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班底

送走徐光啓後,朱慈炅又匆匆的回到乾清宮書房,既然想用交換的方式來將自己的班底安排到京師六部,那原來已經批紅的官員任免奏摺就不能發下去了,要留下來和閹黨討價還價啊!

還好,朱由檢和孫承宗還在忙着批閱其他奏摺,批閱好的都擺在一邊,還沒來得及發往各部。

這兩人見朱慈炅去而復返,都有點莫名其妙,信王朱由檢忍不住問道:”皇上可有什麼吩咐。“

朱慈炅假裝無聊的到處翻了翻,然後天真的道:”聽恩師徐光啓說,畢懋康、孫元化、王徵、宋應星這幾個人都還不錯,他們現在都沒什麼事做,怪可惜的,我想在六部給他們安排幾個差事。“

好吧,這剛一當上帝師就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了,誰不知道這幾個人都是徐光啓的好友啊。

徐光啓這鍋背的,真是躺着也中槍啊,關鍵他自己還不知道自己已經中槍了!

孫承宗當然不會以爲這是朱慈炅的意思,一個五歲的小孩能有扶植親信的想法嗎?絕對是徐光啓這貨的主意!

他考慮了一下,試探着問道:”不知道皇上想給他們安排什麼差事,這幾人除了宋應星是個舉人,其他都是進士,原來的職位可不低。“

朱慈炅無所謂的答道:”畢懋康給他安排個工部侍郎吧,孫元化可以到兵部當個郎中,管管兵器;王徵就讓他到工部當個郎中,管管制器;至於宋應星就讓他在王徵手下當個司務吧。“

孫承宗聞言,掂量了一下,除了畢懋康是個正三品,孫元化和王徵都只有正五品,宋應星更是隻有正九品,這個要求倒不過分,但是這還得閹黨同意啊,孫元化還好說,孫承宗就是兵部尚書,隨隨便便就把他安排了,但是其他三人就不好說了,工部現在可是閹黨的天下。

於是,他提醒道:”兵部倒好安排,工部那邊,閹黨怕是不會同意啊!“

朱慈炅假裝生氣道:”這些任免的奏摺不是還沒發下去嗎?他們要敢不同意,我就把這些奏摺留中,讓他們的人也當不了官。“

孫承宗只道這是小孩子的氣話,沒怎麼在意,他提議道:”皇上,要不找周應秋和吳淳夫前來商議一下?“

商議就商議唄,量他們也不敢不同意,如果撕破了臉,大家都不好過。

於是,朱慈炅下旨,宣周應秋和吳淳夫乾清宮正殿議事。”

周應秋和吳淳夫接到旨意,心裡都是害怕的,生怕孫承宗和朱由檢乘機收拾他們。但皇上的旨意又不得不遵,抗旨那可是死罪,如果他們膽敢抗旨,那都不用找藉口了,直接拉出去砍了都是白砍。

周應秋和吳淳夫忐忑的來到乾清宮,很快就發現,他們完全想錯了,皇上叫他們來壓根就不是想找他們茬,皇上或者說是孫承宗竟然是找他們來商量官員任免的!

朱慈炅的意思很簡單,你們任免官員的奏摺我可以全部通過,作爲回報,我提幾個人的你們也別反對了。

大家在友好的氣氛上商議了個把時辰,周應秋和吳淳夫很識趣的同意了對畢懋康等四人的任免,作爲交換,朱慈炅也同意將他們任免官員的奏摺全部批了,其實他們不同意奏摺也全批了,只是周應秋和吳淳夫不知道而已。

最後畢懋康等四人都按朱慈炅的意思安排了職位:

畢懋康任工部右侍郎,正三品;

王徵任工部營繕清吏司郎中,正五品;

孫元化任兵部武庫清吏司郎中,正五品;

宋應星任工部營繕清吏司司務,正九品。

經過這次商議,閹黨們逐漸放鬆了警惕,那些核心成員不再愁眉苦臉,連魏忠賢都在田爾耕的保護下進宮參見了小皇帝,駱養性並沒有在宮門埋伏他,一切好像都回到了明熹宗在位的時候。

每天早朝,小皇帝朱慈炅都坐在那裡一言不發,好像對朝政完全不感興趣。孫承宗也沒有發動東林黨彈劾閹黨,不慍不火,彷彿是一個老好人。信王朱由檢更是像雕塑一樣站在那裡,從來沒有開口說過話。

沒有想象中的爭鋒相對,也沒有想象中的清洗,小皇帝壓根就不理朝政,別說他早朝不說話了,下了早朝更誇張,批閱奏摺的事情全都交給朱由檢和孫承宗了,他自己成天跟帝師徐光啓還有畢懋康等親近的大臣混在一起,不知道是在學習呢還是在玩呢。

閹黨以爲事情就這樣過去了,小皇帝也跟明熹宗一個德性,壓根就不想管他們,只要不主動去招惹他,就不會有事。

這事情當然不會就這樣算了,孫承宗從來沒想過要放過閹黨,他正在秘密收集閹黨成員的資料,只要袁可立和秦良玉到位,他就會讓魏忠賢明白花兒爲什麼這樣紅。

朱慈炅也不是在玩,畢懋康等人相繼到位以後,他召集所有親信開了一個小會,將各人的職責初步確定了一下。同時還在徐光啓的配合下表演了一把‘神蹟’,把幾個親信忽悠的暈乎乎的,真以爲他是神仙下凡呢。

至此他的班底終於初步到位了,各人的職責也明確了:

禮部右侍郎、東閣大學士徐光啓負責‘發明創造’,也就是將朱慈炅腦海裡的軍工知識轉化爲文字性的東西和圖紙,功能跟我們現在用的打印機差不多,只是在‘大印’的過程中,他將‘打印’內容都吃透了。

工部右侍郎畢懋康暫時負責收集所有大明朝的槍械資料,燧發槍不需要他設計,只要時間一到,圖紙自然會出現在朱慈炅的腦海,到時候再教給他就行了,朱慈炅主要是想引導他做一個系列出來。畢竟軍隊不可能只裝備普通的長管燧發槍,長的短的,單發的多發的等都必須有。就像現代軍隊一樣,不可能只裝備步槍,手槍、機槍、衝鋒槍都必須有。只要第一把燧發槍做出來,按它的原理再轉化爲其他各種類型並不是很複雜的事情。

工部營繕清吏司郎中王徵主要負責收集各種手工機牀的資料,朱慈炅想從中找出與腦海裡原始機牀相似的東西,然後再引導他做出來。

兵部武庫清吏司郎中孫元化主要負責打炮,也就是測試火炮的性能,朱慈炅準備慢慢引導他將炮戰的理論總結出來,慢慢將彈道、座標、定點清除、密集攻擊等現代炮戰理論運用於實戰。

工部營繕清吏司司務宋應星主要負責製造,相當於現在的生產廠長,他手下有一大幫工匠,朱慈炅和徐光啓等人想要做什麼東西直接找他就行了。

最後一位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曹化淳,他是經過正規培訓的職業太監,文武雙全,忠誠可靠。不像那半路出家的魏忠賢,隻字不識、奸詐狡猾。

朱慈炅通過幾天的觀察,感覺他的忠誠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發自內心的,慢慢的也就將他視爲自己的親信了,畢竟收拾了魏忠賢之後還要有人給他去管着東廠和錦衣衛,曹化淳就是個很合適的人選。

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章 閹黨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
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章 閹黨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