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

自從帶英和尼德蘭,也就是荷蘭掐在一起之後,可以說整個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峽之中都亂成了一鍋粥。

兩個可以說是鄰居的國家。

卻在這一刻用盡了自己幾乎所有的手段。

當然....

英荷第一次海上戰爭還有一個特殊的關鍵點,那就是雙方參戰的全部以海上軍艦或武裝商船爲主。

也就是說,自始至終都沒有陸軍的什麼事情。

如今的整個英吉利海峽內。

幾乎都成爲了雙方的戰場,沒有一艘商船敢於穿越現在的英吉利海峽,可就在這個時候....

一艘風帆軍艦緩緩的出現在了海面上。

海面上包括荷蘭和帶英人在內都給予了第一時間的親切關注,雙方的望遠鏡和瞭望手雙眼死死的盯着這艘“不速之客”。

馬上..馬上,海平面上率先出現的是這艘軍艦的桅杆。

紅色??

雙方一瞬間似乎都愣住了,紅色的旗幟底色似乎不屬於雙方任何一個啊..

難不成,還有人敢在這樣的時間來橫穿英吉利海峽?

帶英的一艘軍艦上,船長一臉橫肉。

衝着一旁的水手說道:“你們到底有沒有看清楚,到底是哪一個國家的旗幟啊!”

“報告!報告..船長,我們看不清楚啊!”

“那..還是等對方再靠近一些吧!”

荷蘭人也在這個海峽之內。

這位帶英的船長明顯不願意出那個風頭,畢竟現在世界上也不是他們一家能夠說的算的。

如果遇到其他的什麼強大的國家。

很容易就會吃虧...

終於過了一會,那艘軍艦緩緩靠近..

甚至直接出現在了英荷兩方交戰的白熱地帶,緩緩的向北繼續航行。

在場的所有軍艦上的水手眼皮都在瘋狂跳躍。

而在這艘“囂張”的軍艦之上。

普利特悠哉悠哉的對着一旁的那個年輕人說道。

“我曾經和你說過,在海面上最有利的武器永遠都是桅杆上的旗幟,而不是別的東西。”

“侯爵閣下...以前我不相信,但我現在不得不說一句...您說的很有道理,懸掛了大明的海貿旗幟之後,我們這一路上堪稱暢通無阻...”

大明的海貿旗,按理來說無論如何都不能夠隨便懸掛在任何一個不屬於大明的船隻上。

但這艘船。

卻是普利特在大明的天津港花錢買下來的。

風帆軍艦,大明內願意建造這樣落後東西的造船廠幾乎沒有幾個,但這是普利特很早之前就專門花了大價錢訂購的。

就連在大明海貿處登記的時候,大明的官員眼睛都直了!這上下都透露着濃重的荷蘭風的風帆戰艦。

居然硬說是大明的商船...

可手續齊備,他們也只要給予發放了大明的海貿旗和認定手續。

理論上,這艘船隻的建造地點在大明。

但是歸屬權已經屬於了荷蘭東印度公司。

作爲主人,普利特可以選擇兩方任何一方的旗幟用來懸掛在桅杆之上,普利特很果斷的就將荷蘭旗幟放在了箱子底下。

大明的海貿旗,要比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旗幟更安全。

起碼在海上的名聲都要比荷蘭東印度公司強不少,能夠讓普利特的回國之旅減少不少麻煩。

...

“是大明的海貿旗!日月盤龍旗!!”

大明,現如今是荷蘭人最親密的貿易伙伴。

這是全世界人都達成過的共識。

同樣對於帶英來說也是無法捨棄的重要貿易對象。

所以,雙方在面對大明的船隻的時候一般會保持相當程度的尊重,畢竟那樣一個龐大的帝國的怒火。

不是他們任何一方所可以承受得住的。

可那畢竟是南洋啊!

什麼時候大明的海貿旗幟會出現在英吉利海峽啊!

而且,這還是一艘風帆軍艦!

也太扯了...

一名荷蘭海軍的船長忍不住說道:“大明的海貿船,航行通過英吉利海峽,並且看樣子是要前往我們尼德蘭?這說出去...誰相信啊!”

同樣的想法在帶英人那裡幾乎是同樣的。

可雙方都不敢輕舉妄動。

因爲懸掛了大明海貿旗幟的船隻,背後代表的是大明將會爲其提供庇護。

戰場就這樣安靜了下來。

不少水兵也獲得了難得的休息時間,就這樣雙方在海面上呈現出了一種詭異的靜默狀態。

一同用目光注視着這艘船緩緩的離開他們所有人的視線,繼續前往尼德蘭..繼續向北航行。

....

驕陽、海鳥、海鳥糞...

這艘懸掛着大明海貿旗的船隻最終緩緩的停靠在了阿姆斯特丹的港口。

甲板上普利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大衣領子。

春季的尼德蘭還是有些寒冷的。

“終於還是回來了....”

普利特緩緩的開口說道。

一旁的年輕人接着話說道:“可我纔剛剛前往大明,現在又回來了。”

“沒事..說不定,我們還有機會,但現在當務之急..是我們要想去想辦法搞定該死的帶英!”

....

荷蘭人和帶英之間的爭鬥還在繼續。

大明的移民計劃卻一片如火如荼的景象。

其實說起來,在朱由檢看來..傳統的迂腐讀書人簡直是教化當地土著的利器,而當移民逐漸進行...

另外一件事出現了。

土地似乎不太夠了...

“陛下..安南的移民計劃似乎遇到了不小的阻力,現在儘管已經移民僅僅過去了一百多萬百姓,但聽說安南已經呈現出人滿爲患的局面了。”

王承恩手裡拿着剛剛從安南送上來的奏摺,和朱由檢開口說道。

而朱由檢先是一愣。

隨後說道:“那後續是怎麼安排的?”

“霍維華在當地沒有留出足夠的土地嗎?”

王承恩搖了搖頭。

朱由檢默默的打開了霍維華送上的摺子...過了一會他算是明白了,安南當地的百姓數量還是太多了。

並且南部大部分土地還被柬埔寨趁亂佔了不少。

所以..

“打!讓天豹軍安南兵團爲先鋒!打完柬埔寨打瀾滄王國,朕不相信十萬平南軍,還能打不下一個大明移民生存的土地!”

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
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