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

先不說亞伯奎是怎麼樣應對,先說說,發動海上攻勢。

對佛郎機發動進攻的重點,是許鬆圈定。因爲佛郎機人在遠東重點經營的是商業利益。所以東雍進攻的就是佛郎機商業要點。

東雍與佛郎機的貿易,是佛郎機在馬六甲的一個利潤點。而佛郎機另一個利潤點,就是香料貿易。所以東雍攻擊的要點,就是香料羣島,以及香料羣島與馬六甲之間的航道。

實際上,朱厚煌對於所謂的香料羣島,到底是東南亞一個羣島,他自己也不是太清楚。不過,朱厚煌吸取教訓,他只是坐鎮古晉。將大部分戰船放了出去,只等消息。

劉老刀被朱厚煌高看一眼。所以這一次出擊,他被加了重擔,拔起佛郎機在香料羣島的據點。

從古晉出發,劉老刀選擇繞過蘇祿羣島。經過長時間航行,香料羣島就在望了。

這個朱厚煌在後世也只聽過名字,在地圖上找不到地址的香料羣島。

香料羣島,就是馬魯古羣島,這個在現在地圖上名不經傳的地方,算是世界偏僻的角落裡,但是在這個時代,卻是貿易爭奪的焦點。

馬魯古羣島在蘇拉威西島以東,棉南老島東南方向。

“香料羣島之上,有兩個蘇丹,這兩個蘇丹彼此之間有矛盾。佛郎機幫助其中一個蘇丹,才能在香料羣島立足。收購整個香料羣島的香料。”

羅軒說道。

雖然羅軒這一段時間,跑了很多國家,但是香料羣島,在東方數千裡,而且香料羣島的兩個蘇丹,也是一個小國,根本沒有什麼實力。除卻香料什麼也沒有。但是香料在南洋,還真不是什麼稀罕東西。

沒有實力,又遠離南洋的核心區域,自然是被忽略的存在。羅軒出使,也沒有來到這裡。所以,這一次跟着劉老刀一起到來到了香料羣島。

還沒有來到目的地。就遇見了敵人。

香料羣島是佛郎機重要的商業據點,所以從香料羣島到馬六甲的商船,從來不少。這還是因爲佛郎機與東雍之間的戰爭,航道之中船隻稀少了許多,但是依然有要錢不要命的船主跑這一條航道。

劉老刀,看到佛郎機商船,好像是老鷹看見老母雞一樣。他彷彿想起了旦出縱橫海上的海盜生涯。立即漲帆,衝了過去。

佛郎機商船與戰船之間的區別並不是太大,正如現在東雍商船與戰船的區別,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並不是樣式的區別。而是炮位的區別。

之後民用船隻與軍用船隻之間的區別,會越來越大,但是並不是現在。

就在劉老刀追過來的時候,佛郎機商船好像是受驚的野獸,開始瘋狂的逃竄。

雙方在大海之上拼命的追逐。

雙方的速度相差不大,正當劉老刀覺得到手嘴的鴨子,就要飛走了。忽然前方有一道風帆冒了出來。

劉老刀見狀不由的大喜,因爲冒出來是硬帆,而不是西式軟帆。所以在前面的船隻,一定是東方船隻。

果然不出劉老刀所料。當整艘船顯露出來,是一艘福船,而且從旗幟上看,不是別的正是東雍的船隻。

擋在他前面的不是別人,正是鄭深。

鄭深在上次戰鬥之中,將座船損失了,安置規定,本應該受到懲罰,但是東雍人才匱乏,不僅僅官員匱乏,連海戰人才,也是很匱乏的。所以,鄭深只是被降級,受到象徵性的懲罰,仍舊派出來作爲船長。

鄭深也看見瘋狂逃竄的佛郎機商船。頓時大喜,立即壓了上去。

前堵後追之下,佛郎機船已經負隅頑抗。

不過佛郎機商船的結構,比不得戰船,雖然也有火炮還擊,但是如果能抵得過雙方夾擊。

不一會兒,佛郎機船隻被打出十幾個大洞。

佛郎機人沒有頑抗到底的心思,見打不過,就立即投降了。

劉老刀將收降佛郎機人的事情交給手下,之後,鄭深前來拜見劉老刀。

本來,劉老刀與鄭深的等級應該是一樣的,不過,他因爲上次一戰降了一級。如果僅僅是這樣,鄭深並不會怎麼討好他。因爲鄭深也不是沒有跟腳的人。但是劉老刀最近在朱厚煌面前的才吃的開。所以,鄭深不敢輕易得罪劉老刀。

“下官見過劉大人。”

劉老刀也不敢得罪鄭深,因爲鄭深不是一般沒有跟腳的將領。劉老刀想上位擔任許棟的位置。但是他知道劉老刀不是許棟,許棟與朱厚煌之間的感情,不是他劉老刀能夠比擬的。所以他想上位,就必須找盟友,而鄭深就是劉老刀想找的盟友之一。

劉老刀說道:“鄭大人,免禮。不知道鄭大人執行的是什麼任務?”

鄭深說道:“下官的任務是切斷香料羣島與馬六甲之間的航道,所以下官就在附近遊曳。”

劉老刀說道:“本官就要進攻香料羣島,就此別過,如果鄭大人遇見什麼危險,可以想香料羣島方向求救。”

對香料羣島之戰的勝負,劉老刀相當的有自信。

兩人聊聊敘舊幾句,雙方就再次分開。劉老刀,就要去香料羣島了。在路上劉老刀審問佛郎機俘虜。

香料羣島這個地方,對東雍來說,實在是太偏僻,即便是錦衣衛也沒有派人到香料羣島,所以對佛郎機人在香料羣島上的地點,也弄不大清楚。不過有了俘虜之後,很容易就找到了。

順着佛郎機人開闢的航道。不過一兩天功夫,就到了。

劉老刀在佛郎機據點外圍海域遊蕩。劉老刀並沒有直接衝過去。每一個港口都有直接的防禦措施。

佛郎機人兩次進攻港口,都折戟沉沙。不僅僅讓亞伯奎心有餘悸,也讓劉老刀,也不敢擅自用船隻進攻港口,哪怕是港口沒有炮臺。

劉老刀問道羅軒道:“在什麼地方,能找到那個蘇丹?”

羅軒也是利用渤泥王室的勢力,才找到這裡的。羅軒指引劉老刀離開了這裡,去找蒂多雷島找,蒂多雷島蘇丹。

這兩個大島相距不遠,彼此之間,隔海相望,而且通過航海相通。兩個島的蘇丹對對方的領地,從來是虎視眈眈的。是結結實實的世仇。

所以,劉老刀不想損失太多,就好合理的利用本地蘇丹的力量。

不過,這麼大的動靜,佛郎機人也都發現了。

幾個佛郎機商人在佛郎機人的據點之中。臉色黑的好像是鍋底一樣。

“這個情況該怎麼辦?”

一個人說道。

“還能做什麼辦?”一個身穿豔麗軍服的軍人面色嚴厲的說道:“我們現在的實力,不足以守住這裡,我們必須求援,一方面向蘇丹求援,讓蘇丹幫助我們,另一方面,向馬六甲求援。只有馬六甲方面派出軍隊,我們才能安全。”

這個人是這個據點軍方負責人,他對整個據點的防護,相當失望。

這個據點,不過是有一層木製柵欄。整個據點男女老少,水手商人加起來,不過一千多人而已,這樣的防禦能力,又怎麼長期堅守,與法摩沙城根本不能比。沒有外援的情況之下,根本做不到堅守待援。

其他商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就聽從他都的命令,立即有人坐船離開這裡,去求向馬六甲求援了,船上還帶走一批據點上的官員。

另外一批人立即去找島上的蘇丹,尋求蘇丹的全力支持。只有本地蘇丹的全力支持,他們纔有能力在這裡堅持下來。

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十八章 經緯【1】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三章 侍衛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十章 長史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
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十八章 經緯【1】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三章 侍衛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十章 長史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