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

情況發展到如此地步,沈希儀也是萬萬沒有想到了。

他也不敢多做停留,他擔心,如果去的太慢。勝負以定。沈希儀也只能佔據升龍以北的幾個州縣了。

不過,即便是沈希儀想要加快速度。狼兵的速度也不會有多快的。

兵家之事。易放難收。

狼兵見了血,想要完全收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得不說,沈希儀與狼兵之間還是隔了一層,想如臂使指的指揮狼兵。還差了不少火候。

就在狼兵在沈希儀的督促之下,微微提高了一點行軍的速度。不過,想要到達升龍城,還需要十數日時間。

不過,此刻朱厚煌已經到了升龍城下。

故地重遊。朱厚煌不勝感慨。

不過,朱厚煌知道他想要與之前一樣,輕而易舉的攻破升龍城。只怕不大可能。升龍城下,註定有有一場惡戰。

朱厚煌問道:“各部隊到位了?”

俞大猷說道:“我部已經到位。”

吳明說道:“我部也已經到位。”

劉老刀說道:“殿下,白藤江河道疏通工程,正在進行之中,預計半個月之後,所有補給都能從海上直接運到升龍城下。”

順利不能再順利了。

這一次從清化出兵以來,一路順利的不能再順利了。

從寧平,南定,乃至於海陽,都沒有遇見什麼抵抗,來到海陽時候,海陽幾乎已經搬空了。

這一路的順風順水,讓朱厚煌非但沒有放鬆警惕,而是反而提高警惕。

王陽明的警告再次在朱厚煌的耳邊環繞着。

所以,朱厚煌求穩。

朱厚煌兵分兩路,朱厚煌與俞大猷帶領主力,大約六個營的雍軍,還有數萬清化軍,以及王陽明所編練的新軍。

總兵力大概有七八萬左右。

這一路行軍,朱厚煌作爲主將,而俞大猷作爲朱厚煌的副將。

其實協調近十萬大軍,對朱厚煌也是相當有挑戰性的任務。不過有俞大猷的幫助。朱厚煌還是能勝任這個主將的職務。

另一路,是吳明從海防出法,率領兩個營的雍軍,以及在海防的占城軍,乃至新編練的海防民夫。

他們來的比朱厚煌這一路要困難一點。

抵擋他們的並不是莫氏的軍隊,而是莫氏留下的阻礙,特別是白藤江之中的阻礙。

白藤江之中被莫氏打下很多木樁。以及不能通航了。

吳明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打通航道。

這個任務打通了一半,朱厚煌已經兵臨城下。吳明就將打通航道的任務交給阮潤臣來負責了。他自己的

阮潤臣調集附近幾個府縣的民夫,還沒有開始工作多少,作爲代理水師的劉老刀也來了。

朱厚煌準備後勤補給方案。陸地上運輸消耗太大了一點。所以朱厚煌屬意是海運,這也是方面也算是東雍的特長。

這方面就是劉老刀負責,所以劉老刀一見白藤江這邊不能通過,也着急起來。

不過阮潤臣這邊的民夫比較多,而水面上的船隻並不是太多了。有了劉老刀的幫助,工程的進度立即加快起來。

不過,即便如此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辦到了。

朱厚煌皺起眉頭說道:“火炮什麼時候能到?”

想要攻城,朱厚煌大腦首先想到的就是火炮。

雖然用火藥放崩也是破城之法,但是朱厚煌明顯的覺得這並不適合南洋一帶的地理。

南洋氣候溼潤多雨。水特別的多,所以大部分地方地下水很淺,想在城下挖地道,簡直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且安南的雨季剛剛過去,雖然地面已經幹了,但是地下水經過幾個月的大雨,定然充沛之極。

所以,朱厚煌覺得最好還是火炮來的快。

拉上來數十門銅炮,升龍府的城牆就不堪一擊了。

而且朱厚煌在升龍城中,也不是沒有埋伏下來的暗手。

只要給城頭上足夠的壓力,說不定不用真的攻破城牆之後,才能破城。

朱厚煌熟悉了一情況,主要是吳明軍中的情況。

熟悉一下情況之後,朱厚煌立即分派任務。

“俞大猷。”朱厚煌說道。

俞大猷說道:“臣在。”

朱厚煌說道:“安南新軍,清化兵,乃至占城軍,已經各地徵召過來的民夫,全部由你統管,孤命令你,封鎖升龍。”

俞大猷說道:“是。”

朱厚煌也不是第一次遇見攻城戰了。

不過這一座城池是朱厚煌遇見最大的城池了,從規模上來說,與安慶相比相差無幾。不過在安慶城時是守城戰,而不是攻城戰。

比起海雲關,法摩沙來說,升龍城規模大了何止一倍。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要倍於當初,也在清理之中。

不過,此刻朱厚煌很放心後面的物資供應。

升龍城附近是安南最精華所在,王陽明只要整合了升龍以南地界,別的不說,糧食民夫就足夠供應大軍了。

可以說,莫登庸直接放棄升龍以南,很難說是明智,還是愚蠢。很多時候,在勝負還沒有確定的時候,說什麼都太早了一點。

朱厚煌說道“雍軍上下,安營紮寨。”

朱厚煌的用意很明顯,保存實力。

現在的朱厚煌有些理解當初抗日時期,爲什麼分嫡系,雜牌之類了。

朱厚煌現在的處置就很明顯,雍軍是朱厚煌麾下戰鬥力最強大的,也是最忠心的,大部分士卒都出自東雍,家中都有朱厚煌分下的田地,朱厚煌不敢肯定,他們絕對忠誠自己。但是朱厚煌卻很放心,將自己的安全乃至於後背交給他們。

在東雍失去大明支持之後,朱厚煌就只能依靠雍軍,自然不能雍軍有所折損。即便是武器裝備,也是多給雍軍。

至於其他的清化軍,戰鬥力倒是可以。但是現在還掌控在清化勳貴手中,朱厚煌與清化勳貴之間,不過是合作關係。要說朱厚煌對他們有多少信任就是另一回事了。

當然了在打敗莫氏之前,或許不會翻臉,但是莫氏覆滅之後,會是怎麼樣的情況,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要看鄭綏已經成爲東雍留守,清化世家就值得信任了。

難說的緊。還有占城軍,雖然占城軍從軍時間很長了,但是他們的家人都在占城,這一戰的占城國王的態度很值得玩味。

所以,朱厚煌很難對占城軍有太多的信任。

至於王陽明重新編練出來的新軍,雖然王陽明從雍軍之中抽調出很多軍官。在新軍的要害部位都是東雍籍的軍官。

但是畢竟時間太短,有多少戰鬥力很難說。而且底層士卒都是安南百姓,即便上面的軍官值得信任,朱厚煌也不敢報以百分之百的信任。

所以,朱厚煌在心中三六九等,很容易就分出來了。當清化軍,或者新軍,占城軍,有代替雍軍去送死的機會,朱厚煌絕對毫不猶豫,絲毫沒有心疼的感覺。

今日,朱厚煌的意圖就是先用這些雜牌軍消耗升龍軍隊,乃至於守城器械。等升龍疲憊的時候,雍軍再大舉進攻,一錘定音。

“殿下。”吳鳳儀忽然闖了進來。

朱厚煌心中一緊,說道:“舅舅有什麼情況嗎?”

吳鳳儀就是朱厚煌的眼睛,整個東雍的情報機關都在吳鳳儀手中管着。而且吳鳳儀也是東雍管理層中經驗最豐富的幾個人之一,他斷斷不會大驚小怪的。現在這個樣子定然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吳鳳儀沒有直接說,而是目視左右。朱厚煌立即命令吳鳳儀的意思,說道:“舅舅但說無妨,帳中都孤的心腹重臣。”

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八十章 先鋒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十九章 經緯【2】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七十章 兵變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
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八十章 先鋒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十九章 經緯【2】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七十章 兵變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