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

亞伯奎這個時候,正好巡視城頭。也看到了朱厚煌。

朱厚煌與亞伯奎兩人從來沒有見過面,但是此刻一對眼,立即感覺對方是非常重要的人物,甚至是自己的對手。

亞伯奎倒是想派人出擊,將這個人給留下來,但是看到朱厚煌一行人都是騎着馬匹。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亞伯奎部下人數本就不多,需要謹慎使用,再者朱厚煌都乘着馬。即便出擊,恐怕也會無功而返。

朱厚煌看看,繞着法摩沙走了板圈,依然覺得無懈可擊,即便是看也沒有什麼好看的。

朱厚煌回來的時候。

馬六甲城已經被滿刺加王的努力之下清理,無數人哭哭啼啼的離開了馬六甲城。

雖然故土難離,在暴力的驅使之下,也不敢停留。期期艾艾的,讓人看不過去。

不過朱厚煌一點沒有在乎,行軍打戰。容不得婦人之仁。朱厚煌想要攻城,就應該將大營前移,最好是駐紮在馬六甲城中。

而馬六甲城在佛郎機的統治之下,有十來年來,說不定有佛郎機人的奸細。所以爲安全起見,朱厚煌不容許這些人留下來。

甚至朱厚煌也不願意住原有的房屋。唯恐佛郎機人在房屋之中留下什麼手腳。

在中國歷史上有太多的案例了。朱厚煌能做的都是謹慎。

在法摩沙城下面一兩裡地,一座大營拔地而起。汪直營就駐紮在這裡,其他營寨分列兩邊。朱厚煌雍軍主力,有四個營之多。再加上朱厚煌所帶的親衛,一共有兩萬五千上下,分做四五個營寨,將法摩沙城半包圍起來。

朱厚煌看着法摩沙城說道:“現在法摩沙城就在眼前,如何進攻大家有什麼辦法暢所欲言。”

一時間鴉雀無聲。

朱厚煌看過法摩沙城的防禦,朱厚煌麾下將士,大部分都是朱厚煌培養出來,朱厚煌自己在軍事上也不過二把刀,根本稱不上高明,所以他的學生,執行命令還行,讓他們提出什麼攻城的方案,卻是不行的。

朱厚煌都沒有辦法,他們能有什麼好辦法。

汪直想了半天,說道:“臣想了,佛郎機所選的地方,地勢很高,是不是可以斷水。”

朱厚煌一聽這個,覺得很有啓發,問道:“哦,法摩沙是如何取水?”

“似乎是取的活水。與護城河一個水源。”汪直仔細觀察過,雖然不敢肯定,但是也有幾分把握。

朱厚煌說道:“那麼我們先截斷這股活水。”

朱厚煌下定決心之後,立即開始行動。

此刻滿刺加王的重要性顯現出來。在滿刺加王的驅使之下,數萬滿刺加民夫。開始在法摩沙以北挖掘,將河道給截斷。法摩沙城的護城河是從北邊山中流下的一股活水。將這股活水改造成護城河,然後流入大海之中。

隨着數萬人動工,這一股活水緩緩的斷流了。三天之後,活水緩緩的斷絕。露出層層的淤泥出來。

不過朱厚煌觀察,這樣的舉動,根本沒有什麼用處,城堡之上人所有人臉上一點變化都沒有,根本沒有一點好像乾渴的樣子。

而且朱厚煌也忘記了一點,這裡是熱帶,雨水頻繁,數日之間就會下一次雨,即便是真的斷絕了水源,憑藉雨水,他們也能堅持下來。

朱厚煌深吸一口氣,心中暗道:“好吧,笨方面就是好方法。”

朱厚煌說道:“準備攻城。”

朱厚煌一聲令下,雍軍就在城下鋪開了。

在挖斷河道的時候,雍軍也不是什麼事情都能沒有幹着,很多攻城器械都打造的差不多了,一個個木盾被人推着上來,雍軍都隱藏在木盾後面,黑壓壓的一大片。

每一個木盾都是一輛木盾車。堅實的後木板架在木車之上,被人在後面推着。

一排木盾車就好像是一道活動的城牆。

在木盾車後面,不過數步就有人推着佛郎機炮,夾雜在人羣之中。不過隔着數排,就是火炮。

這一排就有數十門火炮,整個軍陣之中不知道有多少門火炮。

既然想要進攻,朱厚煌一出手,就用出了全力。

亞伯奎在城頭上向低下看過去,心中有幾分震撼。感受到幾分大國底蘊。

亞伯奎雖然是能征善戰,但是都是在海戰,對攻城戰,他並不是多擅長。不過他面對朱厚煌的攻勢,並不在意。因爲他相信法摩沙城的堅固。

亞伯奎說道:“所有人準備吧。”

佛郎機人全部到位了,整個法摩沙城之中的佛郎機人不過二三千人。

在亞伯奎的指揮之下全部到位,每也炮口後面都有一口佛郎機炮,每一個槍眼後面都有一名火槍兵。

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等着城下的人緩緩的接近。

亞伯奎站在城頭,伸出大拇指估算距離。忽然說道:“開炮。”

“轟。”的一聲炮聲,一枚炮彈打了出來,在天空之中劃過弧線,越過盾牆砸在盾牆後面的人羣之中。

炮彈所過之處,所有人連哼都沒有來得及哼一下,就砸得四分五裂。炮彈在地面上彈起,然後在地心引力之下,再次砸了下來。

這就是然後再次砸傷人,如此反覆三次,才停止下來。

這就是火炮的反覆殺傷。

朱厚煌的手猛地抓緊,雙手青筋爆起,他做了很完全的準備了,盾牆後面的人間距很寬,但是依舊逃不過火炮的殺傷。

而且這纔是一門火炮的轟擊,如果佛郎機所有火炮轟擊,恐怕無法維持。

汪直一直在觀察朱厚煌的表情,立即說道:“殿下,要不要撤退。”

“不。”朱厚煌說道:“打下去。”

朱厚煌對於這一次攻城,並沒有什麼期望,但是卻也不允許半途而廢。東雍的士卒缺乏血戰,東雍的士卒擴軍很快,雖然訓練嚴格但是很少見血。

他們對傷亡的承受能力,朱厚煌自己都心裡沒底。

雖然知道這城池難攻,但是不攻一下,朱厚煌心中實在按捺不下。既然決定攻城,朱厚煌就不允許半途而廢,他總要試探一下這城池的承受能力吧。

亞伯奎的命令,因爲炮彈是有數的,不允許速射要瞄準再射擊。所有佛郎機火炮發射的頻率有些慢,但是很有節奏感,一枚枚炮彈都砸在人羣之中,還有一些砸在盾車之上。

在軍陣之中留下了不少屍體。

不過很快,雍軍就不會只捱打不還手。

盾車忽然裂開,數十門火炮推出來。

雍軍炮兵在佛郎機炮兵的射程之內,所以他們一有機會就拼命的射擊,不過一口氣功夫,就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枚炮彈發射出去了。

一枚枚炮彈砸在城牆之上。但是青石城牆堅固之極,佛郎機這樣口徑的火炮根本無法轟開,哪怕是一點點。

似乎佛郎機人根本沒有在意,他們還是按照自己的節奏,一點一點的向下面轟擊。

雙方對射,雍軍吃虧很大。

朱厚煌看到這樣樣子,知道不用再打下去了。

因爲沒有效果,如果不壓制對方的炮火,根本無法攻城,而東雍的火炮數量雖然多,但是並沒有能砸開城牆的大炮。

這樣下去,不過是白白的消耗士卒的性命而已。

“撤軍吧。”朱厚煌長嘆一聲,他轉身離開了。叮叮噹噹的鳴金之聲。所以在佛郎機火炮下面掙扎的士卒如蒙大赦。立即後隊轉成前隊。不過這些木盾全部遺留在戰場之上,不過火炮卻帶回來了。

不過一次試探進攻而已,雍軍承受了數輪火炮的轟擊,傷亡不少。

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二十章 經緯【3】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三十章 宣府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二章 比劍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
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二十章 經緯【3】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三十章 宣府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二章 比劍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