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

炮聲一響,金州易手。

天津港出發的新式火器在東江軍士兵的手裡同樣煥發了不小的威力,以火槍配利刃組成的清掃團隊,在炮火延伸轟炸射擊的掩護之下。

開始從已經垮塌的城牆豁口處,開始向金州城內展開對最後後金殘餘士兵的清洗。

受制於射程影響,天虎軍的炮兵團也隨着炮火延伸射擊的不斷深入,而選擇距離城牆更加近的地方。

號角吹響,軍旗呼嘯。

東江軍在軍令之下邁開步子向前走去,待他們走出一段路程之後,後面的火槍兵也開始前進,以持朴刀的將士在前掩護後面的火槍兵,是毛文龍的一個戰略。

當然這也符合天虎軍的作戰訓練計劃,畢竟儘管新式火器已經有着跨時代的影響,但畢竟還是沒有脫離傳統火器的範疇。

做不到像後世那些半自動武器或者自動武器一樣。

後世曾經有個笑話說,三步之內,是用刀更快還是用槍更快。

這個問題的最終答案就是。

甭管是三步還是三十步,後世的現代化槍械都是又準又快!

前排的朴刀兵依舊穿着傳統的鐵甲,不斷向前推進的時候,鐵甲之間不斷摩擦,相互碰撞產生的叮叮聲音不斷響起。

這種聲音讓那些潛伏在城牆不遠處,試圖給明軍進行一次埋伏的後金士兵很是緊張。

“巴圖魯!你在顫抖什麼?我們草原上的雄鷹沒有怕死之徒!”

滿臉絡腮鬍的蒙人正在怒斥身旁和自己出自同一部落的士兵,但那名爲巴圖魯的蒙人並不如他的名字一般,是草原上最強的戰士。

這只不過是他阿瑪給他起的美好祝願而已..

“我..我想我的阿瑪了..臨走的時候,你和阿瑪說了,要把我帶回草原的,我不想死在這裡..”

年長一些的蒙人士兵瞬間語塞,思緒在這一剎那飄了很遠,草原上美麗的那拉提,草原上輕快的馬頭琴,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要和自己再無關係了..

“哥哥!嗚嗚嗚!我不想打了,這些明軍有炮!和草原上打雷一樣可怕!”

年長的蒙人士兵看了看周圍,似乎只有一兩個軟弱的漢人士兵,正因爲被壓倒在破碎的城牆磚塊之下而血流如注,不斷哀嚎。

“小傢伙你真是害死我了!等會明軍就要打上來了!你跟着我從那邊城牆根底下向後城跑,我知道滿人都在從那邊逃跑!”

“恩恩!”

滿人要跑的消息,其實在金州城內已經算不上什麼秘密。

多鐸原本還想掩飾一般,但要知道鑲白旗由他帶來的士兵就高達一萬餘人,這麼多人不可能在眼皮底下憑空消失。

還是有不少有心人早早就發現了這個秘密。

其實,面對明軍的時候駐守在金州城內的後金軍隊並非沒有反抗的能力,如果不是多鐸爲了保全自己所率的鑲白旗向蓋州逃竄。

毛文龍若是想要拿下金州。

恐怕也得費不小的力氣,死不少的人,要知道就算是在守城。

滿洲建奴大多善於騎射,可下馬披甲之後,那弓箭的準頭可是比馬背上要更加精準,但多鐸不想在這裡浪費沒有意義的傷亡。

就算丟下再多八旗士兵的屍體,金州..

也無力迴天。

丟了金州城的多鐸動作很快,沒有絲毫猶豫便直接從後門打開城門向外逃竄,當然這在他自己眼裡並不能夠算得上是逃竄。

城外,大量的鑲白旗建奴士兵已經早早的等候在原地準備接應多鐸。

不少人其實已經察覺到了金州城的變化,喊殺沖天的金州。

內部已經成爲了不斷被東江軍清洗的絞肉機。

蒼涼的海螺號角聲音在城外響起,多鐸似乎在告訴金州城內所有的後金將士。

“貝勒爺我先撤了,你們不愧是好奴才,一定要幫主子們頂住啊!”

而在靠近金州城後城門的一間瓦房內,廂房中正弓着身子藏着巴圖魯和他的兄長,兩人表情緊張,手裡還緊緊捏着配發的鋼刀。

“哥..這滿人都走了嗎?”

“等一會..再等一會,這會外面只有炮擊的聲音了,已經聽不到滿人的聲音了..”

“好!”

城外,多鐸騎着馬正不斷收攏後金的士兵,金州城雖然弄丟了,但他卻一點也不擔心會受到皇太極的責罰。

多鐸知道,金州城丟了才哪到哪,就算是接下來複州、乃至自己此行目的地蓋州丟了都有可能,但他不知道的是皇太極並不準備給毛文龍更加深入的機會了。

而在另外一邊。

主要進攻後金的大部隊,也就是天虎軍在攻破錦州城之後,便開始了針對義州的圍剿,義州的情況相對複雜。

問題就出現在了此刻有太多蒙古部落的蒙人士兵,聽信了皇太極的鬼話和許諾。

在義州周圍不斷聚集,兩萬多蒙古騎兵。

並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這樣的局勢讓畢自肅和蒙脫都不禁捏了一把汗,天虎軍陸軍第八師已經接到了朱由檢的旨意。

從錦州出發,直插旅順方向。

而在海上,朱由檢還從山東調集了兩個天虎軍的陸軍整備師,從青島港出發,渡過渤海海峽直達旅順,這樣的局勢變幻讓朱由檢手中的兵力也在不斷的縮水。

但之前大手一揮成立的十五個天虎軍陸軍師儘管讓朱由檢的經濟壓力不斷攀升,但是這在朝廷源源不斷的收入下。

顯得並不是特別難以承受,畢竟誰都知道戰爭是個燒錢的玩意。

爲了讓新訓練的步兵師更快的投入到遼東對後金的戰鬥之中,朱由檢不辭辛苦的將大量的士兵全部開拔到了直隸或者山東一帶訓練。

直隸當然就是爲了給遼東進攻方向的天虎軍主力所準備的後備力量。

而山東..

朱由檢不是信不過毛文龍,而是他知道毛文龍多半會是皇太極從朝鮮班師回金之後,遇到的第一個對手。

十數萬八旗騎兵,足以蕩平毛文龍。

他是讓毛文龍去給皇太極的後腦勺來一刀,不是讓毛文龍當棄子,所以朱由檢也在這一方向上面準備了四個步兵師。

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三十一章 消息入京,犒賞天虎軍。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四百一十八章 廣州見聞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
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三十一章 消息入京,犒賞天虎軍。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四百一十八章 廣州見聞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