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

多爾袞雙眼通紅的看着不遠處滿頭冒汗的蘇克薩哈,憤怒的神色已經掛滿了臉龐,只聽他開口便說道:“你是說!現在建州內所有的明廷商鋪都已經人去店空,後金的百姓連最基本的取暖煤炭都購買不到了是嗎?”

“是...從昨天夜裡開始,所有的大明商人都已經返回了大明,根據我們與大明之間的停戰協定,我們沒有任何理由阻攔他們的離去...”

“大明啊!大明..難道是真的要和後金開戰不成?”

一旁的蘇克薩哈卻有些謹慎的接着話說道:“眼下當務之急..是要想辦法先取代這些大明商人才可以,不然用不了半個月的時間..”

“所有建州衛內的百姓恐怕都要凍死啊!”

“怎麼可能?沒有大明商人的時候..難道他們冬天就過不下去了嗎?”

多爾袞無法理解,難道說沒有了大明商人售賣的那些商品,後金就連一個替代的選擇都沒有了嗎?

事實上,也不是沒有..

但由於大明商品儘管在後金境內的售價,比起大明內部的售價已經是翻了好幾倍,可由於質量上乘,並且後金不得對這些商人施加任何的稅賦。

所以大明的商品。

在皇太極在位的時期,就已經是佔據了後金百姓們生活所必須的每一個方面,現在瞬間所有的大明商人都走了..

短時間內,哪裡還有人呢?

“短時間內..恐怕是有些困難的..”

多爾袞原本被憤怒充斥的眼神也慢慢的冷靜了下來,忍不住再度開口說道:“真的?”

“是的..”

“能不能想想辦法,先從其他地方運送一些物資來建州,現在本就人心浮躁,若是連這些商品都買不到..”

“要出大麻煩啊!”

...

多爾袞的擔憂很快就得到了驗證,和皇太極一樣儘管多爾袞從內心之中對於明廷是看輕的,可對於來自大明的商品卻沒有絲毫的抵抗力。

並且不僅僅是多爾袞自己,準確的說通過停戰協定之後朱由檢在後金的貿易佈局,僅僅是通過經濟和貿易手段就讓多爾袞短時間內陷入到抓狂之中!

“煤炭!毛氈!布匹!大明究竟將後金的貿易滲透到了何種地步!”

短短几天,多爾袞和蘇克薩哈並沒有找到緩解大明商人離開後金的解決辦法。

並且由於豪格死後那數千騎兵對着大明邊境的衛所進行了攻擊。

自知此事理虧的多爾袞徹夜難眠。

惴惴不安的他忍不住開始訓斥起後金的大小官員,其中主要是以滿臣爲主,畢竟相比於漢臣善於經營,滿臣的魯莽行事總是會讓事情變得越來越複雜。

“沒有大明的商人,現如今就要想辦法穩住局面,而不是殺人!”

“你們能殺多少人?後金如今又有多少人讓你們殺!”

從名義上,多爾袞如今的地位是很尷尬的。

上,沒有至後金大汗。

下,又不是尋常的兵變叛亂。

既要顧及名分,又不甘心將手中的權力拱手讓人的多爾袞此刻的內心是無比的焦躁不安,而跪在地上的數十位臣子也同樣臉色難看。

過了許久,纔有一滿臣開口迴應說道:“可如今局面動盪..不少人藉着機會大做文章,若是再不能夠運來足夠的過冬禦寒的物資,下面的旗人說不定就要反了啊!”

八旗,若是在前些年,那可是令明廷聽着名字都冷汗直冒的存在。

可現在卻並非如此了,之前後金與大明一戰之後。

幾乎已經是元氣大傷。

“反?我看誰敢!”

....

哪怕並沒有給大明造成實際上的損失,可朱由檢卻並不準備放過這樣的機會,因爲他知道,眼下趁着後金內部動盪的時候。

就是一舉解決後金最佳的時機。

大殿之中,文武百官站於左右。

朱由檢的表情十分的愜意,只見他緩緩開口說道:“徐愛卿,先行說說今年一年,大明糧食收穫情況如何?”

徐光啓見朱由檢點了自己。

連忙站了出來,躬身說道:“回稟陛下,今年北方大旱,不少地方的糧食減產嚴重..但由於耐寒的甘薯、玉米等作物收成還算過得去,加之朝廷移民之策不斷,故而全大明收穫糧食總數依舊算得上是豐收!”

“總量,足以養活全大明百姓一年半之久!”

徐光啓的話,令在場不少的官員都感到十分的詫異,要知道今年可是一個大旱之年,要照着以前的老黃曆來算的話。

今年能夠少死一點人,那都已經算是朝廷上下官員齊心的結果。

要是再誇大一點來說。

那就是祖宗保佑,皇上聖明。

“好啊!好..朕就知道,只要願意出海,以海外之資源供養大明..一定能夠抵禦住這一次的天災!”

糧食夠用,朱由檢將目光轉向了一旁的畢自嚴。

“畢愛卿,如今大明皇家國庫情況如何?”

這還是朱由檢第一次在百官面前,主動提到大明皇家國庫的具體情況,在場的不少官員無不是瞬間就將眼睛轉向了站在前排的畢自嚴。

畢自嚴自然知道,這問清楚糧食之後自然就到了自己。

只見畢自嚴不緊不慢的站出來。

“回稟陛下!如今大明皇家國庫儲備充沛,朝廷今年稅收雖比之去年有所下降,並且移民計劃開支龐大。”

“但皇家國庫之內,依舊足夠朝廷數年開支有餘!”

嘶..不少官員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尤其是戶部的郭允厚,此刻聽到了畢自嚴所說的話眼睛都快紅了。

連忙站了出來說道:“臣郭允厚斗膽稟陛下,如今大明皇家國庫充沛,但大明戶部國庫卻..”

朱由檢的眉頭一挑,就知道這郭允厚肯定是想要站出來要錢了。

於是他並未打斷,反而是用眼神示意其繼續往下說。

“國庫卻已經空虛,今年一年雖糧食豐收但主糧小麥等作物減產卻十分嚴重,玉米、甘薯雖可用,但卻無法抵扣農業稅,不少百姓以糧充稅..”

“再加之朝廷官員數量不斷激增..”

“臣懇求陛下,由皇家國庫撥付大明龍元一千萬元至大明國庫..”

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州!復州!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五百章 沒轍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
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州!復州!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五百章 沒轍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