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

“大人萬萬不可啊。”張經一宣佈自己的命令,下面的人都慌了。

他們纔不去管張經到底是什麼理由的,但他們知道,一旦張經這樣級別的官員,出了問題,他麾下的所有人,有一個算一個誰也得不了好。

而且還有一原因。

別人都苦苦哀求,表達自己對領導的愛護,你不去表達,不是擺明找不自在。

“我意已決,勿需多言。”張經說道。

不過張經雖然說的這樣決絕,但是並不是不注重自己的小命。

太湖之上,一艘畫舫之上。

張經就在這一艘畫舫之上,與張經一起的還有,百餘名護衛。已經幾名歌女。

徐海的倒是爽快的,只帶這三五個隨從就上了船。

所謂藝高人膽大,徐海是也。

徐海能有現在的基業,與他一身過硬的本事,不是沒有關係的。張經畢竟是一個文官,他找來的這些護衛,有多少是真正的高手。

徐海不是看不起他們,在他們的保護之下,徐海或許想殺了張經,有一點不容易,但是想要逃走,卻是太容易不過的事情了。

“徐英雄,果然是一表人才。我敬你一杯。”張經說道。

張經即便心中對徐海覺得不舒服,覺得霍亂江南之輩,如果有可能張經恨不得一劍將這個人給殺了,但是既然決定要招安此人。張經能控制自己的一舉一動,讓自己顯露不出一絲的敵意。

徐海恭恭敬敬的說道:“多謝張大人讚賞,我誤入歧途,累及祖宗,報國無門,幸得張大人網開一面,纔有改過自新的機會,草民敬張大人一杯。”

徐海知道如果他真了投了官府,說不得眼前之人,就是自己的頂頭上司,不得不畢恭畢敬。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客氣話都說完了。

兩人就進入正題了。

徐海說道:“草民想問大人一句,今後,會不會秋後算賬?”

張經哈哈一笑說道:“不客氣的說,宦海生涯,誰沒有幾個對手,如果你適應不了,被人扳倒了,將來一定有你從賊之罪殺你,但是你適應下來,將來說不定有封侯之日,這一切都在你。如果想招安之後,就永享富貴,那纔是妄想。”

徐海長出一口氣,反而信了張經幾分。

如果張經真的保證絕不會翻後賬,徐海反而不大相信,畢竟空口白牙誰都會說。

“其實現在有一個很好的機會。”張經好像喝醉一樣,用推心置腹的語氣說道:“我瞭解你的顧慮,如果你能立下大功,自然會讓人忘記你從賊之事,當然了我說的大功不是區區平定倭寇之功,而是平定東雍之功。”

“平定東雍。”徐海心頭猛地一動,說道:“大人的意思是朝廷要對東雍動手?”

張經說道:“朝廷一定會對東雍動手的,當然了到底什麼時候動手卻不知道了。而現在的朝廷缺少能打海戰的將領,你熟悉海上事務,又與東雍打過交道,是上佳的人選,就看有沒有人推薦了。”

張經分明在說,投靠我,將來我推薦你出征東雍。

徐海聽到這個消息,反而有一點抽搐了。

海上人理解的東雍,與陸上了解的東雍,其實不一樣的,在這些朝廷命官眼中,所謂東雍不過是一島之地,擁兵數萬而已。至於這一島之地,到底是怎麼樣的,到底有多少戶口,這數萬士卒到底是什麼樣子,他們拒絕去了解。

但是徐海這樣在海上的豈能不知道東雍到底是個什麼概念,那是海上霸主。

東雍到底有多少戰船,多少兵力,多少銀兩,這些實力,徐海或許不能觀其全貌,但也知道東雍絕對不容小窺。

要打東雍,張經說的容易,但是徐海卻心中忐忑之極。

不過一想起,他已經重重得罪東雍了,而且大明朝廷怎麼也要比東雍厲害吧。一咬牙說道:“多謝大人,草民願意效犬馬之勞。”

徐海推席跪倒在地面之上,張經立即將徐海扶起來說道:“好,我得徐英雄之助平定倭亂,易如反掌。”

張經沉吟了一會兒,說道:“只要能助我剿滅倭亂,我給你一個世襲指揮使的前程。”、

世襲指揮使,在開國之初,是僅此於爵位的官位了,而且能蔭避子孫,雖然現在衛所大不如前了,這個世襲指揮使的含金量也大大降低了,但是對平民百姓來說,依舊是一等一的大官。

徐海說道:“多謝大人,草民,不,下官一定竭力爲殿下效力。”

張經說道:“如何剿滅倭亂,徐英雄可有什麼教我嗎?”

徐海說道:“這倭寇的巢穴都在海上,如果想要剿滅,上佳之策,就是犁庭掃穴,只是東南水師大多都已經荒廢了,所以水師出海,恐怕有敗無勝。”

張經覺得有一點不好聽,但是卻是是事實。

甚至東南水師衰敗的過程之中,東雍也在其中插了一手,東雍初建的時候,很多船隻都是從東南沿海衛所之中賣的老船。

雖然都給了銀子,但是這些銀子卻都沒有變成新船,而是進入那些達官貴人的口袋。

水師沒有船還算什麼水師,隨着東雍水師急速擴大,同樣擴大的還有東雍少府的商船隊,他們那些船是哪裡來的?

一部分是新造的,但是大部分都是從衛所哪裡弄過來的。

可以說東雍擴大,硬生生將東南衛所弄成了船荒。沒有船的水師,算什麼水師啊?

這也是海盜這麼猖狂的原因之一。

“戰於海上是萬萬不可的,必須引倭寇上岸,聚而殲之,而倭寇是首腦就是王和尚,就是他做下了謝氏血案。”徐海說道。

這個時候他將什麼江湖義氣之類的東西全部扔掉了,江湖義氣算什麼能吃嗎?

“臣去邀請他一起上岸劫掠,等王和尚所部上了岸,大人就將他們聚而殲之。”徐海說道:“如此海患纔可以暫時平息。”

張經說道:“殺了王和尚,還平定不了嗎?”

徐海說道:“恕下官直言,只要不開海禁,殺了王和尚之後,還有後來者。倭亂絕對是平定不了的。”

張經豈能不知道。他知道,這海禁是絕對開不了,至少在平定東雍之前。他哈哈一笑,岔開這個話題,說道:“你絕對我當在什麼地方設伏嗎?”

張經輕輕拍手,有人將一副地圖打開,是一副沿海的地圖。

徐海將手指在上面輕輕一點,說道:“這裡。”

張經哈哈一笑,說道:“英雄所見略同。”

張經與徐海商議了好一陣子,終於定了下來,徐海隨即離開了。張經看徐海換乘小船,離開了畫舫。

“大人,你真的相信此人嗎?”張經的師爺問道。

張經說道:“此人的功名之心是真的,至於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張經的師爺說道:“大人就不怕他有詐嗎?”

張經說道:“呵呵,他如果懂事的話,就該交上投名狀。否則,我的便宜是那麼好佔嗎?”

這邊,徐海小船登上一艘大船,王夫人在船上等着他,王夫人見徐海全身而退,暗地裡不之念了多少聲阿彌陀佛了。

王夫人上前說道:“夫君,那位張經張大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們談妥了嗎?”

徐海說道:“張大人是少年英才,讓人不敢有一絲欺瞞,算是談妥了,只是有一點,恐怕要委屈夫人了。”

王夫人心中咯噔一聲,聲音有些發顫,說道:“夫君是要將我送給張大人?”

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二章 比劍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
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二章 比劍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