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

所以朱厚煌對雍王親兵的重視,吳明又怎麼不知道啊?他暗道:“這樣不應該死人的戰鬥之中死了人,殿下一定要問明白。縱然殿下不責罰我,對我的能力一定不放心。”

吳明本就有一種不安全感,再遇到今天的事情,心中豈是一個糟字可以言語的。吳明立即去查看死去的士卒。

這兩個士卒,是被人當胸一刀,砍破了甲冑,硬生生的砍死了。

“王瘋子。這是王瘋子的手筆。”俞大猷也跟着過來,說道:“我與王瘋子交過手了,他的刀法犀利。就是他的刀法。”

吳明在武藝上也不是弱手,看的出來,這兩道勢大力沉,能一刀將甲冑砍斷,並且深入胸膛之中,砍斷最少兩根肋骨。這一份大力,吳明自忖接下一刀,也不容易。這樣一來,他更恨俞大猷了。

“有如此高手,怎麼不早說。”吳明心中惡狠狠的想道。渾然忘記了,俞大猷本來想各個擊破,吳明怕人跑了,硬要分別攻擊。俞大猷本來想自己來進攻沙幫這裡的,但是吳明知道沙幫的勢力比船幫強,硬是要自己攻沙幫。

吳明說道:“將東西壓回去。”

這一次行動,可以說是迅如雷霆。朱厚煌親兵剛剛下船,就立即發動攻勢。將北港上下的一掃而空。

其實除卻這些大勢力之外,更多的是一些小勢力,不過三五人,或者十幾人的同鄉同村關係。在這樣的雷霆打擊之下。這些小勢力,被嚇得瑟瑟發抖,根本不敢有一點動作,唯恐犯了忌諱,無緣無故的被捱上一刀。

等吳明俞大猷再次去見朱厚煌的時候,已經是下午時分了。

朱厚煌已經知道了所有事情了,並沒有對親兵死人的事情多做關注,也沒有責怪吳明一句。朱厚煌雖然看親兵,但是還沒有一定要求下面打仗不死人的地步。他關注點不一樣,問道:“那麼說沙幫的人跑到哪裡了?”

“定然在礦區。”

礦區在北港東北山區之中,與北港相距並不算太遠,卻是北港附近,除卻北港之外,人口最爲密集的地方。

都是金礦吸引過來的人口,連俞大猷這樣的人,也不敢擅自去礦區,無他。礦區人太多了。即便是俞大猷糾結所有縣兵,傾巢而出,也未必能將礦區清剿乾淨。

事情到了這種地步,已經不是快,就能辦到的了。

朱厚煌說道:“今日,天色不早,修整一日,再去掃平礦區不遲。李世貴。”

“臣在。”兩人齊聲應答道。

“北港附近之事,就交給你了,務必安堵百姓,編戶齊民。有罪之人,誅其首惡,餘從不論。儘快將北港平定下來。”

李世貴咬着牙,說道:“是。”

不要覺得這些只是簡簡單單的任務,在北港縣的記錄之中,編戶齊民的人百姓,也就是朱厚煌平此地,記錄在案的人。

而現在,敢於對抗官府的勢力,全部死得死逃得逃,看上去只是一個收尾工作,但是其中分發荒地,並震懾着些桀驁不馴之人,讓他們老老實實的的服從國法,既是一件繁雜之事,也是一件考驗手腕的事情。

並不是所有人都敢於對抗官府的,更多滯留在北港附近的人,少說超過了一萬人。而北港縣原本的人口也就這麼多。一下子擴容這麼多,李世貴只覺得頭皮發麻。但也不敢有所推託,咬着牙說道:“是。”

北港現在這個樣子,雖然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但是李世貴還怕在朱厚煌面前得一個無能的標籤,事情再難也不敢開口叫苦。

朱厚煌說道:“俞大猷。”

“臣在。”俞大猷朗聲說道。

“將礦區的事情,好好給諸位說一下,明天準備進剿礦區。”朱厚煌說道。

俞大猷說道:“是。”隨即面露難色,說道:“殿下,您去過礦區一次,礦區並不好打。礦區在東南羣山之中,道路不同,大隊人馬進軍困難。”

說話之間,俞大猷將一張地圖鋪在桌面之上。

這一張地圖是俞大猷自己畫的。並不怎麼標準,但是在俞大猷的指點之下,朱厚煌想去當初去礦區的時候,一點點的辨認出來,這地圖上的標誌。

果然如俞大猷所說,這礦區並不好走。

即便是現在在山區做戰,依舊是一件難題。更不要說大明這個時代,一不小心全軍覆沒,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朱厚煌的臉色慢慢的變得凝重起來。

“哈哈,王兄弟來投奔我,我很高興,至於下面的官軍,說實在的我等兄弟沒有放在眼裡面?”

一個大聲說道。

他高舉酒碗,一隻腳踏在桌子上。大聲呼喝,開懷暢飲。

那殺了兩名雍王親兵的王瘋子,心中暗暗地嘀咕:“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福建人說官話。”說話的人,是在礦區的老大,是地地道道的福建人,說起了官話,在王瘋子這個北方人聽起來,難受得緊。但是如今龍游淺水,虎落平陽。王瘋子憑藉自己的身上,殺出一條血路來,但是跟着他跑出來的人,不過二三十個心腹而已。

如今形勢比人強,王瘋子並不是不識時務的人。端起酒碗,高聲說道:“鄭大哥,兄弟我以前有眼不識泰山,這一碗酒就給鄭大哥賠罪了。”話沒有說完,王瘋子就端起酒碗一飲而盡。

“好。”山寨之中,震天叫好之聲。

這座山寨,還是新建的,木頭還沒有幹。大廳之中密密麻麻擠滿了人,這些人都是鄭家兄弟的骨幹。

大半個礦區都在鄭家兄弟的手裡面。該有小半礦區在沙幫手裡面,爲了礦區的爭奪,沙幫與鄭家兄弟沒有少幹架。不過一個是人多勢重,一個是勇猛無比,雙方對彼此都忌憚幾分。此刻王瘋子勢窮來投,自然將控制的礦區雙手奉上。這纔是今日氣氛如此歡躍的原因所在。

“鄭大哥。”王瘋子,站起來,將酒碗倒扣,說道:“兄弟我縱橫江湖多少年,從來沒有吃過今天的大虧。多少年的兄弟,都折在裡面了。”王瘋子滿眼通紅,想起死在北港的沙幫兄弟,說道:“只要鄭大哥能幫我報了此仇,我王瘋子,今生今世都認鄭大哥爲首。如有兩心。讓我天打五雷轟,死無葬身之地。”

“王兄弟,何處此言。”鄭大哥一副震驚的樣子,說道:“我還信不過王兄弟人品嗎?王兄弟是好漢子,豈有食言之理。”話頭一轉,說道:“官軍既然打了你們,顯然是爲金礦而來,那些狗官的德行,我還不知道嗎?他們斷斷不會放了我們的,王兄弟就在山上靜候,官軍來攻之時。定然讓你報此大仇。”

王瘋子說道:“多謝鄭大哥。”他嘆息一聲,說道:“不是兄弟我,漲人家士氣,滅自己威風,實在是這官軍棘手啊。”

王瘋子也算是北地悍匪了。不知道被官府清剿過多少次,早就剿出經驗來了。一眼就看出這次官軍的不同尋常。

鄭大哥不以爲意說道:“官軍再怎麼厲害能進山嗎?我這山寨附近,全部瞭如指掌,再加上我們也有後路,怕他什麼,先掃平我們。做夢吧,如果此次官軍來了一萬人,我二話不說,就走,先避其鋒芒再說,但是區區一千官兵算什麼,這山裡面,那個山谷埋不下來。定然會叫他們有來無回。”

“大當家的高見。”“大當家的英名。”小嘍囉的叫好之聲,好像是不要錢一樣噴出來了。

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
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