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

朱慈炅之所以讓駱養性繼續深挖,是因爲另一幫關鍵人物還沒有牽連進來,他知道東林黨跟江南士大夫集團之間是有利益聯繫的,不然不會一提收交易稅就有一堆東林黨人跳出來反對。他們又不經商,爲什麼反對?

如果江南民生凋敝,一貧如洗那也就罷了,問題就他親眼所見,金陵城比京師繁華多了,花魁大會上的土豪比他朱慈炅有錢的大有人在!整個北方連年大旱,兵災不斷,民不聊生,窮的就快人吃人了;江南的權貴們卻是醉生夢死,爲博美人一笑,幾百上千兩銀子扔出去眼睛都不眨一下!

如此極端的差距錢謙益他們作爲土生土長的江南人會不知道嗎?知道了還要反對收交易稅,不是爲了一己之私是爲了什麼?如果是爲國爲民,那就應該贊成收稅!

這裡面肯定有利益瓜葛,爲什麼一直沒人揭發呢?

原來錢謙益他們爲了保險起見一直都是和徐弘基、徐文爵等首腦人物聯繫的,下面的人自然不知道其中的貓膩。這些首腦都要抄家滅族了,他們自然不會再去攀咬別人,所以錢謙益他們一直沒有被牽連進來。

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做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總是會得到報應的,雖然首腦人物都不開口就查不出他們之間的貓膩,但他們收受的豪宅、田產甚至是銀子總要經過人手,不可能什麼都是首腦間當面交接。查到那些管理財物的小嘍嘍的時候,東林黨終於被牽連進來了。

他們一個個在京城裝清高,粗茶淡飯、輕車簡從、兩袖清風、廉潔奉公跟道德楷模一樣,在南京卻是豪宅深廣、奴僕成羣,妻妾子女、親朋好友都過的奢華無比!

這些都做的很隱秘,在史書上都沒有一點記載,但從錢謙益和柳如是的愛情故事中卻隱隱暴露了錢謙益的富有,當時錢謙益只是個禮部侍郎他爲了追求柳如是現實專門修建了“我聞室”,然後又爲她在虞山蓋了壯觀華麗的“絳雲樓”和“紅豆館”,金屋藏嬌。如果當愛情故事來看,的確是情深意切,感人至深,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修這些都不要錢的嗎?明朝官員可是出了名的低薪,他哪裡來這麼多錢修建這些奢華的“金屋”?

就連錢謙益這種被他們買通的官吏都這麼有錢,那麼金陵城的權貴們到底多有錢呢?他們過的又是怎樣奢華的生活呢?如果要做詳盡的描述,起碼能寫出一本長篇小說來,還好,紅樓正好就是介紹明末時金陵城裡權貴的,對他們的奢華描述的可謂淋漓盡致:

比如,賈不假,白玉爲堂金作馬。這賈府奢華吧,正堂是用白玉砌的,堂前的雕塑都是純金的!

又比如,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這史家龐大吧,三百里的宮殿都住不下!當然這有點誇張了,不過估計奴僕上萬是有的。

再比如,東海缺少白玉牀,龍王來請金陵王。這金陵王家比傳說中的東海龍王還有錢,玩奢侈品東海龍王差他王家幾條街!

再比如,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這薛家有錢吧,金銀珠寶在他們眼裡如同糞土!

當然,紅樓的歷史背景一直是個爭論的焦點,有人說寫的是明朝末年,有人說的寫的是清朝初期。其實,沒什麼好爭論的,在清朝大興文字獄的情況下,作者怎麼敢嘲諷清朝的王公貴族,要寫的是清朝,就憑他前面的那張“護官符”估計這書就沒有機會流傳後世了。

好了,閒話少敘,言歸正傳,總之從萬曆到天啓再到崇正,江南士大夫集團在東林黨的庇護下積累起來的財富是驚人的,就連已經不把銀子當錢看的鄭森都嚇到了。這不是開玩笑的,光從這些權貴家裡抄出來的現銀就有上億兩,這是什麼概念,從量化的角度來說,一千兩一個的銀箱子就要準備十萬個!

其他豪宅、田產、商鋪、作坊、古玩、珠寶、字畫價值更是無法估量,可以說朱慈炅一次就把把江南這幾十年欠的稅賦全收上來了,以後終於不用再爲銀子發愁了,光是現銀,就夠解決西北的農民起義軍了。

至於那些豪宅、田產、商鋪、作坊、古玩、珠寶、字畫也好辦,商鋪、作坊、古玩、珠寶、字畫全部併到日興隆商號就行了,估價的問題,有東廠和錦衣衛看着,量常威他們也不敢作假。豪宅和田產正好作爲皇室的私產,一年下來收入也有幾百萬兩,我們的小皇帝就連私房錢都有了。

朱慈炅並沒有急着回京城,這次南京之行要處理的問題還很多。

首先,錢謙益等東林黨內貪贓枉法、以權謀私的那幫小人要全部提拎到南京來審訊,朱慈炅倒是要看看在如山的鐵證面前他們還裝不裝清高了。

然後,復社也不能任其發展下去了,大明可再也經不起折騰了,如果再出一個東林黨這樣權傾朝野的朋黨,估計大明就要亡了。錢謙益他們被抓以後,西北空正好出來很多職位,就讓復社這幫人去頂替,把他們發配到災區去體驗一下生活,就知道治國不易了。

還有,南京的六部和都察院都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這些官員基本上都參與了貪腐,在遠離京城的地方設立一個小朝廷,監管不易,朱慈炅乾脆趁機把他們全撤了。

最後就是賺錢的問題了,別看這次抄沒的現銀有上億兩,真正花起來也頂不了幾年,大明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如果沒有龐大的收入,那隻能被後金慢慢耗死。

日興隆商號的全面發展被提上了議事日程,正好這次抄沒的商鋪遍及江南三省,各個州府都有,全部改造成日興隆的分號之後江南的銷售網絡和銀行體系就算是建立起來了。

還有那些作坊,全是純手工的,生產力比較低下,朱慈炅準備改造一下,給他們配上蒸汽動力,這樣生產力能直接翻幾翻。清朝的時候就將江南的紡織行業全部合併在一起建立的一個龐大的江寧織造,朱慈炅不但要建立江南織造還要建立江南瓷器、江南茶業,將布匹、絲綢、瓷器、茶葉這幾個最賺錢的行業全部變成蒸汽動力的現代化公司。

生產力迅猛發展之後,產品肯定會成倍增加,銷售就成了重中之重,光大明境內肯定消耗不了這麼多產品,唯有賣到海外去,賺洋人的錢。但朱慈炅對現在的海外形勢還是兩眼一抹黑,還好有鄭森在這裡,他讓鄭森直接通知鄭芝龍,就說:皇上邀請你前來南京一聚。

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八章 鑽牀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
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八章 鑽牀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