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

當天晚,範鐵舟最終還是忍不住把兒子賣石得了三千兩銀子的事情告訴了妻子。

這一次張三娘卻一點不怪,甚至她丈夫看得更透。

“你是這點不好,總是小瞧自己的兒子!”

張三娘不高興地敲了敲桌子,“你以爲我呆在家裡什麼都不懂?沒事時,我也去石巷逛過,我懂那裡的行情,好的太湖石也幾貫錢。

讓那些小販拿一塊什麼山行旅石去賣給朱大官人看看,朱大官人會睬他們?會給他們幾千兩銀子?做夢吧!

我算是看透了,人家朱大官人買的不是石頭,買的是寧兒這個人,你以爲‘天賜神童’的牌匾誰都可以掛?”

張三娘指了指客堂牆那塊鑲嵌着金邊的牌匾。

範鐵舟一臉困惑地望着妻子,“今天很怪啊!寧兒有三千兩銀子,你居然沒有暈過去?”

張三娘臉一紅,她今天午差點暈過一次了,激動了整整一天,纔剛剛平靜下來。

“今天午朱小娘子來陪我聊天,給我說了這件事,不過寧兒的三千兩銀子和石頭沒關係,是寧兒發明一項釀酒技術,被朱小娘子的三阿公買去了。”

範鐵舟一怔,這才知道兒子沒對自己說實話,他心暗惱,這個臭小子到底長大了,什麼都藏着掖着,連自己的父親都要隱瞞。

無奈,他只得問道:“那娘子怎麼看?”

張三娘睏倦地打個哈欠,強打精神道:“朱小娘子說,她祖父要和寧兒合夥開石館,由老二來當掌櫃,我考慮了一天,我覺得這是好事,有朱大官人罩着,也沒有誰敢來欺負。”

範鐵舟心總是覺得哪裡不對,他一臉疑惑地對妻子道:“你不覺得有點怪嗎?朱大官人和我們素無瓜葛,他憑什麼這樣一次又一次地幫我們,還捨得拿出重金,我聽老四說,朱大官人還真的答應幫他進府學讀書。”

“你看看,剛剛纔說你,你老毛病又犯了。”

張三娘忿忿地瞪了丈夫一眼,“人家哪裡是幫我們,我覺得朱大官人你有眼光,你總是小瞧自己兒子,人家卻高看寧兒,寧兒考縣士第一,說明人家有眼光。”

範鐵舟嘆口氣,“你說得對,我們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寧兒了。”

“那是你,別把我算進去!”

範鐵舟苦笑一聲,自己今天的心情太亂,這件事得冷靜幾天再說。

他不想再繼續說此事,便岔開話題,“對了,寧兒什麼時候縣學?”範鐵舟忽然想起這件要緊事。

“後天一早出發!”

張三娘忽然想起一事,驚叫一聲,“要死了,寧兒縣學的衣服,我還沒準備呢!”

.......

縣學相當於縣高,它和學堂完全不同,學堂屬於一種普及教育,吳縣有數十所之多,而縣學只有一座,直接針對科舉。

自古以來,平江府的教育十分發達,天才少年層出不窮,縣學匯聚了全縣最好的大儒,名師加高徒,使平江府千年來人才輩出。

縣學每年招生兩百人左右,每年的一月下旬是縣學招生考試的時間,來自縣城和各鄉各鎮以及外縣的數千學生齊聚縣學考試,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競爭異常激烈。

最後兩百名士子成爲幸運兒,擠身縣學。

當然,如果考不縣學,家又足夠富裕,還可以交錢成爲旁聽生,每年大概有三十個名額,非常搶手,沒有關係得不到。

旁聽生價格不菲,一次要交三年的費用,約百貫錢,當初範銅鐘交了兩百兩銀子,其一半是花在找關係,另一半纔是學費。

天色還沒有大亮,碼頭已經擠滿了送行的家人。

範寧是乘坐專門送縣學新生的船隻前往縣城,和次參加縣士選拔賽一樣,船扎滿了綵帶,船篷插着一面旗幟,寫‘縣學新生’四個字。

不過這一次沒有鄉紳們送行,只有親朋好友前來碼頭送行。

和範寧一同前往縣學報到的木堵鎮同鄉還有另外十人,其九人來自延英學堂,另外一人來自官辦鎮學堂。

這次延英學堂有三十名捨生報考縣學,其二十六人考,列全縣第二,僅次於縣學附屬學堂。

不過延英學堂的學生來自平江府各地,木堵鎮本地的捨生只有九人,九人全部考縣學,這是延英學堂的魅力所在。

範寧的笈囊和箱籠昨天已經先一步託運走了,他只背一隻書袋,裡面只有一些雜物和幾兩碎銀子。

他是縣士,學雜脩金全免,一錢都不用掏,幾兩碎銀只是他的零花錢。

範寧今天穿得很正式,頭戴一頂高而方的正巾帽,穿了一件略顯寬大的青衿深衣,這是縣學學生獨有的士子服,也算是校服,看起來格外精神抖擻。

“娘子,讓寧兒和院主告別吧!”

範鐵舟拉了一下滿臉淚水的妻子,張三娘用手帕拭了拭淚水,依依不捨地放開兒子的手。

去縣學讀書,平時旬休回不來了,也沒有什麼寒暑假,一般只有逢年過節纔有機會回家。

自己的兒子才九歲,這樣遠離自己去讀書,張三娘怎麼捨得。

範寧來到延英學堂的送別隊伍,他和劉康擁抱一下。

劉康有點感傷道:“我還要熬四年才能參加縣學考試,我真的羨慕你啊!”

範寧拍拍他胳膊,鼓勵他道:“縣學對年齡沒有限制,你刻苦一點,三年後能參加縣學考試了。”

劉康點點頭,臉露出一絲笑意,“不過也要往好的一面想,你和朱佩都不在了,以後我是第一。”

範寧一怔,“朱佩也不讀書了?”

“你居然會不知道?”

範寧搖搖頭,“她沒告訴我。”

劉康撓了撓後腦勺,“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學堂裡都說她要去京城讀書,她已經好久沒來了。”

這時,蔡教授走前,笑眯眯道:“範寧,恭喜你了!”

範寧十分感激蔡教授,不僅僅是他平時對自己的關照,而且關鍵時刻他暗通知自己,才讓自己及時請來朱大官人,扭轉了局面。

他連忙躬身施禮,“蔡教授平時的教誨,學生銘記!”

蔡教授心十分感概,對範寧道:“我教書已快三十年了,像你這樣的少年才我還是第一次遇到,我期待你衣錦還鄉的一天。”

“謝謝教授!”

這時,劉院主走前笑道:“我不和你說再見了,縣學我經常去,會和你經常見面,我只希望你別忘記自己是延慶學堂的學生。”

“學生絕不會忘記,請院主保重!”

範寧深深向他行一禮。

劉院主又囑咐他道:“前天趙學政專門來鎮找你,你卻不在,他讓我帶個口信給你,讓你去縣學後,別急着報到,先去找他。”

“學生記住了!”

這時,船催促的鐘聲敲響,‘當!當!當!’船伕大喊:“開船了!”

學生們紛紛和家長告別,張三娘強作笑容對他道:“快去吧!”

“娘,夏至我回來了,最多兩個月!”

“爹爹,我走了!”

“去吧!有什麼事情,捎信回來。”

範寧又向劉康、蔡教授和劉院主等人揮揮手,便快步了船。

他在船頭向兩邊張望,卻始終沒有看見朱佩的身影。

這個小丫頭,居然不來和自己告別一下!

範寧心略略有些遺憾。

這時,大船啓動,家長們紛紛向孩子揮手告別。

張三娘望着兒子身影遠去,她再也忍不住,淚水再次撲簌簌流下,伏在丈夫肩頭哽咽起來。

“寧兒他爹,我們也去縣裡租房子住吧!”

範鐵舟心頗爲酸楚,他勉強笑道:“別說傻話,孩子翅膀硬了,讓他飛吧!”

.......

大船在胥江內劈波斬浪而行,這時,迎面駛來一艘畫舫,和大船擦身而來.

範寧忽然覺得這艘畫舫有點眼熟,有點像朱佩家的船,他連忙走到船舷邊細看.

忽然,陽光下閃過一道亮色,不等範寧反應過來,一隻小紙團已經準確地落入範寧的書袋。

範寧從書袋摸出紙團,只見畫舫已經遠去,在畫舫後門站着一個身穿紅裙的小娘子,正揮手向他道別。

範寧笑了起來,這小丫頭古怪精靈,居然用這種方式和自己告別。

待畫舫消失不見,範寧這纔打開紙條,面只有一句話。

“阿呆,一路保重!”

範寧啞然失笑,他擡起頭,負手望着遠方的縣城,心不由對即將到來的新生活充滿了期待。

【第一卷完】

請看第二卷【縣學風雲會】

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
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