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

“什麼?”朱厚煌大吃一驚,在他眼中這個大肚王國,縱然不是野人,也相差不多,哪裡能派出什麼使者。

朱厚煌說道:“請他進來吧。”

不多時,一個人走了進來,一見朱厚煌,二話不說,就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說道:“草民見過雍王殿下。”

朱厚煌問道:“你是漢人,怎麼爲野人所用?”

這個人一身破破爛爛的衣服,上面有不少補丁,他不敢擡頭,朱厚煌只能看見他的髮髻上面插着也一根木棍,他用顫顫巍巍的聲音說道:“草民是福建人士,海上遇風暴,這才流落到蠻夷之地,幸好草民有手好醫術。才能在大肚王國求生。這次是被大肚王國的國王派過來傳話的,草民沒有背叛天朝的意思。”

朱厚煌信他這一番話,如果縱向比較的,也就是現代人最沒有民族自豪感了。從古自今一直是外國人往中國跑,也就是現在這個情況反過來了而已,作爲一明朝人,哪怕僅僅是一個無權無勢的草民,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想投奔外國的。更不要說大肚王國根本上就是一個部落聯盟,連一個國家都稱不上。

朱厚煌問道:“他叫你來傳什麼話?”

這個人說道:“大肚王過說,整個夷洲都是他的,不許殿下再侵犯土著勢力了,否則,否則---”他說着,聲音越來越低,以至於讓朱厚煌幾乎聽不見。

朱厚煌不耐煩的說道:“否則怎麼樣?”

“否則就大兵來犯。”說完這一句話之後,這個使者磕頭如搗蒜,說道:“殿下饒命,這是他們讓草民說的,不是草民自己的意思。”

“哼。”朱厚煌冷哼一聲說道:“今日才知道什麼叫夜郎自大。這不管你的事情,你下去吧,想回福建就回福建,想留在這裡就留在這裡。”

“多謝殿下開恩。”他不敢停留,弓着身子倒退着走了。

“殿下,你對大肚王國怎麼看?”楊慎說道。

“當然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朱厚煌說道。大肚王國一帶,就是現在臺灣嘉儀一帶,都是平原地帶,是大好的農耕區,朱厚煌豈能讓這些地方一直在區區大肚王國手裡面,如同他在高山之上,劃一個小圈子,自立爲王,說不定朱厚煌就不去管他了。反正南洋這麼大,何必吃力不討好,去鑽山溝啊。反正一直到清末,臺灣東部的山區之中,也有不少原住民。

但是嘉儀這麼好的地方,卻不可能讓人的,只是朱厚煌現在的實力不足,即便是打下來,也沒有足夠的人丁去開發,這纔沒有動手。

“殿下,萬萬不可。”楊慎頭都有點大了,楊慎將整個雍王府上下理順,又從內地招來一大批人才,雖然有些現在還沒有到。但是即便如此,整個東雍已經走上正規。即便是如此,無數事情千頭萬緒涌來,讓楊慎一時間也覺得頭疼無比,朱厚煌半個月的時間,新設戚氏軍。楊慎還要派出很文吏去輔佐戚景通。如果朱厚煌再出徵大肚王國,那是真真忙不過來啊。

“先生,放心。”朱厚煌說道:“孤知道輕重緩急,事情要一步一步的辦,今年半年之內,不會再次出兵,不過還請先生多多支持戚氏軍那邊的發展。”

楊慎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這臣就放心了,殿下放心,已經有第一批俘虜從福建那邊運過來,這些俘虜優先派遣到戚將軍那邊去。”

楊慎這邊將這個事情放下了,但是大肚王國那邊卻沒有將這一件事情放下來。

“怎麼回事?”戚景通滿臉寒霜,一股殺氣瀰漫開來,戚景通可不是普通人,當初在劉六劉七之亂的時候,也曾親自上陣拼殺過,此刻一發怒。所有人不敢說話。

只剩一陣嗚嗚的哭聲。

“哭,哭,就知道哭,有什麼事情說話。”戚景通大喝道。

“請將軍爲我們報仇啊。”一個少年咬牙切齒的說道。

戚景通說道:“好好說話,怎麼回事?”

“那些土人從河北邊過來,好幾千人,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村子裡面根本來不及防禦,就已經,就已經。”說道這裡,這個少年再也堅持不下去,低頭雙手深深的插進土了,整個指甲都劈開了。

戚景通看着周圍,這裡本來有一個叫做林家寨的小村落,但是此刻這個小村落一個活人都沒有了,村落裡面全部都是屍體,一具具屍體,死得慘不忍睹,還有一些人的腦袋都被砍掉了,只剩下一具屍體,只能從衣服上辨認是誰的屍體了。

戚景通早已看慣這樣的慘劇了,當初劉六劉七之亂的時候,山東地界,比這裡慘的地方有不少,這樣的場面根本嚇不了他。他只是慢慢的在琢磨,剛剛問道的信息,“河,北邊的河,是指雍溪嗎?”

作爲一個合格的將領,每到一地都會熟悉地形,戚景通雖然來這裡還不到一個月,但是對這附近的地理已經很熟悉了。大員之北,有一條雍溪,還是雍王殿下親自取名的,他自然知道。

“大人。”一個戚景通身邊的老人,說道:“小的,剛剛去看了,果然看見有很多人渡過雍溪的痕跡。”這個人戚家家丁,跟着戚景通打過仗,對擅長的就是勘察蹤跡。

戚景通說道:“對面有什麼部落。”

“大人,小人知道。”戚景通身邊的一個侍衛說道。“對面是大肚王國,據傳有數萬人丁,是東雍島上最大的部落。”

“請大人爲我們報仇,殺過雍溪去。”

戚景通看着身後的人,不說話。他身邊的士卒分爲三類,第一類是他從家裡帶過來的,有十幾名,但是都是好手。剩下有百餘名老卒。這些人都是朱厚煌留給他的戰鬥力還算不錯,剩下的都是當地幾十個村落的壯丁,總共也有數百人而已。

其實現在林家寨被滅,下面已經有埋怨之聲。認爲是戚景通抽調各個村落的壯丁,才使得林家寨沒有什麼反應,就被滿村殺絕了。甚至還有人認爲,是雍王打了土人蠻人,這才引起他們的報復。這才讓林家寨被屠了。當地幾十個村莊,雖然稱不上同氣連枝,但也彼此之間互相扶持。見林家寨被屠,自然有一種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感覺。強烈請求復仇。

戚景通心中暗道:“我不明白對面的地形,也不瞭解這個大肚王國的嫡系,貿貿然出兵風險太大了,而且雍王殿下雖然給我便宜行事之權,但是我越境出擊到底是犯忌諱的。而且”戚景通掃過那些羣情激奮的人,心中冷笑幾聲,暗道:“憑藉他們這些人連操練還沒有練好的人,去打仗。”

不是戚景通看不起這些人,而是的確如此,這些人才入戚景通麾下不過一個月而已,如果不戚景通忽然得到了林家寨的報警,他現在還在訓練士卒,而不是在這裡。

“不行。此事須稟報雍王之後,聽雍王殿下決斷。”

“報。大人。”一個人忽然從北邊跑過來,說道:“大人,雍溪之上出現情況,北邊有人過來了。”

戚景通眉頭一挑,暗道:“偷襲一次,就行了,居然想一而再,再而三,他們也太看不起我戚景通了吧。”

戚景通說道:“多少人?”

“對方都是獨木舟,看上去很雜亂,一時間數不清楚,大概有數百人。多則千人。”

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十三章 狩獵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二十章 經緯【3】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十八章 經緯【1】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
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十三章 狩獵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二十章 經緯【3】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十八章 經緯【1】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