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

張溥提出的挖運河之策令朱慈炅爲之一愣,運河是什麼他當然知道,當初歐亞運河的構想就是他根據後世的記憶提出來的,但在西伯利亞平原挖運河的問題他卻沒有想過。

因爲,不管前世還是這世,他對西伯利亞都不是很熟,尤其是西伯利亞平原,兩世爲人,他都從未踏足。

在西伯利亞平原挖運河可行嗎?這要看運河長度,還要看地形地貌,運河不是想挖就能挖的,如果動輒幾千裡,那會把人挖死,如果地形複雜,那可能挖死都挖不通。

朱慈炅不由好奇的往張溥所指的地方看去,這時候的地圖並不是打印出來的,而是手繪的,而且還是用毛筆畫出來的,所以看上去並沒有後世的地圖那麼清晰。

他看了一會兒纔看明白,張溥所指的,一處是葉泥河的一條支流和鄂畢河的一條支流用運河相連,另一處是烏河的主幹和鄂畢河的一條支流用運河相連。

這兩處運河的跨度都不到兩格,也就是說,兩條運河的長度都不到兩百里,如果光就長度而論,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要挖通簡直就跟喝稀飯般簡單。

他又仔細看了看兩處的地形,中間並沒有什麼山脈阻隔,貌似挖起來也沒什麼難度。

但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水量,這個從地圖上是看不出來的,朱慈炅想了想,隨後便滿懷希冀的問道:”這兩處支流寬度如何,能容得大型船隻通過嗎?“

張溥聞言,胸有成竹的道:”回皇上,這個微臣已經仔細瞭解過了,這兩處河流寬度都過了百步,級戰列艦都可以在其中自由航行,其他戰船商船自然沒有問題。“

既然是這樣,那還有什麼好說的,朱慈炅當初之所以沒想到要在中間挖運河,主要是三條大河主幹之間距離太遠了,最少都有上千裡,至於支流,那密密麻麻的跟蜘蛛網一樣,誰知道那條寬,那條窄。

這張溥真的是有心了,不但想到了用支流聯通三大水系,還從萬千支流中找到了三條合適的,朱慈炅不由讚歎道:”乾度,你的提議很好,用運河聯通三大水系,很好,很好。“

這的確是個很好的提議,衆人都忍不住跟着皇上,讚歎起來。

張溥見狀,連忙拱手作揖,謝過皇上,又求饒了一圈,衆人這才含笑收聲。

衆人方停,張溥又指着地圖道:”皇上,不但水路可以聯接,鐵路也可以聯接,微臣建議,從雷姆城修築兩條鐵路,一條通往烏山城,一條通往砍大哈,這樣,歐亞鐵路和西域鐵路就聯通了,對軍隊調動更是有利。“

朱慈炅聞言,不住點頭道:”恩,乾度的提議很好,反正現在西伯利亞那邊俘虜很多,不用白不用,就讓西域各國的俘虜去修築雷姆城通往坎大哈的鐵路,修通之後,就還他們自由。至於沙俄的俘虜則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去挖葉泥河和鄂畢河之間的運河,一部分去挖鄂畢河和烏河之間的運河,一部分去修建雷姆城通往烏山城的鐵路,這三處都完成了再看看西伯利亞還有哪些地方要修鐵路,到時候讓他們去修,這十年時間都不要讓他們閒着。“

張溥聞言,將白蠟杆遞還給孫元化,然後拱手行禮道:”皇上英明,微臣說完了。“

朱慈炅點頭道:”恩,坐,初陽,你繼續。“

孫元化聞言,立馬指着地圖繼續道:”最後就剩下歐亞鐵路的防禦了,微臣以爲,歐亞鐵路的防禦應以威懾爲主,可在裡海邊沿修築一座城池屯兵十萬以獲取裡海的資源,另坎大哈再屯兵十萬,其他地方就不用屯兵了。“

朱慈炅聞言,又是一愣,這是什麼個方法,你可以威懾波斯薩法維帝國,但是,你威懾不了他們的平民啊,鐵路線可不用軍隊去破壞,平民也能破壞的,他連忙提醒道:”初陽,這樣做不妥吧,就算波斯薩法維帝國不派兵去破壞鐵路,隨便去幾個平民同樣能把鐵路給挖斷了!“

孫元化卻是狡黠的道:”皇上,可令外務部去通知波斯薩法維帝國,不管是軍隊還是平民破壞歐亞鐵路,都視爲對大明帝國的挑釁,大明帝國必然會採取行動,以捍衛自己的尊嚴。“

朱慈炅聞言,不由目瞪口呆,孫元化這意思是對波斯薩法維帝國有想法啊,什麼挑釁啊,這是在給大明找開戰的理由!

現在北方已定,大明已經可以騰出手來,抽調幾十甚至上百萬大軍,波斯薩法維帝國在大明面前的確是一塊肥肉。

不過朱慈炅卻不想讓別人把大明看成是一個蠻不講理的國家,所以,他並沒有打過波斯薩法維帝國的主意,現在孫元化卻提出這樣的建議,這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只要歐亞鐵路被破壞了,我就打你。

想必,波斯薩法維帝國會比大明還看重歐亞鐵路的安全吧,這樣也好,即節省了兵力,又省卻了麻煩,還能隨時找到動手的理由,要知道,大明帝國同樣可以派人去把歐亞鐵路挖斷,然後栽到波斯薩法維帝國頭上!

想到這裡,朱慈炅不由點頭道:”好,就讓外務部去通知波斯薩法維帝國,如若敢破壞歐亞鐵路,大明絕不輕饒。“

孫元化聞言,放下白蠟杆,拱手一禮道:”皇上英明,微臣說完了。“

朱慈炅點了點頭,示意他坐下來,然後又對楊嗣昌道:”文弱,你對西伯利亞的行省劃分有什麼建議沒?“

楊嗣昌聞言,連忙站起來,取過白蠟杆,指着地圖道:”回皇上,微臣以爲,西伯利亞地域雖廣,人口卻少,行省數量不宜太多,所以,微臣建議,以三大河系爲中心將西伯利亞分成就個行省,在設立一個烏山邊鎮,總共九省一鎮就行了。“

朱慈炅聞言,不由點頭道:”恩,九省一鎮,很好,就按你說的來吧。“

這意思,行省劃分這塊就算是完了,楊嗣昌放下白蠟杆,尷尬的道:”皇上,一鎮已定名烏山,但九省卻還未有名稱,還請皇上賜名。“

朱慈炅聞言,瞬間頭大,一個兩個還好說,九個也太多了,他一時半會怎麼想的出那麼多合適的名字,難道就叫西伯一省,西伯二省又或東西伯省,東南西伯省什麼的?

這樣肯定不行,太不嚴謹了,他開始往以前的朝代想,九個地名,還要有點意義的,以前的朝代有嗎?

想着,想着,他想到了先秦,想到了漢朝,想到了三國,那個時候不是有九州之說嗎,現在真正以州爲名的行省還真沒幾個了。

想到這裡,他朗聲道:”就以九州爲名吧,前面加個新字,如新冀州、新兗州、新青州,這樣,既好區分,又有濃厚的中原特色,讓人不由想起故土,想起中原,想起大明!“

衆人聞言,無不讚嘆道:”皇上英明,新九州,好,好,好,好啊!“

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禽獸不如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四卷 第二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闖王偷襲反被擒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
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禽獸不如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四卷 第二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闖王偷襲反被擒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