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

火槍齊射的威力雖然沒有火炮大,但是勝在火力密集,這些土著兵根本承受不了這樣的猛烈進攻。

每每火槍轟擊下去來,將蘇丹的士卒給打下來。

火炮打不中在壕溝之中的火槍兵。劉伯臣只能一步步將火炮向前推,不過劉伯臣還是體恤自己的部下。

那些蘇丹土著,死上多少人,他都不會看上一眼,但是自己的部下,死的多不好給叔父交代。接連數日的對轟之下。

柵攔在一輪輪的火炮轟擊之下。殘破不堪,再也堅持不住了。佛郎機人最大問題,並不是別的,就是人數問題。

每天的拉鋸戰,劉伯臣努力控制自己的傷亡。但是佛郎機人卻無法控制住。因爲火槍火炮這樣的東西,不是那些土著一天兩天就能學會運用的。

但是佛郎機壯丁,滿打滿算在這樣的攻勢之下,眉頭損失不多,但積少成多,也不是佛郎機人能承受的住。

不過,佛郎機損失殆盡的時候,一陣槍聲從一邊的山區上響起,正在攻城的劉伯臣,立即皺起眉頭,他看見山林之中,人影閃動,一時間也看不清楚有多少人。

爲了謹慎起見,劉伯臣下令收兵。反正在這裡打了十幾天。也不差這一天。他撤兵之後,派出土著士卒進入山林之中驅趕。但是沒有一點收穫。

劉伯臣皺起眉頭想道:“難不成換一個方向進攻,否則這些林子裡面的人一直在騷擾,恐怕不能竭力攻城,或者讓蒂多雷島的人馬去山林之中。”

不管怎麼說,如今這個情況。戰鬥無法進行下去了。

劉伯臣暫且休兵,去向劉老刀彙報情況。

劉老刀聽聞之後,說道:“你準備怎麼辦?”

劉伯臣說道:“佛郎機彈指可破,但是山林之中的騷擾,卻有些頭疼,下官想將蘇丹的人馬派過去,抵擋這些人馬。只用我軍就可以攻破佛郎機人了。”

劉老刀說道:“你先見一個人。”

一個人走了進來,他就是德那地島蘇丹。黑黑瘦瘦的蘇丹,向兩人行了一禮說道,說了一通話。

立即有人翻譯道:“小國蘇丹拜見天朝使者。”

劉伯臣知道眼前之人是誰了,立即心中疑惑:“他不是在佛郎機人那邊嗎?”隨即一想,馬上想通暗道:“定是此人將要改換門庭了。”

小國生存之道,不過是事大而已。臨陣改變門庭也是應有之意。

劉老刀問道:“你所來何事?”

立即有人將話翻譯給蘇丹,蘇丹又說了一番話。讓通譯翻譯道:“天朝對佛郎機動武,小王願意相助。”

“我們需要你幫助嗎?”劉伯臣說道。劉伯臣對蘇丹莫名其妙的自信感到嗤之以鼻。“林中那些人是你的嗎?怎麼想要展示你的實力嗎?”

“不,小王絕對沒有向天朝示威的意思,只是想讓天朝知道,小王還是有些哪裡幫助天朝的。”通譯所說的話裡面,軟中帶硬。

劉伯臣一聽此言,心中惱怒,這個蘇丹所說的話,不過是好聽一點,其實還是炫耀武力的意圖。劉伯臣年輕氣盛容不得別人威脅自己,但是劉老刀卻不是這樣的人。

劉老刀雖然一直沒有催過劉伯臣進軍,其實他心中早已焦急的不成樣子了。

無他,香料羣島對於南洋來說,實在太過偏遠了,東雍與佛郎機的戰況根本傳不到這裡,劉老刀既然有志於取代許棟的位置,怎麼不關心東雍戰局變化。

他恨不得立即就擊敗敵人,馬上回到古晉,參與進與佛郎機的決戰之中。

但是他也知道急,也是沒有用的,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他也懂。

現在的情況,如果猛攻的話,三五天就能拿下佛郎機的據點,但是東雍水師的傷亡,絕對千百倍於現在。

現在東雍的傷亡如此之小,不是因爲別的,因爲在劉伯臣的安排之下,傷亡都被蘇丹的士兵承受住了。而不是東雍的士卒。

劉老刀知道,他想在軍中立足,上要有上面的賞識,下面要有自己的班底。他比不得許棟,許棟的班底都是自帶的。而劉老刀出身卻比不得他們,所以他關注他麾下每一個部下。

正因爲他才特地提點劉伯臣注意傷亡。

所以他比誰都想結束這裡的戰鬥,早日回到主戰場。

“你有上面能幫助我們的?還有,你有什麼條件?一起說出來吧。”劉老刀說道。

“小王沒有別的條件,”通譯將德那地島蘇丹話翻譯過來,說道:“只是小王之前冒犯天朝,想天朝既往不咎。”

劉老刀根本不在意這一點,說道:“只有蘇丹爲天朝立下大功,前番之事,就能翻過不論。”

“多謝大人。”蘇丹聽通譯解釋過,神色就輕鬆了一點。面對大明這樣的龐然大物,凡是對大明有概念的人都心中膽戰心驚。

或許東雍內部,在朱厚煌的心中,有大明與東雍之分,但是在南洋各地所有人看來,大明就是東雍,東雍就是大明,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區別。

蘇丹今日冒死而來,已經準備好推出出斬首的準備了。他與隔壁蒂多雷島的蘇丹不同。

蒂多雷島要比德那地島面積大多了,蒂多雷島蘇丹不過是坐享其成之輩,而他卻是一手開創了德那地島不同的局面。

蒂多雷島蘇丹之所以與東雍聯合,不過是基於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也是在結盟之後才知道東雍的實力有多大,才讓出了主導權。

但是他知道。

第一條看上去沒有意義,卻是確定了東雍對他態度。

“小王不敢向天朝提意見,只是小王與蒂多雷島蘇丹的矛盾相傳以久,小王助天朝打敗佛郎機人,願意將佛郎機人在小國所有權益都過渡給天朝,但凡天朝所需,無所不與,只求天朝不介入小王與臨島的戰事。”這位蘇丹的聲音明顯的有一分忐忑,雖然劉伯臣聽不懂蘇丹話,只能聽通譯的轉譯,但也能從他的語氣裡面聽出了這一分惶恐,似乎唯恐劉老刀說出拒絕的話。

“好。你準備怎麼行動?”劉老刀似乎沒有在意的將小國的利益出賣了。直接詢問細節。

蘇丹更是痛快,翻譯轉譯說道:“今夜,就與佛郎機人聯繫,明天一早就將佛郎機營寨獻給天朝。”他更痛快,出賣盟友,就好像是一頓飯一樣。隨着雙方達成交易,佛郎機在香料羣島的存在,已經進入倒計時了。德那地島蘇丹立即回去準備。

他在深夜與佛郎機聯繫,給佛郎機人送了一批補給,這一批補給沒有什麼彈藥,最多的是糧食。還有一批壯丁。

其實佛郎機營地之中並不缺少糧食,吃糧食的人越來越少,糧食能維持的時間自然越來越長。

佛郎機的堅毅也顯露出來。

東雍每次進攻,都以大炮先行,雖然土著士兵貪生怕死,衝不上來。但是炮彈給小小的木製營寨的殺傷一點也不小。

佛郎機壯丁已經減員三成了。

這些佛郎機人之前,也都不是軍人,剛剛開始還有一些驚慌失措,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反而慢慢的成長起來。三成的傷亡,反而讓他們陷入一種絕望的亢奮,似乎看不見希望之後,反而更加勇敢,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了。堅持下,還有活着的可能,不堅持落到敵人手中,是沒有生路的。

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傳說東雍軍隊不留俘虜的傳聞,傳得沸沸揚揚,越演越烈。

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七十章 兵變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
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七十章 兵變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