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

張溥提出的挖運河之策令朱慈炅爲之一愣,運河是什麼他當然知道,當初歐亞運河的構想就是他根據後世的記憶提出來的,但在西伯利亞平原挖運河的問題他卻沒有想過。

因爲,不管前世還是這世,他對西伯利亞都不是很熟,尤其是西伯利亞平原,兩世爲人,他都從未踏足。

在西伯利亞平原挖運河可行嗎?這要看運河長度,還要看地形地貌,運河不是想挖就能挖的,如果動輒幾千裡,那會把人挖死,如果地形複雜,那可能挖死都挖不通。

朱慈炅不由好奇的往張溥所指的地方看去,這時候的地圖並不是打印出來的,而是手繪的,而且還是用毛筆畫出來的,所以看上去並沒有後世的地圖那麼清晰。

他看了一會兒纔看明白,張溥所指的,一處是葉泥河的一條支流和鄂畢河的一條支流用運河相連,另一處是烏河的主幹和鄂畢河的一條支流用運河相連。

這兩處運河的跨度都不到兩格,也就是說,兩條運河的長度都不到兩百里,如果光就長度而論,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要挖通簡直就跟喝稀飯般簡單。

他又仔細看了看兩處的地形,中間並沒有什麼山脈阻隔,貌似挖起來也沒什麼難度。

但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水量,這個從地圖上是看不出來的,朱慈炅想了想,隨後便滿懷希冀的問道:”這兩處支流寬度如何,能容得大型船隻通過嗎?“

張溥聞言,胸有成竹的道:”回皇上,這個微臣已經仔細瞭解過了,這兩處河流寬度都過了百步,級戰列艦都可以在其中自由航行,其他戰船商船自然沒有問題。“

既然是這樣,那還有什麼好說的,朱慈炅當初之所以沒想到要在中間挖運河,主要是三條大河主幹之間距離太遠了,最少都有上千裡,至於支流,那密密麻麻的跟蜘蛛網一樣,誰知道那條寬,那條窄。

這張溥真的是有心了,不但想到了用支流聯通三大水系,還從萬千支流中找到了三條合適的,朱慈炅不由讚歎道:”乾度,你的提議很好,用運河聯通三大水系,很好,很好。“

這的確是個很好的提議,衆人都忍不住跟着皇上,讚歎起來。

張溥見狀,連忙拱手作揖,謝過皇上,又求饒了一圈,衆人這才含笑收聲。

衆人方停,張溥又指着地圖道:”皇上,不但水路可以聯接,鐵路也可以聯接,微臣建議,從雷姆城修築兩條鐵路,一條通往烏山城,一條通往砍大哈,這樣,歐亞鐵路和西域鐵路就聯通了,對軍隊調動更是有利。“

朱慈炅聞言,不住點頭道:”恩,乾度的提議很好,反正現在西伯利亞那邊俘虜很多,不用白不用,就讓西域各國的俘虜去修築雷姆城通往坎大哈的鐵路,修通之後,就還他們自由。至於沙俄的俘虜則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去挖葉泥河和鄂畢河之間的運河,一部分去挖鄂畢河和烏河之間的運河,一部分去修建雷姆城通往烏山城的鐵路,這三處都完成了再看看西伯利亞還有哪些地方要修鐵路,到時候讓他們去修,這十年時間都不要讓他們閒着。“

張溥聞言,將白蠟杆遞還給孫元化,然後拱手行禮道:”皇上英明,微臣說完了。“

朱慈炅點頭道:”恩,坐,初陽,你繼續。“

孫元化聞言,立馬指着地圖繼續道:”最後就剩下歐亞鐵路的防禦了,微臣以爲,歐亞鐵路的防禦應以威懾爲主,可在裡海邊沿修築一座城池屯兵十萬以獲取裡海的資源,另坎大哈再屯兵十萬,其他地方就不用屯兵了。“

朱慈炅聞言,又是一愣,這是什麼個方法,你可以威懾波斯薩法維帝國,但是,你威懾不了他們的平民啊,鐵路線可不用軍隊去破壞,平民也能破壞的,他連忙提醒道:”初陽,這樣做不妥吧,就算波斯薩法維帝國不派兵去破壞鐵路,隨便去幾個平民同樣能把鐵路給挖斷了!“

孫元化卻是狡黠的道:”皇上,可令外務部去通知波斯薩法維帝國,不管是軍隊還是平民破壞歐亞鐵路,都視爲對大明帝國的挑釁,大明帝國必然會採取行動,以捍衛自己的尊嚴。“

朱慈炅聞言,不由目瞪口呆,孫元化這意思是對波斯薩法維帝國有想法啊,什麼挑釁啊,這是在給大明找開戰的理由!

現在北方已定,大明已經可以騰出手來,抽調幾十甚至上百萬大軍,波斯薩法維帝國在大明面前的確是一塊肥肉。

不過朱慈炅卻不想讓別人把大明看成是一個蠻不講理的國家,所以,他並沒有打過波斯薩法維帝國的主意,現在孫元化卻提出這樣的建議,這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只要歐亞鐵路被破壞了,我就打你。

想必,波斯薩法維帝國會比大明還看重歐亞鐵路的安全吧,這樣也好,即節省了兵力,又省卻了麻煩,還能隨時找到動手的理由,要知道,大明帝國同樣可以派人去把歐亞鐵路挖斷,然後栽到波斯薩法維帝國頭上!

想到這裡,朱慈炅不由點頭道:”好,就讓外務部去通知波斯薩法維帝國,如若敢破壞歐亞鐵路,大明絕不輕饒。“

孫元化聞言,放下白蠟杆,拱手一禮道:”皇上英明,微臣說完了。“

朱慈炅點了點頭,示意他坐下來,然後又對楊嗣昌道:”文弱,你對西伯利亞的行省劃分有什麼建議沒?“

楊嗣昌聞言,連忙站起來,取過白蠟杆,指着地圖道:”回皇上,微臣以爲,西伯利亞地域雖廣,人口卻少,行省數量不宜太多,所以,微臣建議,以三大河系爲中心將西伯利亞分成就個行省,在設立一個烏山邊鎮,總共九省一鎮就行了。“

朱慈炅聞言,不由點頭道:”恩,九省一鎮,很好,就按你說的來吧。“

這意思,行省劃分這塊就算是完了,楊嗣昌放下白蠟杆,尷尬的道:”皇上,一鎮已定名烏山,但九省卻還未有名稱,還請皇上賜名。“

朱慈炅聞言,瞬間頭大,一個兩個還好說,九個也太多了,他一時半會怎麼想的出那麼多合適的名字,難道就叫西伯一省,西伯二省又或東西伯省,東南西伯省什麼的?

這樣肯定不行,太不嚴謹了,他開始往以前的朝代想,九個地名,還要有點意義的,以前的朝代有嗎?

想着,想着,他想到了先秦,想到了漢朝,想到了三國,那個時候不是有九州之說嗎,現在真正以州爲名的行省還真沒幾個了。

想到這裡,他朗聲道:”就以九州爲名吧,前面加個新字,如新冀州、新兗州、新青州,這樣,既好區分,又有濃厚的中原特色,讓人不由想起故土,想起中原,想起大明!“

衆人聞言,無不讚嘆道:”皇上英明,新九州,好,好,好,好啊!“

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十二章 登基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
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十二章 登基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