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

光陰荏苒,一晃兩年過去了,時間到了皇佑二年的上元節。

上元節可是大節日,縣學放了七天假。

蔣灣村的上元節和平時變化不大,新年的氣氛還沒有完全褪去,但家家戶戶又掛上了燈籠。

正月十四一早,範寧便在家僕老元的協助下,將兩盞沉重的大紅燈籠掛在門頭上。

“小官人,慢一點,上面有個鐵鉤子!”

範寧慢慢將兩盞燈籠分別掛上了鉤子,輕輕從高凳上跳了下來。

兩年時間,範寧足足長高了半個頭,身高已超過母親,大概在一米六五左右,他生日前幾天剛過,實歲足足有十一歲。

各地風俗不同,年齡算法都不太一樣,按照江南地區民間的算法,範寧過了年虛歲就應該是十二歲了。

兩年時光,範寧臉上的稚氣也消退了很多,年輕人的輪廓開始顯現出來,鼻子高挺,兩道劍眉下,目光十分明亮銳利。

他皮膚依舊很白皙,和鄉下少年相比,他簡直就是一個另類,他膚色像母親,怎麼曬也不會輕易變黑。

範寧到了十一二歲這個年紀,飯量變得很大,總像吃不飽一樣,人長得很精瘦,笑起來總給人一種吊兒郎當的感覺。

“小官人,明天要去縣城看燈嗎?我先去僱一艘船,晚了恐怕就被人定掉了。”老元在一旁笑眯眯問道。

老元是範寧家僱的老僕人,已年過五旬,爲人老實本份,他也姓範,和範寧家算是同宗不同族。

他十歲就給人做家僕,做了四十年,換了三個東家,孫子也和範寧一樣大。

不過他孫子身體不好,需要長年吃藥調養,花費很大,前年夏天,老元夫妻二人便被熟人介紹給木堵鎮的範醫師家當家僕。

老元做管家,老妻做廚娘,夫妻每月可掙四貫錢,吃住都在主家,對老元而言,在蔣灣村當管家,也算是落葉歸根。

範寧有點爲難,他是和幾個好友約好明天一起看燈,就他不知父母要不要一起去。

他想了想便道:“好吧!先去訂船,明天吃完早飯就走。”

“我知道了,小官人放心吧!”

老元轉身便去張水根家訂船了,張水根又買了三艘船,僱了兩名夥計替他跑船,生意很不錯。

“寧兒!”

內宅傳來母親張三孃的喊聲,“你來陪妹妹玩一玩!”

“來了!”

範寧快步向內宅走去,他母親張三娘前年如願以償地生了一個小娘子,乳名阿多,現在一歲兩個月,剛剛學會走路,範寧一回到家就被她纏上了。

範寧剛走進內院,一個穿得像小綿羊一樣的囡囡正跌跌撞撞向他奔來,張開小手臂,小臉蛋彷彿笑開了花。

“阿鍋!”

小傢伙說話還有點含糊不清,阿哥喊成了阿鍋。

範寧一把抱起她,笑眯眯指着臉道:“給阿哥親親!”

小傢伙儼如小雞啄米似的在哥哥臉上親了兩下,一指門外,就像將軍下令一般,“去玩!”

這時,張三娘從房間裡走出來,用手擦了擦圍裙,對範寧道:“外面風大呢!別出去了。”

範寧一臉爲難,“娘,阿妹一定要出去,不去她會哭的。”

張三娘瞪了他一眼,“你就不會想想辦法嗎?”

範寧無奈,只得回頭問小使女阿梅,“用什麼辦法可以哄她不出去?”

阿梅是蔣墩村人,和範寧一樣大,皮膚白皙,長得十分清秀,在範寧家做使女也已快兩年。

她捂着嘴笑道:“要麼就是騎毛驢,員外就是這樣哄她的。”

範寧笑着哄妹妹道:“阿哥給你騎毛驢好不好?”

聽說要騎毛驢,阿多改變了主意,開始拉着哥哥的脖子‘駕!駕!’興奮地叫嚷起來。

.......

起居房,張三娘一邊給兒子縫補衣服,耳邊卻聽着媒婆徐氏天花亂墜的介紹。

“許小娘子今年十三歲,比你家小官人就大一歲,我們都是鄉里人,都懂得家子婆大一點疼丈夫。”

按照吳縣鄉下的習俗,一般會早早定下親事,少郎十一歲以後,小娘子在十歲以後,就可以說媒談姻緣了。

在定下親事幾年後,少郎到十五六歲,小娘到十四五歲,兩家人就可以張羅婚事。

尤其是好的姻緣,一旦到了年齡,說媒的就會蜂擁而至,說踏破門檻也不過份。

範寧家從去年春天開始,各路媒婆媒公便開始絡繹不絕而來。

張三娘開始還興致頗高,可媒婆來得太多,她也有點疲了。

更重要是,張三娘現在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無知村婦,她是範員外娘子,是縣士魁首的母親。

兒子每月給她掙近千貫酒錢佣金,存放在朱家銀鋪內,這筆錢由她掌控,她自己也有僕婦丫鬟,在十里八鄉也算是名望人家了。

去年高縣令巡視木堵鎮,特地來蔣灣村拜訪範鐵舟夫婦,誇讚範寧爲天縱驕子,必成大器。

擁有這樣的條件,一般的村姑或者小家碧玉,張三娘怎麼還可能看得上眼。

但別人卻不知道,張三娘和丈夫極爲低調,依舊過着勤儉持家的生活。

誰能想到這樣一個縫縫補補的村婦,在朱氏銀鋪的存銀早已超過萬兩,名下還擁有範記奇石館這樣的萬貫名店。

所以大部分人家都是衝着範寧的前途而來,還當範寧家是小戶人家。

張三娘用牙齒咬斷線頭,淡淡道:“其實年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品性、容貌和家世。”

徐媒婆一拍大腿,“就是呀!我給你說,許員外女兒的容貌不敢說是比西施,但也不遜色多少,在越溪鎮也是極有名氣,那個皮膚水靈細嫩,二月的春花還比不上她嬌嫩,那雙眼睛,就像兩顆黑葡萄落進水銀裡一樣,黑是黑,白是白,大娘子,我都形容不出來。

至於品性你一點不用擔心,溫柔賢惠,將來過了門,保準把你這個婆婆伺候得舒舒服服。

至於家產,許員外親口給我說,只要這門婚事成了,他拿五百畝地給女兒做嫁妝,讓姑爺安安心心讀書考科舉。”

若是兩年前,張三娘還真會動心,但經歷了太多的媒婆上門,張三娘早已看透了媒婆的誇大之辭。

有一次她跟媒婆去周墩村拜訪周員外的妻女,親眼看了那個小娘,她才知道什麼叫添一分則太白,減一分則太黑,明明就是長了一張病懨懨的黃臉。

至於今天這位媒婆形容許小娘子的眼睛,就像兩顆黑葡萄落進水銀裡一樣,黑是黑,白是白,她公公不就這樣的眼睛嗎?只是葡萄小一點而已。

更重要是張三娘知道了,一旦兒子考上進士,不知會有多少京城的豪門鉅富要爭着把女兒嫁給他,現在草草給兒子定下婚事,只會毀了他的前途。

況且張三娘對當初那個朱小娘子依舊念念不忘。

“徐媒婆辛苦了,阿梅,給徐大娘上湯!”

上湯就是送客的含蓄說法,告訴徐媒婆,你該走了。

接觸這麼多媒婆,張三娘也沒有什麼不好意思,時候一到,她就直接攆人。

徐媒婆見張三娘不肯答應,只得悻悻起身道:“大娘子再考慮考慮吧!若有了想法,讓人給我帶個口信就行。”

“我知道了,徐大娘慢走!”

丫鬟把徐大娘送走了。

不多時,範寧走進了屋,“娘,妹妹睡着了。”

“我去看看!”張三娘連忙去隔壁看女兒。

終於把妹妹哄睡着了,範寧也累得筋疲力盡,他坐到火盆前,烘烤着凍得冰涼的手。

不多時,張三娘又回來了,對兒子道:“下次把她外衣脫了再蓋被子,否則容易着涼。”

“我知道了!”

範寧猶豫一下,便對母親道:“明天娘要不要去看燈?”

張三娘重新拿過一件衣服縫補,她半晌嘆了口氣道:“你妹妹這麼小,我哪裡能出門,等她三歲以後再說吧!”

“我和幾個朋友已經約好,我就一個人去了,晚上回來。”

張三娘早已習慣兒子在外求學,對她來說,兒子已經是一個展翅高飛的小鷹,不用她再操心。

她現在整個精力已經被女兒給牽扯住了。

範寧家現在已經被稱爲範員外家,他父親範鐵舟這兩年名氣越來越大。

不光是木堵鎮的十里八鄉,就算在吳縣城裡也很有名氣,去年高縣令扭傷腳,還專門派人來請他去醫治。

範鐵舟去年秋天在木堵鎮上開了一間專門的醫館,聘了兩名年輕醫師坐堂,很多簡單的跌打損傷已經不需要範鐵舟出手。

這時,張三娘倒想起一事,“對了,上次爹爹說,木堵鎮的周員外想請你給他兒子補課,你看.....”

範寧搖搖頭道:“娘,我今年秋天就要考童子試,哪裡還有時間給別人補課!”

“對哦!你不說我險些忘了,回頭我給你爹爹說說。”

“寧兒,你和朱小娘子這兩年還有聯繫嗎?”張三娘看似漫不經心地問道。

朱佩的曾祖母前年夏天在睡夢中安然去逝,她是朱貴妃的母親,她的去世影響很大,連天子也專門派人來平江府弔唁。

老人最後安葬在吳江祖地丈夫的墓旁,整個朱家的喪事整整忙碌了三個月。

朱元甫三兄弟隨即在吳江老宅給母親守孝,連朱佩的父親也丁憂去職,返回家鄉給祖母守孝兩年。

朱佩也不得不返回吳江,和父母住在一起,木堵鎮朱家已經是一座空府,沒有主人居住了,偶然朱元甫會回來一趟,打點一些雜事。

範寧笑了笑,“偶然還有書信往來,我也差不多有一年多沒有見到她,估計她快把我忘了吧!”

張三娘輕輕哼了一聲,“是你快把人家忘了。”

“哪能呢!”

範寧撓撓後頸笑道:“她還是奇石館的二東家,我可沒有忘記她,不過女大十八變,估計她現在變化很大,見了面,我恐怕都認不出她了。”

“女大十八變要到十五六歲呢!那時女孩兒的變化才大,現在她最多隻是略微變化,如果你還認不出,只能證明你把人家忘了。”

“娘,我不會忘記她模樣的。”

範寧心中苦笑一聲,便站起身道:“那我回房看書去了。”

“去吧!”

張三娘放下針線笑道:“我也要去看看你妹妹,小傢伙睡覺喜歡蹬被子。”

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十四章 回家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
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十四章 回家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