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

“茶稅相關的事宜,按鹽稅來辦!礦稅事宜就先等等礦務局那邊的消息吧!待各省商稅差不多的時候就準備收尾,帶到朝堂之上也給他們聽聽朕現在一個月能收多少稅!”

......

鹽稅與茶稅,其實現如今大明的整體對於其的制度上還是有問題。

但一時半會之際,不適合貿然改動,只要能夠用強硬的鐵血手段先肅清一次,那麼之後如何改變都簡單了。

鹽、鐵、茶之利。

若是發揮得當,其每年爲朝廷創造的利潤將不在少數。

朱由檢在畢自嚴走後專門算了一筆賬,就算按照現如今大明天虎軍的標準來算。

這些稅收得利足以讓現有的大明天虎軍在現在的基礎上再翻個番。

養活十萬天虎軍將不成問題。

然而眼下大明弊病頗多,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貿然之間也不可能做到一切都盡善盡美,面面俱到。

......

如果說百官對於早期來到宮中上朝還算比較適應的話,那麼朱由檢對早朝可以說是躲之不及。

平日裡更加喜歡召見某一個官員來到東暖閣議事,畢竟在朱由檢看來只有如此相對而坐,當場議事才更能起作用,才能提高效率。

所以每日來到東暖閣的官員就逐漸開始變多起來。

半晌之後,朱由檢本想前去小歇一會,卻聽王承恩來報:“皇爺..內閣黃立極帶着吏部尚書周立秋前來請求覲見...”

朱由檢看了一眼王承恩,苦笑道:“看來現如今大臣們都習慣來朕這東暖閣了..叫進來吧。”

“老奴遵旨..”

說罷王承恩便轉頭前去傳話,半途還招呼一小太監進暖閣內替皇爺的茶碗中添些熱水。

黃立極在王承恩的帶引下進入東暖閣,而後王承恩便將停留在屋內的閒雜人等都使喚了出去,自己偏立在門外等候差遣。

“陛下,而今新式科舉已經全部結束,所有考生已經全部安置妥善,都已確認被哪些大學院所錄取,就是不知今年考試..陛下可還要開殿試..取頭位狀元。”

“取不取狀元不都是一樣的被錄取嗎?能有什麼偏差?”

黃立極給一旁的周立秋使了個眼色,彷彿在說我叫你來不是當擺設的。

“回稟陛下,這每年殿試與其說是取狀元給予恩賜,不如說是安撫天下各地之心。”

wωw¤тTk Λn¤c○

“何出此言?”朱由檢不解。

“每逢科舉天下各地皆會盛傳狀元之事,若是何地能有一狀元郎誕生,都將記載至當地州縣誌,千古留名..而今年新式科舉卻無狀元之說,而各個地方也就憑藉着第三關成績不斷的在計算排列,取出各省狀元..可這新式科舉不同省不同線..爲此吵鬧不止,喋喋不休...”

朱由檢聞言爽朗大笑:“那就辦!今年一樣開殿試!沒問題,朕還以爲是什麼事情,內閣和吏部可有定下今年的殿試方案?”

“稟陛下,此事大致已經安排妥當,爲表公平,將爲各省前三名學子給予一次殿試考試機會,通過考試者取最終前十名進行殿試後,由陛下您親自評卷選出狀元、榜眼、探花。”

“嗯..那就按此安排吧。”

“臣遵旨。”

周立秋聞言後躬身拱手告退,而黃立極則是留了下來。

“怎麼?還有什麼事啊,還是準備在朕這吃頓飯再走?”

朱由檢打趣般說道。

“回稟陛下,臣有一事近些日子實在不解,所以特來找皇上解惑。”

“何事不解?”

“京師近來已有傳言稱,說礦務局在各地橫徵暴斂,強行查抄各地礦產,臣不解此舉爲何?”

“自然爲了大明,自然爲了朕,這礦稅難收,這礦石價高,朕需要礦石來供應工部、供應兵器總局,這還不清楚嗎?”

說這話時,朱由檢明顯言語中已經帶上了不耐煩。

而黃立極卻揣摩了一下額下斑白的鬍鬚,說道:“陛下..如此說來,這各地礦井收至礦務局只是爲了儘可能的向朝廷提供更好的鐵料且讓礦稅更好收?”

“嗯..”

“依臣所見,此舉過於野蠻,當然短期之內定然能夠達到陛下的要求,但臣能否請求陛下,在兵器總局和工部對礦石需求沒那麼大的時候,將這礦務局交由臣來打理,一定不耽誤皇上的各項事宜。”

“哦?這礦務局難道比內閣還讓你上心?”

黃立極卻感慨般說道:“真正讓臣擔憂的只有那些礦工,其中不少都已經與礦主簽了賣身契般的合約,若是礦井被收回..這些礦工勢必要被斷了生活..”

“朕看誰敢!”

“賣身契?礦務局此事爲何不向朕來報!”

不得不說,得益於大明嫺熟的瓷器製造工藝,就算是皇家所用其成本也並不高昂,眼下來說只不過是些日常使用的器具而已。

若是按後世那般的價格,一個鬥彩水杯都價值數百萬乃至上億,朱由檢是萬萬捨不得說砸就砸的。

“老臣還請陛下不要向礦務局追責,據臣所知,這礦務之事牽扯巨大,他們能做到現在這樣已經很好了...”

“那你打算接過礦務局如何掌控呢?”

“臣..近來在皇家管理學院修習,學習到一門新的知識,其名爲拍賣承包,臣以爲此法極爲適合如今的大明礦務局,只要運用得當不僅能夠緩解民間壓力,更能夠在短期內爲朝廷增加一筆不小的收入。”

“承包拍賣?”

朱由檢似乎一瞬間想到了什麼,雙眼中瞬間爆發出精光一般的神色。

礦井的承包拍賣算什麼!他想到了一個更加神奇的東西!

房地產啊!

這個在後世把無數人折磨的死去活來的大殺器,現如今可謂是隻有些雛形。

窮苦的百姓當然會選擇農村,這些地方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房地產的潛力。

但是更多的大明有錢人說實話還並不是太會享受。

只要運用得當,朱由檢並不介意在大明整出商品房這樣的東西來。

畢竟誰也不能拒絕銀子的魅力。

何況朱由檢也是爲了給各個地方找點收入。

不然他們似乎..快要窮死了..

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六十章 鑄幣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
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六十章 鑄幣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