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

不多時,幾名士兵將一名身材矮胖的男子帶了進來,正是從汴梁回來的樑乙埋,他有宋朝朝廷頒發的通行證,一路暢通無阻,但在西平府就不行了,這一帶正在進行激烈大戰,守將不敢做主,便把他送到範寧這裡來。

範寧打量一下樑乙埋,見他三十餘歲,目光很精明,只是形象長得很糟糕,他擺擺手,讓士兵們退下,便笑道:“樑相國請坐!”

樑乙埋已知道對面兩人都是宋朝的副相,尤其身材很高的年輕人,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小范相公,他的名字天天出現在報紙上,沒想到會這麼年輕。

樑乙埋也不客氣,坐下道:“我奉太后之令去貴國京城,覲見大宋天子,現在是返回興慶府。”

韓絳微微一笑,“樑相國放心,我們不會爲難你,會讓你回去,只是想和你談一談。”

樑乙埋一顆心放下,問道:“想和我談什麼?”

範寧和韓絳對望一眼,範寧緩緩道:“五十萬大軍包圍興慶府,圍而不打,其餘西夏各地我們正在順利清剿,吐蕃和宋軍十五萬聯軍以及數萬羌人騎兵正在圍剿河西的西夏軍,遼國不會再出兵支援西夏,興慶府還能堅持多久,兩個月還是半年?”

範寧見樑乙埋臉色微變,又繼續道:“我現在並不是勸你們投降,我只是告訴你,西夏大勢已去,一旦城破,西夏幼帝和太后都會被送去汴梁,樑相國怎麼樣才能獲得最大利益,希望樑相國好好想一想,你是漢人,不是党項人,是當漢人的功臣留在西夏,還是當西夏亡國奴被送去汴梁軟禁一生,你自己選擇。”

範寧說完,便起身吩咐左右,“送樑相國和他的隨從進城!”

樑乙埋心中亂成一團,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便拱拱手,跟隨士兵離去了。

望着樑乙埋走遠的背影,韓絳笑道:“他會醒悟嗎?”

範寧淡淡道:“此人看得出是個聰明人,我希望他能挽救一城的百姓。”

........

西夏的戰爭一直在持續,但京城百姓漸漸的不再特別關注它了,只有重大勝利纔會看一看,其他日常作戰已提不起他們的興趣。

畢竟已是大暑,天氣格外炎熱,戰爭的火爆只能添加熱度而很難降暑,百姓們更願意談一些風花雪月,談一談象棚剛出名的歌妓以及礬樓發生的風流韻事,或者聊一聊今年蹴鞠大賽的黑馬,這些纔是宋朝普通百姓的生活。

這兩年京城尤其流行穿木綿布,夏天穿木綿薄衫已成爲時尚,隨着紡織技術不斷突破以及軋棉機的推行,以前很難紡織的木綿變得很容易紡紗成線,繼而紡織成布匹。

每年來自琉球府和呂宋府數百萬擔的木綿原料,使木綿原料充足,木棉布在大宋早已進入尋常人家,木綿布輕軟、透氣性好,夏天涼快,冬天的暖和,深得百姓喜愛,已經漸漸和絲和麻等傳統織物並肩,成爲大宋的三大紡織品之一,良好的前景也使得嶺南和廣南地區也開始大規模種植木綿樹。

而範寧曾經抱以厚望的棉花卻始終沒有能得到推廣,這也是他之前沒有料到的。

其次是香料,大量的南洋香料涌入,使香料也從原來的奢侈品變成了日常品。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原本很多大戶人家使用的香肥皂也因爲製作方法以及配方外泄,迅速被大規模生產,原來一貫錢一塊的香肥皂,很快降到五十文錢一塊。

但真正改變大宋的面貌的卻是糧食,陝西路、河北路大規模種植玉米,大量的玉米轉爲養豬,使大宋生豬存欄數迅速增加,城內豬肉的供應量開始增大。

但玉米和南瓜的功勞卻不在於此,大量土地種植玉米,使得鄉村裡最窮困的人家也能一天吃上三頓飯。

能夠比較容易吃飽飯的直接效果就是宋朝的人口開始迅速滋生,熙寧三年初的人口統計,大宋人口已達一億三千萬,比五年前淨增加了一千萬。

物資的空前豐富,朝廷收支平衡,海外財源滾滾,冗兵和冗費都得到了很大的緩解,冗官問題也開始解凍,整個大宋進入立國以來最繁盛的時期。

社會的繁盛也帶來了思想的轉變,去海外謀生早已深入人心,沒有人再把它看做一種背井離鄉,而僅僅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或者謀生的手段。

甚至去海外務工幾年也能帶回一大筆錢,雖然很辛苦,但能掙到大錢,還是讓很多人趨之若鶩。

東京大相國寺的書苑街上,有一塊很大的海外招募牌子,上面寫着:‘仙山福地,黃金國度,北島在召喚你!’

所有經過大相國寺的百姓都看到這塊招牌,事實上,京城很多地方都有招募海外勞工的招牌,大宋權貴和鉅商在海外買了這麼多海島和土地,最需要的就是人口,所以每天報紙上,登滿了海外招募移民的廣告,承諾給土地、給房子、給牲畜。

北島當然也在招募,招募點就是奇石館。

奇石館只剩下範鐵戈和妻子在經營了,生意還不錯,範鐵戈也沒有移民海外的想法,明仁、明禮兄弟無奈,只得把奇石館當做招募勞工和移民的根基地。

在奇石館大門外擺放着一塊一丈長、八尺寬的廣告牌,上面也同樣寫着:‘仙山福地,黃金國度,北島在召喚你!’

背景畫是如夢如幻的湖泊和廣袤原野,木屋、以及明媚的少女,極富吸引力。

而奇石館的大門上也掛出了北島招募點的招牌。

這天上午,奇石館走進來一箇中年人,他穿着粗布短衣,有點畏畏縮縮,夥計一看便知道了,是來應募移民的。

“俺想.....想問一問,這邊去海外務工......”

範鐵戈站起身,“我負責招募,我們去隔壁,走吧!”

幾名瓦匠正在用青磚砌一堵牆,把海外招募點和奇石館分開,範鐵戈發現不止一次了,很多人都不敢進來。

範鐵戈把中年男子帶到隔壁,請他坐下,又給倒了一碗冰水涼茶,中年男子暑氣不小,一口氣喝乾,舒服得長長鬆了口氣。

“老弟貴姓,是哪裡人?”

“俺姓王,蔡州確山縣人,是個佃農,不想給別人種地了,聽說海外能掙錢,俺也想去看看。”

範鐵戈又笑問道:“那怎麼想到來我這裡?在京城,招募去海外的點很多。”

“俺聽說北島是小范相公家的,小范相公人很好,應該不會虧待俺。”

範鐵戈一怔,自己侄子已經聞名天下了,他連忙笑眯眯道:“當然不會虧待,而且北島更適合中原人,呂宋島那邊太熱,天天和夏天一樣,北島的氣候就和這邊差不多,去那裡的生活很安逸,白天干活,晚上大家聚在在酒館喝酒聊天,然後泡溫泉睡覺,酒是用槳果釀的,聽說非常便宜。”

中年人顯然對悠閒生活興趣不大,他小心翼翼問道:“俺想問一問去那邊是做什麼,還有俺一個月能掙多少錢?”

“去那邊的事情有幾樣,你可以自己選擇,一是墾荒種田,主要是種小麥,二是騎馬放牧,主要是放羊,或者做工,比如伐木、採礦之類,吃住穿衣都不要錢,一天三頓,管飽,三天一頓肉,工錢是三百文一天,按月算,做十天可以休息一天,重大節假日也可以休息一天,如果節假日都不休息,工錢可以雙倍給,年限有兩種,一種三年,一種五年,你可以自己選一種。”範鐵戈早已背得滾瓜爛熟。

中年人猶豫一下道:“能不能先預支一點工錢。”

“當然可以,最多可以預支一年的工錢,不過錢不是給你,而是給你指定的家人,在你上船的時候給,這是規矩,每家都這樣做的。”

“俺明白,那俺就現在報名,和妻子一起去。”

範鐵戈取出一份報名表和海外務工契約,這兩樣都是官府統一印製,只是在最後會有一些補充,比如特殊要求,預支工錢之類。

中年男子不識字,他緩緩道:“俺叫王銀,俺妻子叫羅三姑,準備去三年,俺想預支一年的工錢,工錢給俺父親。”

範鐵戈寫完了契約,雙方簽字畫押,範鐵戈笑道:“如果你在京城有擔保人的話,我現在就可以把工錢給你。”

“工錢不急,等出發時給俺父親就是了,請問什麼時候出發?”

範鐵戈算了算日期,“二十天後你能趕到京城嗎?”

“可以!”

“那二十天後來找我,我安排你上船去揚州,在揚州上海船去北島,記住了,最遲七月二十日要來京城,否則就要再等三個月了。”

中年男子拿着一份契約匆匆去了。

範鐵戈回到桌前記錄下來,自言自語笑道:“生意還真不錯,才一個月就已經有兩百三十一人了,遷徙戶也有八十三家。”

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六百四十章 驚天騙局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
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六百四十章 驚天騙局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