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

富貴橋關撲店的總店在潘樓街,是一座佔地約五畝的大店,距離舊曹門並不遠,大概只有兩裡左右。

數百名義憤填膺的賭客很快便趕到了位於潘樓街的總店,總店前同樣擠滿了前來兌獎的賭客。

當馮京和範寧分別考省試進士科第二和童子科第一後,下注買他們的賭客大增,當然,他們純數也大大降低。

範寧純數變成一純,下注一貫錢,只能贏兩貫錢。

算是這樣,還是有不少人贏錢,至少賭注翻了一倍。

當數百名舊曹門富貴橋關撲店的賭客趕到潘樓街總店時,大門前頓時亂成一團,吼聲、罵聲此起彼伏,還有人用石頭砸向店鋪招牌。

富貴橋關撲店的大東主張堯承此時在總店內。

張家三兄弟,大哥是張堯佐,老二張堯封,老三便是張堯承。

天子最寵愛的張貴妃其實是老二張堯封的次女,因爲張堯封死得早,張貴妃便被張堯佐養大,視爲己出,張貴妃也稱張堯佐爲父。

張貴妃得到眷寵,張家自然也雞犬升天,不僅她生父被追封爲清河郡王,張堯佐更是封爲郡公、太尉,手握三司大權。

張堯承也被封爲衛州刺史、邯鄲縣伯,他對財富尤其貪婪,便依靠家族的支持,在京城開了富貴橋關撲店,從此財源滾滾。

張堯承原本只是一個農民,小家子氣很重,在他看來,開關撲店只能賺錢,絕不能賠錢。

所以當他聽說舊曹門關撲店要賠一萬兩千多兩銀子後,惱羞成怒的張堯承便立刻做出兩個決定。

第一個決定是關閉舊曹門關撲店,其次便是開除經辦這件事的掌櫃,所有目的只有一個,絕不承認將導致他損失一萬兩千銀子的三票關撲下注。

這時,一名掌櫃跑進來小聲道:“東主,有不少舊曹門點的賭客來了,在外面鬧呢!”

張堯承也聽見了外面的叫罵聲,他眉頭一皺問道:“有多少人?”

“大概三百多人?”

張堯承也要考慮到關撲店的名聲,他揹着手走了幾步道:“給他們兌獎,單票只限於兩百兩銀子內,超過這個金額,必須要我批准,另外,那三票下注視爲假票,一概不準承認,知道嗎?”

“我明白了,這去安排!”

掌櫃匆匆去了。

張堯承稍稍鬆了口氣,如果今天熬過去,那應該沒有問題了。

.......

在大掌櫃的一再保證下,來自舊曹門關撲店的賭客們終於安靜下來,並排起長隊準備兌換。

明仁將範寧拉到一邊低聲道:“關撲店答應兌換了,我們要不要拿去兌換?”

範寧冷笑一聲,“別傻了,如果他們現在肯兌換,那沒必要關閉舊曹門的店鋪。”

“那我們該怎麼辦?”明仁的心又懸了起來。

“聽我的,你先去把蘇亮的小額獎單兌換出來!”

“你是說,先留下證據?”明仁腦子靈活,反應極快。

範寧點了點頭,明仁立刻笑嘻嘻道:“你是新科進士,不好出面,這件事我出面來辦!”

他轉身便鑽進了隊伍,不多時,他便拿着一袋銀子出來,還有一張已兌付的存根聯遞給範寧。

範寧接過底單,是蘇亮給他的底單,只是面蓋了一個已兌付的印章,這注關撲算結束了。

“怎麼樣?痛快嗎?”範寧笑問道。

“兌付很痛快,什麼都沒有問,據說低於兩百兩銀子好辦,剛纔有張三百五十兩銀子單子,說要特殊覈對,遲遲不肯兌付。”

這時,範寧回頭招了招手,明仁一怔,後面沒有人啊!這是在叫誰?

忽然,人影一閃,徐慶出現在範寧面前,他臉有些尷尬地笑道:“小官人找我?”

範寧笑眯眯道:“你護衛明仁,他要去兌付大單子,注意別讓對方把單子搶走了。”

“我知道了!”臨時被抓了壯丁,徐慶也只得無奈地答應下來。

身邊有了保鏢,明仁頓時底氣十足,他擠進櫃檯,高聲喊道:“我這邊是五純下注童子科第一名範寧,共下一百注,兌三千二百兩銀子。”

店鋪內霎時間鴉雀無聲,開玩笑,三千兩百兩銀子。

大掌櫃臉一陣抽搐,東主最擔心的事情還是來了。

一張底單遞到他面前,明仁卻沒有把單子給他的意思,明仁指了指旁邊厚厚的記錄本,“是在舊曹門店買的,掌櫃可以看看記錄。”

掌櫃見他捏緊單子,心也明白對方的擔心,他冷笑一聲道:“不用看了,我很清楚,舊曹門店沒有賣過這樣的單子。”

“你的意思是說,我這張單子是假的?”

“我們富貴橋關撲店一向重視信譽,是我們賣出的單子我們不會賴帳,可如果想趁舊曹門店鋪關閉的機會來渾水摸魚,告訴你,我們絕不會饒過這種人!”

掌櫃站起身大喊:“有騙子,抓他見官!”

他迅速給身後三名夥計使個眼色,三名夥計撲了來,東主事先有交代,最好的方案是搶回下注單。

掌櫃已經做好一張假的下注單,一旦搶回下注單後,立刻將對方的單子換掉,然後公諸於衆,關撲店也能佔據風,保住信譽。

但不等三名夥計抓住明仁,只見三名夥計喝醉酒一樣,腳下一個蹣跚,竟然撞在一起。

明仁轉身便走,不等掌櫃反應過來,他已擠進人羣,消失不見了。

........

半個時辰後,範寧出現在開封府衙外。

他等了片刻,一名訟師匆匆從官衙內出來,向範寧抱拳道:“已經打聽清楚了,包少尹一般下午會來官衙。”

“多謝了,午我們研究一下案情,下午我們再來打這個官司。”

訟師姓郭,在京城頗有名氣,他一般都接大案子,打一次官司十兩銀子,範寧承諾他,如果打贏這場官司,另外再加五十兩銀子酬謝。

重利誘惑之下,郭訟師欣然接下了這個案子。

包拯目前兼任開封府少尹,他目前的正式官職是天章閣待制、知諫院,也是諫院主官,但諫官不能和實際脫節,正是出於這種考慮,龐籍才推薦包拯出任開封府少尹,使他能夠更深更廣泛地看到大宋底層的問題。

當然,兼職一般也不會太久,短則一兩個月,長則半年。

正是因爲包拯出任開封府少尹,範寧才決定打這場官司。

下午,包拯和平時一樣坐轎來到開封府官衙,剛到官衙門口,不遠處便有人喊道:“包世伯!”

這個聲音有點耳熟,包拯一挑轎簾,只見範寧站在十幾步向自己揮手。

包拯頓時笑了起來,喝令道:“停轎!”

轎子落地,包拯從轎走出來,對迎面走來的範寧笑道:“先恭喜你考進士,童子科第一,不錯!確實令人鼓舞。”

範寧躬身道:“感謝世伯感覺,侄子還遠遠不足,以後還望世伯提攜!”

包拯點點頭,他知道範寧來官衙找自己,必然是有什麼事情,便笑道:“到裡面去坐吧!”

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三十九章 鄉村離婚案(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
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三十九章 鄉村離婚案(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