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

大員的冬天並不是太冷的。

此刻在碼頭上,海風輕輕吹着,無數人在碼頭上等待的,不知道誰說一聲來了,隨即在視線遠處,看見一排排硬帆衝出海面。過了一會兒,無數船隻在海平面上顯露出自己的身軀。

這是朱厚煌帶領的雍國水師主力。

特別是十幾艘五桅福船,更是高大之極。

不多時,朱厚煌來了。他下了船隻,看見吳氏也在等待的人羣之中,他跪倒在地,說道:“不孝子累母親擔心了。”

入鄉隨俗。朱厚煌咱們多年,也漸漸的習慣了動輒下跪的環境。

吳氏連忙將朱厚煌扶起來,看着朱厚煌,欣慰的說道:“我兒長大了。”

朱厚煌雖然年少,但是一年的磨鍊,讓他氣質漸漸的沉澱下來了。如果不細緻去看,甚至看不出來,他還不足二十歲。

朱厚煌與吳氏見禮過後,跟在吳氏身後的官員,以陸完爲首,向朱厚煌行禮道:“拜見雍王殿下。”

朱厚煌眼前黑壓壓的跪倒一片,朱厚煌一擺手說道:“免禮。”

大明時代的生活節奏向來很慢,即便是朱厚煌想快也快不起來。特別是陸完那邊主持的工程,總不成讓人過年也在工地之中吧。

朱元璋雖然是工作狂,他給百官的假期,在過年的時候,只給五天假,從初一到初五。但是到了正德這個時候,這五天假已經演變成二十天假了,從初一到二十。可見爲自己謀求福利,從古到今都是慣例。

朱厚煌覺得放假,放到正月二十有些太長了。乾脆以臘月二十三放假,一直到正月十六,元宵過後,正是開衙。

回想這一年,朱厚煌除卻生病那幾天之後,不能說全年無休也差不多了。

此刻一下子將百官放了假,朱厚煌連找人談工作的人也都沒有了。索性將少府的賬本找來。細細研磨。

少府雖然有一個少府丞,不,現在已經有兩個少府丞,但是真正管事的還是吳太后,不過吳太后自從媳婦進了門,就厭倦庶務。少府的實權就落在雍王后許藍的手中。

許藍雖然從自商家,但是從小耳濡目染,辦起事情來,條理分明,她負責少府,再加上他大哥許鬆的輔佐,少府的收入雖然沒有大增,但是比起朱厚煌當初,利潤要上升了一些。

但是有利就有弊。

也許是許藍商人出身,對錢財上比較看中,所以對花錢的事情,就有一點點斤斤計較了,對那些沒有盈利,只有投入的地方,就關注少了。

比如船場,比如水泥廠,比如鐵礦,炮廠,等等地方。許藍雖然知道重要,但是難免關心不夠。

朱厚煌看着看着就皺起眉頭來,說道:“去叫王后過來。”

立即有人去就將許藍叫過來。

叮叮噹噹的撞擊之聲傳來,卻是許藍已經到了,朱厚煌擡頭一看,不由的眼前一亮。好一個美人,

卻見許藍一身鵝黃色的襦裙,頭上插着兩三個樣式簡單的首飾,自然有一孤清新脫俗的魅力。她問道:“殿下,可有什麼事嗎?”

朱厚煌這才如夢初醒,說道:“哦,少府的事情有些不對,南洋航線比前賺得多了,這是王后的功勞,只是船廠,水泥廠等地方,卻是軍國之要,王后不能輕疏了。”

朱厚煌一說起來,就好像是止不住了,稀里嘩啦的一大堆船廠的重要性,水泥廠的重要性的話,說了出來。越說越激動。

聽在許藍的耳朵裡面,卻好像是訓斥。

朱厚煌正說着,忽然聽見哭泣之聲,轉頭一看,卻見許藍雙眼之中,有晶瑩剔透的眼淚一滴滴的流了下來。

朱厚煌不由啞然,說道:“你怎麼哭了啊?”

“殿下,以爲我辦得不好,免了我這個差事便是了,我來你家也不是做賬房先生的。”許藍微微抽泣說道:“不用這樣說我。”

朱厚煌一時間心軟了,說道:“好,好,是我的不是,是我不對。”

許藍不哭還好,一哭起來,就止不住了,說道:“殿下,一個月還沒有數日在家,在家也不在我這個過夜,母后日日催促生子,妾身一個人怎麼能生出兒子?母后每次訓斥,都以爲我爲婦不能,殿下今日也這樣厭煩我,何不休了我。東雍上下不知道有多少女子想嫁給殿下,殿下何不讓我落了清閒。”

朱厚煌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啊,他見不得女人哭,也不知道怎麼去哄,說道“好王后,是我的不是,是我的不是。”

朱厚煌並不是不沾女色的柳下惠,而是覺得許藍有些小。特地與許藍保持了距離。

感謝後世的晚育教育,讓朱厚煌在推倒許藍的時候,感受到極大的罪惡感。

許藍楚楚動人仰着梨花帶雨的小臉,問道:“殿下就這樣看不上我嗎?”

看見許藍一副任君採擷的樣子,朱厚煌感覺自己內心深處那一根線,猛然崩開了。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抓住了許藍的手,將許藍抱在懷裡。狠狠的吻了過去。

朱厚煌今生雖然沒有嘗過女人的滋味,但是前世卻不是處。立即做出起了,起點不許寫的事情了。

書房外面的門窗,被知趣的侍女一一關上了。

好一陣風雨過後。

朱厚煌抱着許藍說道:“藍兒,這少府是今後,我們孩子統治天下的重要的工具,你不能不以爲意。”

許藍手指在朱厚煌身上畫圈,說道:“殿下,我知道錯了,回去我會好好的辦差的。”

朱厚煌不知道該說什麼,他這才知道,將自己的女人變成下屬,或者說將自己的下屬變成自己的女人,果然是一間工作效率的事情。

朱厚煌只好詳細給許藍來講:“祖宗限制相權,先讓君權獨尊,但是看皇兄現在,內閣沒有丞相之名,卻有丞相之實。也因爲名不正,言不順,卻有很多弊端。所以我想,一開始就給後世留下典範,君臣之間,畫好界限,讓彼此不逾越,所以,外府之權,是丞相的,今後也是如此,沒有丞相的同意,即便是君王,也不能越過丞相插手政務。但是又兩件事情,作爲後世子孫一定要抓在手裡面的,一個是軍心。這是我在做的,只有軍心在我家,縱然丞相權重,也不敢有所不軌。第二就是少府。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朱厚煌的語氣之中,帶着譏諷,說道:“現在當官的,口中說的是仁義道德,手下做的是男娼女盜。手裡面沒有銀子,怎麼使喚人?所以少府這一分基業,是後世子孫重要憑依。”

朱厚煌的意思很簡單,將來的雍國雖然不一定是君主立憲制,但是一定是相權極大的朝廷,因爲想讓人辦事,不給權力,能幹個吊事,爲了保持君王對朝政的影響力,所以必須有軍方與少府兩條腿的支撐。

許藍對朱厚煌的話,並不是太理解的,但是卻也知道,這少府是很重要的事情。點點頭,說道:“我一定會將少府的事情,辦好的。”

朱厚煌卻有一點不放心,少府,不僅僅是朱厚煌財政的重要來源,也是朱厚煌攀登科技樹的地方,他心中暗道:“算了吧,等過年之後,我親自巡查一下少府吧,看看情況怎麼樣。”

朱厚煌與許藍再這裡卿卿我我的時候。

吳太后早已得到了消息,說道:“王爺與王后圓房了?”她大喜過望,說道:“全府上下,多發一份節禮。”

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五章 演武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
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五章 演武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