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

那片鹽鹼地現在確實是一文不值,等到朱舜修建了幹船塢,並且安裝了蒸汽吊機、皮帶機、抓鬥機等蒸汽機械以後。

那片一文不值的鹽鹼地,將會成爲天底下最值錢的一塊土地,甚至是比京城的土地還要值錢。

因爲這座近代化天津港,將會是大明乃至整個世界最大的一個港口。

修建這麼一個龐大的現代化港口,需要的水泥將會是以萬噸爲計數,以朱氏水泥廠現在的產值明顯是滿足不了。

再過一段時間就要去密雲縣進行土改了,朱舜趁着這一點來之不易的空閒,前往了潮河附近的朱氏水泥廠,希望李州橋能給他一個驚喜。

李州橋一直在研究一種產值更高的水泥窯,據他所說,只要能研究成功這種產值最更高的水泥窯,水泥的產值將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改變。

幾乎是相當於從人力變成蒸汽動力,翻天覆地到小農經濟社會變成工業社會。

朱舜騎着一匹遼東大馬,帶着幾名護衛來到朱氏水泥廠附近。

奔馳的鄉間的土路上,隔着老遠就看見了極爲壯觀的一幕。

遠處,上百道滾滾煙柱,直衝天際。

遠遠望去,就像是上百根黑色的通天黑柱,連接着上天和土地。

經過這些年的潛移默化改變,潮河兩岸的老百姓從把水泥廠的煙柱當成了妖術,又當成神靈顯靈去祭拜,到現在變成了習以爲常了。

如今已經成爲了大明文人們開辦文會雅集的好去處,喊上三兩知己,在水泥廠附近的山頂擺上幾樣小菜和一壺好酒,欣賞着百龍歸天的壯觀一幕。

水泥廠附近的小丘陵山頂上,建造了不少的亭子,還有一些精舍。

全都是京城的一些文人名士,過來欣賞水泥廠煙柱沖天那副奇景的住處。

每逢到了煙雨朦朧的時節。

水泥廠附近那些無人問津的荒蕪丘陵,變成了人聲鼎沸。

許許多多文人名士攜帶着美眷前往山頂,進行一場場文會雅集。

工業革命對大明的影響,已經在向其他方面進發了。

朱舜來到水泥廠,發現水泥廠大部分的工人沒像平時那樣就能在圓窯的附近,不知道跑哪去了,只剩下一些負責看着火力的學徒。

朱舜看着空蕩蕩的水泥廠,第一反應不是想要責備水泥廠的工人們,心裡有了一絲笑意。

難不成李州橋真的研究成功了,要不然水泥廠的工人們怎麼會集體消失,不在圓窯附近等着水泥的出料,反而是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朱舜加快了腳步,帶着幾名護衛前往了水泥廠的後方,李州橋就是在那裡研究新的水泥窯。

來到水泥廠後方,就看見一做極其龐大的水泥窯,簡直就是一座水泥窯宮殿。

朱舜剛剛走進這裡,就被工人們發現了,經過工人們的提醒,李州橋趕緊迎了過去:“學生,見過山長。”

李州橋說話的時候雖然一臉疲憊,但他的眉眼之間都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想必是應該成功了。

朱舜走到水泥窯宮殿旁邊,仔細打量了一眼這個龐大的水泥窯,心情很好的說道:“州橋,介紹一下這座新式水泥窯。”

說到這座新式水泥窯,李州橋的臉上再也掩飾不住的笑意::“正如山長所猜測的那樣,新式水泥窯確實是研製成功了。”

說完,李周強帶着朱舜走進了如同一條環形隧道的水泥窯內部,開始詳細講解新式水泥窯的構造。

這條環形隧道里面,一共有20座窯室,只要點火開始燒製了,就可以做到十二個時辰不間斷的生產。

新式水泥窯裡面的窯室都是共通的,所有窯室的煙道和新式水泥窯中心的總煙道相連接。

當最前面五座窯室在燒製水泥的時候,所產生的熱煙氣可以對後面的窯室,也就是6~10號窯室進行預熱,節省了大量的燃料。

整個新式水泥窯的生產過程也就是。

1~5號窯室在燒製水泥料,6~10號水泥窯在預熱,11~15號水泥窯已經在冷卻了,16~20號已經在出料了。

1~5號燒製結束進行冷卻了,6~10號開始燒製,11~15開始預熱,16~20號清掃過後又可以裝料了。

整個新式水泥窯按照這個步驟,不停的循環往復的燒製,完全可以做到十二個時辰不間斷的生產。

這樣一來,不僅新式水泥廠的產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還把過去毫無用處的,也不能說沒有用處只是沒有相應的技術而浪費了的煙氣。

做成了類似於鍊鋼時蓄熱室一樣的熱量來源,對水泥料進行預熱,可以大大的節省煤炭的消耗,降低成本。

實現了產業升級。

朱舜跟着李州橋在這個名叫輪轉窯的新式水泥窯裡面轉了一圈,出來的時候臉上有不少的黑灰,但此時此刻的心情是難以想象的愉悅。

因爲他親眼見到了輪轉窯的蒸汽動力一般的生產效率,水泥就像河水一樣源源不斷的運出來,水泥窯旁邊的倉庫居然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增加。

水泥的產值一直上不去,就是因爲原窯在燒製水泥的時候,工人們要在旁邊等着。

有了這種輪轉窯以後,二十座窯室不間斷的燒製,就不需要把時間浪費在等待上了。

水泥源源不斷的從輪轉窯裡面運出來,不僅是水泥廠的產值大大增加,達到了一種難以想象的地步,水泥廠工人們的月錢也會比以往多上很多。

甚至可以這麼說,以後水泥廠工人們的月錢,絕對是在所有工人裡面第一等的位置。

朱舜忍不住拍了幾下裡李州橋的肩膀,因爲這個水泥窯的意義太過重大了,對於基建的意義不亞於蒸汽動力的意義。

幾乎是一項劃時代的變革,基建從此可以大展拳腳了,徹底掙脫了水泥不足的束縛。

不僅可以在三年之內把工業之城真正的建成,還能在潮河岸邊建造一座重工業之城。

這些還都是次要的,有了充足的水泥,可以修築天津港的同時,還能正式開始在大明進行水泥路的修築了。

一個基建時代,即將開啓。

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
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