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

崇正十九年,大明帝國可謂喜事不斷,剛過完年,崇正皇帝便下詔,冊封大皇子朱和堭爲太子,整個大明舉國歡慶。

緊接着,又一個驚天的大喜訊,其爆炸程度,甚至蓋過了冊封太子這件事!

是什麼事冊封太子還重大呢?

要說這件事,如果光聽名字,還真沒什麼大不了的,是皇賞賜羣臣了。

賞賜羣臣這種事,幾乎每一個皇帝都會做那麼幾回,還真不是什麼稀罕事,但是,朱慈炅這次賞賜的可不是金銀財寶、綾羅綢緞,而是爵位和領地!

更爲誇張的是,他賞賜的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幾十個。

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有明一朝,賞賜給非皇族人員的爵位和領地本來少的可憐,大規模賞賜爵位和領地的事情也太祖和成祖兩位皇帝做過,其他皇帝,能賞賜一兩個爵位出去不錯了,超過十個的都沒有,更別說幾十個了。

朱慈炅這麼大規模的賞賜爵位和領地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他是有諸多考慮的。

首先,自他繼位以來,幾乎年年征戰,無數將士爲大明捨生忘死,征戰四方,開疆擴土,不賞賜,說不過去

然後,官也有很多人爲了大明廢寢忘食,日夜奮戰,使得大明的強盛程度超過了以往任何朝代,不賞賜,也說不過去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皇室需要人扶持,他在位的時候還可以靠自己的威望鎮壓四方,保持大明帝國的穩定,一旦他不在了,他的子孫又靠什麼來維持大明帝國的穩定呢?

要知道,現在的大明帝國,光本土面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四千多萬平方公里,再加殖民地和藩屬國,整個大明帝國幾乎佔據了世界三分之一的土地!

在這麼巨大的利益面前,要想人不打主意那是不可能的。

而他又不能保證自己的子孫個個都才能出衆,力壓羣雄,這樣一來,他必須爲子孫後代留下一幫保駕護航的人。

這些人自然是這些獲得爵位的人了,也是所謂的勳貴之後,因爲他們的利益和皇室息息相關,一旦皇室垮臺,他們能保住爵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他們絕對不會眼睜睜的看着皇室垮臺。

其實,原本,明朝還是有一些勳貴的,可惜在土木堡一役,幾乎被大太監王振給害死完了,所以從那以後,大明皇室一年不如一年,經常被太監又或是官集團耍的團團轉!

這次,朱慈炅是要把這個短板補起來,爲自己的子孫後代留下一幫保駕護航的勳貴。

這次封賞的規模,可以說僅次於大明立朝之初,太祖皇帝的封賞。

所有一等軍團的軍團長全部被封爲公爵,計有:

虢國公盧象升

許國公曹詔

薊國公孫傳庭

陳國公侯世祿

鄧國公鄭芝虎

申國公黃龍

莒國公秦良玉。

另外官也有兩人被封公爵,分別是:

紀國公畢懋康

滕國公孫元化。

所有二等軍團的軍團長全部被封爲侯爵,計有:

舒城侯秦拱明

管城侯滿桂

葛城侯毛龍

谷城侯楊耿

柏城侯陳暉

桐城侯鄭興。

另外官也有兩人被封侯爵,分別是:

蘇城侯王徵

諸城侯宋應星

所有三等軍團的軍團長則全部被封爲伯爵,由於人數較多,在這裡不一一羅列了。

所有功臣當,唯有鄭成功沒有封公爵,因爲他是鎮南王世子,註定要繼承鎮南王之位,公爵對他來說反而是小了,不過,爲了獎勵他的功勞,朱慈炅直接下旨,將舊港承宣布政使司改爲鄭國,賞賜給鄭成功作爲封地。

鄭成功也是唯一一位封地在大明帝國本土的了,其他的公侯封地全部在北美大陸的殖民地,公爵賞賜良田萬頃,侯爵賞賜良田千頃,伯爵賞賜良田百頃,不過,這些都要等那邊屯衛駐防完畢才能慢慢圈出來。

封賞的旨意一公佈,自然又是一場歡慶,這裡不再贅述了。

緊接着,朱慈炅又開始調動軍隊,佈局全球,以策安全。

原本他想着三百多萬正規軍隊太多,打完仗之後肯定要解散一部分,卻不曾想,大明最終打下了這麼大的領土,而且還要派駐軍隊監視和控制反哈布斯堡聯盟列強,結果,正規軍團數量都好像有點不夠用了。

當然,這些都是好事,領土越大國力越強,控制住了反哈布斯堡聯盟列強,不用擔心他們以後發展起來威脅大明,何樂而不爲呢。

現在他要做的是將這三百多萬軍隊駐紮在最合適的地方,以保證大明帝國的霸主地位不被動搖。

陸軍的駐防主要還是以五個一等軍團爲核心,其:

陸軍大元帥盧象升率天雄軍駐紮在金山港,負責整個北美殖民地的防務。

麾下楊忠統帥的忠勇軍則駐紮在弗吉尼亞,負責北美東海岸的防務。

陸軍副元帥孫傳庭率秦軍駐紮在鹿特丹,負責整個歐陸的防務

麾下有駐紮在沙俄的邊防軍第一軍團

駐紮在瑞典的邊防軍第二軍團

駐紮在烏山的邊防軍第三軍團

駐紮在丹麥的邊防軍第四軍團

駐紮在英國的東江軍

駐紮在法國的定遼軍。

陸軍副元帥曹詔率關寧軍駐紮在關寧城,負責整個北亞的防務

麾下有滿桂統帥的遼東軍

洪承疇統帥的陝西預備兵團

左良玉統帥的山西預備兵團

吳三桂統帥的河南預備兵團

遠征軍第一軍團調回坎大哈駐守,負責整個南亞的防務,

麾下有秦翼明統帥的遠征軍第二軍團

張應槐統帥的江南預備軍團

劉大受統帥的廣南預備軍團

謝朝佐統帥的雲南預備軍團

還有駐紮在歐亞運河的武威軍也歸其統轄。

而秦良玉則率禁衛軍第一軍團在大明京城駐守,

麾下史可法統帥的禁衛軍第二軍團先在東勝神州駐守,至於以後怎麼調整,那也要等到他退位了。

海軍的八個艦隊主要還是按需求分散在各大海域。

其,海軍禁衛軍團駐紮在東大營,拱衛京城安全

北洋水師駐紮在敦刻爾克,震懾反哈布斯堡聯盟海軍

南洋水師駐紮在星城港,負責南洋海域防務

北海艦隊駐紮在金山港,負責北美海域防務

東海艦隊駐紮在南大營,負責東南海域防務

南海艦隊駐紮在歐亞運河,負責運河安全

北極艦隊駐紮在通古斯城,負責北極海域防務

海軍預備軍團則暫時派駐東勝神州,負責來回轉運物資。

這樣佈局下來,無論哪裡出現問題,短時間內最少都可以聚集五十萬以的大軍,可以說整個大明已固若金湯,整個世界也皆在掌控!

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九章 明爭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八卷 第七十章 協助盟友之墨西哥城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
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九章 明爭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八卷 第七十章 協助盟友之墨西哥城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