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

東林黨這次打壓工業派,可謂是不遺餘力。

作爲主導這一切的東林黨重臣葉初春,要藉助這件事踩着工業派的屍體,坐上東林黨七君子之一的位置。

至於幫大清國運走一臺大明蒸汽機,只是捎帶手的事情。

等到工業派滅亡了,別說是一臺小小的蒸汽機了。

工業侯莊子裡所有的新式機械,全部送給大清國,也是沒有任何的問題。

以葉初春在朝堂上所站的高度,還有他眼光,不難看出如今的大明已經是千瘡百孔了。

大清國的國力卻是一天比一天強盛。

如果現在是漢朝,就算是中原王朝已經是千瘡百孔了。

也不會有人相信被秦漢兩代打壓的幾乎滅種亡族的北方遊牧民族,能夠取代中原王朝,入主中原成爲這片大地的主人。

自從晉朝的八王之亂以後,神州陸沉。

北方遊牧民族沒過多久就入主中原了,漢人也被他們當作兩腳羊殺的只剩幾百萬,幾乎是差點滅種亡族了。

大明以前,又有統治整個中原大地一百多年的元朝。

遊牧民族能不能入主中原這件事,對於大明的讀書人來說,不是能不能,而是正常。

大明當今的情況,葉初春當年求學時讀過的史書裡,所描述的宋朝末年很多地方都是類似的。

讀史可以明智。

葉初春看了這麼多年的史書,不只是宋朝末年和大明如今的情況一樣。

幾乎每個王朝滅亡的後期,都會像如今的大明這樣。

國庫空虛,黨爭激烈,軍頭林立,流民四起,北方遊牧民族虎視眈眈。

這幾個詞語堆砌在一起,只要是曾經坐在高位,坐看朝堂和天下興衰的中樞重臣。

心裡都會明白,大明最終的走向是什麼。

有很大的可能,這個可能在葉初春看來,已經超過了八成。

大清入關,入主中原。

葉初春這一次爭奪東林黨的七君子,以及幫大清國運送大明蒸汽機,目的只有一個。

不停的增加自身的價碼,等到大清國入關以後,他才能保住現在的地位。

甚至是更進一步,得到那些漢人包衣想都不想敢想的雙眼頂戴花翎。

葉初春已經看出了大明未來的國運走向,但他看不出來大明到底還有多少氣數,還能支持多少年。

有可能長,也有可能短。

在葉初春看來,短的可能性會更大。

沉穩了一輩子的葉初春,這一次不免就急功近利了一些,在他自己看來也是應該的。

沉穩了一輩子,總要放手一搏一回。

不然,人生豈不是很無趣。

中年幕僚在葉初春的授意下,不停的遊走於東林黨重臣的府邸,半是哄騙半是說服,遊說來了大筆的銀子。

大力抹黑工業派,可不是中年幕僚的上嘴皮碰下嘴皮子一說那麼簡單,需要大量的銀子。

別的不說,請那些名士還有大量的讀書人出手,肯定要給一些潤筆費。

前往北直隸北方五個州府,奔波勞碌的四處宣揚,吃喝、坐轎、打點等等都需要大量的銀子。

這一次在葉初春的授意下,又是那麼的急功近利。

這麼一來,聘請這些讀書人出手所需的銀子,就得成倍往上翻了,少說也需要二三十萬的銀子。

葉初春已經拿出了一萬兩銀子,剩下的就需要從東林黨其他的重臣手裡,一筆一筆的遊說出來。

想着坐上東林黨七君子位置的東林黨重臣,可不止葉初春一個,爭奪的極其激烈。

甚至超過了打壓工業派,畢竟勢力遍及天下的東林黨,從來沒把掌握了區區兩個府的工業派放在眼裡。

東林黨重臣們聽到中年幕僚的遊說,雖說沒有立即答應,但在心裡已經下定了決心。

全力支持。

東林黨重臣們都知道這次吃了一個大虧,他們花了大頭的銀子,葉初春只掏了幾十萬兩銀子裡的一萬兩。

最後的名聲,卻讓葉初春全部佔了去,東林黨重臣們掏出幾十萬兩銀子,連個響聲都沒有。

東林黨重臣們已經把這個葉初春當成了最大的政敵,這一筆銀子也得幫政敵掏了。

只要不掏這筆銀子,就會在東林黨黨魁心裡留下只會爭權奪利不顧大局的印象。

東林黨在朝堂上一家獨大,權傾朝野,爭權奪利那是應該的,也更容易讓東林黨黨魁掌控整個東林黨。

但在外敵面前不顧大局,這麼自私自利的小人,給予他最高的最高的位置也不會對東林黨有任何的益處。

中年幕僚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籌集了所需要的二三十萬兩銀子。

拿到這筆銀子以後,立即去找了復社的幾位領頭人,花去了一大半的銀子。

復社的領頭人拿到銀子以後,帶着復社全部的讀書人去了北直隸北方五州府,大肆抹黑東林黨。

剩下的銀子全部交給了京城內的名士,藉助這些名士的威望,讓老百姓更加信服這件事。

中年忙幕僚忙碌完這一切,前後不過用了五天的時間,時間短得讓人不敢相信。

葉府。

大堂內。

中年幕僚把這五天來處理的事情,一一稟報給了葉初春,沒有半點隱瞞。

尤其是索要銀子的時候,那些東林黨重臣臉上的表情,着重的說了很久。

這些東林黨重臣因爲這件事把葉初春當做頭號對手,葉初春同樣是把他們當作坐上東林黨七君子的政敵。

聽到中年幕僚說起東林黨重臣臉上的精彩表情,葉初春心情不錯的連喝了幾杯茶水,但依舊是沒有表露出任何的情緒。

聽到最後,葉初春第一次對中年幕僚點了點頭,更是第一次讓他坐在自己面前:“坐下吧。”

就這一句簡單的坐下,頓時讓中年幕僚感到自己這段時間的忙碌,十分的值得。

中年幕僚先是給葉初春倒了一杯茶,又壯着膽子給自己也倒了一杯。

第一次坐在葉初春旁邊喝茶,吹着口熱氣說道:“這件事已經塵埃落定了,東主是否要去黨魁的府邸了。”

葉初春平淡的笑了笑:“再等等。”

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
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