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

離開弘文館,趙禎又重新上了龍駕馬車,他似乎在想着什麼事情,坐在馬車裡沉思不語,馬車繼續向深宮而去,但走了數十步,趙禎忽然令道:“轉道去麒麟殿!”

麒麟殿是趙禎的內書房,不過他很少來這裡,書房裡有一間密室,隱藏着趙禎的不少秘密,包括他的出生秘密等等。

雖然這兩年趙禎已經銷燬了不少秘密,但還是有一些隱秘的東西保留着。

“在門口看着,朕誰也不見!”

他吩咐兩名貼身衛士一聲,推門進了內書房,趙禎在內書房站了片刻,直接走到一座書櫥前,他有節奏地搬動五本書,只聽‘咔!’一聲,書櫥緩緩向後移動,露出了一扇密門,趙禎推開密門,直接走進了他的密室。

密室和外面的佈置也差不多,一張寬大的桌子,靠牆擺放着兩隻櫥櫃,櫥櫃裡基本上已經變得空空蕩蕩,大部分隱秘的文書都已經銷燬,只剩下兩三樣物品。

趙禎從櫥櫃上取了一份木籤放在桌上,他坐在桌前呆呆地望着已經發黃陳舊的木籤,這是他十七歲時在太平興國寺求的一支命籤,竟然是一支絕嗣籤。

替他抽這支籤的慈元方丈在次日便圓寂了,正是這份神秘讓他保留這支籤數十年,最終卻一一應驗了。

按照慈元方丈當日的解釋,絕嗣籤也包括他的養子,也就是說,不管是曹皇后的養子趙忠實也好,張貴妃的養子趙文惲也好,都不是長壽之命,難以承受帝業之重。

但慈元方丈卻勸他不用擔心,天機自有迴轉。

這支籤困惑了趙禎三十餘年,現在今天看到了雄姿英發的孫輩趙仲針,他忽然意識到了什麼,難道當年慈元方丈所說的‘天機迴轉’四個字是應驗在孫輩的身上?

...........

在敏感時刻,宮中發生任何風吹草動之事都會通過各種渠道流出宮去。

尤其張堯佐耗費巨資在宮中買通了多條關鍵眼線,使得他的消息十分靈通,任何重要之事都瞞不過他的耳目。

今天宮中發生了兩件重要之事,極大的刺激了張堯佐,一是賈昌朝居然主動彈劾楊渡,導致楊渡被停職,這便意味着應天府被範寧奪權成功。

張堯佐當然也不蠢,他知道應天府必然是發生了大事,賈昌朝纔會揮淚斬馬謖,否則以賈昌朝的性格,怎麼可能輕易放棄應天府。

張堯佐並不怪賈昌朝斷臂求生的手法,事實上,這種手法他很熟悉,他出賣朱元駿時也不是一樣嗎?

關鍵在於他張堯佐的利益有沒有遭到損害,一是商業利益,他通過控制應天府的茶葉和糧食,每年從應天府撈取十餘萬貫錢財,已經延續數年,自己的收入會不會受這次風波的影響,現在尚不可知,但張堯佐的政治利益卻實實在在受到了損害。

要知道應天府的軍政大權原本一直掌控在他張堯佐的手上,爲了和賈昌朝結盟,他默許了楊渡架空趙知年,算是把應天府讓給了賈昌朝,只留下李德昌掌握一千鄉兵,算是維護自己商業利益的一種保證。

現在應天府卻易手了,被範寧強勢奪走,不用想張堯佐也知道李德昌也完蛋了,那個傢伙把柄太多,一抓一個準,他想脫身事外,除非範寧不敢招惹自己,不侵犯自己的利益,但可能嗎?

張堯佐心裡很清楚,莫說範寧不會放過自己,就算範寧想緩棋一步,李德昌那個蠢貨也會自投羅網。

就在應天府對張堯佐的打擊還沒有消退,另一件更嚴重的事件從宮裡傳出,這件事甚至嚴重到張堯佐立刻把應天府的損失拋之腦後。

趙宗實的兒子居然在宮中大出風頭,他出類拔萃的文攻武略贏得了官家的極度讚譽,這個消息讓張堯佐有點恐慌起來。

張堯佐很清楚趙文惲是怎麼一步步取得優勢,在官家心中的地位最終超過趙宗實。

無非就是趙文惲年少、聰明,加上乖巧清秀的外表,而趙宗實已經三十餘歲,對慈愛孩童的官家已經沒有任何吸引力,稍微犯錯便被官家極度反感。

現在居然是趙宗實十二歲的兒子殺出來了,和文惲同齡,從宮裡消息的描述來看,趙仲針的表現遠遠超過了趙文惲,趙文惲只是聰明乖巧,但絕對沒有超凡絕倫的天賦,也沒有縱馬騎射的本事,更沒有誓言光復祖先偉業的氣魄,最多是一隻靈巧的小鹿,完全沒有吞雲吐霧的龍鳳氣勢。

張堯佐覺得自己要發瘋了,今天才是第一次,趙仲針的橫空出世就毫無懸念地全面碾壓趙文惲,那以後呢?

張堯佐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在房間裡來回打轉,他謀劃了十一年,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成功,偏偏這個時候殺出一個趙仲針,居然一次就讓他前功盡棄,張堯佐怎麼可能甘心?怎麼可能認輸?

這時,一個邪惡的念頭不可抑制地涌上張堯佐心頭,‘如果戰勝不了,就毀掉他!’

‘不行!要冷靜下來,後果太嚴重,一旦敗露就徹底完了。’

‘可如果不這樣幹,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

各種矛盾的念頭在張堯佐心中碰撞,讓他着實拿不定主意.......

張堯佐最終放棄了刺殺趙仲針的念頭,幾十年的經驗告訴他,不到最危急的時刻,就不要動這種念頭,否則就算他刺殺成功,最大的嫌疑人也是他。

雖然放棄了刺殺趙仲針的想法,但並不代表張堯佐就會束手待斃,就算不刺殺趙仲針,也可以抹黑他,把他描繪成一個心機極深的少年,用他的心機深沉來承託趙文惲的單純善良。

另外要時時刻刻監視趙仲針,抓住他的把柄,利用把柄來徹底擊垮他。

.........

範寧的彈劾書在次日送達京城,和彈劾書一起送來的,還有楊渡妻弟當街殺人的證據以及各種劣跡斑斑的記錄,另外還有針對李德昌的彈劾書。

由於認證物證齊全,證據確鑿,知政堂當即通過決議,罷免楊渡的一切職務,交大理寺問罪。

李德昌也同樣被樞密院免去軍職,貶爲庶民,升顧長武爲右巡檢使,指揮使姚錦升爲左巡檢使。

知政堂接受範寧的提議,免去司錄參軍周衡和判官劉赤的職務,調到他州降級使用,升宋凌爲判官,爲消除楊渡的不良影響,應天府官員過去兩年的考評全部作廢,重新進行評定。

這時,知政堂又通過左相富弼的提議,任命王安石爲應天府通判。

經歷了連續三天的震盪,應天府的局勢也漸漸恢復了平靜,應天府的官場格局也徹底煥然一新,楊渡的餘孽被剷除乾淨,範寧暫時沒有任命新的司錄參軍,而是讓自己的兩個幕僚分掌六曹,行使司錄參軍職權。

直到這時,範寧完全掌控了應天府的軍政大權,應天府正式拉開了範寧時代的序幕。

上午,範寧在倉曹參軍羅漣和幕僚公孫玄策的陪同下,第一次視察應天府的倉庫。

應天府的倉庫位於城北,距離府衙很近,實際上把宋城縣的倉庫也包括在內,倉庫由倉和庫組成,倉主要是指糧倉和草料倉,大宋的稅賦由地方官府徵收後轉給轉運司,直接交給朝廷,基本上和地方官府沒有關係。

但官府糧倉內卻有不少糧食和草料,每年至少入庫十幾萬石之多,這主要是官田的收穫,這些糧食除了養鄉兵外,其他都會投入市場賣掉,轉換成府衙經費。 ▪ тt kán▪ ℃O

也是由於歷史緣故,應天府的官田數量龐大,這便給應天官府帶來充沛的財源,使得應天府一直是大宋僅次於開封府的財政富裕官府。

另外,官府在城內也擁有大量土地,修建各種店鋪和房舍出租,獲得租金,這也是地方官府的一大財源。

範寧一行人來到倉庫前,倉庫管事連忙出來迎接,範寧點點頭,“開啓倉門吧!”

數人奮力推開大門,吱嘎嘎一陣響聲,倉庫大門緩緩開啓。

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
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