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

明軍的糧道這麼容易被截嗎?當然不可能,盧象升制定的戰術核心就在保護糧道上,百萬明軍怎麼可能讓戈洛文率幾萬人又或十多萬人把糧道給截了。

明軍的推進計劃,主要就是圍繞着鐵路線進行的,南北兩線的步兵都沿着鐵路線前進,如果沒有什麼堅固的堡壘需要攻克,他們一般不會離開鐵路線百里範圍。

而且,南北兩線的明軍還在鐵路沿線交叉修築棱堡,兩線的步兵每隔一百多裡就找個合適的地方修築一個衛所大小的棱堡,並留下五千人駐守。

也就是說,鐵路沿線每隔幾十裡就會有一座棱堡,而且棱堡之間都有電報通訊,還有無數小隊交叉巡邏,戈洛文的部隊不管被哪個棱堡的明軍現了,很快就會被兩個棱堡的明軍纏住,一天之內就會有十來個棱堡的明軍前來支援,他壓根就別想破壞鐵路線。

這些棱堡也是以後大明統治西伯利亞的基礎,一旦大明拿下西伯利亞,遼東和奴兒干都將成爲大後方,朱慈炅將把河南預備軍團和陝西預備軍團調過來駐守這些鐵路沿線的棱堡,只要鐵路在,大明對西伯利亞的統治就將固若金湯。

當然,明軍的糧草不光能通過鐵路運送,還能通過河流運送,當初制定的計劃可是水6並進。

西伯利亞的河流可不少,大的就有三條,最東邊是列拿河也就是現在的感恩河,中間那條叫葉泥河,西邊那條叫鄂畢河。

這三條大河及其支流幾乎覆蓋了整個西伯利亞,像感恩河和葉泥河的支流,最近的距離都不到百里,而兩條和主幹之間的距離卻有五六千里,也就是說,這五六千里範圍內幾乎遍佈了這兩大河流的支流!

沙俄正是利用這三大水系逐漸蠶食金帳汗國和西伯利亞汗國的疆域,用各類戰艦運送糧草輜重和軍隊,將沿岸的遊牧部落一個個擊敗,最終才佔據了整個西伯利亞。

當然,他們的戰艦並不是很大,對付沒有槍炮的遊牧部落還可以,跟大明帝國海軍比起來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

戈洛文之所以盼不到那十萬兩軍餉也是這個原因,那時候北海艦隊正進駐感恩河流域呢,羅佐夫派來的幾艘小戰艦自然被他們輕輕鬆鬆給收拾了。

楊耿還在奇怪呢,怎麼趕個路還能白撿十萬兩白銀,這沙俄還真是有錢啊!

殊不知羅佐夫和戈洛文都要被他氣的噴血了,羅佐夫是白送了大明十萬兩銀子,答應給人的報酬沒送到;戈洛文更是白白損失了四萬人馬,錢毛都沒看見一根。

不過,他們的噩夢還只是剛剛開始,因爲大明的海軍實力對他們手下那些河道里的小戰艦或者說小戰船那簡直是碾壓性的強大,他們引以爲傲的水上優勢在明軍面前就是個笑話。

感恩河流域還算好的,因爲沙俄也才佔領這裡不到幾年,各類戰船並沒有派過來多少,葉泥河就不得了了,沙俄幾乎有一半的戰船在葉泥河流域,而大明海軍東海艦隊正趕往葉泥河支援6軍。

到時候級戰列艦把主河道一堵,福船戰艦再往各個支流一頓攆,他們分散在葉泥河的戰船一艘都跑不掉!

明軍今年的目標就是要從感恩河流域一路推進到葉泥河流域,當然,兩個月時間鐵路是不可能修出去五六千里的,只能把就近把感恩河的支流和葉泥河的支流連接起來,但戰艦卻能讓整個葉泥河流域都成爲明軍的天下。

不過,光佔據鐵路沿線和河流兩岸還不夠,上千萬平方公里的疆域內可還散佈着戈洛文遠東軍團十多萬軍隊,不把他們一一找出來消滅掉,這西伯利亞還不能算是被大明佔領了。

這些就是騎兵的事了,南線和北線都是一個一等軍團、一個二等軍團、兩個三等軍團,騎兵數量加起來都是十萬。

這二十萬騎兵並沒有延鐵路線推進,而是沿河道展開拉網式的搜索,盧象升的計劃是以師爲單位,每個師負責一塊區域,通過戰艦運送糧草、傳遞情報,把整個疆域內有人煙的地方都梳理一遍。

這西伯利亞本來就地廣人稀,一般遊牧部落都不會離開河流太遠,而戈洛文的手下肯定也在各遊牧部落附近,以方便鎮壓,所以梳理起來並不是很麻煩,只要沿着河流散開去找就行了。

這下戈洛文那些散佈在各處的手下就慘了,他們一般是百來人控制一個部落,作威作福,壓榨牧民,大點的部落最多也就幾百人在那裡駐紮着。

結果,只要被明軍的偵騎現,隨着而來的就是成千上萬的騎兵,殺的那叫一個慘啊,不投降的基本都被打成了馬蜂窩!

當然,明軍的推進也不是一點阻礙都沒遇到,如果有比較大的部落,需要上千人鎮壓,他們一般都會在河岸上修築堡壘,以方便把掠奪來的財物運回去。

這下就輪到北海艦隊上場了,北海艦隊的將士那也是閒的相當蛋疼,尼瑪,成天就是運送糧草、傳送情報,開一炮的機會都沒有,這仗打得也太不過癮了。

所以,只要現沙俄的城堡,北海艦隊的戰艦簡直是蜂擁而至,一般要是支流的話,城堡前的河道里都佈滿了福船戰艦,要是主幹,城堡前的河道里都佈滿的就是級戰列艦了。

炮火那叫一個猛烈啊,炮彈簡直就跟下雨一樣!

北海艦隊的將士不但用炮轟,還派出火槍手協助騎兵去攻城,幾乎所有城堡攻不到一兩天就投降了。

乏克啊,不投降不行啊,他們可能一開始還只看到幾艘戰艦和幾百明軍騎兵,還有那麼一點抵抗的心思,但是,後面那戰艦和騎兵就跟螞蟻現了一大塊食物一樣,不斷聚集,不斷聚集。

戰艦能把眼前的河道都塞住,炮彈就跟不要錢一樣的砸過來;

騎兵幾天就能聚集數千甚至是上萬,還有戰艦上的火槍手不斷的往下涌;

面對這種情況不投降怎麼辦?千把人跟幾萬人幹,人家還有無數戰艦支援,不投降,找死嗎!

戈洛文也是這樣被現的,他正躲在感恩河南段的一個城堡裡聚集手下,準備去偷襲明軍的糧道呢,結果,很不幸,不到一個月就被明軍現了。

那傢伙,明軍真的跟瘋了一樣,戰艦塞滿了整個河道還不夠,還在向遠處延伸,騎兵更是從四面八方不斷聚集過來,他嚴重懷疑,再不跑路,明軍就要用戰艦運送步兵過來了!

所以,他很堅決的跑了,被明軍戰艦轟了兩天之後,不待騎兵和步兵來攻城,他便連夜逃跑了。

明軍騎兵自然是咬着不放,還好這裡是山地,他們只要往山上一竄,騎兵也沒什麼辦法,要這裡是平原,估計他這下就栽了。

這次的確把他嚇壞了,他又往後竄了一千多裡,直到跑到葉泥河流域才停下來。

在他看來,反正西伯利亞大的很,明軍再多也填不滿,再退一點,再退一點,自然就會拉出空隙,只要把明軍糧道截斷,明軍就會不戰自潰,何必冒險去跟明軍拼命呢。

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四章 隱忍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
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四章 隱忍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