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引導

朱慈炅從書房出來以後並沒有急着派人去傳徐光啓,他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考慮。

首先,榮耀任務給的獎勵實在是太多了,到現在他都還沒理清楚自己腦袋裡面裝了多少機牀知識。

然後,參與軍工系統建設的具體人員也需要有個大概的配置計劃,光靠徐光啓他們五個是做不出武器來的。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他是皇帝,不可能天天到現場去指導徐光啓他們做機牀,做武器。所以,他都必須讓徐光啓他們完全理解各種機牀的原理,功能和作用,不然他們是做不出機牀的,就算做出來,那也用不了。

由於考慮問題太投入,朱慈炅都沒注意自己在走向何方,不知不覺他就來到明熹宗以前幹木匠活的偏殿。

以前他來乾清宮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直接到偏殿來‘監督’自己的父皇,這條路可以說是他最熟悉的。現在明熹宗都不在了,他還是下意識的走到了這裡。

朱慈炅走進偏殿,看着熟悉的木器,不由想起與明熹宗在一起的時光,一股親情涌進他的心田,他的眼中不由噙滿了淚水。

這明熹宗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父親,他對自己百般呵護,關懷備至,說不感動那是假的。但是,他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他爲了逃避責任而重用魏忠賢等一衆閹黨,以致吏制敗壞,朝政日非。

現在他走了,留下一個風雨飄搖的大明江山,朱慈炅真不知道是該感激他,還是該怨恨他。

他走到自己明熹宗休息的地方,坐在父皇常坐的小板紮上,慢慢的思考起來。

這一思考就是一個多時辰,曹化淳站在一旁,心疼的看着小皇帝,他以爲朱慈炅是在懷念先皇呢,站在那裡大氣都不敢喘一口,生怕打斷了小皇帝的憂思。

朱慈炅當然不是在懷念明熹宗,他是在考慮怎麼教授徐光啓機牀知識的問題。

他冥思苦想了一個多時辰,終於想明白了,他想出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引導。

要讓徐光啓他們明白機牀的原理,光給他們圖紙是不行的,最好讓他們自己‘發明’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做出合格的機牀。

說到這個發明,人類歷史上大多數發明都源於發明者大膽的聯想。

也就是說要發明創造一個新東西,首先必須敢想,大膽的去想,不拘俗套的去想。

然後,方向必須對,聯想、聯想,是必須有關聯的想象,如果你想的牛頭不對馬嘴,是發明不了東西的。

朱慈炅要讓徐光啓他們‘發明’出原始機牀其實並不難,因爲所有要‘發明’的東西都在他腦海裡,這個方向肯定錯不了,剩下的就是要引導他們大膽的去想了。

雖然明朝已經有很多機牀的雛形了,但那都不能稱之爲真正的機牀。因爲它們都缺少一個核心的東西,那就是穩定的動力源。

用腳踩的、用手推的、用樹木或者竹子的彈力做動力的,那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機牀,只能算是複雜一點的工具。

系統榮耀任務給的機牀動力源,是最原始的蒸汽動力。

就算是現代人,不好好去網上查一查,也不知道這蒸汽怎麼轉化爲動力。

蒸汽機啊,想想都覺得很深奧,很複雜,很專業,一般現代人都不敢想象這東西。幾百年前的明朝就更不用說了,不大膽點,還真不敢想。

其實蒸汽機原理很簡單,要做出後世火車、輪船上用的那些先進的蒸汽機可能很困難,但是要做最原始的蒸汽機還是很簡單的。

這個蒸汽動力的原理,所有人,只要知道蒸汽這個東西的,一想就能明白蒸汽動力是怎麼一回事。

只是一般人都不會去想,更先進的電機都沒幾個人會去琢磨,誰沒事去琢磨蒸汽動力啊!

古代人不一樣,那個時候幾乎全是人力或者畜力,很多學者,科學家都在琢磨穩定的動力源。

早在公元一世紀希臘數學家希羅就發現了蒸汽是能提供功力的,他很大膽的想了,但是他想錯了方向,結果發明了一個毫無用處的玩具:汽轉球。

到了1679年法國物理學家丹尼斯·巴本在看到高壓鍋噴出的蒸汽後,也開始了大膽的聯想,他和希羅想的方向不一樣,他想的是要怎麼把這個蒸汽動力轉化成替代人力和畜力的東西,所以他製造出了第一臺蒸汽機。

略微掃了一下系統獎勵的相關知識,朱慈炅覺得蒸汽機這東西真的很簡單,他只要稍微引導一下,相信徐光啓肯定能做出來。

於是,他讓曹化淳派人傳徐光啓入宮覲見,同時又令人找來了一個燒開水的銅壺、一個小爐子和一些小物件,便開始邊燒水邊等徐光啓。

水燒開不久徐光啓就趕過來了,休息了差不多兩個時辰,他酒勁已經過去了,顯得比較拘謹,沒有中午的時候那麼隨意了。

君臣和師徒相互行過大禮之後,朱慈炅領着徐光啓來到水壺面前。

徐光啓看着已經燒開了的水的銅壺,莫名其妙的看着朱慈炅,這是想請我喝茶嗎?沒看見杯子啊!

朱慈炅當然不是想請他喝茶,他指着從壺蓋和壺嘴上冒出來的蒸汽問道:“恩師,你看到這熱氣有什麼想法?”

徐光啓更奇怪了,想法,什麼想法,這誰家不燒開水啊,所有人都見過這熱氣,這天天都能看見的東西,能有什麼想法!

他想了想,勉爲其難的回道:“回皇上的話,微臣想:這熱氣肯定很燙,不能用手去摸。”

好吧,方向不對,朱慈炅繼續引導道:“那你有沒有想過這壺蓋爲什麼會動?”

徐光啓糾結了,這麼簡單的道理有什麼好問的,但皇上問話又不得不答,他只得無奈的回答道:“這熱氣往外冒,自然就會帶着壺蓋動。”

有那麼一點意思了,朱慈炅一拍手道:“說的好,來人,把壺嘴堵上。”

一邊侍候的小太監聞言趕緊恭敬的走上來,用一塊厚布抓着一個軟木塞子,一下把壺嘴給堵上了。

這時壺蓋動的顫動的更厲害了,大有從銅壺上飛起來的架勢。

朱慈炅又盯着徐光啓問道:“恩師,明白了嗎?”

明白什麼?徐光啓尷尬了,他只得如實回道:“這個,這個,熱氣只能往一個方向冒了,好像衝力更大了。”

這個答案離動力已經很近了,朱慈炅興奮的下令道:“把壺蓋壓住。”

那小太監又取出一塊薄布,先把壺蓋包起來,然後使勁按在銅壺上。

他剛剛按住壺蓋,那壺嘴上的軟木塞“噗”的一聲就飛出去了。

徐光啓驚奇的看着壺嘴處,若有所思。

朱慈炅又引導道:“這熱氣的力不小吧?恩師現在有什麼想法?”

徐光啓下意識的點了點頭,旋即又尷尬的看着朱慈炅,他實在是想不出來朱慈炅給他看這個東東是什麼個意思。

朱慈炅又讓小太監拿來一個匆匆準備好的小圓筒,交給徐光啓,讓他仔細看看。

徐光啓接過圓筒一看,驚呆了。

從這小圓筒精緻的外觀可以看出來,這肯定是先皇的遺作,估計是用來裝茶葉什麼的。

但是,現在這個精緻的木製圓筒已經面目全非了,雕有龍鳳圖案的側面被開了上下兩個小洞,蓋子上開了一個更大的洞,一根粗糙的圓木杆從大洞裡伸出來,怎麼看怎麼怪異。

這可是先皇遺作啊,太敗家了,這東西現在可以說價值連城啊!現在全毀了!

朱慈炅當然不在乎這個,他想的是怎麼引導徐光啓儘快把原始的蒸汽機做出來。

他彷彿沒看見徐光啓的表情,繼續引導道:“恩師,打開看看。”

徐光啓一臉肉疼的掰開圓筒蓋,仔細的看起來。

裡面的東西很簡單,圓木筒裡面沒做什麼改動,就是在圓木杆上盯了塊圓木板,這圓木板正好和圓木筒的內徑差不多。

看着看着,他不由得將視線轉向水壺,他看了看從壺嘴噴出的熱氣,又看了看圓木筒側面的兩個洞,然後他把圓木筒重新蓋上,直接把側面下方的那個洞堵在水壺的壺嘴上。

“嗖”圓木筒蓋子上的圓木杆往外一衝,全突了出來。

他又把側面上方的那個洞堵在水壺的壺嘴上,“嗖”圓木筒蓋子上的圓木杆往裡一收,全縮了回去。

徐光啓不顧燙手,來試了幾次,然後,他崇拜的看着朱慈炅,這簡直太神奇了!

朱慈炅見他這個樣子,知道他已經明白了蒸汽轉化爲動力的方法,連忙趁熱打鐵道:“如果把這個圓筒做成銅的,再做大一點呢?”

徐光啓滿眼狂熱的回道:“肯定比普通人的力還大!”

朱慈炅感覺今天已經差不多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蒸汽機也不是一天能做出來的,現在最核心的東西徐光啓已經知道了,下一步還是等他將真正的銅氣缸做出來再說吧。

於是,他揮手道:“這個木筒就賞給你了,回去趕緊照這個模樣,做幾個銅的出來,大的小的都要做,多做幾個。”

他想着徐光啓這就改歡天喜地的告退了,卻不曾想到徐光啓卻是傻眼了。

他吞吞吐吐的道:“這個這個,微臣只是禮部侍郎,求工部的同僚做個望遠鏡筒還可以,做這個,人家不一定答應啊!”

朱慈炅聞言一拍額頭,尷尬的道:“恩,是朕疏忽了,王徵就在順天府吧?朕這就下旨將他調到工部任職。”

要是別的時候還怕閹黨會唱反調,但是這天卻是正好,剛答應他們任免那麼多親信,自己再任命幾個,這就是相互交換,和平共處的意思,想來閹黨會同意的,這樣麻痹效果就更好了。

當然,不能以皇上的名義去要這幾個職位,萬一被拒絕就沒有迴旋餘地了。就說是徐光啓的建議吧,誰叫他是自己的‘恩師’呢,沒有比他更純正的‘新皇一派’了,這鍋,他得背!

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九章 召見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六章 班底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
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九章 召見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六章 班底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