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

“這個主使者非日本不可。”吳鳳儀咬着牙說道。

能代替東雍被黑鍋的,首先不能太弱小,因爲弱小沒有實力。根本不會讓天下人信服。也必須有讓人信服的理由,否則沒有無緣無故的,誰相信他們會無緣無故的與大明爲難。東雍在海上面的實力,已經比得上一個小國,而且剛剛發生過來的爭貢之事,這可以用來背黑鍋的勢力,可以呼之欲出了。

朱厚煌自然也能想道:“看來,與日本一戰刻不容緩。”

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朱厚煌心中未必沒有將來發達了,定然要徵日,給日本一個好看。

但是時間越長,朱厚煌越是必須服從現實。作爲東雍的領導者,他不能任性。

朱厚煌說道:“那麼怎麼嫁禍給日本。”

“殿下,這一件事情,臣來做。”吳鳳儀說道,這一件事情,總歸是錦衣衛出的紕漏。“臣定然在十日之內,扭轉過局勢。”

“不用太急。”王陽明說道:“越急越顯得我們心虛。殿下不是也想看看天下人的反應如何嗎?”

朱厚煌心中一動,既然心中存了重回大明之意,對大明各方面的輿論,也都重視起來了,說道:“好。稍拖一下。”

這個時候嘉靖得到這個消息了。他既高興又惶恐,高興是雍王終於露出了狐狸尾巴了,惶恐的卻是江南武力如此之脆弱,如果雍王撕下僞裝,大舉來攻,江南,福建等地,到底能支撐多長時間。嘉靖想想就覺心惡寒。

“江南所奏之事,諸位先生如何看?”嘉靖清朗的聲音傳了出來。

“陛下,臣以爲是無稽之談,雍王乃陛下之兄。豈會做如此之事,正非太皇太后壽辰,陛下可請雍王上京,所有謠言就不攻自破了。”

嘉靖一看,說話的人卻是御史。嘉靖平時覺得好像蒼蠅一樣煩人的言官,此刻覺得分外可愛起來。如果能將雍王弄到京師給圈起來,雍王還不是任他揉捏?

嘉靖正要說話,卻聽有人搶先說道:“此言差矣,此正是有人誣陷宗室,陷陛下於不義之中,陛下豈可輕信讒言,難免有三人成虎之事,故而一動不如一靜,陛下既然知道此言是假,何必大動干戈。”

嘉靖定睛一看,卻是楊廷和。他的手猛地一緊,心中暗道:“又是楊廷和。”

“楊先生有何高見?”嘉靖努力穩定自己的聲音,不讓這一句話之中透漏出嘲笑的語氣。

“臣請獨對。”楊廷和似乎沒有聽出來嘉靖話中之意。但是他覺得有些事情一定要與嘉靖說清楚。他明顯的感覺到,對朝政似乎更加力不從心了,嘉靖越來有自己的主見了。但是他絕對不能讓嘉靖犯大錯。

嘉靖說道:“臣準了。”

其他大臣都離開之後,嘉靖與楊廷和在嘉靖的書房之中單獨談話。

“陛下,臣以爲江南的消息,是別有用心的人僞造出來的。”楊廷和說道。

“哦?楊先生要爲雍王做保嗎?”嘉靖說道。

楊廷和怎麼肯將身家性命壓在雍王不會造反身上,立即辯解道:“雍王此人,謀定而後動。外以霸道,內以仁德,初到東雍之時,緊衣縮食,以養百姓,絕對不會暴虐殘民,故這些海盜應該不是東雍主使的。”

嘉靖說道:“如果是真又怎麼樣?”

楊廷和說道:“即便是,也必須說成不是。江南衛所不堪戰之處,陛下已經知道了。如今天下可用之兵,一在九邊,一在西南。江南各地,根本沒有強兵勁卒鎮守。如果雍王入寇,則情況不堪設想,恐怕江南之地,不復爲陛下所有了。臣與雍王有奪位之恨,雍王必殺臣而後快,臣又怎麼會爲雍王說話,但是雍王勢力龐大,只可緩圖,不可急求啊。”

嘉靖皺起眉頭說道:“雍王不過區區一座荒島而已,有什麼好怕的?”嘉靖本能不相信楊廷和所說的話,什麼,朕這個大明皇帝,居然奈何不了區區一個蠻荒之地的藩王?

楊廷和說道:“現在雍王有八營,雍王一營相當大明一衛,近五萬之衆,可以徵南洋各藩國之兵,十萬之衆。火器犀利,。戰船數百艘。獨霸海上。”

嘉靖說道:“區區五萬之衆,有什麼好說的。大明何止百萬大軍,豈會怕了區區五萬士卒?”

楊廷和說道:“殿下可知,先帝所依仗的外四家軍有多少人嗎?不過數萬而已。兵在精不在多,大明衛所崩壞,不是一日兩日了。大明可戰之兵,都在九邊,但是蒙古被先帝大敗,如今也恢復了幾分元氣,九邊不可輕動。陛下現在無兵可用。”

嘉靖大怒道:“你是說,東雍只有五萬,但是能動用,但是孤空有百萬之衆,卻沒有幾個可以上戰場的?”

楊廷和說道:“是。”

嘉靖再也忍不住了,他來回踱步。一揮手將一個花瓶打在地面之上。“啪”的一聲,這個花瓶碎成一地。

“難道京營現在也不能用了嗎?”

他還記得當初京營的長街激戰,難道京營也沒有戰鬥力嗎?

楊廷和說道:“京營如何當問御馬監與英國公。”

楊廷和豈能不知道現在的京營是什麼樣子啊?不說被清洗過不知道幾遍的京營,還有沒有戰鬥力了,單單是勳貴管轄京營之後,京營絕對沒有戰鬥力了。

在正德登基之前,京營就已經淪落爲京中勳貴文官的僕役,修建皇宮,修建府邸,修建城牆,修建寺廟,都是京營的活。但是日常訓練卻不是。

正德有這樣那樣的不是,但是有一點卻是他們做不到的。

正德將京營,外四家軍,東西兩廳精兵,當做自己的心尖子。但凡想剋扣京營,正德是會殺人的。

但是正德一去,京官,勳貴,就把京營的經費扒到自己的嘴裡面了。至於京營那些廝殺漢,他們要那麼多錢幹什麼?

雖然說,有些能戰的軍隊,不需要花太多錢,但是那都是個例,特例,一般來說,越是能戰的軍隊就越花錢,當然越花錢的軍隊,不一定能戰,也可能是吃空餉的,按照正德時期的軍費,京營沒有少花錢,但是已經被人生生的瓜分了。

楊廷和不背這個鍋。因爲正德去位的時候,一場政變,楊廷和爲了不被猜忌,所以,將京營交了出來。等閒不去染指。

嘉靖不用去問,聽楊廷和的語氣,就知道京營的現狀一定不好,問楊廷和說道:“如今當怎麼收場?”

楊廷和說道:“爲雍王開解,證明此事與雍王無關,但又不能太過軟弱,讓雍王看出端倪來。”、

楊廷和雖然是這樣說的,但是心中還是覺得,恐怕大明的內情瞞不過東雍,別的不說,雍王本身在軍中就有太多的故舊了。當初跟着正德上過戰爭的軍官不少,即便是清洗,也不可能完全清洗乾淨,宮中就好像是篩子一樣,當時正德臨死之前的種種 ,已經傳播開來了。

當然,文官都認爲正德是病糊塗了,楊廷和所爲是當機立斷。

但這些武將卻不這樣想,特別是嘉靖登基之後,隨着楊廷和的撥亂反正,武將的地位再次下降了很多。至少大明頂級權貴之中,再也沒有武將的份了。而在正德朝,許泰,江彬,那都非常靠前的,這是一個整體的縮影。

當然武將沒有這分自覺,但大部分武將同情雍王卻是實實在在的。讓他跟着東雍造反不大可能,但是傳遞一些情報,卻是可能的。

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十九章 經緯【2】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三十章 宣府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四十七章禮第十四章 地圖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
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十九章 經緯【2】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三十章 宣府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四十七章禮第十四章 地圖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