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

朱厚煌對俞大猷的態度越來越客氣,與尊重。

有時候朱厚煌不得不承認,世界上是有天才的,而大多數人都不是天才。至少朱厚煌並不覺得自己是天才,他不過依仗王爺身份,與穿越者見識的普通人而已。他在大明這一戰,爲了培養自己在軍事上的長處,可以說大明與東雍的大小戰事,每戰必與。

但是即便是這樣,這個與自己同齡。不與自己的肉體同齡的年輕人,朱厚煌甚至有一種嫉妒的感覺。朱厚煌甚至有一種感覺,如果有一天,他與俞大猷戰場相遇,死的人一定是自己。

所以,朱厚煌對俞大猷越發倚重了。好像任何軍事上的難題都在俞大猷這裡都能找出完美的答案。

朱厚煌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他每次上戰場,其實是一件很沒有意義的事情。如果將軍權放給俞大猷,取得的效果會更好。但是朱厚煌的私心卻不允許如此,畢竟舉國之兵委與他人,有幾個君主能睡得着覺。至少朱厚煌是睡不着的。

得了朱厚煌的命令,俞大猷立即開始行動。

他先準備了大量的雨具,都是斗笠與蓑衣。

看上去每一名士卒都是帶着圓圓尖尖的斗笠,遮住了眉眼,身上披着蓑衣,看不清楚手臂,只能看見一柄帶鞘長刀從蓑衣之中透了出來,很有武俠風範。

安南的雨季也不是每天都下雨的。

每當雨停的時候,俞大猷就帶着自己的部下在城下準備,先有大量的木頭框架,然後用帶水的泥土,將這些木頭框架埋了。就好像是鋼筋混凝土一樣,即便每次下雨過後,昨日剛剛壘起的土層都會被沖掉許多。甚至虛土泥濘之極,人走上去恨不得半個身子都陷進去。

這樣的木壘非常的建造的非常艱難,俞大猷不得不的大量採用了木料,好像是這土壘並不是用土壘成的,反而是用木料搭建起來的。

俞大猷耗時十日左右,準備在城下建造起一座土壘,並且將一門銅火炮推了上去,好有數門佛郎機炮,乃至於 虎蹲炮,大大小小參差不齊的火器。

再加上上面用木頭搭建起來的寨牆,這裡就成爲了一個與寧平成遙遙相對的小據點。

俞大猷派兵守衛,並且在與城牆平行的位置上,再次開工建造另一座土壘。

此刻莫登庸做不住了。

不過泥濘的土地,承受不了大戰,所以莫登庸派出數百人來圍攻土壘。

這個土壘的位置爲了方便攻城,其實距離寧平城要近上一點,但是與雍軍大營也不算太遠。在大營的後援到來之前,土壘上面的火炮齊發,有了火器的幫助,壓制下面人的進攻。是輕而易舉的。等援軍過來的時候,莫軍早就已經退走了。

不過這只是一個開始。

莫軍好像非拔除這個些要點一樣,只要一有機會,就出城襲擊,圍繞這幾座土壘,雙方爆發極其慘烈的戰鬥,不過這些戰鬥大多是數百人級別的戰鬥。更大的規模從來沒有,也不知道是泥濘的土地限制了兵力投放,或者別的原因。

朱厚煌提心吊膽了幾日,慢慢的朱厚煌也放心下來了,他將這一攤子事情全部交給了俞大猷去管,他自己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就是防疫之事。

“殿下,疫病越來越嚴重了。”溫醫生說道。此刻的溫醫生與之前大爲不同,所謂不爲良將即爲良醫。溫醫生也是因爲讀書不成,科舉失利才學的醫,要知道江南福建一帶,是自古以來的科舉強省。想這一帶考一個秀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溫醫生在醫學上有天賦,成爲名醫之後,還是一副讀書人的做派,特別是重視儀表,從來不會如此衣冠不整,但是現在的溫醫生卻狼狽的如同一個野人。

但是朱厚煌很理解溫醫生。

因爲大軍中醫生不足。

整個大軍之中,乃至於朱厚煌讓王陽明從南方收刮過來的醫生,也不足百人。當然這不算那些朱厚煌培養的速成外科醫生,不過即便算上他們。他們也幫不上什麼忙啊。

這樣少的醫療團隊,要維持整個營地數萬人醫療,本就很吃力,更不要說隨着時間的拖延,疫病爆發的狀況更加猖獗。

溫醫生作爲醫術最高之人,也是主管這方面的負責人。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他都不記得自己上一次囫圇睡覺是什麼時候了,他每日就累到隨便找一張桌子就能睡着,而且他睡覺很淺,在他感覺之中,幾乎是馬上就清醒過來。一醒過,就立即開始工作。

至於今夕何夕,今年何年?溫醫生早就不知道了。

朱厚煌問道:“溫先生,軍中情勢如何?這疫病到底能不能控制住啊?”

溫醫生說道:“現在已經不單單是瘧疾了,大規模傷害也快爆發了,臣一個人實在是分身乏力,還請殿下見諒。”

朱厚煌說道:“溫先生的所做所爲,孤都看在眼裡,孤知道溫先生已經盡力,此乃天命,溫先生只需告訴孤,現在營地還能維持幾天吧。”|

溫醫生默默計算一下,說道:“殿下三日之後撤離這裡吧,臣守在這裡。”

“不行,孤與將士們一起。”朱厚煌慘然一笑,他心中暗道:“萬萬想不到,我的宏圖霸業,沒有毀在西方的人手裡,也沒有毀在嘉靖手中,更沒有毀在楊廷和手裡,卻毀在區區一場疫病之中,這真的是天命嗎?是上蒼對我改變歷史的懲罰嗎?”

朱厚煌仰天看着好像漏了一樣的天空,說道:“今日之戰,孤如果敗了,最好的結果,不過是向北京低頭,孤寧死於此,也不願意向那些衣冠禽獸低頭。”

溫醫生說道:“殿下。”

朱厚煌一擺手,說道:“溫先生不必多言,你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吧。”

經過穿越這樣的事情,朱厚煌再怎麼無神論,也不得不相信似乎有冥冥之中的存在,否則他的存在又該怎麼解釋啊。朱厚煌在心中默默祈禱暗道:“上天啊,你讓我來到這個時代,不就是爲扭轉整個時代嗎?如果是這樣的,就請保佑我,讓我度過這一劫。”

“殿下大喜。”朱厚煌的耳邊一動,他聽見李良欽的話。李良欽繼續說道:“薛神醫,薛神醫來了。”

朱厚煌大喜,以爲是時來運轉,不過他心中默默一算日程,發現其實也該到了。隨即他將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驅逐乾淨之後。立即去見了薛神醫。

薛神醫老當益壯,雖然上了年紀的,但是看上去好像是壯年一樣,帶着一大羣人全部走了過來,這些人都是薛神醫的徒子徒孫,大概有一百多人,可以說薛氏一門的精英都在這裡。

當初薛神醫剛剛到東雍的,朱厚煌挖來的薛神醫與其門下弟子,不超過十個人,不過在朱厚煌大力鼓勵招手弟子之下,短短三年就膨脹到如此地步。不過在薛神醫看來在,這些人都是學徒而已,真正能出師的一惡補過跟着他來東雍的那幾個弟子而已。

不過即便如此,經過薛神醫的三年培養,這些人已經在小地方,各個縣城之中獨立開方了。能幫上了薛神醫的忙。

朱厚煌連忙迎了上去,見了薛神醫朱厚煌撲通一聲就要跪下來,薛神醫大吃一驚,一下子攙扶住朱厚煌,說道:“殿下,萬萬不可如此。尊卑有別,殿下如此做,讓老夫如何自處啊。”

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二十章 經緯【3】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八百章 餘波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十八章 經緯【1】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
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二十章 經緯【3】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八百章 餘波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十八章 經緯【1】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