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

京城的正月很冷,氣溫一般都在零度以下,早晚更是冷的厲害,零下十幾度都是很正常的。一般人都會窩在家裡,圍在炕上,抱抱老婆,逗逗兒女,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基本不會出門。

朱慈炅自然不能像一般人一樣天天賴在炕上抱着明月,或者說讓明月抱着,享受溫馨甜蜜的時光。因爲他是皇上,整個大明有無數的事情等着他去處理。

剛過完年節,朱慈炅便迫不及待的來到王恭廠,親自啓動了第一臺機牀,以此宣告大明正式開始生產先進的火藥武器--燧發槍。

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隨着燧發槍的逐漸普及,大明的軍隊將在裝備上超越當時所有國家,逐漸成爲軍事強國。同時,一種新的戰鬥模式將登上歷史舞臺,熱武器將逐漸主宰戰場。

當然,由於人員嚴重不足,燧發槍的產量並不是很高,添加了十多臺機牀之後,一個月也只能堪堪做出兩千把。朱慈炅準備等做出大概五千把後,統一給神機營換裝,然後再由神機營教導三軍營,將火藥武器作爲京營的常規武器,逐漸取代刀槍箭戟。

燧發槍的生產纔剛剛開始,崇正朝的第一次科舉卻已經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

科舉是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是古代平民晉身官場的唯一途徑。所以,科舉制度在古代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朝廷重視,黎民百姓更重視。

在古代有句詩叫:“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句詩的意思就是,人生最大的兩件喜事,一是娶妻生子、傳宗接代,還有就是考中進士、金榜題名,由此可見民間對科舉的重視程度。

科舉這麼重要的事情自然不能遲到,會試是二月份開始,各地的舉人一般都會提前一個月左右趕到京師。因此,剛過完年節,京城裡就陸續出現全國各地前來趕考的舉人,這其中就有歷史上大大有名的民族英雄史可法。

史可法,字憲之,開封府祥符縣人,萬曆三十年(公元1602年)十一月初四日寅時生。自幼天姿聰慧,勤學好問,聞名鄉里。十八歲時拜東林黨領袖左光斗爲師,在其教導下更是銳意進取,發奮苦讀,剛過二十便鄉試中舉。左光斗對他寄予厚望,有意栽培他爲接班人,帶領東林黨,帶領大明走向輝煌。

然而,天不遂人願,東林黨在接下來與閹黨的鬥爭中一敗塗地,左光斗等‘東林六君子’先後被魏忠賢殘害致死。隨後,魏忠賢又開始對東林黨進行清洗,無數東林黨人含冤而死,史可法也因此在天啓五年(公元1625年)乙丑科的會試中名落孫山。

苦熬了兩年,形勢終於逆轉,天啓帝駕崩,魏忠賢失寵,新皇開始重用東林黨人,最後,更是在太傅孫承宗的策劃下一舉將閹黨一舉成擒。

然而此時,整個大明已經被閹黨腐蝕的千瘡百孔,後金在遼東一再挑起戰事,西北的農民紛紛揭竿而起,大明的江山風雨飄搖。

正是這個時候,史可法秉承先師的遺願,懷着救國救民的夢想,重回京師,參加戊辰科會試。

在會試中他發揮的還算可以,如願進階成爲三百名貢生當中的一位,今天就是殿試的日子了,這纔是真正排定名次,決定人生命運的時刻。

史可法早早的就起來了,飽食一頓,沐浴更衣之後便趕到皇城外的奉天門,此時還只有卯時一刻。

殿試將於辰時開始,貢生在卯時四刻之前到達奉天門即可,但此時奉天門外的廣場已經聚集了很多學子,三個一羣,五個一堆,議論考題,談論時政,好不熱鬧。

史可法站在人羣邊上,擡頭望着皇城,一言不發,顯得有些孤傲。並不是他驕而不羣,實在是因爲他是往屆生,這一屆的舉人他還真一個都不認識!

卯時四刻,奉天門緩緩打開,一隊禮部官員從城門裡走出來,開始報名整隊,宣佈考場紀律。然後一衆學子便隨着這些官員走入奉天門,沿御道過皇城、進午門、跨過金水橋,穿過皇極門,來到皇極殿外的廣場。

此時御道兩邊的廣場上已經擺滿了單獨的桌椅,每個書桌上都文房四寶齊全,一看就是給這些貢生準備的。

崇正皇帝朱慈炅坐在皇極殿大門外高高的臺階上,等待着一衆門生前去參拜。

這是殿試的規矩,每個貢生都要單獨上前參拜皇上、領取試題,寓意這些貢生都是天子門生。

朱慈炅一本正經的坐在龍椅上,面帶微笑,對着前來參拜的貢生一一額首示意,這樣的動作重複上百遍,他感覺自己都快變成鵪鶉了,心裡不由腹誹道:“要不要這麼搞啊,一起上前不就得了,非得一個個來。”

心裡雖然不情願,他還不能顯露出一絲不耐煩,因爲這些貢生以後名義上就是他的門生了,在古代欺師等於滅祖,很少有人敢不聽自己師傅的,所以這些門生對他的忠誠度相對來說會比較高,這就是一種政治資本,以後慢慢的把這些人提拔起來,朝廷上下反對的聲音就會慢慢變少。不像現在,動不動就有人跳出來唱反調,然後就是一堆人跟着起鬨,讓他很多想法都無法付諸實施。

正當他倍感無趣時,一個面色微黑,滿臉剛毅的貢生走上前來,跪在地上朗聲道:“學生史可法參見皇上。”

朱慈炅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史可法!不會是重名吧?他下意識的問道:“可是先帝時左僉都御史左光斗的弟子史可法?”

史可法聞言激動的渾身直抖,皇上竟然聽說過他,這是多大的榮耀啊,他連忙磕頭道:“正是學生。”

朱慈炅精神一震,勉勵道:“令師清正廉明、磊落剛直,實乃爲官典範,望你不要墮了他的威名,下去好好答題吧。”

史可法領了試題,千恩萬謝的下去了,他這還沒開始答題呢,朱慈炅卻開始考慮怎麼用史可法了。

這史可法可不是一般人,用的好了東林黨的問題就解決了。

經過上兩次的教訓,朱慈炅見識到了東林黨勢力的恐怖,這幫人權傾朝野,已經到了可以左右帝王決策的程度,不好好整治一下,大明還真有可能會亡在他們手裡。

朱慈炅當然不會愚蠢的想去吧他們清洗掉,東林黨裡有奸臣更有忠臣,而且一旦清洗,殺掉的一般都是忠臣,那些奸臣連投降滿清都做的出來,想在他們熟悉的大明朝廷把他們清洗掉簡直是不可能的。既然不能清洗那就只有想辦法控制了,而這史可法就是他控制東林黨的希望。

史可法是東林黨領袖左光斗的接班人,爲人正直,廉信奮發,在東林黨內聲望很高,說他是東林黨的太子都不爲過。

有人肯定會說,東林黨太子這種比喻簡直就是無稽之談,他史可法現在還是一介書生,無官無職,憑什麼說他是東林黨太子。

其實這樣說是有依據的,史可法在東林黨中的地位從他後面的職位就可以看出來。崇禎當皇帝那會兒戊辰科的狀元是劉若宰,史可法是三甲第三十八名,都排到百名之外去了,最後兩人的職位卻是天壤之別,不是劉若宰比史可法高,而是史可法比劉若宰高。

史可法最後的職位是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領江北督師官居一品,升無可升。而劉若宰呢,到死都只是翰林院侍講學士,一個從五品的小官。

十來年時間就可以從一個三甲同進士出身的官場新丁扶搖直上直到官居一品,沒有東林黨的全力支持,他怎麼可能爬的這麼高,又怎麼可能爬的這麼快。

由此就能看出來,史可法就是東林黨公認的領袖接班人,也就是說只要把他培植爲親信,再順勢把他扶上高位,就可以利用他控制東林黨,爲朝廷所用。

朱慈炅越想越覺得史可法這個人一定要培植成親信,至於怎麼培植嗎,現在不就有一個大好機會,直接把他點爲新科狀元不就得了!

殿試的名次本來就是皇上說了算,再加上史可法在東林黨的地位,點他爲狀元就更不會有人反對了。

就這樣,還沒開始答題,史可法已經是新科狀元了。

第二十章 明月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十八卷 第七十章 協助盟友之墨西哥城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進理念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七章 實驗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二十四章 提拔
第二十章 明月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十八卷 第七十章 協助盟友之墨西哥城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進理念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七章 實驗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二十四章 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