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

雖然大員有種種不堪的地方,但是這個地方有兒子,吳太后也就捏着鼻子住下來了。

不過吳太后可受不了朱厚煌的審美。朱厚煌一心趕進度,根本就沒有審美這東西,追求的都高大結實而已,吳太后立即接管了整個雍王府的建設。

當然也不用吳太后親自上手,雍王府十幾個管事,雖然做不了什麼大事,但是都是能獨擋一面的人才。

朱厚煌看了幾日,就將雍王府的管事全部派出去了,接管了一些閒雜的差事,比如說曬鹽,比如說造船,比如說南洋的貿易等等。就以雍王府的管事爲基礎,將來發展成了大名鼎鼎的雍王少府。號稱能與雍王國庫相提並論的錢袋子。

當然這是後事,現在不提。

朱厚煌現在忙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雍國吏試。

“就這幾個人嗎?”朱厚煌不由的皺起了眉頭。看着手中的一張名單。

吳一行說道:“殿下,已經不少了。有一百多個人?”

朱厚煌聯想起後世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公務員考試,再看看自己手中大貓小貓三兩隻的名單,說道:“福建沒有人來嗎?江南沒有人來嗎?還是那麼沒有派人去宣傳啊?”

“怎麼沒有?”吳行之覺得自己太委屈了,說道:“我都派人了,但是派了人也沒有用啊?他們都看不起雍國這個小地方,而且殿下前一段事情事情也傳開了,外面都封傳,說--”一時間吳行之不敢說了。

“說什麼?不要吞吞吐吐。”朱厚煌說道。

“說,連雍王殿下都差點死於非命,更不要說普通百姓了。”吳行之偷眼看着朱厚煌說道。

朱厚煌冷哼一聲,火冒三丈。幾乎就要從鼻子裡面衝出來了,他知道吳行之要說的話一定不好聽,但是萬萬沒有想到不好聽到如此地步,朱厚煌其實不在乎有人怎麼罵自己,但是問題,這樣的流言傳開了,還有人來投奔雍國嗎?

朱厚煌問道:“澎湖最近接納流民有多少?”

“近一個月來,不足百人。”吳行之說道。

一個月不到一百人,這個樣子下去,到什麼時候才能將整個東雍填滿啊?朱厚煌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辦啊?謠言這東西,你越在乎他傳的越玄乎。但是你不在乎,他還偏偏對你影響很大,朱厚煌心中暗暗道:“看來最近一段時間閩浙兩地的移民不會太多了,我要尋找新的人口來源了。”

不過這都後話了,朱厚煌看着百餘人的名單,說道:“這些人都是哪裡來的?”

吳行之說道:“這些人都是澎湖本地,還有福州三衛裡面讀過一點書的人。”

“這說明野有遺賢。”朱厚煌說道。

吳行之眼睛不住的眨,好像在問,這些人,還能稱作賢人。不過,東雍實在缺人缺的厲害,吳行之也顧不得好賴了,說道:“殿下乾脆不考試了,直接將這一百個人分派下去跑腿算了,反正以殿下的意思,將來我們還要擴張,找多少人都不多。”

朱厚煌想了想說道:“不行。這樣我雍國的吏試,就沒有含金量了。”

“雍國的吏試有含金量這東西嗎?”吳行之忍不住腹誹,但是不敢當着朱厚煌說什麼。

“讓你準備的考題,都準備好了嗎?”朱厚煌問道。

“都準備好了。”吳行之立即說道:“按殿下的意思來,分爲明經,與算術兩科。明經的考題由唐先生出,而算術的考題由我出。都不是太難的。唐寅先生說,如果連這些題都不會做,就不要說自己是讀書人了。而我算術題,也就是最簡單的問題。”

朱厚煌說道:“那麼開始吧。”

校場之上,紅日高懸。

近一百多人在伏案疾書。而周圍有好幾百士卒將他們團團圍住。朱厚煌一個人考場之上巡視。這才明白了吳行之的對這一百多人的蔑視是從什麼地方來。

考生老的老,小的小,有一個老頭頭髮都花白了,看上去比唐寅先生還要老的多。小的才十三四歲。乳臭未乾。朱厚煌在心中默默唸叨:“下一次一定記住有年齡限制,像這七老八十,是讓他給我幹活,還是讓我伺候他們。”

不過看向那個小的,朱厚煌不由的問道:“那是誰家孩子?”

吳行之說道:“哦,是老陳頭的。”

老陳頭朱厚煌也知道,是一個小吏,辦事還算勤勉。算得上自己人,朱厚煌心中暗道:“看來是一個老滑頭。這個老陳頭看出我人手少,第一次吏試,一定要求很低,這樣一來,就能將自己家的孩子混進來。早進來幾年,即便是混資質,也比後進來的有優勢。不管怎麼說是自己人,這次算了,下次一定注意。”

朱厚煌的考題不多,根本不像現在的科舉考試一考好幾天。朱厚煌擡頭看過,幾乎要到中午了,時間差不多了。立即開始收捲了。

所有都做題的時候,不顯得怎麼樣,一收卷就看出高下了。

有人輕描淡寫的交卷,有人死死想賴到最後一秒,不過這些情況,朱厚煌前世也都看透了沒有在意。

一百多份卷子,即便分明經與算術,也是不過兩百多分卷子,不過一會兒,就劈批改出來了,朱厚煌拿來結果一看,忍不住皺起眉頭,簡直是慘不忍睹啊。唐寅與吳行之一直認爲,自己所出的卷子都已經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但是這一百多人之中,只有個位數的人通過了。讓朱厚煌不由的皺眉。

不過朱厚煌仔細一想,也就釋然了。怎麼說啊。唐寅的文學水準,哪怕是八股的水準,從來不用懷疑,因爲在江南這樣的死亡考區之中,拿到解元的名頭,足以說明水平,只是剩下的就是考場莫論文了。而吳行之在算術上的水準,也是毋庸置疑的。

只是朱厚煌覺得自己那一點數學水平,還不如吳行之的。不要以爲古代人的數學一定比現代人差。

吳行之雖然年輕,但是他能被地方上作爲算術上的後起之輩推薦上京,修歷。算術水平絕對超出一般。

兩位高手都認爲自己所出的題簡單,那隻能說明高手看到的簡單,與一般人看到的簡單,絕對不是一回事情。

而福州三衛在他的法外開恩之下。但凡是有點能耐,與門路的人,全部都找 關係,託門路離開福州三衛,留在在福州,而不是跟着朱厚煌來到這裡,而澎湖更不用多說了,化外之地,讀書什麼的,根本沒有用,還不如學些殺人比較有用的,指望澎湖能有多少文脈,簡直是在開玩笑啊。

朱厚煌心中一嘆,只能這樣辦了,朱厚煌推門而出,說道:“過了吏試的人,陳亮,徐文超,----”一共十幾個名字,朱厚煌一會就念完了。

這一念完下面就開始了衆生百態了,有的哭,有的笑,有的人幾乎跳起來。

朱厚煌咳嗽兩聲,說道:“我雍國粗定東雍,求才若渴,雖然諸位沒有通過我國的吏試,但是孤願意,給諸位一個機會,讓你們以代理的名義,學習吏職,將來再考也不遲。”

朱厚煌此言一出,無數人先是一愣,隨即大聲歡呼起來,不知道水先開始喊一聲,“雍王千歲千歲千千歲。雍王千歲千歲千千歲。”聲音此起彼伏,在空中迴盪,不過一百多人的聲音有些單薄。

朱厚煌暗道這只是一個開始。將來雍國的吏試絕對不會是這個樣子。

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六章 不服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五章 演武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
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六章 不服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五章 演武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