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

從古晉到東雍,沒有用多長時間。一回到東雍,朱厚煌就立即許鬆,問許鬆有什麼解決辦法。

許鬆說道:“辦法,並不是沒有。只是不知道殿下下不下去這個狠心了。”

朱厚煌說道:“有辦法就說。”

許鬆說道:“臣不知道,殿下之意,但是殿下自從在東雍立足,就建立很多場礦。殿下如果急用錢,就賣了吧。”

朱厚煌猛地一怒,說道:“賣了?”

這些都是朱厚煌辛辛苦苦拉起來的資產,用來攀科技樹的基礎,怎麼弄賣掉啊,簡直是殺雞取卵。

畢竟東雍礦產的收入,也漸漸的升了起來,雖然是東雍財政收入嚴重依賴少府,少府的財政收入也嚴重依賴於海上貿易。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礦產的收入,也慢慢成爲少府支柱之一。

許鬆既然敢說這個,就有自己的道理,他在主持少府已經三年來,三年來少府是收入一直持續高速增長。可見許鬆的能力。

所以,即便朱厚煌心中再怎麼怒氣蓬勃,也會給許鬆一個說話的機會。

許鬆說道:“賣也是講究方法。”他微微一頓,說道:“首先是東海貿易之事,少府的船隊在廈門灣之戰損失慘重,現在除卻能對馬六甲之戰運輸補給之外,就沒有其他運力。但是少府開闢的航道還在。臣的意思是將這航道的專營權賣出去,這就能賣出一大筆錢。”

“航道專營權?”朱厚煌說道:“能賣多少錢啊?”

許鬆說道:“殿下,不要小看海商的實力,只要我們維持航道平靜,最少能籌集幾百萬兩之多。不過從此之後,少府就不能插足貿易。”

朱厚煌說道:“有殺機取卵之嫌。不過事已如此,只能飲鴆止渴了,不過賣出航道專營權必須有年限,哪怕是錢少一點也可以。”

許鬆說道:“臣的意思乃是建立專營的商號,撲賣這那些商號的股份,從此少府從這這些商號之中吃利息就可以了。”

許鬆的意見更高明,許鬆的意見是少府從一般的貿易商之中退出。

朱厚煌還沒有發現,但是許鬆已經感覺到了,就是很多航道的利潤,已經慢慢的降了下來。雖然這航海技術越來越成熟,海航的風險越來越低,那些超額利潤也慢慢降低了。將來也只能賺一些辛苦錢而已。

所以,從一些航道之中退出。是許鬆的計劃,只是今日乘着運輸力量不足提出來吧。

朱厚煌從許鬆計劃之中,聽到一些熟悉的東西。不過中國合股做生意很早就有,所以朱厚煌不必驚訝。

只是他也看出來,許鬆是一個很厲害的商人,商業手腕相當厲害,他設計的方案,肯定比自己憑空想象的好多了。

所以朱厚煌不再想一些航道的問題。問道:“航道問題先放一放,你準備賣出什麼場礦?”

許鬆說道:“大員現在百業待興,很多商人都看中了大員的商機,臣準備將大員附近一些小場礦,給撲賣出去。具體原則是抓大放小。抓住注意的鹽鐵礦產等,其餘的都一一撲賣出去。”

許鬆根本就是清理不良資產。

許鬆作爲一些商人,對不能產生利潤的資產,本能厭惡之極,所以許鬆剛剛接受少府的時候,對當時並不能產生利潤的場礦,根本不在意,以鹽鐵爲核心的廠礦,爲他帶來足夠利潤之後,就立即轉換態度。

但是很多場礦產生了利潤,但是依舊有很多場礦沒有利潤產生。

應該朱厚煌建設大員的時候,弄了一些配套場礦。比如說磚場等等。這些小場礦根本沒有足夠的利潤。

所以許鬆看這些廠礦不順眼依舊很久了。

“能賣多少錢?”朱厚煌想了想,說道:“其中造船場不能賣。”

許鬆心中有一本賬,說道:“大概能賣出數萬兩銀子。”

朱厚煌皺起眉頭說道:“數萬兩?”不是朱厚煌看不起這數萬兩,只是覺得不大可能,大員附近的礦產,是朱厚煌剛剛在東雍立足的時候,弄的產業,可以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現在東雍的市場擴大的數倍,這些礦產也能給少府帶來利潤,大概每月幾百兩銀子啊。

其實每一個礦產的利潤不是隻有幾百兩,而是管理上的問題。

即便是許鬆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他也不能完全控制少府的枝枝蔓蔓。這些利潤比較低的廠礦,自然要賣出去比較好。

但是即便是許鬆能賣出數萬兩銀子,但是這是數萬兩銀子對於龐大的軍費開支來說,根本是杯水車薪。

許鬆說道:“臣對鹽場另有規劃。臣覺得預支鹽引可以先得到一筆錢?”

朱厚煌問道:“預支鹽引。”他在心中默默思量一下,暗道:“難道是期貨嗎?”

不見管是怎麼回事?朱厚煌都要弄到錢爲要。

朱厚煌聽了半天,終於覺得,他不用多做干預似乎許鬆對此已經胸有成竹了。朱厚煌問道:“許大哥只需告訴孤,你能弄出多少銀兩,來躲過難關吧。”

許鬆計算了一下說道:“本月提出一百萬還是可以的。但是東雍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現在的財政危機,而是將來的財政危機。隨着少府從貿易領域大舉退出,與佛郎機人貿易中斷。東雍的財政收入將會大規模降低,這纔是危機所在。”

朱厚煌皺起眉頭,說道:“這個問題你有辦法嗎?”

許鬆說道:“殿下恕罪,臣無計可施。”

朱厚煌說道:“許大哥,沒事,這不管你的事情,對了麥哲倫出發了沒有。”

許鬆說道:“已經出發了,只是恐怕遠水救不了近火啊。”

“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朱厚煌也知道,從西班牙到東雍,最少要半年時間,被這還是單程,如果再加上往返,一年時間都是少的。

等麥哲倫回來,東雍的財政早就承受不住了。而且大海茫茫,不知道有多少危險,不能因爲麥哲倫成功走過一趟,就覺得第二次就一定能成功,再者人心難測,即便是能順利到達目的地,到底是一個什麼結果,還是未知之數,所以一切都不能想的太好了。

朱厚煌忽然說道:“許大哥,你對着錢莊怎麼看?如果孤辦一個官辦錢莊怎麼樣?”

許鬆聽了朱厚煌的話,一時間琢磨不透,朱厚煌說這話的重點,說道:“臣在江南見過錢莊,但是卻沒有經營過,卻不知道殿下此刻問這個做什麼?”

朱厚煌說道:“孤想在少府下設一錢莊,負責東雍鑄錢,並在星城,長崎,大員,澎湖。幾地設立分莊,從事異地存取業務。”

許鬆一聽異地存取,立即眼前一亮,他覺得這個想法充滿了想象力。只是想要建立一個能異地存取的錢莊,還需要做很多準備。

許鬆說道:“殿下給臣幾個月的準備,可以說試着辦一下這樣的。不過。依舊是緩不應急。”

這樣異地存取的錢莊,再加上東雍大力扶持海貿。將來一定是一個搖錢樹,但那是將來不是現在。

朱厚煌說道:“孤想要辦錢莊不僅僅是要異地存取,還要想辦法存錢放貸。”朱厚煌將一些銀行的基本規則告訴了許鬆。比如低息吸納存款,然後高息放貸。等等問題。

朱厚煌話還沒有說完,許鬆的臉色大變,說道:“殿下,貸款的利息是多少啊?”

朱厚煌想了想,說道:“是一成吧。”他也不大明白,試探的說道。

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九百章 影響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二章 比劍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
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九百章 影響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二章 比劍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