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

看來去年在粥棚被襲擊那件事,老爹明面上不說話,心裡卻一直惦記着這件事。

朱舜又把狗鏈子塞了回去,說了一句悄悄話,打消了老爹的顧慮:“爹,我身邊有錦衣衛的人,不會發生任何意外的。”

員外朱忠仁聽到這句話,笑的更加樂呵了,錦衣衛的大名誰沒聽說過,有他們保護兒子安全,女真韃子來了也傷害不了兒子。

聊了幾句,爺倆一起走向了圓窯。

窯廠建造的十分簡單,四周用一圈低矮土牆圍了起來,裡面空蕩蕩的,邊緣建造了一排茅草屋,中間有一個圓窯。

朱舜和老爹沿着土路,走到近處,第一次見到了古代的燒窯。

圓窯看起來就像一個饅頭,高約五米,左右寬四米,前後長約三米。

圓窯正面有一個窯門,通往裡面的窯室,後面有兩個煙囪,排放着滾滾濃煙。

圓窯四周有幾個棚子,裡面放着石灰石、黏土、煤炭這些原料。

朱舜看着冒着滾滾濃煙的圓窯,問道:“爹,水泥燒製的怎麼樣了。”

提到這件事,員外朱忠仁又開始愁眉苦臉了:“兒子你說的水泥,很像石灰和火山灰的混合土料,爹以前在私窯也幫人燒製過那種東西。”

“只是水泥更難燒製,燒製到現在只摸索了一點頭緒,這樣吧爹給你演示一遍,你看看哪裡還需要改進的。”

員外朱忠仁把手裡的狗鏈子交給兒子,脫掉身上的紫花布對襟,換上了一件麻布對襟,開始燒製水泥。

先讓窯工把窯火給熄滅了,等着裡面的溫度降低。

員外朱忠仁趁着這個時間開始備料,拿來兩筐石灰石和黏土,經過破碎、配料、磨細,製成生料。

生料備好了,等到溫度降低的差不多了,一名窯工把生料放入水泥窯裡開始煅燒。

點燃窯火,一股子火焰很快從火膛先噴至窯頂,再倒向窯底,形成流動的火罩子,包裹住生料。

煤炭燃燒產生的煙氣,從後牆底部的吸火孔進入兩個煙囪,排出圓窯。

這個步驟是最爲關鍵的一步,也是始終沒能突破的關鍵點。

首先不知道燒製多長時間,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嘗試,還有就是水泥窯的溫度問題,就像燒製瓷器一樣,溫度高了或者低了,都燒不成瓷器。

具體用多高的溫度燒製水泥,也是一直無法突破的關鍵點。

幾個月以來,每一次的燒製時間都不一樣,溫度也不一樣,就是在探索一個合適的時間和溫度。

水泥窯旁邊放着一個刻漏,員外朱忠仁認真的盯着時間,等到時間差不多了,就讓窯工熄滅窯火,溫度降低了以後取出熟料。

員外朱忠仁把熟料倒在地上,徹底放涼了,加入適量的石膏和水,開始攪拌熟料。

攪拌的差不多了,擺在泥土地上,看它是不是會凝固。

朱舜站在旁邊等着,等了兩炷香時間,熟料還是粘稠狀態,沒有半點要凝固在一起的意思,看來又是失敗了。 wωω ▪Tтkǎ n ▪¢ Ο

朱舜沒有放在心上,任何科技產品的研發都這樣,需要經過無數次的實驗,纔會換來一個可能性:“爹,窯廠的銀子還夠嗎。”

提到銀子,員外朱忠仁的心情更差了:“兒子咱們燒製這個東西有啥用,賺不了錢不說,每個月還要賠二百多兩銀子。”

“只要咱換成燒製瓷器,憑藉爹的手藝,別的不敢說,一年最起碼能賺四百兩銀子。”

老爹這話裡話外的意思,銀子應該是不夠了,也是,一共給了老爹八百兩銀子,建造窯廠花費了一百八十兩,三個月燒掉了六百兩,剩不了多少了。

朱舜這段時間忙於打造蒸汽機,沒去計算家產,現在仔細算了算,又缺錢了,還非常的缺。

朱舜手裡一共有了三家實業,朱氏紡紗廠,朱氏水泥廠,北平機械局。

北平機械局剛開始草創,等到機械局的正式走上正軌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卻不能盈利,因爲賺的錢需要還給那些煤窯東家。

朱氏水泥廠目前正在研製水泥,需要大量的研製經費,算是目前最大的吞錢窟窿。

唯一能夠盈利的只有朱氏紡紗廠了,以朱氏紡紗廠現在的規模,一個月大概能賺四百兩左右的銀子,如果換成水力的話,賺的會更多。

但以現在的大旱情況,只能用人力,賺的銀子就固定在了四百兩左右。

這個四百兩銀子,撥給水泥廠一半,剩下的二百兩銀子還要拿出來五十兩給張燾。

北平機械局的鉗工們要發月俸,一大家子還要吃飯,京師大學堂的各種發明也要銀子,難怪老爹想要重建老宅子,一直沒能實現這個夙願。

因爲家裡實在是沒錢了。

朱舜幾個月前要錢打造十臺蒸汽機,估計把家裡的家底都給掏空了,沒想到孃親還是一句話沒多說的拿了出來。

朱舜把狗鏈子交給老爹,爲了能讓老爹放心燒錢,毫不在意的說道:“這點錢不算什麼,等到這種水泥燒製出來,一天就能賺二百兩白銀。”

一天就能賺二百兩?乖乖,那還得了。

員外朱忠仁隨手把狗鏈子一扔,熱情高漲的呵斥道:“都杵在這作甚,還不趕緊燒製水泥。”

朱舜看到老爹這麼有熱情,也就放心了,回去想辦法掙錢了。

立夏時節,正在搭建蒸汽機的張燾突然回來了,說是要出去一趟。

再過幾天就是張燾師公的三年祭日,張燾作爲磕過頭送過束脩的弟子,要去西安府祭拜師公,不然的話就是大不孝。

朱舜二話沒說就把搭建蒸汽機的事情接過來,讓他趕緊去祭奠師公。

另外交給他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不管用什麼辦法一定要把恩師王徵給請過來。

三槐堂王家在西安府涇陽縣,也算是一家地位不俗的鄉紳,因爲王徵需要在父親的墳前丁憂守孝,三槐堂王家的大小事務就交給了一名小族叔。

這名小族叔和王徵的親屬關係不近也不遠,只是因爲他的輩分夠大,按理只能把宗族事務交給他。

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
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