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引導

朱慈炅從書房出來以後並沒有急着派人去傳徐光啓,他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考慮。

首先,榮耀任務給的獎勵實在是太多了,到現在他都還沒理清楚自己腦袋裡面裝了多少機牀知識。

然後,參與軍工系統建設的具體人員也需要有個大概的配置計劃,光靠徐光啓他們五個是做不出武器來的。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他是皇帝,不可能天天到現場去指導徐光啓他們做機牀,做武器。所以,他都必須讓徐光啓他們完全理解各種機牀的原理,功能和作用,不然他們是做不出機牀的,就算做出來,那也用不了。

由於考慮問題太投入,朱慈炅都沒注意自己在走向何方,不知不覺他就來到明熹宗以前幹木匠活的偏殿。

以前他來乾清宮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直接到偏殿來‘監督’自己的父皇,這條路可以說是他最熟悉的。現在明熹宗都不在了,他還是下意識的走到了這裡。

朱慈炅走進偏殿,看着熟悉的木器,不由想起與明熹宗在一起的時光,一股親情涌進他的心田,他的眼中不由噙滿了淚水。

這明熹宗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父親,他對自己百般呵護,關懷備至,說不感動那是假的。但是,他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他爲了逃避責任而重用魏忠賢等一衆閹黨,以致吏制敗壞,朝政日非。

現在他走了,留下一個風雨飄搖的大明江山,朱慈炅真不知道是該感激他,還是該怨恨他。

他走到自己明熹宗休息的地方,坐在父皇常坐的小板紮上,慢慢的思考起來。

這一思考就是一個多時辰,曹化淳站在一旁,心疼的看着小皇帝,他以爲朱慈炅是在懷念先皇呢,站在那裡大氣都不敢喘一口,生怕打斷了小皇帝的憂思。

朱慈炅當然不是在懷念明熹宗,他是在考慮怎麼教授徐光啓機牀知識的問題。

他冥思苦想了一個多時辰,終於想明白了,他想出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引導。

要讓徐光啓他們明白機牀的原理,光給他們圖紙是不行的,最好讓他們自己‘發明’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做出合格的機牀。

說到這個發明,人類歷史上大多數發明都源於發明者大膽的聯想。

也就是說要發明創造一個新東西,首先必須敢想,大膽的去想,不拘俗套的去想。

然後,方向必須對,聯想、聯想,是必須有關聯的想象,如果你想的牛頭不對馬嘴,是發明不了東西的。

朱慈炅要讓徐光啓他們‘發明’出原始機牀其實並不難,因爲所有要‘發明’的東西都在他腦海裡,這個方向肯定錯不了,剩下的就是要引導他們大膽的去想了。

雖然明朝已經有很多機牀的雛形了,但那都不能稱之爲真正的機牀。因爲它們都缺少一個核心的東西,那就是穩定的動力源。

用腳踩的、用手推的、用樹木或者竹子的彈力做動力的,那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機牀,只能算是複雜一點的工具。

系統榮耀任務給的機牀動力源,是最原始的蒸汽動力。

就算是現代人,不好好去網上查一查,也不知道這蒸汽怎麼轉化爲動力。

蒸汽機啊,想想都覺得很深奧,很複雜,很專業,一般現代人都不敢想象這東西。幾百年前的明朝就更不用說了,不大膽點,還真不敢想。

其實蒸汽機原理很簡單,要做出後世火車、輪船上用的那些先進的蒸汽機可能很困難,但是要做最原始的蒸汽機還是很簡單的。

這個蒸汽動力的原理,所有人,只要知道蒸汽這個東西的,一想就能明白蒸汽動力是怎麼一回事。

只是一般人都不會去想,更先進的電機都沒幾個人會去琢磨,誰沒事去琢磨蒸汽動力啊!

古代人不一樣,那個時候幾乎全是人力或者畜力,很多學者,科學家都在琢磨穩定的動力源。

早在公元一世紀希臘數學家希羅就發現了蒸汽是能提供功力的,他很大膽的想了,但是他想錯了方向,結果發明了一個毫無用處的玩具:汽轉球。

到了1679年法國物理學家丹尼斯·巴本在看到高壓鍋噴出的蒸汽後,也開始了大膽的聯想,他和希羅想的方向不一樣,他想的是要怎麼把這個蒸汽動力轉化成替代人力和畜力的東西,所以他製造出了第一臺蒸汽機。

略微掃了一下系統獎勵的相關知識,朱慈炅覺得蒸汽機這東西真的很簡單,他只要稍微引導一下,相信徐光啓肯定能做出來。

於是,他讓曹化淳派人傳徐光啓入宮覲見,同時又令人找來了一個燒開水的銅壺、一個小爐子和一些小物件,便開始邊燒水邊等徐光啓。

水燒開不久徐光啓就趕過來了,休息了差不多兩個時辰,他酒勁已經過去了,顯得比較拘謹,沒有中午的時候那麼隨意了。

君臣和師徒相互行過大禮之後,朱慈炅領着徐光啓來到水壺面前。

徐光啓看着已經燒開了的水的銅壺,莫名其妙的看着朱慈炅,這是想請我喝茶嗎?沒看見杯子啊!

朱慈炅當然不是想請他喝茶,他指着從壺蓋和壺嘴上冒出來的蒸汽問道:“恩師,你看到這熱氣有什麼想法?”

徐光啓更奇怪了,想法,什麼想法,這誰家不燒開水啊,所有人都見過這熱氣,這天天都能看見的東西,能有什麼想法!

他想了想,勉爲其難的回道:“回皇上的話,微臣想:這熱氣肯定很燙,不能用手去摸。”

好吧,方向不對,朱慈炅繼續引導道:“那你有沒有想過這壺蓋爲什麼會動?”

徐光啓糾結了,這麼簡單的道理有什麼好問的,但皇上問話又不得不答,他只得無奈的回答道:“這熱氣往外冒,自然就會帶着壺蓋動。”

有那麼一點意思了,朱慈炅一拍手道:“說的好,來人,把壺嘴堵上。”

一邊侍候的小太監聞言趕緊恭敬的走上來,用一塊厚布抓着一個軟木塞子,一下把壺嘴給堵上了。

這時壺蓋動的顫動的更厲害了,大有從銅壺上飛起來的架勢。

朱慈炅又盯着徐光啓問道:“恩師,明白了嗎?”

明白什麼?徐光啓尷尬了,他只得如實回道:“這個,這個,熱氣只能往一個方向冒了,好像衝力更大了。”

這個答案離動力已經很近了,朱慈炅興奮的下令道:“把壺蓋壓住。”

那小太監又取出一塊薄布,先把壺蓋包起來,然後使勁按在銅壺上。

他剛剛按住壺蓋,那壺嘴上的軟木塞“噗”的一聲就飛出去了。

徐光啓驚奇的看着壺嘴處,若有所思。

朱慈炅又引導道:“這熱氣的力不小吧?恩師現在有什麼想法?”

徐光啓下意識的點了點頭,旋即又尷尬的看着朱慈炅,他實在是想不出來朱慈炅給他看這個東東是什麼個意思。

朱慈炅又讓小太監拿來一個匆匆準備好的小圓筒,交給徐光啓,讓他仔細看看。

徐光啓接過圓筒一看,驚呆了。

從這小圓筒精緻的外觀可以看出來,這肯定是先皇的遺作,估計是用來裝茶葉什麼的。

但是,現在這個精緻的木製圓筒已經面目全非了,雕有龍鳳圖案的側面被開了上下兩個小洞,蓋子上開了一個更大的洞,一根粗糙的圓木杆從大洞裡伸出來,怎麼看怎麼怪異。

這可是先皇遺作啊,太敗家了,這東西現在可以說價值連城啊!現在全毀了!

朱慈炅當然不在乎這個,他想的是怎麼引導徐光啓儘快把原始的蒸汽機做出來。

他彷彿沒看見徐光啓的表情,繼續引導道:“恩師,打開看看。”

徐光啓一臉肉疼的掰開圓筒蓋,仔細的看起來。

裡面的東西很簡單,圓木筒裡面沒做什麼改動,就是在圓木杆上盯了塊圓木板,這圓木板正好和圓木筒的內徑差不多。

看着看着,他不由得將視線轉向水壺,他看了看從壺嘴噴出的熱氣,又看了看圓木筒側面的兩個洞,然後他把圓木筒重新蓋上,直接把側面下方的那個洞堵在水壺的壺嘴上。

“嗖”圓木筒蓋子上的圓木杆往外一衝,全突了出來。

他又把側面上方的那個洞堵在水壺的壺嘴上,“嗖”圓木筒蓋子上的圓木杆往裡一收,全縮了回去。

徐光啓不顧燙手,來試了幾次,然後,他崇拜的看着朱慈炅,這簡直太神奇了!

朱慈炅見他這個樣子,知道他已經明白了蒸汽轉化爲動力的方法,連忙趁熱打鐵道:“如果把這個圓筒做成銅的,再做大一點呢?”

徐光啓滿眼狂熱的回道:“肯定比普通人的力還大!”

朱慈炅感覺今天已經差不多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蒸汽機也不是一天能做出來的,現在最核心的東西徐光啓已經知道了,下一步還是等他將真正的銅氣缸做出來再說吧。

於是,他揮手道:“這個木筒就賞給你了,回去趕緊照這個模樣,做幾個銅的出來,大的小的都要做,多做幾個。”

他想着徐光啓這就改歡天喜地的告退了,卻不曾想到徐光啓卻是傻眼了。

他吞吞吐吐的道:“這個這個,微臣只是禮部侍郎,求工部的同僚做個望遠鏡筒還可以,做這個,人家不一定答應啊!”

朱慈炅聞言一拍額頭,尷尬的道:“恩,是朕疏忽了,王徵就在順天府吧?朕這就下旨將他調到工部任職。”

要是別的時候還怕閹黨會唱反調,但是這天卻是正好,剛答應他們任免那麼多親信,自己再任命幾個,這就是相互交換,和平共處的意思,想來閹黨會同意的,這樣麻痹效果就更好了。

當然,不能以皇上的名義去要這幾個職位,萬一被拒絕就沒有迴旋餘地了。就說是徐光啓的建議吧,誰叫他是自己的‘恩師’呢,沒有比他更純正的‘新皇一派’了,這鍋,他得背!

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十三章 神蹟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三卷 第十八章 栽贓陷害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六章 班底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六卷 第四十六章 跳腳大汗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五卷 第四十七章 太傅歸天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
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十三章 神蹟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三卷 第十八章 栽贓陷害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六章 班底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六卷 第四十六章 跳腳大汗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五卷 第四十七章 太傅歸天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