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寄生草

大清嘉慶二十一年十二月癸卯,嘉慶帝祫祭太廟歸來,次日除夕,紫禁城過年忙翻了天兒,尤其到了元旦,爆竹一聲響,皇帝忙活開,賀歲之際,暢音閣大戲樓格外熱鬧,未時二刻起,鑼鼓喧天,咿咿呀呀響個不停。

紫禁城裡的人最耐不住寂寞,開開心心過大年,更要湊熱鬧,上至皇帝妃嬪,下至太監宮女,還有皇子皇孫、朝廷重臣,全都往那寧壽宮裡跑。宮中承應戲,最是扮得好,只是今兒戲唱了一半,皇帝右側的席位少了人,人們仔細一瞧,原是永壽宮的主位退席了!

那永壽宮的主位正是聖眷正隆的如妃鈕祜祿氏,她原本也在席位看戲,只是中途宮人來報——九公主又被夢魘了。如妃聞訊便立刻向帝后欠身告退,幾乎連奔帶跑,匆匆趕了回去。

如妃進宮也有些年頭了,嘉慶初年那會兒入宮才十六歲,正是豆蔻年華,皇帝瞧得上眼兒,初入宮就封了如貴人,得了開門紅,以後平步青雲,累進爲如妃,這些年也育有二女一子,可惜八公主不足一年就殤了,如今只剩一子一女,皆安然無恙。但那九公主雅善在去年秋身染重病,生命垂危,如妃終日向蒼天禱告,日夜守護愛女才使得九公主重返人間。

自那以後,如妃更是對這個苦命的小女兒疼愛萬分,哪怕是一丁點兒風吹草動都能吊起她的心眼兒。

九公主年幼體弱,早上拜了大年就由看媽照顧着午睡了,怎料才入睡不到一個時辰就被夢魘着了,哭着喊着要額娘,急壞了看媽和內侍,忙打發人前往寧壽宮將主子請了回來。

如妃才跨進永壽宮門,就聽到了一陣嚶嚶啜泣聲,慌張的神色即刻呈現在她華美的妝容之下。

守門的太監爲她打起簾子,如妃急急忙忙衝進了臥室,三步並作兩步奔向了牀邊,牀上坐着一個身穿月白色綢衣的小丫頭,約莫六七歲,整齊的秀髮垂在背後,一聽到“橐橐”的高底鞋聲,便立馬轉過了臉,一雙紅腫成胡桃的明亮眼睛頓時嚇壞了她的母親。

“額娘!”小丫頭撲進了她母親的懷裡,如妃將她緊緊摟住,心疼地說:“額娘來了,雅善,額娘來了,怎麼回事兒?眼睛都哭腫了。”

雅善仍在嚶嚶啜泣,上氣不接下氣地回答:“噩、噩夢,雅善又做了噩夢……好可怕,好多血……”

自去年秋起,雅善病癒後便時常做奇怪的噩夢,看過太醫卻查不出病症,後來懷疑是邪物害了身子,不得不請薩滿太太進宮驅邪,但仍不見效,直到聽人說民間有治夢魘的偏方,鬼使神差,如妃也信了,託人從宮外找得“偏方”,才使得雅善好了一陣,哪知今日又犯了。

“額娘給你戴的鈴鐺呢?”如妃似想起什麼,一把抓住雅善的左腳踝,可上頭空無一物,先前的苗銀鈴鐺早不見了蹤影。

如妃心頭一凜,而瞧見額孃的驚慌她斂起哭意竟猶豫了起來,好像在想該不該把實話告訴她。

“額娘千叮萬囑,這鈴鐺戴了便卸不得,你把額孃的話放哪兒了?”

雅善怕惹她生氣,最終將實話說了出來。

原來,早上拜完大年,她趁着如妃去乾清宮赴宴,又跟顧命大臣的女眷在御花園偷玩了一陣,以踢毽子打賭,賭輸了便要以身邊之物相贈,她當時身上除了那枚苗銀鈴鐺,再無他物,她也曾想過額孃的叮囑,卻又不想失了信用,故以此物暫代,改日再以其他貼身之物贖回。

“是哪家大臣的女眷?”如妃聽了描述,稍許緩了緩語氣,可眼底的咄咄逼人絲毫沒有收斂,她竟不知哪家格格有此能耐膽敢要皇家公主的東西!

“是……”

“額娘!兒子將妹妹的鈴鐺討回來啦!”雅善剛要答話,屋外傳來一個脆生生的男孩的聲音,不久,那男孩奔進了屋,他嘴裡還冒着熱氣,光潔的腦袋上結了一層霜,不知何時外面下起了春雪。

雅善一見那熟悉的身影,早前心中的陰影頓時煙消雲散,衝着喊了一聲“哥哥”。

男孩正是嘉慶皇帝的第五子綿愉,也是雅善最親近的小哥哥,長她三年。

這兩兄妹因是同母所出,從小親近,只可惜雅善在一場大病之後,六歲前的記憶變得模糊,腦海裡總存在別的影像,只好靠着她身邊的額娘和哥哥幫她拾回記憶。

“你不是跟着你汗阿瑪在暢音閣嗎?怎麼跑額娘這兒來了?有沒有叫人瞧見?”如妃見到兒子非但沒有欣喜之意,反而有些擔憂。清宮祖制,宮中皇子六歲後便要搬離后妃寓所住進阿哥所,過了元旦,五阿哥也有十歲了,不該在後宮女眷寢宮出現,更不該在這個時候。

“綿愉給額娘請安。”他倒也機靈,先給如妃行了一禮,隨即又說:“額娘,大夥兒都在戲樓裡看大戲呢,沒人瞧見我,額娘儘管放心。”

如妃命人給綿愉擦去頭頂的雪珠子,又上了一碗熱奶茶讓他喝下,隨後起身將自己的一雙兒女摟到身側,也不知該說什麼好,躺在額孃的懷裡,兩孩子互相擠眉弄眼,綿愉將那鈴鐺完完整整還給了雅善,雅善高興地接了過去,如妃全看在眼裡,方想起問綿愉:“綿愉,這鈴鐺,你怎麼討回來的?”

雅善亦是滿臉好奇地看向她的哥哥,早上與她打賭的瓜爾佳格格似乎並不好惹。

綿愉摸了摸小腦袋,撇了撇嘴說:“我早上路過御花園,瞧見桂良家的格格揣着雅善的鈴鐺,就知道不好,額娘曾說過,這鈴鐺好比是雅善的性命,現在雅善的性命叫人捏在手心,我這個當哥哥的自然要替她討回來,誰知桂良家的格格真不好惹,非要我以物換物。”

“哥哥,你拿什麼跟她換了?”

“阿瑪贈送的小刀,我給她了。”綿愉毫無所謂地說,也沒說其中的一些細節。

雅善“哦”了一聲,並不知道這把小刀是去年綿愉生日時,嘉慶帝送的禮物,那是緬甸貢品,刀柄與刀鞘上均嵌了世間罕有的寶石,價值不菲。

不過與雅善的性命相比,真是不足一提。

如妃見綿愉如此疼愛雅善,心有寬慰之餘又難免感到遺憾,他阿瑪贈送寶刀給他時,他臉上的興奮和喜悅都是看在眼裡,足見他多愛那柄刀。

如妃嘆了一口氣,重新爲雅善繫上銀鈴,並再三叮囑萬不能再次丟失,雅善這回聽話了,一個勁地點頭,又朝哥哥擠了擠眼。

綿愉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眼看時辰不早,再不回去怕落人口實,於是打算告退,雅善卻似有不捨,拉着如妃說出了一句驚人的話:“額娘,我可不可以讓哥哥陪我睡?”

小女孩畢竟少不更事,可十歲的綿愉已近懵懂期,聽到妹妹的提議,頓時紅了耳根,低下頭再也不敢看任何人。

倒是如妃,好生勸着年幼的雅善:“你哥哥已經長大了,搬去了阿哥所,不能再陪你一塊兒睡了。”

雅善有些不明白:“是不是長大了都要搬去阿哥所,哥哥都不能陪雅善了?”

如妃沒有否認,雅善卻又語出驚人:“那雅善要快快長大,跟哥哥一塊兒住進阿哥所!”

“噗嗤”一聲,逗笑了在場的所有人,綿愉更是捧腹大笑,指着雅善說:“你又不是阿哥,等你長大就要嫁出宮去啦!”

“哼!我纔不要嫁出宮,我就要住進阿哥所!”

她的這份天真和執着也主要歸咎於嘉慶帝膝下子嗣單薄,先雅善出生的幾位皇女都不幸殤亡,幾位皇子也已長大,如今也鮮少在後宮行走。雅善沒有同齡的玩伴,難免會感到孤寂,從而纔有此匪夷所思、不計人倫的想法。

“好啦,好啦,都別鬧了,李嬤嬤,趁着戲沒散,快送五阿哥回去。”

綿愉沒有多逗留,便被人悄悄送了回去。

*

自綿愉替雅善取回銀鈴後,雅善便不再受夢魘之禍,而那晚的童言也很快忘了,只不過五阿哥未經允許踏入后妃寢宮一事還是遭人揭發了。

事情發生在嘉慶二十二年的正月裡,過了元旦,後宮仍是熱鬧非凡。

是日一早,永壽宮配殿裡的雅善尚未甦醒,正殿前的小廣場上已站了許多人,嘰嘰喳喳,硬生生把她吵醒了。

“精奇媽媽①,發生什麼事兒了?外面怎麼這麼吵?”雅善從被窩裡坐起身揉了揉眼睛,看媽上前一步,故意掩藏住眼底的焦急,可是清醒過來的雅善也不是真的什麼都不懂,她隱隱約約覺得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了。

“咱們宮裡來人了?”

看媽是老實人,原本想哄騙公主,可是公主是明眼人、機靈鬼,一眼洞察了究竟,只好說:“淳嬪娘娘領着皇后娘娘來咱宮裡問安呢。”

“淳嬪娘娘?”一聽這位娘娘,雅善下意識撅了撅嘴,她不喜歡這位娘娘,處處與她額娘作對,還總是惡人先告狀。

生怕額娘受欺負,小丫頭立馬從被窩裡蹦了出來,待看媽反應過來,早一溜煙不見了。

雅善只穿了一件單衣,不知道外面春寒料峭,剛掀開簾子又縮了回去,這回倒叫看媽逮了個正着,任憑她如何掙扎也不能放手。

雅善被“押”回了臥室,由於掙扎得太厲害,看媽沒法兒給她穿衣,只能求她:“哎喲,小祖宗,您就別給奴才添亂了,您這會兒出去了也做不了什麼啊!還是快快把衣服穿上,別給凍壞啦!”

“看媽,那個淳嬪娘娘可壞啦,我要出去保護額娘!”小丫頭義正言辭,一股子倔強脾氣,像極了她額娘。

“有皇后娘娘在,娘娘哪裡會出事兒。”看媽仍在極力勸阻雅善,雅善心裡既着急又懷疑,不知道這個淳嬪又來做什麼。

上回她是親眼聽到淳嬪在背後說她額娘壞話,從此便給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這回不知又爲什麼,竟找上門來了。

直到外面傳來她們的對話,她才明白這一切究竟爲何。

“如妃娘娘明知後宮阿哥過了六歲便要搬進阿哥所,萬歲爺沒發話,那是絕不能與後宮妃嬪見面的,哪怕是親生額娘……可娘娘趁大夥兒看戲看得入迷,中途離席,與五阿哥偷偷會面,怕是不妥吧。”

“我如妃既然做過,就不怕承認,沒錯,昨兒個晚上我是與綿愉在永壽宮見過一面,但當時情況緊急,雅善驚夢,綿愉身爲兄長,心中急切來看望幼妹,試問有何不妥?”

如妃自然略過“銀鈴”一節,這本是民間秘術,不爲正道所用,她當初亦是瞞着所有人將此秘術尋來保女兒性命,此時哪怕賠上一切也絕口不能提。

“驚夢?既然九公主患病,爲何不傳太醫,難道五阿哥比那靈丹妙藥還管用不成?”可是淳嬪抓到如妃把柄遲遲不放,硬要咄咄逼人,“箇中原因,還請皇后娘娘明察。”

“如妃,爲何九公主生病你不傳太醫,也不稟明皇上?”皇后的語氣較爲和善,更像是一個深明大義的官爺。

“皇上心繫天下,難逢喜事,妾妃又豈能擾了皇上雅興,雅善她只是被夢魘住了,哪需這樣大驚小怪,綿愉是見了我離席才擔憂妹妹趕來,還望皇后體諒稚子心疼幼妹,別怪罪了,說到底都是我這個做額孃的於心不忍,明知後宮規矩,可一看到兩個年幼的孩子,就什麼都拋到了腦瓜子後了,哪還管得了那麼多!”如妃喘了一口氣,又看了眼心有動容的皇后說:“都是做額孃的,將心比心,倘若換做三貝勒和四阿哥,想必皇后娘娘也是會這麼做的吧。”

皇后似乎感同身受,沒再多問,她也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可惜她的一個女兒已經夭折,如今就剩下三貝勒綿愷與四阿哥綿忻,如妃心裡的苦,她又豈會不知?

“其中的來龍去脈我也大致瞭解了,不過既然皇上要我統攝六宮事,我也不能對後宮規矩視而不見,如妃,罰你永壽宮一月奉例,這事兒就這麼算了,往後切記宮中規矩,萬不要再犯了。”

皇后的處罰還算寬宏大量,這件事並沒有張揚出去,即便張揚出去也沒有人會真正撼動得了如妃的地位。

只是在某些人看來,深不甘心!

25.第二十五章 定風波78.第七十八章 雁兒落70.第七十章 三臺印11.第十一章 鷓鴣天38.第三十八章 雁兒落34.第三十四章 牆頭花79.第七十九章 落風花75.第七十五章 春歸犯21.第二十一章 粉蝶兒26.第二十六章 春閨怨11.第十一章 鷓鴣天40.第四十章 雨霖鈴15.第十五章 賀新郎65.第六十五章 白鶴子75.第七十五章 春歸犯60.第六十章 傾杯序33.第三十三章 醉花陰52.第五十二章 青玉案66.第六十六章 錦橙梅18.第十八章 鳳鸞吟35.第三十五章 呆骨朵44.第四十四章 喜春來28.第二十八章 八寶妝20.第二十章 錦庭芳16.第十六章 憑闌人80.第八十章 柳梢青74.第七十四章 攪箏琶61.第六十一章 碎金盞7.第七章 烏夜啼80.第八十章 柳梢青33.第三十三章 醉花陰23.第二十三章 罵玉郎42.第四十二章 醉鄉春32.第三十二章 鶻打兔21.第二十一章 粉蝶兒43.第四十三章 常相會59.第五十九章 醋葫蘆67.第六十七章 脫布衫35.第三十五章 呆骨朵34.第三十四章 牆頭花57.第五十七章 醉高歌52.第五十二章 青玉案40.第四十章 雨霖鈴24.第二十四章 大德樂9.第九章 興龍引45.第四十五章 清江引87.第八十七章 四季花14.第十四章 女冠子62.第六十二章 踏莎行30.第三十章 月兒彎32.第三十二章 鶻打兔23.第二十三章 罵玉郎26.第二十六章 春閨怨15.第十五章 賀新郎27.第二十七章 叨叨令39.第三十九章 破陣子58.第五十八章 天淨沙16.第十六章 憑闌人86.第八十六章 小桃紅76.第七十六章 雙鴛鴦50.第五十章 憶帝京55.第五十五章 元和令26.第二十六章 春閨怨23.第二十三章 罵玉郎4.第四章 黃梅雨75.第七十五章 春歸犯17.第十七章 唐多令70.第七十章 三臺印38.第三十八章 雁兒落42.第四十二章 醉鄉春18.第十八章 鳳鸞吟43.第四十三章 常相會10.第十章 人月圓45.第四十五章 清江引17.第十七章 唐多令61.第六十一章 碎金盞12.第十二章 點絳脣28.第二十八章 八寶妝49.第四十九章 鴛鴦煞65.第六十五章 白鶴子56.第五十六章 上小樓85.第八十五章 鳳引雛36.第三十六章 芙蓉花61.第六十一章 碎金盞75.第七十五章 春歸犯21.第二十一章 粉蝶兒9.第九章 興龍引44.第四十四章 喜春來33.第三十三章 醉花陰32.第三十二章 鶻打兔78.第七十八章 雁兒落4.第四章 黃梅雨80.第八十章 柳梢青26.第二十六章 春閨怨37.第三十七章 一枝花48.第四十八章 折桂令61.第六十一章 碎金盞47.第四十七章 喬捉蛇69.第六十九章 金字經
25.第二十五章 定風波78.第七十八章 雁兒落70.第七十章 三臺印11.第十一章 鷓鴣天38.第三十八章 雁兒落34.第三十四章 牆頭花79.第七十九章 落風花75.第七十五章 春歸犯21.第二十一章 粉蝶兒26.第二十六章 春閨怨11.第十一章 鷓鴣天40.第四十章 雨霖鈴15.第十五章 賀新郎65.第六十五章 白鶴子75.第七十五章 春歸犯60.第六十章 傾杯序33.第三十三章 醉花陰52.第五十二章 青玉案66.第六十六章 錦橙梅18.第十八章 鳳鸞吟35.第三十五章 呆骨朵44.第四十四章 喜春來28.第二十八章 八寶妝20.第二十章 錦庭芳16.第十六章 憑闌人80.第八十章 柳梢青74.第七十四章 攪箏琶61.第六十一章 碎金盞7.第七章 烏夜啼80.第八十章 柳梢青33.第三十三章 醉花陰23.第二十三章 罵玉郎42.第四十二章 醉鄉春32.第三十二章 鶻打兔21.第二十一章 粉蝶兒43.第四十三章 常相會59.第五十九章 醋葫蘆67.第六十七章 脫布衫35.第三十五章 呆骨朵34.第三十四章 牆頭花57.第五十七章 醉高歌52.第五十二章 青玉案40.第四十章 雨霖鈴24.第二十四章 大德樂9.第九章 興龍引45.第四十五章 清江引87.第八十七章 四季花14.第十四章 女冠子62.第六十二章 踏莎行30.第三十章 月兒彎32.第三十二章 鶻打兔23.第二十三章 罵玉郎26.第二十六章 春閨怨15.第十五章 賀新郎27.第二十七章 叨叨令39.第三十九章 破陣子58.第五十八章 天淨沙16.第十六章 憑闌人86.第八十六章 小桃紅76.第七十六章 雙鴛鴦50.第五十章 憶帝京55.第五十五章 元和令26.第二十六章 春閨怨23.第二十三章 罵玉郎4.第四章 黃梅雨75.第七十五章 春歸犯17.第十七章 唐多令70.第七十章 三臺印38.第三十八章 雁兒落42.第四十二章 醉鄉春18.第十八章 鳳鸞吟43.第四十三章 常相會10.第十章 人月圓45.第四十五章 清江引17.第十七章 唐多令61.第六十一章 碎金盞12.第十二章 點絳脣28.第二十八章 八寶妝49.第四十九章 鴛鴦煞65.第六十五章 白鶴子56.第五十六章 上小樓85.第八十五章 鳳引雛36.第三十六章 芙蓉花61.第六十一章 碎金盞75.第七十五章 春歸犯21.第二十一章 粉蝶兒9.第九章 興龍引44.第四十四章 喜春來33.第三十三章 醉花陰32.第三十二章 鶻打兔78.第七十八章 雁兒落4.第四章 黃梅雨80.第八十章 柳梢青26.第二十六章 春閨怨37.第三十七章 一枝花48.第四十八章 折桂令61.第六十一章 碎金盞47.第四十七章 喬捉蛇69.第六十九章 金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