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

翻地龍的研製成功不但解決了西北地廣人稀耕作困難的問題,還帶來了一個意外之喜,要知道修路的時候也是要挖路基的,而這翻地龍挖出來的深度,剛剛好,西城區道路修建的速度因此而明顯加快。

要想富先修路,呃,貌似有點跑題了啊,其實這城市建設也是這樣的,一般都是先修路再蓋房,這路修的快了,路兩邊房子蓋的自然也快了,西城區的廠房、民居、作坊如同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圍觀的羣衆看的那叫一個過癮啊。

朱慈炅其實也想經常去看看,看着一座新城在他的治下誕生也蠻有成就感的不是,但他沒時間,因爲丁丑科的會試和殿試馬上就要舉行了。

這次可不單單是大明的考生要來京城趕考,朝鮮、東瀛和琉球的考生也要來大明的京城考試,黃道周原本是建議向所有藩屬國都發出詔令,讓他們全部遵從《大明藩屬國令制》,派考生來京城趕考,但朱慈炅想了想還是算了。

首先京城的現狀不允許,現在老城區都已經人滿爲患了,大明的考生來京城都要求爺爺告奶奶才能找到住的地方,朝鮮、東瀛和琉球的考生只能委屈一下擠到新建的大明文科學院裡窩着了,再多來點考生,真找不到地方給他們住了,堂堂大明帝國,丟不起這人。

更重要的是,朱慈炅知道大明那些藩屬國的德性,朝鮮可以說是大明最聽話的藩屬國了,接受《大明藩屬國令制》的時候都有點不情不願的,其他藩屬國的態度可以想象,他可不想大明的使者現在就去其他藩屬國吃白眼甚至是遭人嘲笑。

當然,去是遲早要去,但是得準備好了再去,大明的使者帶着《大明藩屬國令制》去讓那些藩屬國遵從,這白眼和嘲笑估計是免不了的,不過,朱慈炅要讓他們明白,敢給大明使者眼色看是要付出代價的,不尊重大明使者這種事情不能忍,必須馬上出兵去給他們點顏色看看!

現在朱慈炅沒這時間,也沒這兵力去處理藩屬國的問題,還是先讓他們逍遙兩年再說,到時候有空了,先把軍隊集結好,然後再派人去頒佈《大明藩屬國令制》,敢不聽話就往死裡揍,揍到聽話爲止!

黃道周現在也沒空考慮這個問題了,光是朝鮮、東瀛和琉球的考生就忙的他焦頭爛額,要知道光是大明每科錄取的舉人就有上千人,朝鮮和東瀛可都不是小國,文官體系跟大明幾乎是一樣的,這舉人的數量自然少不到哪裡去,兩國加起來也有上千人,至於琉球那幾十個加進去都不算什麼。

這次大明爲了體現大國風範,對這些考生的待遇可不低,每個人安排單間不說,吃喝大明全包了,不說別的,光是這住宿問題就讓黃道周頭疼了很久,新建的大明文科學院雖然不比後世的綜合性大學小,但明朝這會兒沒有宿舍樓啊,全是平房,黃道周也算是大氣了,在花園般的校區裡建了幾十排宿舍,都是豪華單間,但問題是全加起來也才五百多間啊,這數量還差了一倍呢。

最後還是朱慈炅給他出了個主意,整些書畫屏風從中間隔開,一間隔成兩間,讓那些考生選擇朋友或者相熟的同鄉住一起得了。

至於吃飯的問題倒還好,這三個藩屬國和大明的飲食習慣都差不多,只是這些國家都物資比較匱乏,所以那菜碟子都很小,而且每樣菜也就那麼幾口的量,說的好聽是精緻,說的不好聽就是摳,極度的摳。

大明在飲食方面可一點都不摳,逮一碟子就能讓你吃到飽,一上就是一大桌,平均每人三四碟菜,吃到你吃不動爲止!

總之,黃道周在吃住方面還是捨得下血本的,他的思想是典型的天朝上國思想,對待那些不聽話的藩屬國他可以心狠手辣,殺到人膽寒,但是對於已經馴服了的藩屬國他卻是慷慨無比,好到你肉麻。

這些屬國的考生來到大明之後又有什麼感想呢?這個還真不好形容,一路來的所見所聞,讓他們感覺如同是在做夢一般,大明的強盛已經超出了他們的理解範圍!

其實,作爲大明的近鄰,他們早就聽說過大明的強盛了,但是,他們卻沒想到一個國家可以強盛至此。

朝鮮和琉球的考生先不去說他,東瀛的考生對這一點體會最是深刻,他們一直認爲東瀛很強大,因爲東瀛有四個超級大島,更有五六十個諸侯國,總兵力不下五十萬,這是何等的強大!

但是,他們的幕府大將軍田川昱皇卻突然向大明稱臣納貢,甚至同意裁剪軍隊,並將軍隊的指揮權交給大明!

說實話,這件事情沒有幾個東瀛人能想的通,這一切都是爲了什麼呢?大明是強大,但東瀛同樣強大啊,戰國名將豐臣秀吉還曾在朝鮮跟大明幹了一仗呢,要不是他突然去世了,這勝負還真說不好,向跟自己實力差不多的國家稱臣納貢,換誰都想不通啊!

不過,從這些考上踏上大明戰艦的那一刻起,他們開始慢慢想通了,大明派來接他們的可都是超級戰列艦,光是那龐大的體積就讓他們震驚不已,東瀛可沒這麼大的戰艦,人家一來就是十艘!

上了戰艦之後,明軍並沒有限制他們的自由,所以他們能有幸看到這種超級戰列艦的配置,有心的人細細的數了數,一艘戰艦上面竟然有上百門火炮,那艦首的巨炮甚至比一個成年人還大,對於土炮都是稀罕物的東瀛來說,這簡直就是神器!

到了東大營他們更是嚇壞了,原來這樣的超級戰艦大明有上百艘,甚至還有三艘比這種戰艦還大的超級鉅艦靜靜的停在那裡,看着都讓人不寒而慄!

等他們看到巨大的東大營的時候,更是震驚的話都說不出來了,我的神啊,這還是一座城市嗎,東瀛最大的諸侯國都沒有這麼多人啊!

當他們坐上火車的時候更是嚇得臉都白了,我的神啊,這種鋼鐵怪獸到底是什麼怪物!

當他們看到巨大的京城的時候,已經徹底敬服了,這樣的超級大城竟然還不止一座,一天就能看到兩座,大明的強大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當他們住進大明提供的宿舍之後,已經如墜夢境了,這麼奢華的房間竟然只是給普通學子住的地方,東瀛的皇宮恐怕也只有這個樣子吧,大明到底多有錢!

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四章 隱忍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六卷 第四十六章 跳腳大汗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
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四章 隱忍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六卷 第四十六章 跳腳大汗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