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大結局序章)

崇禎七年,朱由檢設立大明內閣選拔制度,從這一刻開始..內閣的成員將由皇帝指定、太子太師、以及兩位從全國各地的百官之中選拔出來的官員擔任,儘管內閣如今已經失去了很多傳統意義上的絕對權力。

但是對於這個古老的國家來說,這一舉措無疑證明,任何人只要願意敢於站出來改變這個國家,並且能夠取得一定的影響力。

那麼,通過正當的渠道,哪怕是從九品的芝麻官。

也有直通大明內閣的可能...

隨着第二個五年計劃被設定,主要計劃的目標還是和之前一樣,但是在這個五年計劃之中..

朱由檢明確設定了關於鐵路里程必須要完成南北,東西各一條鐵路貫通的宏偉設定。

自此,大明皇家鐵路建設司,掛牌統籌全國鐵路建設。

不僅如此,在工業方面的持續投入是朱由檢另外一個關注的重點所在,大明皇家工業總局改爲工業部,原本工部改爲水利部。

薛鳳翔曾經提出的治理黃河計劃,也同樣被朱由檢所通過。

投入大量金錢,在黃河沿岸修建大量的水利設施,治理黃河永遠都不能夠停歇。

....

大明崇禎八年,這位依舊二十多歲的帝王。

踏上了北美的土地,看見蓬勃發展的大明北美移民區,笑着對着在種植園裡玩命勞作的印第安人開口說道:“好好幹..早日加入大明,成爲大明人!”

感激涕零的印第安人難以置信,這位大明的君主居然如此好說話。

....

大明崇禎九年。

大明設定第一個經濟發展十年規劃,在其中明確提出了要用最長不超過十年的時間,以大明現有的經濟規律爲主體。

影響整個世界,建立統一的貿易協定。

也就是說,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必須遵從大明設立的貿易協定,如果不願意的話將會受到這個規定簽約的所有國家嚴格的排斥。

這個規定的核心一點,就是全世界!

必須承認大明龍元的合法地位,不同的國家需要認購大量的大明龍元作爲自己國家的經濟儲備..

同年,大英、尼德蘭、西班牙同意加入此協定。

WWW⊙ T Tκan⊙ CΟ

同年次月..又被揍了一頓的葡萄牙含着淚表示,他們同樣接受這個協定,並且堅定不移的購買了最多的大明龍元。

波蘭..法蘭西次年加入。

大明龍元作爲全世界貿易的統一結算單位的地位被確立了下來,所有加入的國家必須以大明龍元結算。

同年,大明北美經濟特區被設定。

....

大明崇禎十年,冬季。

朱由檢看着眼前的烤鮭魚和屁股後面柔軟的北極熊皮製作的毛毯。

衝着周圍的所有官員大聲說道:“北方,一定是我們大明毫無爭議的領土,因爲那裡自古以來,就歸屬於大明..那裡自古以來,就生活着大量的華夏百姓!”

同年,俄羅斯沙皇國覺得大明說得對。

多爾袞也是...

.....

大明崇禎十二年,莫臥兒王國統一全境。

沙賈汗感激涕零的接受了大明的冊封,並且表示莫臥兒王國將會成爲大明最忠誠的海外附屬國。

同年,朱由檢表示對方正在扯淡。

派駐大明天豹軍和部分天虎軍,在莫臥兒王國設置了大量的軍事設施,並且禁止莫臥兒王國擁有獨立的軍隊。

沙賈汗同年暴亂。

次次月,被鎮壓...莫臥兒成爲大明新的海外移民區。

....

大明崇禎十五年,第三個五年計劃完成,大明鐵路網實現兩橫兩豎,基本完成了對所有省府的覆蓋。

發電機被大規模使用,逐步取代蒸汽機地位。

石油成爲第二大能源。

並且大明開始在世界範圍內的產油主要國家設置鑽探公司。

....

“時光..如梭,朕也是如此啊..”

這麼多年的發展,大明的官員體系早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儘管在吏治改革的過程中曾經爆發過一次又一次的危急情況。

步入三十歲的朱由檢坐在龍椅上。

看着下面膚色各異的官員,忍不住大笑一聲說道:“朕原本從沒有想過世界一統,但現在看來..你們做得很好,讓朕真的成爲了這天下的共主啊!”

大學院徹底取代了傳統的舊制度科舉,朱由檢將原本的新式科舉改名爲:“大明高考!”

徐光啓站了出來。

躬身開口說道:“臣,爲陛下賀!”

“爲大明賀!”

.....

一個橫跨這個世界上所有大洲的龐大帝國,大明。

在全世界面前展露出其龐大的身軀的同時,將華夏文化傳播的越來越遠,將傳統的儒家文化發揮的也越來越好..

只因爲,這東西在移民區之外的面對土著的統治上,太好用了!

高考的資格被限定在獲取到大明籍貫的大明百姓及其子女身上,全世界頓時掀起了一陣嫁到大明去的浪潮。

文治武功,朱由檢終於成了一代帝王。

後宮裡,朱由檢看向了一旁的周皇后悠悠開口說道:“皇后啊..其實朕一開始,只不過是想要在這個天下之中活下來而已..”

.....

大不列顛..第一人民醫院內。

嗷嚎遍野,油盡燈枯的查理二世走完了他的人生,而身邊圍着的所有人無不是如喪考妣一般。

因爲根據大明之後與大英簽訂的協定要求。

查理二世死了..大英王室,也就徹底消散在了滾滾歷史長河之中,所有國土都要併入到大明疆域之中管轄。

大明的疆域再一次急速擴張起來。

....

海面上,大明大西洋艦隊。

站在甲板之上的廖思偉看向自己身旁的艦隊參謀,笑着開口說道:“當初我們一同闖蕩倫敦,現在好了..我們又要一起闖蕩整個大西洋了!”

參謀也笑了。

海天一色,參謀笑着迴應說道:“其實,那一次王宮裡的大火,就是大人你下令要求陸戰團放的吧,害的整個大英王室都無家可歸了!”

“哈哈哈!其實..這都是陛下的意思啊!我只不過是從了命而已!”

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一百八十章 朕有好多小錢錢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四十章 宴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州!復州!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
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一百八十章 朕有好多小錢錢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四十章 宴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州!復州!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