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

沈希儀能在大明官場上混出名頭。耍莫正中還是小菜一碟。三言兩語之間,就讓莫正中暈了頭。

沈希儀回到自己的軍隊之中。立即暗暗下令,讓他們與莫正中所部拉開距離。

沈希儀心中暗道:“我就不相信,雍王會讓莫正中安安全全進入升龍城之中。到時候再來與他算賬。”

沈希儀知道,在進入升龍城之前,必有一戰。只是這一戰在什麼時候發現,他並不能確定,所以他要小心警惕,以莫正中所部當誘餌。

紅河下游的一處碼頭之上。

雍軍在朱厚煌的指揮之下,分別登船。

劉老刀正在調度。

一艘艘船裝滿士卒之後,在紅河主河道停留,等待所有人都上了船之後,再一起出發。

好在雍軍大部分都是從東雍過來的。對這種漂浮在海上的感覺,很熟悉,除卻少數幾個人之外,沒有暈船的感覺。

朱厚煌對來送別的王陽明說道:“大營這裡,交給王師了。”

王陽明說道:“請殿下放心,只是殿下身負東雍千斤之重,還請殿下保重。”

朱厚煌說道:“弟子明白。”

他也明白,如果他死了,根本不用說別的,東雍肯定被嘉靖一口給吞了。所以即便是朱厚煌自詡不怕死,也必須好好保重自己一條小命。

因爲這一條命,已經不是朱厚煌一個人的了。

朱厚煌離開之後。王陽明立即開始佈置。

首先火炮轟擊城牆的力度不變,只是將雍軍給撤下來了,大營之中增竈。大營之中的炊煙,務必要與之前的炊煙一致,他還將他麾下的有戰鬥力的士卒全部安排在前營,如果被識破之後,王陽明也敢依營而戰,憑藉大量的火器,與莫軍大戰一場。

“莫正中情況如何?”

朱厚煌一登船,就立即問劉老刀。

劉老刀說道:“殿下,莫正中所部在升龍之西,與升龍有一日路程。”

朱厚煌說道:“找好戰場所在了嗎?”隨即他想到劉老刀一輩子都在水上,讓他爲來日一戰確定位置,且不說是不是強人所難。

單單問朱厚煌自己放心不放心,答案當然是不放心了。

朱厚煌說道:“算了,將升龍以西的地圖給孤拿來。”

劉老刀說道:“是。”

不多時,一卷地圖在朱厚煌面前展開了。

不過,這卷地圖在朱厚煌看來,很不滿意。

很多新發明新技術的普及,是需要時間的,在這個時代的普及知識的速度更加慢了。朱厚煌在北京的時候,以經緯度繪製地圖,確定了繪製軍用地圖規則。

但問題是,確定軍用地圖規則好確定,但是培養出能識字,能繪圖,能戰鬥的斥候,並不是太容易的事情。

而且朱厚煌這幾年戰鬥不斷,也沒有靜下心來培養軍中人手。

所以,朱厚煌還必須忍受亂七八糟圖畫。慢慢辨認這一副地圖。

這地圖上的誤差到底有多大,朱厚煌自己都沒有譜。

俞大猷跟着朱厚煌時間久了,對朱厚煌很瞭解,說道:“殿下,要不然,我先去勘探一下地形。”

“好吧。”朱厚煌對俞大猷放心。“就請俞將軍,前去探測一番。”

俞大猷先行一步,乘坐快船,在紅河上游上岸,匯合了各房斥候之後,帶着百十名騎兵,在莫正中要走的道路上巡視一番。

說實在在。升龍位於紅河三角洲中央,地勢是西高東低,逐漸入海,但是卻沒有什麼高山峻嶺,可以說是一馬平川,唯獨是水多了一些。

平坦的地勢根本沒有什麼可以埋伏的地方,俞大猷轉了一圈,唯一確定的,這一戰是硬仗,不要想什麼取巧的辦法。

此刻的莫登庸也在反覆掙扎。

等待着莫正中的消息。

在升龍城與莫正中短短的幾十里路上,爆發了慘烈的斥候戰。

朱厚煌沒有成建制的騎兵,但是的供給斥候用的馬匹還是有的,但是數量也不多,但是爲了切斷升龍與莫正中之間的聯繫,在這一片區域之中,足足投入了上千名斥候。

所謂的斥候,所謂的夜不收,都是軍中精銳,最少要有數年的經驗積累,才能勝任。所以朱厚煌這邊合格的夜不收其實並不是很多。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安南少馬,他們截殺斥候的能力與蒙古人相差太遠了,所以朱厚煌並不合格的斥候在這裡,也算得上勉強可以用的標準。

再加上升龍城中,是吳明所部,吳明本身就是夜不收出身,他主持這一場小規模的戰鬥,正是恰如其分。所以莫登庸派出的探子,大多數都被半路截殺,即便有少數能到達莫正中的軍中,也很少能回到升龍城之中。

莫登庸自然要莫正中退回去。但是莫正中走到了這一步,如何會退回去啊。

莫正中覺得莫登庸小看了自己,反而更加確定要證明給父親看,自己的實力。堅定了要在接下來的大戰之中,好好的發揮自己的能力。

一封書信,不知道繞過了多少斥候的截殺,終於來到了升龍城之中,畢竟莫氏是地頭蛇。對升龍附近的地形,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想要通過封鎖,雖然困難,但是還是可以做的。

只是這封書信,莫登庸一看日期,就知道是好幾天前的了。

莫登庸再一看內容,細細一算,臉色頓時蒼白,說道:“準備出戰吧。”

從時間上來算,莫正中已經走到了升龍城西不遠的距離,再有一二日的時間,但也相差不多。

一場大戰迫在眉睫,幾乎沒有挽回的機會了。

到底要不要出戰,莫登庸心中掙扎了很久。不得不選擇出戰。

與朱厚煌一樣,莫登庸麾下的軍隊,也有三六九等之分。莫登庸的支撐也就是那幾萬精銳部隊,其餘的部隊都是比民夫強上一點的。而且都是徵召升龍城之中的百姓,如果不是莫登庸在清理鄭氏的時候,也將升龍城之中清理了一遍,莫登庸根本不敢將精銳部隊全部派出去。

即便是現在,這也是一個非常冒險的事情

所謂雪中送炭者少,落井下石者多,莫登庸在面對雍軍的潰勢,所有人都能看的出來。這樣的情況之下,升龍城之中,豈能沒有心思動搖,想要獻城的人。在莫登庸大軍鎮壓之下,沒有出現問題。但是莫登庸大軍出動之後,會不會出現問題。

還有如果,莫登庸出城之後,雍軍大舉攻城,沒有精銳莫軍作爲骨幹,剩下的這些民夫能不能守住城池,也是一個未知之數。

莫登庸預計雍軍肯定對莫正中軍動手,但是他如果不動手,等自己出城之後,拼命攻城。也是一個辦法。

反正莫正中這麼一動,一下子讓莫登庸處於了被動狀態。

但是莫登庸又不能不救莫正中。

無他,他被困在升龍城之中,莫氏在外面沒有人主持的話,說不定等升龍城解圍之後,整個安南北部,都不是莫氏的領地了。那麼,他在升龍城之中的堅守,不是白白堅守了。

所以莫正中這個的嫡子,對莫登庸非常重要。

如果莫正中沒有在外面維持,莫登庸寧可逃出升龍城,不在升龍城與雍軍決戰。雖然升龍城一失。代表着莫氏大勢已去。甚至說莫氏想要保全整個安南北方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了,但莫登庸覺得憑藉自己的實力,與手中的兵馬,割據數府自立,還是能做到的,到時候向雍王臣服,雍王也不會不接受。豈不比死戰升龍,什麼也得不到強的多嗎?

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五十章 封賞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三十章 宣府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七十章 兵變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十八章 經緯【1】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八章 練兵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二章 比劍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八章 練兵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
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五十章 封賞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三十章 宣府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七十章 兵變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十八章 經緯【1】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八章 練兵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二章 比劍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八章 練兵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