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

這就是挖煤嗎?張一萬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地上的煤早就被翻地龍給刨出來了,根本就不用挖,直接用鏟子鏟就行了,難怪所有人的都是鏟子,根本就沒有鋤頭,這壓根就不用鋤頭啊!

他都不用人教,直接把散落在地上的煤塊往翻斗車裡面鏟這個誰不會啊!

剷煤對經常幹體力活的張一萬來說簡直不要太輕鬆,呼哧呼哧不到一刻鐘他就把一車給鏟滿了,他還待往裡面鏟,準備堆高點多拉點,卻被帶着他的屯衛一把拉住。

原來,這煤裝太多也不好,路上顛簸起來會往下掉不說,到時候往下倒的時候也不好翻。

這個屯衛還好心的告訴他,反正一車算三百斤,鏟再多也不會多算,只要裝滿就行了,堆再高也是白費力氣。

所以,鏟好滿滿的一車煤後,張一萬就跟着其他人推着翻斗車直奔火車站,進站的路口上,果然有一個旗總拿着一把特製的竹籤,過去一個就一根,過去一個就一根。

張一萬經常外出幹過活,知道這是計數的,領了竹籤之後,他小心的塞進懷裡,拍了幾下,確定不會掉,這才推着車上了斜坡。

說實話,整個一路就這斜坡推起來有點費勁,其他地方都感覺不到自己是推了三百斤東西,斜坡也不是很長,不一會兒他就將車推上了站臺。

這裡又有一排屯衛在教新人怎麼把煤倒進貨車車廂裡,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把車推到連接車廂和站臺的大鐵板上,然後提起車把手往上一掀,煤就倒下去了,只是這個位置稍微要注意一下,不能太靠前了,不然很有可能會連煤帶車一起掀下去。

第一趟來回總共用了不到兩刻鐘時間,張一萬已經熟悉了整個“挖”煤的過程,其實根本就沒什麼好學的,就是個力氣活,埋頭幹就行了,對這種活,他自然是充滿了信心,因爲他沒別的特長,就是有一把子力氣。

就這樣來回跑了大概兩個時辰,遠處傳來帶隊百戶劉大人的喊聲:”開飯了,開飯了,工具就放在原地,記好位置就行了,趕緊回去洗洗手,擦把臉。“

張一萬不明白劉大人會這麼說,要知道在他們老家那邊,你要敢把工具丟外面不管,回來的時候很有可能就不見了。

他要是知道這裡方圓幾十裡內總共就這麼個千戶所,估計就不會有這擔心了,不過人家既然這麼說了,他還是小心的放好工具,跟着人流往住的地方走去。

走在路上,很多人都看着自己烏黑的雙手愁,這滿手的煤垢怎麼洗的乾淨呢,等下如果吃的還是白麪饃,那豈不被饃都抓黑了?

不過,這點貌似百戶大人也給他們想到了,他們到樓下的時候,百戶大人竟然站在路口給每個人肥皂!

肥皂這東西大家倒是都聽說過,不過用過的人並不多,倒不是說這東西很難買到,主要太貴,沒幾個窮人用的起。

領到肥皂之後,衆人歡天喜地的跑回房間,各人拿着木桶去樓下的水井提了桶水,把手臉都洗了個乾淨,緊接着飯菜就送過來了。

中午主食還是白麪饃,菜卻不是燉豬肉了和炒青菜了,而是一大盤子土豆片炒肉,五個人聚一起,美滋滋的吃着,自然就談到了竹籤的數量,其他四個人都是六根,而張一萬竟然是八根!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其實一開始第一趟的時候大傢伙的度都差不多,都是用了不到兩刻鐘就跑了個來回,但是,體力總會慢慢消耗,幹活自然會越來越慢,六根應該是正常的,但是張一萬卻因爲常年幹體力活,幹出了滿身精細的肌肉,耐力相當的好,所以他基本保持了兩刻鐘一趟,一個時辰八刻鐘,兩個時辰正好就是八趟。

衆人都對張一萬佩服不已,慢慢的,他就成了另外四個人口中的老大,不是因爲他年紀最大,主要是因爲他力氣大,耐力好。

中午連帶吃飯和休息是一個時辰時間,衆人都知道下午還要幹活,所以都沒出去轉,而是選擇躺在牀上休息,恢復體力。

下午未時準時開工,來來回回忙忙碌碌又是兩個時辰,到了酉時衆人被集合在一起上交竹籤,計算這一天收穫,這個時候一般是最令人興奮的時候。

一般像碼頭搬貨這種臨時活計,數完竹籤就直接工錢了,當然,如果是長期的活計,當天並不會錢,有可能半個月,也有可能一個月,不過能知道自己一天賺了多少銀子也是好的,所以大家都很興奮。

爲了以示公正,百戶老劉親自操筆,旁邊兩個旗總給他數竹籤每個人的竹籤都數兩遍,數完之後老劉邊記邊大聲將數量報出來,一般都是十一二根,三千多斤,差不多一兩七八錢銀子,當然也有十根一兩五錢的,這個數字基本出了所有人的預期,所以個人臉上都笑開了花。

等輪到張一萬這裡的時候,連老劉都嚇了一跳,餓滴嘎神啊,十六根,四千八百斤,二兩四錢,這傢伙真太猛了!

張一萬自己也嚇了一跳,那時候一般人還不怎麼會算賬,他只知道自己一天的工錢應該是過一兩了,卻沒想到是二兩四錢,那一個月是多少,怕不有五六十兩吧,這樣說來,他不是隻要幹兩個月就能湊夠給弟弟取媳婦的錢了!

這個工錢真是把他刺激到了,以至於他晚上都想去幹活,要知道多幹兩個時辰就多一兩多銀子啊!

當然,晚上是不可能幹活的,因爲這時候還沒有探照燈什麼的,電燈也不可能奢侈的牽到這荒郊野外來,再說一個人的體力是有限的,一天往死裡幹,第二天就爬不起來了,反而效率低了。

就這樣,張一萬開始了他的挖煤生涯,一個月下來,他拿到的工錢竟然不是五十兩,也不是六十兩,而是七十多兩!

不過,可惜,接下來就要進入冰封期了,煤礦要停工將近半年。

按內閣和兵部的意思,最好還是先讓這些勞工回去,這裡冬天實在是太冷了,根本就沒法幹活,再說,這次也只是第一次嘗試,很多工作還沒跟上,比如行政,比如治安,比如列車車次什麼的還都沒安排好,甚至各千戶所的電報都沒來得及接通,總之事情還有很多,可能要明年才能逐漸步入正軌。

所以,朝廷再次提供了免費的客車將他們載回中原,並承諾,明年再次安排免費客車把他們接過來,以後還將開通新九州到中原的客運列車,不過那是要出錢買票的。

張一萬這個興奮啊,孤身一人,帶兩件衣服出來,才幹了一個月活,就帶回去七十多兩銀子,這新九州還真是遍地是黃金啊!

果然,不出來闖一闖怎麼家致富,他決定了,明年還要來,攢夠了錢,不但要幫他三弟把媳婦娶上,還要想辦法把兩個弟弟都接過,他要帶着一家子人闖出一番新天地!

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
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