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

泉州雖然在這個時代,有所衰弱。比不得當初唐宋之際刺桐城。但是依舊有很深的航海底蘊,特別是因爲這裡與東雍的海路便捷。在東雍開海之後,泉州也因爲獨特的地理位置,迅速發展起來。

不過因爲最近與東雍的貿易中斷,泉州城不僅僅顯得蕭索起來。反而因爲大量的貨商都滯留在泉州,反而有一種異樣的繁榮。

大家都在等佛郎機人退走之後,繼續跑海。

卻不知道一場災難的就要發生在泉州了。

崇武所外面的海面。

十幾艘船臨近崇武所外面的時候,崇武所裡面的士兵被算是發現突然出來的船隻,不是商船。而是傳說已久的佛郎機戰船。

亞伯奎一聲令下,戰船靠前,火炮猛烈的轟擊碼頭。

不是亞伯奎大意,而亞伯奎實在不知道怎麼重視。

當初洪武年間,修建崇武所以來,崇武所泉州外面的海防要地。只是隨着時間日久,崇武所的防備也變得越來越薄弱,崇武所的城樓之上,還有洪武年間的火炮。先不說洪武年間的火炮水平如何,單單說這麼多年風吹日曬之下,這些火炮早已在城頭上繡成了一團鐵鏽。只有輕輕一動,就簌簌的往下面落鐵渣。

而且這只是武器方面,再說人員方面。

隨着東雍開拓,朱厚煌大量的從福建吸收人員,現在遷徙到東雍的兩大籍貫,就是江西與福建。

江西人之所以多,就是因爲寧王之亂的牽連,而福建人多就是福建與東雍之間的距離實在太近了,而福建又是有名的地窄人稠。有溺嬰的傳統。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如果不是逼到絕路上,任誰也不會殺死自己的親生骨肉的。等東雍那邊的真實情況傳了出來之後,福建貧民歸於東雍的,簡直如流水一般。

而軍戶之中有本事的人,也陸陸續續的跑到了東雍,在東雍軍中出人投地。這也間接的消弱了福建的軍事能力。

亞伯奎見崇武的抵抗能力這麼薄弱,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抽調水軍上岸,進攻崇武所。

崇武所是一個千戶所,本來這個千戶所,按照慣例整個千戶所有,一個千戶有一個整編千戶。而且加上士卒家眷,一共好幾千人,經過數代繁衍之後,已經有過萬。壯丁又有好幾千人。但是這麼多人,在千餘佛郎機士卒的攻擊之下,幾乎沒有還手之力,不過是轉眼之間。整個崇武所都已經易主了。

亞伯奎沒有時間在崇武所耽擱時間,他一把火將崇武所給燒了。熊熊火焰沖天而起,在泉州城都能看見煙柱。

亞伯奎迅速收兵,向泉州進發。

泉州所在的地方,是一個海灣。亞伯奎不想在這裡,對於他對於他來們來說,危險的水域。所以,所以速戰速決來的好。

佛郎機艦隊突入泉州。在泉州海灣大大小小的商船,全部好像是受驚的小鳥一樣,驚慌失措,到處亂跑、而佛郎機艦隊單刀直入,向泉州城而來。

幾乎毫無防備的泉州城,就好像是敞開衣物的美女,任佛郎機人蹂躪。

佛郎機船隻在港口外面,一陣轟擊。將想要逃走的船隻,還有反抗的船隻全部都擊沉,不過一會兒功夫,就沒有人敢反抗了。

亞伯奎看情況差不多了,說道:“放火船。”

這一次亞伯奎早有準備,在戰艦後拖着一艘火船,這也是亞伯奎受到東雍放火船的啓發。在沿海俘虜了幾艘大大小小的船隻,全部堆滿了引火物。此刻一古腦的放了出去,猛地撞在碼頭的船隻上面,熊熊大火猛地點燃、火頭蔓延開來,本來密密麻麻排列的船隻,成了罪魁禍首。

見火頭冒出來。泉州碼頭上的船隻各有反應,有人立即從船上跳出來,跑到岸上,這一部分還好,能在火海之中逃出一條小命。不過,他們的船就要毀了。

不過還有人捨命不捨財。架着自己的船隻,要衝出去。只是佛郎機艦隊都堵在外面,凡是有船隻往外面闖,立即被攔下來,或者在火炮轟擊之下,打成粉碎。

火焰蔓延開來,熊熊大火將港口全部點燃了。熊熊大火從碼頭上蔓延到泉州城外。

整個泉州港之中,有好幾百艘船大大小小全部都燃燒成一片火海。

亞伯奎見到火勢不可收拾,輕輕一笑說道:“撤退吧。”

在亞伯奎的指揮之下,佛郎機艦隊才依次撤退。

在佛郎機艦隊撤退之後好幾個時辰。

纔有附近衛所的船隻,來到泉州城外面。不過這個時候,泉州城大火,已經不可複製了。他們只能在外面晃盪,不敢上前。

泉州城大火,震驚了整個福建。

本來心安理得等東雍來求救。只是萬萬沒有想到,佛郎機人居然去攻打東雍,反而來攻福建來說。

有些人怎麼勸說。也不會懂的脣亡齒寒的道理。

只有深深的給了他們一下,才懂的這個道理。比如現在。

“混賬。泉州大火,這麼大的事情,讓本座如何與陛下交代?”羅侖大怒道。

福建左右參政,還布政使,已經各級官員。全部跪在下面,聽羅侖說道:“沐將軍,你立即派出所有水師,本座一定要看到佛郎機首領的項上人頭,如果你帶不回來,就提頭來見。

“是。”沐將軍滿頭大汗。低頭說道:“是,下官這就去,下官這就去。”

羅侖表面大怒,但是心中暗喜。

文官與太監之間的矛盾對立,不是一天了,羅侖對下面人的陽奉陰違,早已忍無可忍。但是他又沒有什麼好辦法。

此刻泉州大火,在明面上,對福建省上上下來說,是一場大難,但是暗地裡,羅侖卻覺得很痛快。

泉州大火損害的可不是一個人,損失了整個福建豪強的實力。特別是整個官僚集團的實力。羅侖對他們自食其果。感到非常痛快。

而且泉州大火,恐怕是整個正德十五年之中大最大的新聞。京師那邊一定會派人問責的,到時候,羅侖又能借此機會,大量清理整個福建的官場。

一想到這裡,羅侖就感覺到非常痛快。

羅侖將福建上下所有人都打發走了。正在暗喜的時候。一個人在羅侖身邊耳語幾句。羅侖輕輕一笑說道:“讓他進來。”

一個老頭進來跪倒在地,說道:“拜見公公。”

這個老頭就是魏大臨派出的家中老人。

羅侖輕輕一笑說道:“我答應你們主人的話,已經做到了,從明天開始,福建上下就都爲佛郎機人而奔走。”

“多謝公公,多謝公公。”魏家老僕說道。

羅侖說道:“不用謝我,要不是佛郎機人在泉州做天此等事情,我也沒有這麼容易驅使他們。不過,”羅侖語氣一變,說道:“佛郎機不能在海上胡來,還請你家魏大人,快些出兵,剷除這些禍害。”

“公公,不是我家大人不想盡力,而東雍水師主力都在南洋,想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還請公公寬限一些時日。”

“不是,我不寬限。”羅侖嘴角一勾,露出一絲殘酷的笑容,說道:“這件事情,已經鬧大,即便是你家王爺,也兜不住了。如果不快點收拾乾淨,我不敢保證你家王爺,會不會受到處罰。”

魏家老僕也之地事關重大,泉州這麼大事情,根本不是區區一個鎮守太監能壓下去。如果事情不處理好,或許真的要牽連到雍王殿下。

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九百章 影響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
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九百章 影響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