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

此時一旁的曹化淳見朱慈炅爲難的樣子,獻計道:“中都鳳陽留守黃得功曾是京營名將,忠心耿耿,能征善戰,手下也有五萬大軍,趙文龍肯定不是他的對手,不如下旨讓黃得功去征討趙文龍。”

朱慈炅聞言,仔細想了想,感覺直接去征討還是不妥,大明本來就風雨飄搖了,這再掀起內戰,能迅速拿下來還好點,如果短期內拿不下來,肯定會全國大亂,到時候後金和農民起義軍再一夾攻,大明很可能因此而亡國!

對付那些小人,還是得來陰的比較好,於是他搖了搖頭,沒好氣的對駱養性道:“你就不會跟他們玩陰的嗎?先把他們底細全查清楚,找個月黑風高的晚上,突然出手,把他們頭頭腦腦全部抓起來,他們手下那些當兵了沒了指揮還能翻了天了啊?”

駱養性聞言,硬着頭皮道:“皇上,南京那邊也有大小官吏一千多人,如果全是一夥的,微臣把所有的錦衣衛全調過去都不能保證萬無一失,到時候萬一有人逃脫了,麻煩就大了。”

朱慈炅聞言又想了想,點頭道:“嗯,你先派人去查,等查得差不多了,朕親自率神機營和中都鳳陽留守精銳前去給你壓陣,到時候就算是走脫一兩個人也沒多大關係了。”

駱養性這才放下心裡,只要那五萬大軍不敢動,他光對付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和一幫家丁護院還是綽綽有餘的。

至於說崇正皇帝朱慈炅要親率大軍去壓陣,在場的沒一個人感覺到奇怪,明朝的皇帝有一個傳統,那就是喜歡御駕親征。不管是太祖還是成祖都是馬背上出來的皇帝,親率大軍和蒙元作戰那簡直就跟家常便飯一樣,以至於後面的歷代皇帝都把他們當榜樣,動不動就御駕親征。

御駕親征有沒有危險呢?那當然是有的,像明英宗朱祁鎮就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刺部俘虜,差點客死他鄉。但明朝皇帝就是有這麼一股子血性,面對異族,面對敵國,不管怎麼樣,哪怕是死也不屈服。像明英宗被俘以後大明朝廷斷然拒絕了蒙古索求財物換英宗的要求,英宗皇帝也是寧死不降,最後大明另立英宗的弟弟爲新君,再次興兵打敗了蒙古。

這就是大明對敵國的政策,“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明朝雖然沒有漢朝的霸氣、唐朝的強盛、宋朝的繁榮,但卻有一股義武奮揚的正氣。正所謂:

天子守國門,

君王死社稷,

大明正氣書,

漢兒不爲奴。

即使到了明末那種內憂外患中,大明依然兵分兩路頑強對付清軍和李自成,對關外的國土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全遼可復”的願望。

其實明朝之亡,並非亡於皇帝之手,崇禎皇帝朱由檢是個有血性的皇帝,一直沒有放棄對清軍的抵禦;明朝也不是亡於異族,京城是李自成攻破的,清軍是吳三桂放進來的,南明的都城是被錢謙益和趙文龍拱手送給清軍的,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榔也是吳三桂親手絞死的。

崇禎皇帝臨死之前最後一次召見閣臣說的一句話很有道理:“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明朝正是亡於一幫奸妄小人。有崇禎皇帝朱由檢的教訓,我們的崇正皇帝朱慈炅自然不會重蹈覆轍,對奸妄小人他從來就是冒出來一個收拾一個,絕不姑息。

現在趙文龍這個小人冒出來了,自然是要好好收拾他,就算他手下有五萬大軍也照樣要收拾,要是沒有後金和農民起義軍的威脅朱慈炅絕對會立馬興兵前去征討。但在明末這種內憂外患的形勢下,他也只能按下怒火,徐徐圖之了。

其實只要裝備了新型燧發槍和手雷,一萬京營禁衛軍就可以正面戰勝趙文龍手下的五萬明軍,關鍵問題是不能掀起大戰,一旦幾萬人馬打起來,那就不是一兩天能結束的了的。

現在的問題就是不能明目張膽的組織大軍前往南京,但錦衣衛開始抓捕行動的時候又必須有大軍鎮住南京留守的五萬大軍。

這個問題很是讓人頭疼,朱慈炅考慮了半天,最後想出了一條妙計,那就是親自前往中都鳳陽祭祖。

大明中都鳳陽府位於南直隸北部,北邊與河南宣臣布政使接壤,南邊與南京應天府接壤,淮水從中流過全境,是大明風水寶地,龍脈地氣之所在,同時也是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和生長的地方。

明朝的歷代皇帝都有鳳陽祭祖的習俗,朱慈炅自然也不例外。他初登帝位時正值閹黨肆虐,無暇前來中都祭祖,待收拾了閹黨,陝西的農民起義又爆發了,再加上後金的入寇,他就更沒時間來祭祖了。

到了崇正三年十月,朱慈炅通過大遷移解決了西北旱災帶來的困擾,農民起義軍迅猛發展的態勢也得以扼制,再加上後金因爲遼東廣寧的失守,暫時無力對大明發起攻擊,崇正皇帝終於抽出時間前來中都鳳陽祭祖。

大明皇帝祭祖這麼隆重的事情排場自然小不了,光動用的錦衣衛就不下三萬,從京城到河南,再從河南到鳳陽,甚至是鳳陽南邊的應天府,到處都是錦衣衛的身影,中都留守的五萬大軍更是嚴陣以待、四處佈防,生怕皇上出點什麼狀況。

崇正皇帝朱慈炅在一萬錦衣衛和一萬京營精銳的重重保護下離開京城,穿過河南,來到鳳陽,他先在祖屋舉行了隆重的祭祖儀式,又追尋着太祖的足跡,在鳳陽府四處遊走,一時之間彷彿玩上癮了,竟然遲遲不回京城。

崇正皇帝畢竟還只是個**歲的孩子,好不容易離開紫禁城那方寸之間來到鳳陽這廣闊的天地,一時貪玩不肯回京城這倒也正常,沒有誰會懷疑他有什麼企圖。

但,他真的是貪玩嗎?當然不是,朱慈炅來到鳳陽,祭祖只是表面上的藉口,其實是要調動鳳陽的大軍埋伏在應天府和鳳陽府的交界處,一旦駱養性動手抓人,大軍便迅速南下,包圍南京城,震懾南京留守的大軍。

所以我們的小皇帝“突然”在鳳陽府的南邊找到一個好玩的地方,然後就賴在那裡不走了,所有的錦衣衛、禁衛軍還有鳳陽留守的大軍自然是在四周拱衛,把鳳陽府和應天府的交界處圍了個水泄不通。

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闖王偷襲反被擒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
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闖王偷襲反被擒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