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十七章 唐多令

短短片刻,綿愉未多作驚訝,掃過薛雲笙一眼後,復又轉移視線向內望去,此刻雅善滿臉驚訝,可在轉瞬間,又恢復了笑容。她上前兩步,依舊是甜美的聲音:“哥哥,你怎麼跑來了?”

綿愉臉上沒有過多的表情,只是兩條粗黑的眉毛緊緊皺在一起,兩眼盯着她,沉聲道:“快些把衣服還給人家,別害了人。”

雅善低頭看看自己,才猛然想起那小太監還在御花園!

“雲笙哥哥,我要先走了!”

她雖強要了小太監的衣裳,但也知道一旦被人發現,大家將會有什麼後果,因而她原本只是打算聽他說一場戲,誰料不知不覺過了這麼長時間,若不是她哥哥前來提醒她,只怕真要害了人。

於是她匆匆忙忙向薛雲笙打了招呼,朝外奔去,也沒有意識到剛纔在慌亂之下,竟當着惠郡王的面喊了薛雲笙“哥哥”。

綿愉聽到後自然是一陣驚訝,隨後心頭浮上十分複雜的情緒,他喜怒不辨地審視了薛雲笙一番,而薛雲笙忽然低下了頭,這讓綿愉心中更加疑惑,疑惑兩人之間的熟悉程度。

“剛纔……你和公主在屋裡做什麼?”綿愉的聲音低沉而平緩,卻令人有種不怒自威的壓迫感。

薛雲笙愣了一下,冷靜答道:“回王爺,小民方纔正爲公主說戲,忽然公主想要喝茶,小民正要外出打水泡茶,不想差點兒冒犯了王爺,請王爺恕罪。”

綿愉看到他手中確實提着茶壺,倒也沒再懷疑,但說:“公主不諳世事,自小就是這樣任性,可我相信你該是見慣世面之人,爲人處事也甚爲謹慎,也許她現在只是一時興起,過段時候,也就轉顧別的什麼好玩新鮮事兒了,別對她太認真。”

薛雲笙豈會聽不出這話中深意,他是希望自己不要與公主過於親近。而他自然也明白這中間的道理,可有些情感一旦萌生,就已經是一發不可收拾了。

“小民知道。”最終,他只簡單地回答了這麼一句。

綿愉沒再與他多說別的,便離開了。

他離開漱芳齋時,遇上了方纔的小太監,他行色匆匆,但衣裝已十分整齊,想來雅善已將衣衫還給了他。

但這依然無法令他消除心頭的愁緒。

這些年,他的心境就像不斷加固的玄鐵,越來越沉重。

御花園內亭臺/獨立、奇石羅布,每到一處,總有太湖石疊成的山,山間蹊徑縱橫,處處有老槐、楸樹、銀杏和青桐,正是綠葉盎然、滿目青翠的時候。

澄瑞亭下一方矩形長池,水面波平如鏡,倒映着仲春時節迷迷濛濛的天空雲影。他立於石橋南堍,看着水中倒影,忽然吹起一陣暖暖的春風,隨風飄來淡淡的馨香,他擡頭一望,亭邊一帶尚有一樹杏花肆意怒放,風起時,花落如香雪,輕柔地拂過他臉頰,杏花雨裡,他彷彿看到兩個年輕女孩的身影。

“公主,您快隨奴才回去見嬤嬤吧!”其中一個年紀稍大些的女孩追着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孩,小女孩梳着和她一樣的黑黑長長的大辮子,頭上沒有任何飾物。

小女孩穿着淺綠色的旗裝正朝他跑來,笑聲琅琅,她揮動手臂,卻只顧着前方的人而忽視了腳下的踏步,眼看就要跌倒,綿愉一記蹬腿飛步,牢牢接住了她。

她身後的女孩同時驚呼,衝上前察看情況,又在見到惠郡王時,朝他低頭欠身:“奴才給惠郡王請安。”

雅善渾然不顧自己的冒失,她扶着他的手臂直起身,腦袋一仰,笑道:“哥哥,原來你還沒走啊。”。

綿愉輕輕放開她,點了點頭:“正要回去。”

雅善似乎有些失望地說:“哦,哥哥在宮外有了宅子,總要回去的。”

難得在她臉上看到笑容與哭顏以外的神情,他心頭忽然一喜,她這是在因他的離開而不捨嗎?

“聽說宮外有許多好玩兒的,哥哥以後進宮的時候可以跟我多說一些嗎?”忽而,她又滿臉期待地看着他。

綿愉自然愉悅地答應了她。

“哥哥,你的宅子離六必居遠嗎?”

綿愉想了想,搖頭:“不遠。”

她又十分開心地笑了,湊近他,拉着他的手臂一個勁地搖晃,像是在輕聲央求什麼:“我許久沒有吃到六必居醬園的小菜了,尤其想念白糖蒜的味道,哥哥……”

六必居醬園是京師知名的老字號,早在明朝時就已開業,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它的醬菜,自聖祖皇帝時便被選作御品,一直深受後宮妃嬪的稱讚,雅善尤其喜愛吃六必居的白糖蒜。

然而,本朝道光皇帝登基後,崇尚節儉,後宮的開支亦有縮減,雖然沒有停止六必居的貨源送入宮廷,但菜品已不如從前那般豐盛,更是不常見白糖蒜了。

綿愉知她向來嘴饞,早想到了這一層,於是笑了笑,說:“我知道了,不過額娘說你總行蹤不定,我又不放心託人交給你,進了宮要怎麼給你呢?”

雅善知道這是她和哥哥之間的秘密,“偷運”宮外食物進宮決不能讓別人知道,不過她也沒有過多擔心,因爲她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避人耳目。

“哥哥,你過來些,我講給你聽。”她望了身後的梅妞兒一眼,又朝綿愉招招小手,綿愉饒有興致地順勢微微傾身,把耳朵側向她,她墊了墊腳,附耳與他小聲地說:“這幾日皇太后讓人教我學規矩,學規矩的時候會有一個時辰歇息,嬤嬤可能會偷偷打個盹兒,我就趁那時候偷跑出來,這亭子平日進出人不多,明兒個午時咱們在這兒見面,好嗎?”

綿愉抿嘴一笑,這丫頭以爲自己做得滴水不漏,其實額娘早已洞悉她的一舉一動,不過她既然今日能好端端站在這裡,想必還沒叫皇太后與教習嬤嬤發覺。

他沒有告訴她額娘已察覺她的小動作,而與她定下了約定。

第二天午時,他按照約定,在上書房結束半天的讀書後,前往澄瑞亭赴約。他似乎已經許久不曾如此期待一件事了,可又害怕這種期待,他怕自己陷得太深,走不出來。

但這種期望可以滿足他一時的愉悅,他願意堅守着這份沒有結果的希冀。

澄瑞亭的石雕欄板前,她倚靠着嬌小的身軀,探出腦袋,百無聊賴地望着池面,喃喃自語,不知道在說些什麼。今日她穿着一身茜紅色的緞袍,遠遠望去,像一團鮮豔的絨花,格外醒目。

他的腳步忽然變得輕快起來,聽到“橐橐”的靴聲,她飛快地扭過頭,隨即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哥哥!”

她的笑顏令他心情更加明亮。

“某人似乎等得不耐煩,在背後數落我呢。”他故意拿她方纔百無聊賴對着池面自言自語來與她開玩笑。

雅善卻嗔怪:“我纔不做這種小人行徑!我只是……”

他微微一愣,盯着她嬌嫩的臉龐竟一時說不出話來。眼前的雅善分明只有十一二歲,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小塔拉溫珠子,在所多人眼裡,全然是個情竇未開的女娃娃,可方纔那一聲嬌嗔,竟令他感到有一絲女人味兒。不同於額孃的溫柔,也不像福晉的嬌媚,像是渾然天成、小女孩獨屬的天真羞澀。

她沒有施粉黛,也沒有塗香粉,卻總有一股若有似無的香氣縈繞在他鼻端,望着她微紅的臉蛋,胸口猛地一縮,好像快喘不過氣來了。

“哥哥,你怎麼了?”她察覺到他的異樣,但不知道這異樣是爲何。她上前一步,他猛然驚醒,定了定神,一面從身後拿出紙袋,一面溫存地打量着她說:“白糖蒜,我帶來了,怕被人發現,所以一次帶得不多。”

她眼前忽然一亮,幾乎從他手裡搶奪似的,打開紙袋一看,果真是她念了許久的白糖蒜,再嘗味道,也確實是老字號六必居的味道!

雖然早有約定,但這小小的滿足感依舊像是給她帶來了莫大的驚喜,而他最願意看到她因驚喜而笑容滿面的模樣。

在她品嚐白糖蒜的時候,他站在邊上靜靜端看,心想着:如果她一直這樣,不會長大就好了。

在他出神之際,她已將一整袋白糖蒜吃完了,說話間,滿嘴的蒜味,他適時從腰間的綬帶中取出兩片薄荷葉,亦莊亦諧地說:“滿嘴的蒜味兒,真被薰死了。”

雅善撇撇嘴,不以爲意地笑着接過薄荷葉,說:“哥哥跟小狐狸一個樣兒,是吃不着葡萄說葡萄酸,你不曾嘗過,不明白這其中的滋味!”

綿愉自小時候吃過一次加有蒜茸的菜品導致全身發紅後,便沒再吃過蒜,所以白糖蒜的美味他自是無法理解的。

“你還記得我給你講過的故事?”

“當然!哥哥跟我講的故事我都記得!”她不愛讀正兒八經的經書史書,倒是愛聽各種小說傳奇,綿愉曾給她說過不少故事,最新奇的莫過於洋人傳教士帶來的那些寓言故事,其中有一則《狐狸與葡萄》,狐狸因夠不到藤上成熟的葡萄而說葡萄酸,她一聽便能學以致用了。

“哥哥,你再跟我說說宮外的事情吧。”

“你想知道什麼?”

“我想知道很多……”她扳起自己的手指一一羅列:“宮外的酒店茶肆真的有三教九流的人嗎?他們長什麼樣兒?宮外到了夜裡也要宵禁嗎?平時白天他們又做些什麼?宮外也有大戲樓嗎?有多少名角兒?他們年紀大嗎?六必居的白糖蒜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爲什麼如此好吃?……”

起初他聽得興致頗濃,可後來的問題越來越沒譜,令人無可奈何,他終於忍不住打斷了她:“你一口氣問這麼多,要我如何回答?”

“哦哦,我慢慢問,你慢慢回答。”

“等你問完,我再慢慢回答,恐怕一個時辰就要過去了,你就不怕她們來找你了?”他好笑地看着她。

“那你先告訴我,六必居的白糖蒜是怎麼做出來的?”她突然湊近他,態度極爲認真。

“我又沒有親眼看到製作過程,再說了,各行有各行的規矩,豈會叫人知道其中的秘訣,這樣不是人人都能經營一家六必居?”

雅善覺得他說得有點道理,一時竟無言以對。

綿愉拍拍她的腦袋,說:“不到半個時辰了,快回去吧,別讓皇太后揪住你的小辮子。”

這時她沒有立刻應他,而是獨自呢喃了一句:“宮裡已經不好玩兒了。”

綿愉微微一驚,是什麼讓她起了這樣的心思?是聽說了太多宮外的新鮮事?還是宮裡再沒她留戀的事物?

他看着她,想說她總有一天是可以出宮的,可他並不希望那一天的到來,所以他張了張嘴,什麼也沒說。

39.第三十九章 破陣子27.第二十七章 叨叨令39.第三十九章 破陣子63.第六十三章 步步嬌66.第六十六章 錦橙梅45.第四十五章 清江引12.第十二章 點絳脣6.第六章 殿前歡75.第七十五章 春歸犯62.第六十二章 踏莎行54.第五十四章 菩薩蠻72.第七十二章 瑤臺月22.第二十二章 惱殺人87.第八十七章 四季花10.第十章 人月圓38.第三十八章 雁兒落60.第六十章 傾杯序1.第一章 寄生草60.第六十章 傾杯序46.第四十六章 迎仙客5.第五章 感皇恩57.第五十七章 醉高歌31.第三十一章 滾繡球51.第五十一章 玉翼蟬75.第七十五章 春歸犯12.第十二章 點絳脣55.第五十五章 元和令1.第一章 寄生草4.第四章 黃梅雨34.第三十四章 牆頭花59.第五十九章 醋葫蘆48.第四十八章 折桂令62.第六十二章 踏莎行26.第二十六章 春閨怨48.第四十八章 折桂令19.第十九章 動相思63.第六十三章 步步嬌14.第十四章 女冠子42.第四十二章 醉鄉春23.第二十三章 罵玉郎50.第五十章 憶帝京36.第三十六章 芙蓉花22.第二十二章 惱殺人62.第六十二章 踏莎行14.第十四章 女冠子59.第五十九章 醋葫蘆15.第十五章 賀新郎8.第八章 上馬嬌77.第七十七章 黑漆弩2.第二章 好姐姐2.第二章 好姐姐13.第十三章 酥棗兒70.第七十章 三臺印23.第二十三章 罵玉郎66.第六十六章 錦橙梅43.第四十三章 常相會85.第八十五章 鳳引雛38.第三十八章 雁兒落81.第八十一章 荼蘼香15.第十五章 賀新郎12.第十二章 點絳脣52.第五十二章 青玉案81.第八十一章 荼蘼香33.第三十三章 醉花陰38.第三十八章 雁兒落58.第五十八章 天淨沙34.第三十四章 牆頭花67.第六十七章 脫布衫49.第四十九章 鴛鴦煞29.第二十九章 念奴嬌37.第三十七章 一枝花39.第三十九章 破陣子78.第七十八章 雁兒落25.第二十五章 定風波74.第七十四章 攪箏琶23.第二十三章 罵玉郎5.第五章 感皇恩10.第十章 人月圓4.第四章 黃梅雨19.第十九章 動相思75.第七十五章 春歸犯78.第七十八章 雁兒落83.第八十三章 看花回62.第六十二章 踏莎行44.第四十四章 喜春來10.第十章 人月圓55.第五十五章 元和令86.第八十六章 小桃紅77.第七十七章 黑漆弩23.第二十三章 罵玉郎14.第十四章 女冠子36.第三十六章 芙蓉花16.第十六章 憑闌人61.第六十一章 碎金盞45.第四十五章 清江引78.第七十八章 雁兒落61.第六十一章 碎金盞71.第七十一章 靈壽歌66.第六十六章 錦橙梅28.第二十八章 八寶妝
39.第三十九章 破陣子27.第二十七章 叨叨令39.第三十九章 破陣子63.第六十三章 步步嬌66.第六十六章 錦橙梅45.第四十五章 清江引12.第十二章 點絳脣6.第六章 殿前歡75.第七十五章 春歸犯62.第六十二章 踏莎行54.第五十四章 菩薩蠻72.第七十二章 瑤臺月22.第二十二章 惱殺人87.第八十七章 四季花10.第十章 人月圓38.第三十八章 雁兒落60.第六十章 傾杯序1.第一章 寄生草60.第六十章 傾杯序46.第四十六章 迎仙客5.第五章 感皇恩57.第五十七章 醉高歌31.第三十一章 滾繡球51.第五十一章 玉翼蟬75.第七十五章 春歸犯12.第十二章 點絳脣55.第五十五章 元和令1.第一章 寄生草4.第四章 黃梅雨34.第三十四章 牆頭花59.第五十九章 醋葫蘆48.第四十八章 折桂令62.第六十二章 踏莎行26.第二十六章 春閨怨48.第四十八章 折桂令19.第十九章 動相思63.第六十三章 步步嬌14.第十四章 女冠子42.第四十二章 醉鄉春23.第二十三章 罵玉郎50.第五十章 憶帝京36.第三十六章 芙蓉花22.第二十二章 惱殺人62.第六十二章 踏莎行14.第十四章 女冠子59.第五十九章 醋葫蘆15.第十五章 賀新郎8.第八章 上馬嬌77.第七十七章 黑漆弩2.第二章 好姐姐2.第二章 好姐姐13.第十三章 酥棗兒70.第七十章 三臺印23.第二十三章 罵玉郎66.第六十六章 錦橙梅43.第四十三章 常相會85.第八十五章 鳳引雛38.第三十八章 雁兒落81.第八十一章 荼蘼香15.第十五章 賀新郎12.第十二章 點絳脣52.第五十二章 青玉案81.第八十一章 荼蘼香33.第三十三章 醉花陰38.第三十八章 雁兒落58.第五十八章 天淨沙34.第三十四章 牆頭花67.第六十七章 脫布衫49.第四十九章 鴛鴦煞29.第二十九章 念奴嬌37.第三十七章 一枝花39.第三十九章 破陣子78.第七十八章 雁兒落25.第二十五章 定風波74.第七十四章 攪箏琶23.第二十三章 罵玉郎5.第五章 感皇恩10.第十章 人月圓4.第四章 黃梅雨19.第十九章 動相思75.第七十五章 春歸犯78.第七十八章 雁兒落83.第八十三章 看花回62.第六十二章 踏莎行44.第四十四章 喜春來10.第十章 人月圓55.第五十五章 元和令86.第八十六章 小桃紅77.第七十七章 黑漆弩23.第二十三章 罵玉郎14.第十四章 女冠子36.第三十六章 芙蓉花16.第十六章 憑闌人61.第六十一章 碎金盞45.第四十五章 清江引78.第七十八章 雁兒落61.第六十一章 碎金盞71.第七十一章 靈壽歌66.第六十六章 錦橙梅28.第二十八章 八寶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