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

朱厚煌下定決心之後。立即問道:“我們還有多少錢?”

“殿下,只有在雙城收羅過來的十三萬兩。其餘大部分都留在後面了。”阮潤臣說道。

朱厚煌接受了大片領地,嗯,也不算是大片領地,放到中原也不過一府之地,而且人口稀少,比不上中原的大城。不過這一片地方有一個好處,就是這裡是被開發過的熟田,不需要再等幾年之後,就能收稅了。

所以這一片地方,對朱厚煌很重要。而接受安南降臣,又要爲大軍提供輜重,還要擺平各地零星的反叛,所以這裡的任務相當重要,故而朱厚煌就留王陽明在後面處理了。

而阮潤臣就跟着朱厚煌處理一些隨軍雜務。

至於爲什麼不將王陽明帶在身邊,讓阮潤臣在後面?很簡單朱厚煌並不相信阮潤臣。畢竟這一片地帶都是阮潤臣勸降的。阮潤臣在此地有深厚的基礎,再讓他去管事,他如果發難的話,朱厚煌一下子就進入進退不得的局面。

“十三萬兩。”朱厚煌暗道。

其實如果朱厚煌死命的刮地皮,在這一帶還是能刮出來油水的,但是朱厚煌卻已經將這一帶當成自己的統治區域。怎麼肯做竭澤而漁的勾當。

“足夠了。”朱厚煌說道。他對阮潤臣說道:“今日犒勞三軍,酒肉管夠。”

阮潤臣聽了皺起眉頭,說道:“殿下,咱們軍中酒肉數量本就不多,從後面運也來不及,如果以殿下的意思,今日犒勞之後,就一點存貨都沒有了。”

朱厚煌說道:“沒有就沒有了,反正很多人以後也不用吃東西了。”

阮潤臣聽不懂朱厚煌是什麼意思,但是他不敢違背朱厚煌的意思,立即下去辦了。

整整一天,朱厚煌都在安排營寨的問題,他沿着山勢,連營數裡,纔將五六萬人安置下來。

到了傍晚時分,朱厚煌大宴占城王。

朱厚煌說道:“大王,今日一見海雲關,果然是天南險關,不好攻克。只是海雲關不克,將來孤的大軍一走,大王該何以維持啊?”

占城王三杯酒下肚了,再加上最近春風得意,難免有些醉了。但是一聽朱厚煌有離開的意思,本來已經醉了幾分的精神,立即清醒過來。他說道:“殿下,你可不能走啊?如果殿下一走,我占城定然又被安南欺凌。”

朱厚煌長嘆說道:“孤何嘗不想善始善終,只是這海雲關的確難以攻下來?孤也是沒有辦法啊?”

占城王本來有些麻木的精神一點點的轉動起來,他也發覺朱厚煌是話中有話,問道:“殿下,有什麼能攻下海雲關的辦法?儘管說,如果要小王相助,儘管開口。”

朱厚煌說道:“好,只是海雲關如此雄關,唯有強攻一途。而如果強攻的話,必將傷亡慘重,孤先給大王分說一二,如果大王先見好就收,孤也不在意,孤現在就退兵,甚至能將海雲關南一併轉交給大王。”

占城王立即變色說道:“殿下何出此言?小王豈是背信棄義之流,說合力攻海雲關,就一定要攻下來,殿下需要什麼,儘管說出來,死傷多慘重,小王都認了。”

占城王可不是傻瓜,他之所以不惜傷亡,是他對自己軍隊能打敗安南軍隊根本沒有信心,如果朱厚煌抽身,他非常肯定,不出數年,等安南緩過勁來,今日打下來的地盤,全部都會丟失,故而,他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拉一個盾牌在前面。

朱厚煌說道:“孤壞話說在前面,雲海關下,大概要傷亡近半。大王要撐得住,就撐到底,如果撐不到底,現在就撤,否則打到一半就撤軍,弄得前功盡棄,得不償失。”

占城王哈哈一笑,說道:“就是將這占城軍全部葬送在雲海關下,小王也不會放棄的。”

朱厚煌完全不明白占城王的思維,就好像占城王也不大明白朱厚煌的思維一樣。

朱厚煌是從後世而來,在他心中尊重每一條生命,早已是深入骨髓的觀念了,但是占城王卻不是這樣的。

占城與其說是一個佛教國家,不如說是一個印度教國家,可以看看印度上層對印度底層百姓是一個什麼態度,就可以揣摩出占城王對占城士卒是個什麼態度。

在占城王看來,士卒的性命根本不是性命,而是籌碼。只有價錢合適,即便是全扔進去,又有何妨啊?

朱厚煌見占城王答應下來,雖然想不明白占城王到底是個什麼意思。但是也無暇去想占城王是個什麼意思了。

既然答應下來,朱厚煌就決定送占城軍去死了。

首先給他們的就是斷頭飯。

在阮潤臣的主持之下,朱厚煌將全軍的酒類肉類儲備一掃而空,爲全軍準備了一份豐盛的晚餐。

全軍上下歡喜無比,不過比雍軍之中有很多人都憂心忡忡了。

比起根本沒有什麼打仗經驗的占城軍,雍軍之中並沒有明白人。見又是有酒,又是有肉的,再加上面前這一座堅城。他們豈能還不知道要面對什麼?

不過再怎麼憂心忡忡,也只能拼命的吃肉喝酒。因爲他們不知道明天還能不能活下來。

第二天一早,擊鼓聚將。

這一次朱厚煌簡直是破天荒了,將佔城將領也找過來了。

朱厚煌考察過占城將領的實力,讓朱厚煌失望之極,這些將領大多是因爲出身與占城王有不關係,纔有這樣的權位,他們本身也沒有什麼能力,或者說朱厚煌沒有看出來,他們有什麼能力。

也是因爲如此,朱厚煌就厭煩了他們,有什麼事情,他直接與占城王溝通。

朱厚煌還是老一套,將十萬兩銀子直接堆在軍帳之中,白花花的銀子堆成一堆,說道:“今日海雲關就在這裡,凡是進攻海雲關的都有賞銀,按人頭分,如果攻上海雲關,還有三萬兩重賞。銀子就在這裡,成與不成就看你們的本事了。”

占城將領好像打了雞血一樣,說道:“攻破海雲關。”

一時間羣情激奮,眼睛珠子都紅了。占城將領忍不住誘惑,但是朱厚煌的部下卻不一樣,汪直低聲對俞大猷說道:“看他們要錢不要命了。”

俞大猷低聲說道:“也好,他們不要命了,也不需要我們去填城了。”

朱厚煌猛地一掌拍在桌子之上,說道:“李良欽。”

“臣在。”朱厚煌說道:“陣前發賞。”

李良欽說道:“是。”立即派人將銀子全部給搬出去了,所有將領也都出去列陣了。

朱厚煌說道:“汪直留一下。”

汪直說道:“是。”

等一會兒,大帳之中只剩下汪直與朱厚煌了。朱厚煌說道:“這關城之下,並不是土地,可見你放崩之法,在此沒有用武之地,你將火炮留下。帶着你的部下,去支援許棟所部,助他們儘快攻破峴港,如果峴港久攻不破,就繞過峴港在海雲關北大做聲勢。如過峴港被攻下,就繞到海雲關北大舉進攻,南北夾擊,一舉拿下,聽明白了嗎?”

汪直說道:“臣明白了。”

朱厚煌還想交代什麼,但是想想峴港與這裡相隔近百里,雖然有消息傳遞,但是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根本不可能遙制。現在說什麼也沒有用,到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交代的多了,恐怕沒有正面作用,還有副作用。

一想道這裡,朱厚煌說道:“你去吧。全軍成敗就係於你身了。”

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七十章 兵變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二章 比劍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
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七十章 兵變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二章 比劍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