從後方疾馳而來,馬上的傳令兵滿頭大汗,扯着嗓子喊道:

“百戶大人,府尊大人有令!讓咱們退到知府衙門去,他要領着咱們抗擊賊兵!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這命令如同一道曙光,讓在場的官兵心中升起了一絲希望。

鄭百戶本來以爲他們已經被徹底拋棄,可沒想到知府大人還在堅守,要與他們同生共死!、

他眼前一亮,胸中燃起一絲希望,揚起手中長刀,朝附近的士卒下令道:

“弟兄們,隨我退到衙門去!”

“知府大人還在,咱們還有希望!”

聽了這話,周圍的官軍們士氣大振,重新提起精神,拼死殺出一條血路,直奔知府衙門而去。

然而,到了知府衙門跟前,衆人卻傻了眼。

夜色下,府衙大門緊閉,裡面靜得像座死宅,連半點人聲都聽不見。

一羣人左等右等,衙門裡卻始終不見人,就連敲門都沒人迴應。

賊兵的喊殺聲越來越近,鄭百戶急了,趕忙派人衝進去查看,結果卻發現衙門裡早已人去樓空,張輦也不知所蹤。

鄭百戶懵了,不是說好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嗎?人呢?!

可不等他多想,江瀚和黑子率領的大軍已經衝到了府衙門口,將他們團團圍住。

鄭百戶環顧四周,手下兵將們全都面如死灰,毫無戰意。

他長嘆一聲,扔下手中長刀,跪倒在地: “將軍,我們願降!”

沒辦法,整個延安府城裡的上官都跑了,如今只剩他一人苦苦支撐。

他心灰意冷,不願再做困獸之鬥,不如降了賊兵,以後再做打算。

他手下這兩三百殘兵,雖然不是什麼精銳,但能夠血戰到此時此刻,也算得上意志堅定之輩。

想來,眼前這幫叛軍應該會收下他們吧? 投了賊兵,沒準還能混個頭領噹噹,從此佔山爲王,四處劫掠,未嘗不是一條出路。

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爲首的江瀚聽說他要投降,卻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慢着!”

江瀚的聲音冰冷而堅定, “想要投降,可以,先把屠了馬家村的人都給我指出來!

“等我把屠村的都抓出來殺了,剩下的就可以降了!”

鄭百戶聞言,臉色刷地一下變白了,眼中閃過一絲驚恐,身子止不住地發顫。

屠村之事,正是他一手操辦的,他就是那個罪魁禍首。

江瀚目光如刀,掃過這羣殘兵,揮手示意身旁的親衛上前控制住這幫人。

他沉聲道:

“都聽好了,你們只要把屠過村的都指出來,我可以饒你們不死!”

“要是敢藏着掖着,那就休怪我大開殺戒了!”

鄭百戶猛地擡起頭,聲音沙啞: “將軍,一個村子而已,何必這麼認真?”

“我手下這幫官兵,哪個不比那幫流民百姓有用?”

“那些人活着只會浪費糧食,而咱們兄弟吃飽就能幹活,只要將軍一聲令下,指哪兒打哪兒!”

但江瀚卻置若罔聞,看都不看他一眼,更不想聽他的歪理邪說。

他心意已決,絕不姑息屠村的兇手。

這並不是江瀚同情心氾濫,也不是他非要替馬家村的村民報仇,他沒那麼閒。

其中原因有二:

首先,雖然江瀚自認爲不是什麼好人,但至少屠村這種事他幹不出來。

並且,這幫人屠村並不是臨時起意,而是以劫財爲目的,有組織、有紀律、有分工的屠殺。

爲此,他們甚至還帶上了延安府的稅吏。

其次,如果江瀚真的收了這幫人,那他手下的老兄弟們會怎麼想? 連這幫人都能入夥,看來在江大人的眼中,屠村根本算不得什麼大事兒。

那日後,他們會不會有一天一時興起,也去屠個村甚至屠個城?

只要事後態度好點,認個錯,上繳一部分戰利品,想必江大人會原諒他們的。

畢竟你江瀚連這幫人都能原諒,那咱們這幫跟了你這麼久的老兄弟,你應該也能原諒吧?

咱們替你大大小小打了這麼多場仗,跟着你出生入死,難道這點事情都不能容忍嗎?

什麼?你說不能容忍?

那行,咱們弟兄就換一個能容忍的上來! 魏博牙兵不就是這麼出來的嗎?江瀚可不想重蹈覆轍。

所以,爲了隊伍的未來,江瀚也絕不會讓這幫人就這麼輕易地降了。

鄭百戶見江瀚鐵了心要殺他們,他也急了:

“屠村?屠村怎麼了?”

“老子手底下的這些兵,飯都吃不上了,我還不能替他們找條活路了?”

他情緒激動,歇斯底里,

“老子的太爺爺打過韃子,爺爺去過朝鮮,我爹死在遼東,我家滿門忠烈,就換來了個屁大點兒的世襲百戶!”

“爲了守這個延安府,老子和手下的弟兄們,哪個不是浴血奮戰?”

“如今指揮使跑了,知府也跑了,就剩咱們這些最下面的泥腿子苦苦支撐!”

“我要是十惡不赦,那這些高高在上的老爺算什麼?”

他喘着粗氣,眼中滿是血絲, “將軍,聽說你也是官軍裡出來的,你應該知道,朝廷發下來一千石糧食,落到咱們手裡能剩多少?”

“一千石糧食批下來,還沒出京城就要少一半,運到衛所裡,指揮使分走一半,知府又要分走一半,咱們哪兒還有的吃?!”

“沒有糧食,我總不能眼睜睜的看着手底下的兄弟們餓死吧?”

“你告訴我,屠村是我的錯嗎?!”

各位看官大人,求收藏,求追讀!!! 您的追讀對小弟來說至關重要,非常感謝!!!

同時也給各位義父推薦一本書,量大管飽,十分精彩!

(本章完)

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235章 牆頭草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270章 再行絕戶計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72章 楊鶴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76章 剿撫並用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80章 逃出生天第22章 流寇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151章 洪剃頭第84章 處處碰壁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89章 陣斬李卑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46章 慶藩來人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41章 忠義堂第96章 李代桃僵第39章 天傷星盧濤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17章 激戰!第155章 夜襲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12章 劉老爺第151章 洪剃頭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52章 埋伏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114章 內應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236章 埋伏第12章 劉老爺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282章 朕之肱骨,國之棟樑!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第206章 攻打劍門關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116章 入城第47章 三家合謀第199章 突圍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42章 流寇來襲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34章 忠誠!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70章 報仇雪恨第2章 破局之策第46章 慶藩來人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275章 立祠堂漢王奠忠魂,書牌位遺孤繼血食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27章 水泥第92章 威震西北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116章 入城第62章 李家的破滅
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235章 牆頭草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270章 再行絕戶計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72章 楊鶴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76章 剿撫並用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80章 逃出生天第22章 流寇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151章 洪剃頭第84章 處處碰壁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89章 陣斬李卑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46章 慶藩來人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41章 忠義堂第96章 李代桃僵第39章 天傷星盧濤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17章 激戰!第155章 夜襲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12章 劉老爺第151章 洪剃頭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52章 埋伏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114章 內應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236章 埋伏第12章 劉老爺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282章 朕之肱骨,國之棟樑!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第206章 攻打劍門關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116章 入城第47章 三家合謀第199章 突圍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42章 流寇來襲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34章 忠誠!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70章 報仇雪恨第2章 破局之策第46章 慶藩來人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275章 立祠堂漢王奠忠魂,書牌位遺孤繼血食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27章 水泥第92章 威震西北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116章 入城第62章 李家的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