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

蘇尼特部的頭領這兩天很煩,自從林丹汗被後金擊敗西去之後,他蘇尼特部逐漸成爲察哈爾右翼最大的鄂托克,所以這次分得了金州衛周圍的大部分土地,他召集了部落幾乎所有勇士正要去接收,後金大汗皇太極卻派人告訴他,去金州衛的路被明軍切斷了,讓他駐紮在盛京和定遼中左衛之間等等。

那味道鮮美的鱸魚和黃魚啊,還有傳說中鮑魚、海蠣子、蝦爬子,都是大元典籍中記載的絕世美味啊,可惜自從大元被趕到漠南和漠北以後,那種美味都存在於典籍中了。

察哈爾各部的頭領這幾天討論最多的就是吃的問題,大元時期的頭領貴族是多麼幸運啊,各種山珍海味吃到吐,但他們卻連牛羊肉都吃不到幾頓飽的,現在眼看着就要吃到傳說中的美味了,你後金卻讓我們等着,這讓人怎麼忍?

所以,皇太極來到蒙古各部的聚集地的時候,各部頭領立刻鬧騰開了:“說好的土地呢?說好的遍地糧草呢?說好的山珍海味呢?”

他們煩,皇太極比他們更煩,定遼右衛被明軍偷襲佔領了,海州城外又出現了二十多萬明軍,代善領着後金主力被拖在那裡,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形勢都糟透了,這幫蠻子還要在他面前吵吵鬧鬧,真是煩死了。

皇太極坐在上位,冷冷的看着蒙古各部的首領,一條毒計慢慢出現在他的腦海,計議一定,他立馬站起來,拍着桌子大吼道:“吵什麼吵,是我言而無信嗎?誰知道明軍的動作會這麼快,現在他們把定遼右衛奪了,南去的路已被掐斷,你們要急着去接收土地,自己去把定遼右衛搶回來啊。”

他這一拍桌子,下面的頭領們都驚的一愣,開什麼玩笑啊,說好了只是守在城裡面看着的,你現在卻叫我們去攻城!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蘇尼特部的首領忍不住開口道:“大汗,說好了我們只是來守城的。”

皇太極等的就是這句話,他假裝氣憤的道:“行行行,你們去守城,現在明軍在海州城外,我後金的主力全部被牽制在那裡了,你們去海州城裡守着,我把主力調過來去攻打定遼右衛。”

衆頭領又開始眼珠子亂轉起來,有人開口問道:“海州城外有多少明軍?”

皇太極不屑的道:“放心吧,才二十萬,我會留下其他部落和我後金聯軍十萬駐守,你們再一過去,加起來也是二十萬,二十萬對二十萬,你們總不害怕明軍會攻城吧?”

一般攻城的傷亡都比守城的大,一比一的情況下如果攻城,恐怕人都死光了城也攻不下來,只要明軍腦子沒進水,是不大可能攻城的,聽皇太極這麼一說,衆首領算是把心放回肚子裡了。

有一個首領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海州城纔多大,能駐紮二十萬人馬不,恐怕紮營的地方都不夠吧?”

皇太極誘惑道:“不夠你們就去住民房吧,現在是特殊時期,只要不是我女真族人的府邸,你們都可以去住,敢不讓的那就是刁民,你們知道怎麼做吧?”

這就是鼓勵他們去搶掠咯,這個他們在行,各部落首領都開始面露淫笑,躍躍欲試。

這次負責收復金州的是關寧軍副將,新任總兵曹變蛟,現年才二十三歲,是原廣寧鐵騎千總,後來帶着手下一千關寧鐵騎跟隨曹文詔加入了盧象升的天雄軍。曹文詔升任關寧軍主將後他也跟這來到關寧軍,升任關寧軍副將,總兵銜。

有人要懷疑了,曹變蛟和曹文詔都姓曹,而且他這麼年輕就被提拔爲總兵,不會是曹文詔什麼親戚吧?他還真是曹文詔的親戚,而且還相當的親,是曹文詔的親侄子。不過這個總兵卻不是曹文詔徇私提拔的,而是崇正皇帝親點的,而且在關寧軍中無人不服。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要說這曹變蛟之所以在歷史上不怎麼出名,主要是他時運不濟,要知道他在崇禎朝那會兒可是公認的“勇冠三軍”!那時候他也是年紀輕輕就升任總兵,在決定明清命運的鬆錦大戰中,他曾率三百勇士夜襲皇太極的中軍,將皇太極的親衛殺的死傷殆盡,差點就生擒了皇太極,最後還是固山額真圖爾格招來了幾千弓箭手拼命放箭纔將他擊退,他的勇猛可見一斑。

可惜他最後英勇殉國了,而那時的主將洪承疇卻投降了清軍,所以朱慈炅對他有點印象。作爲一個穿越者,朱慈炅用人的原則就是凡是歷史評價是正面的,那就使勁提拔;凡是歷史評價是負面的,那就一邊玩去;當然還有一種是模模糊糊的,那就只能靠他自己來判斷了。

關寧軍可以說是個新建的軍團,他的前身關寧鐵騎總共就一萬來人,並沒有達到軍團規模,而且還是隸屬於遼東軍的。遼東軍的編制是三十萬,東江軍獨立成兵團之後還有二十萬,朱慈炅乾脆將他拆分成遼東軍和關寧軍。所以關寧軍算是新建的,大部分人馬都是從遼東軍裡面分出來的,上報將領名單的時候曹文詔給曹變蛟定的只是個參將。至於總兵,除了原來的總兵趙率教,另一個他並沒有定,而是請皇上定奪。

朱慈炅還能怎麼定奪,從名單裡面找唄,結果名單裡面他就對曹變蛟有點印象,於是曹變蛟刷一下就從參將變成了總兵。

曹變蛟並不知道皇上爲什麼要提拔他當總兵,雖然關寧軍中沒有什麼人不服,但他還是想好好表現一下,證明自己的實力,這次進攻金州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他自然不會錯過。

金州離蓋州比較遠,他當天晚上才抵達金州城外十里,第二天,他便迫不及待的帶着二萬士兵一起造起攻城器械來,就造了一天,總共才造了一百架雲梯,一百輛攻城車和五十個井闌,第三天,他就開始攻城了!

他這是立功心切,胡亂指揮嗎?當然不是,這是他獨立指揮的第一戰,雖然立功心切,但還不至於胡亂指揮,他這樣做是有一定的把握的。

其實,他纔是明軍中的第一猛將,盧閻王盧象升猛是猛,但功夫還沒他高;祖二愣子祖大弼猛是猛,但頭腦沒他好使,兩者綜合起來,他纔是第一。以前他還沒機會單獨領兵作戰,所以他的勇猛並沒有完全體現出來,這一次他的勇猛註定要震驚整個大明!

造這麼點攻城器械怎麼攻城呢?答案馬上揭曉,他也和盧象升一樣,將攻城事宜一安排,便站到第一波攻城隊伍的正前方,舉刀一吼:“跟我衝。”

然後,他就這麼拎着大刀帶頭往前衝去,盧象升那會兒好歹還有燧發槍或者火炮支援,他這什麼支援都沒有,而且他也沒躲到攻城車下面,就這麼獨自一人衝在最前面!

一盆箭雨罩下來,他直接揮刀一舞,箭矢不能近他的身;巨大的滾石滾過來,他直接揮刀一挑,滾石只能從他身邊滾過;碩大的檑木砸下來,他直接揮刀一劈,檑木頓時從中而斷。

他就這麼毫髮無損的衝到城牆下面,等雲梯一搭好,他立馬如履平地般的直衝上城牆。然後,城牆上開始刀光閃耀,慘肢亂飛,如果說盧象升刀光舞動時像一個光球,那麼他刀光舞動時就像一條光龍,刀光如龍,在城牆上來回遊走,不一會兒,這段城牆就空了!

兩邊的後金士兵驚恐的看這渾身上下直往下滴血的曹變蛟,竟然沒一個人敢過來,這時下面的明軍陸陸續續的爬上城牆,金州城就這麼攻下來了!

這就是他的把握,他雖然不能萬軍叢中取締將手機入探囊取物,但就這面城牆上稀稀拉拉的千把人還真不能把他怎麼樣。可以說,他一個人背架雲梯都能衝上來,但要把城牆上這上千人全部殺光還真不大可能,祖二愣子可能會這麼做,但他不會,他不是那種光想着打架的渾人,什麼殺累了再跑回去,第二天繼續殺這種沒意義的事情他是不會做的,所以他造了一天的攻城器械,帶領兩萬大軍,一舉攻下了金州城。

消息傳到海州城下,連朱慈炅都大吃了一驚,難怪這貨敢帶三百人去夜襲皇太極的中軍,還能砍翻皇太極所有的親衛,最後在幾千弓箭手的箭雨中還能全身而退,他一直以爲這段史料記載的有點誇張了,沒想到這貨真有這麼猛!

隨手一點,就點出個超級猛將來,朱慈炅自然是興奮不已,他立即將陳於泰叫到跟前指點了一番,讓他寫一篇文章,題目就叫《大明第一猛將》,寫好了立馬發去京城讓吳梅村刊發在第二天的《新京報》上。

這個陳於泰本來應該是崇正四年辛未科狀元,但誰讓他沒吳梅村出名呢,所以他和吳梅村的位置被朱慈炅互換了一下,變成了榜眼,現在吳梅村都忙的前胸貼後背了,這個侍講學士的頭銜自然落到了陳於泰的身上,不過他除了給朱慈炅讀書,還多了一個職業,那就是幫朱慈炅寫文章。

朱慈炅經常會遇到一些對鼓舞士氣、振奮民心很有益的事情,但他那筆桿子,想想還是算了,於是變成了他講大概意思,陳於泰執筆,這倒讓陳於泰多了一筆額外收入,吳梅村知道這是皇上的意思,怎麼敢不發表,一篇文章就是十兩銀子,朱慈炅自然不會要,最後都發給陳於泰了。

像這兩天他隨隨便便就賺了二十兩,一篇《東江雄師》,一篇《大明第一猛將》,這錢來的簡直不要太快,不過對於皇上起的這些題目......

東江雄師也就罷了,這大明第一猛將,您就不怕發出去會有人找曹變蛟比試嗎,要是打贏了還好,萬一輸了,那豈不是打臉了!

還別說,這篇文章發出去之後還真有人找曹變蛟比試,當然,一般武將看了文章的內容只有,掂量了一下,發現自己還真沒那麼猛,嘖嘖,一個人衝上城牆,那得多猛啊!但有個人就感覺這不算什麼,硬要找曹變蛟比試比試,這個人不用猜,自然就是祖大弼祖二愣子了。

具體交手過程沒人看到,不過據說第二天祖二愣子鼻青臉腫的出現在屬下面前,從此再也沒有提過要去找曹變蛟比試了。

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序章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九章 明爭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
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序章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九章 明爭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