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

古有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那時蜀漢大軍才七十多萬,分散駐紮竟能連營七百餘里,王嘉胤手下有大軍將近十五萬,雖是集中駐紮,但大營的範圍也是大的驚人,不說縱橫百餘里,前後左右加起來十餘里還是有的。

如此大的範圍就是慢慢走一圈怕也得個把時辰,且戰且走的話費的時間就更多了,所以當盧象升率軍將王嘉胤大營完全佔領時,已經過去兩三個時辰了。此時天際已經露出曙光,盧象升邊打馬巡視着敵營,邊令親衛通知各路將領前來彙報戰況。

一個個將領相繼前來彙報,盧象升身後的人越來越多,待所有將領都到齊了,卻一直沒有聽到王自用和高迎祥他們的消息,盧象升不由好奇的問道:“王嘉胤手下的大將呢,怎麼一個都沒逮着?”

副將張弘業聞言拱手道:“要不末將去問問那些俘虜吧。”

盧象升點頭道:“恩,那就辛苦張將軍了。”

不久,張弘業就跑回來了,他氣急敗壞的道:“他孃的,這羣孬種,全跑了!”

盧象升連忙追問道:“怎麼回事?”

張弘業聞言一楞,他這會兒纔想起是在跟總督大人說話,剛也是氣暈頭了,所以說話有點粗鄙,他尷尬的咳了幾聲,這才拱手回道:“啓稟總督大人,王自用、高迎祥那幫人全跑了,據那些俘虜招供,剛開戰不久他們就帶着手下的人馬往西邊逃竄而去,結果被我們埋伏在營外的火槍兵給打回來了,緊接着,他們就竄到營後,翻過後山跑了!”

盧象升不無可惜的道:“這幫賊寇,跑的倒是挺快的,算了,既然他們都跑了,這大營也沒什麼好巡視的了,你們都各自去領着手下就地埋鍋造飯吧。”

衆將聞言,無不面露喜色,這一仗到此也就算結束了,都忙了一晚上了,誰不想去吃口熱飯好好休息一下呢。

盧象升雖然有點遺憾,但並沒有太過在意,跑了就跑了吧,他也沒想着能把他們全逮住,這一戰的主要目的是把王嘉胤的大軍打散。在他看來現階段唯一對他有威脅的就是王嘉胤這十多萬大軍了,其他賊寇最多也就兩三萬人馬,根本就不能與他手下的十萬大軍抗衡,只要將這股賊寇打散,其他賊寇就不足爲懼了。

情況真的會和他想的一樣嗎?這回他恐怕是要失算了。

這邊盧象升統計統計戰況,孫元化押着俘虜的賊寇去遼東等暫且按下不表。

話說王自用和高迎祥等人狼狽逃回平陽府後將王嘉胤留在老窩的財富一分,大家才坐下來開始商議怎麼對付盧象升的問題,憑他們這點人肯定是幹不過盧閻王了,怎麼辦呢,盧閻王遲早要追到平陽來的,難道他們又逃回陝西去嗎?

最後還是高迎祥提議,請義軍中的另一個大首領羅汝纔來合計合計,看他有什麼辦法沒。

爲什麼高迎祥會羅汝才呢?前文提到過,明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人物基本都出自王嘉胤的手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爲這王嘉胤起事較早,又攻佔了一座縣城,而且還稱王開府,很有一股帶領大家掀翻當時朝廷的架勢,所以凡是有點想法,又有點能力的義軍首領全部都投到了他的麾下。不說別的,要是王嘉胤真的成事了,他們起碼也是開國功臣,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現在雖然王嘉胤被殺了,集合在他手下的大軍也潰散了,但他們這些人仍舊是義軍中最大的幾股勢力。因爲他們中間最差的手下也有一萬多號人,而且都是久經沙場的老油子;其他義軍基本上都是幾千人,手下也都是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那戰鬥力根本沒法跟他們相比。

這其中也有例外,像羅汝才就是個最大的例外,他手下也有一萬多人,而且戰鬥力也不弱,他們中任何一個人放單都不一定是他的對手。

當然,高迎祥想請他來並不是看重他手下那一萬多號人,他們這幫人的手下再加上王嘉胤手下的五萬多人馬都敗了,現在再加上羅汝才那點人馬也一樣幹不過盧閻王,他看重的是羅汝才的智計。

羅汝才外號“賽曹操”,足智多謀,又頗講義氣,與各路義軍的關係都不錯,如果說義軍中能有人想出對付盧閻王的辦法,那這個人非羅汝才莫屬。

羅汝才果然講義氣,聽說高迎祥找他幫忙,他毫不猶豫的就來了;他的足智多謀也不是吹的,高迎祥纔剛把情況和他一說,他立馬就有了對策。

其實這個對策很簡單,那就是號召所有平陽府的義軍聯合起來抵禦盧閻王。這會兒又有人要罵了,這是屁的足智多謀啊,這麼簡單的對策誰想不出來。

羅汝才的足智多謀當然不止於此,高迎祥他們也想過要號召大家聯合起來抵禦盧閻王,但人家憑什麼聽你的,自己管自己自在逍遙不好嗎,偏要跑過來聽你的指揮,有病啊?

羅汝才的足智多謀就體現在這個號召方法上,他知道這些農民軍的首領都是些牽着不走騎着走的貨色,你好意去求他們,他們能尿你一臉,要讓他們乖乖跑過來,唯有威脅他們,讓他們感覺再不過來就會沒命。

所以他派去通知那些首領的人都是這樣說的:

告訴你們一個很不幸的消息,朝廷派了個狠人來收拾我們了,這個狠人外號“盧閻王”,手下有十萬大軍,見誰滅誰,一個活口都不留。你們不相信的話可以去打聽一下,府谷王王嘉胤你們知道吧,他的人頭已經被盧閻王拿去當夜壺了。你們要不想死就來翼城跟我們一起對付盧閻王,要是不來,到時候被盧閻王砍了可別怪我們沒通知你。

王嘉胤被殺這麼大的事情在義軍中自然是傳的極快的,各路義軍首領稍微打聽一下就知道了,這還得了,那王嘉胤手下可有十多萬人馬,都被盧閻王幹掉了,他們這些小角色豈不被人家一個手指頭就捏死了!

於是,各路義軍首領紛紛跑到翼城會盟,加上王自用、高迎祥和羅汝才他們這幾路,最後總共集結了三十六路義軍,號稱三十六營。

這三十六營多則三四萬人、少則五六千人,總共二十七八萬,他們以紫金樑王自用爲首,駐紮在翼城附近,就等盧閻王前來,一擁而上,把他給做了!

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序章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四卷 第四十九章 列強幹涉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三章 神蹟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
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序章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四卷 第四十九章 列強幹涉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三章 神蹟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